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握力水平的老年住院患者老年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握力对老年综合征的影响,为老年住院患者老年综合征的管理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综合二科完成老年综合评估的老年住院患者225例,收集其一般资料和老年综合征数据,根据男性握力小于28 kg、女性握力小于18 kg,将患者分为握力正常组(114例)和握力下降组(111例),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工作类型、收入、学历、社会支持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对两组进行1∶1倾向性得分匹配,共成功匹配77对,比较两组患者老年综合征差异,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握力与老年综合征的关系。结果经倾向性得分匹配调整后,握力下降组与握力正常组患者比较,衰弱/衰弱前期87.0%比55.8%、失能53.2%比27.3%、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57.1%比22.1%、认知障碍35.1%比9.1%、便秘44.2%比20.8%、跌倒32.5%比13.0%、老年综合征数量4(2~5)个比2(0~4)个、查尔斯共病指数(CCI)6(5~8)分比5(4~6)分及体质指数(25±3)kg/m2比(23±4)kg/m2,均升高(P<0.05);疼痛、睡眠障碍、抑郁状态、焦虑状态、多重用药及简易躯体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握力下降与衰弱/衰弱前期(r=0.345)、失能(r=0.265)、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r=0.358)、认知障碍(r=0.313)、便秘(r=0.250)、跌倒(r=0.232)及老年综合征数量(r=0.370)呈正相关(均P<0.05),与疼痛、睡眠障碍、抑郁状态及焦虑状态无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握力下降组患者发生衰弱/衰弱前期(OR=10.906)、失能(OR=4.025)、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OR=2.699)、认知障碍(OR=6.620)、便秘(OR=2.848)及跌倒(OR=4.145)等老年综合征的风险更高(均P<0.05)。结论握力下降是衰弱/衰弱前期、失能、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认知障碍、便秘及跌倒等老年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握力下降的老年患者应是老年综合征筛查的重点人群。

  • 标签: 握力 老年综合征
  • 简介:摘要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衰老与肌肉质量和力量的减少及功能衰退有关,步速和握力作为简单有效的评价肌肉强度和力量的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所重视。国内外研究表明,步速和握力是老年人失能、跌倒、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等不良健康结局的重要预测因子,但两者的界值尚无统一标准,探讨步速和握力与不良健康结局的关系有助于优化老年人健康管理。

  • 标签: 握力 步速 不良健康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智能握力球应用在中等长度置管患者静脉置管期间的功能锻炼中,所产生的的干预效果。 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片区于2021年1月~2021年3月之间收治的106例符合纳排标准的中长导管留置患者,以感染一区的52患者为对照组,在锻炼时使用传统握力球,感染二区的54患者为观察组,在锻炼时使用智能握力球,锻炼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锻炼依从性、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锻炼后观察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智能握力球 中等长度导管 功能锻炼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线粒体氧化呼吸能力与年龄相关的肌力、肌肉量下降的相关性,探讨老年人肌少症诊断的可能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内分泌科的住院患者65例,提取受试者PBMCs,借助组织细胞线粒体功能检测仪(Seahorse XF24,美国)进行线粒体呼吸功能的检测。使用手持式握力测力计测定握力,采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测定四肢骨骼肌量(ASM),使用偏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评估年龄相关的外周血PBMCs的线粒体功能与握力及ASM的相关性。结果在校正性别及体质指数(BMI)后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握力和ASM与年龄呈负相关(r=-0.537、-0.390,均P<0.001),PBMCs的线粒体基础呼吸、最大耗氧量、ATP的生成及呼吸储备与年龄也呈负相关(r=-0.558、-0.614、-0.526、-0.582,均P<0.001),握力和ASM均与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包括基础呼吸、最大耗氧量、ATP生成、呼吸储备及质子漏呈明显正相关(握力:r=0.414、0.451、0.362、0.420、0.425,P=0.002、0.001、0.008、0.002、0.002;ASM:r=0.319、0.368、0.299、0.352、0.279,P=0.019、0.006、0.028、0.009、0.041)。进一步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握力和ASM均与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包括基础呼吸、最大耗氧量、ATP生成、呼吸储备及质子漏,呈正相关(握力:β=0.503、0.548、0.452、0.519、0.532,t=3.248、3.604、2.774、3.301、3.350,P=0.002、0.001、0.008、0.002、0.002;ASM:β=0.302、0.355、0.289、0.346、0.271,t=2.427、2.856、2.263、2.716、2.091,P=0.019、0.006、0.028、0.009、0.041)。年龄与PBMCs中线粒体基础呼吸、最大耗氧量、ATP生成及呼吸储备均呈负相关(β=-0.581、-0.654、-0.558、-0.640,t=-4.285、-5.157、-3.938、-4.863,均P<0.001),握力与ASM在回归分析中与PBMCs中线粒体基础呼吸、最大耗氧量、ATP生成及呼吸储备、质子漏均无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年龄相关PBMCs的线粒体氧化呼吸功能可反映肌力和肌肉量的变化,其与握力、ASM结合可作为评估老年人肌少症的新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肌少症 肌力 线粒体 能量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握力、功能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1)、呼气峰流速(PEF)、6 min步行距离(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35例,年龄(70.4±10.6)岁,根据年龄分为非老年组(<65岁)8例,老年组(≥65岁)27例。入院后完成双手握力、6MWT和超声心动及简易肺功能FVC、FEV1和PEF检测。出院3个月后门诊复查上述指标,对两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FVC、FEV1、PEF、6MWD、握力、LVEF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果患者入院和出院后3个月FVC、FEV1、PEF、6MWD、左手握力、右手握力和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VC、FEV1、PEF、左手握力和右手握力间两两相关(均P<0.01)。6MWD与LVEF无相关性(P>0.05)。LVEF与FVC和FEV1相关(均P<0.01),与PEF、6MWD、握力无相关性(P>0.05)。老年组较非老年组患者FVC[(2.11±0.66)L比(2.88±0.55)L]、FEV1[(1.74±0.46)L比(2.62±0.49)L]、PEF[(5.50±1.79)m/s比(8.22±1.59)m/s]、6MWD[(332.07±115.58)m比(446.14±99.81)m]、左手握力[(25.14±7.87)比(35.15±8.30)]和右手握力[(27.37±8.39)kg比(38.37±10.20)kg]低(均P<0.01);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握力、简易肺功能和6MWT进行综合测试,有助于评估患者整体机能。老年冠心病患者FVC、FEV1、PEF、6MWD和握力更低。

  • 标签: 握力 呼吸功能试验 步行 冠状动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