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急性生理评分(rapidacutephysiologyscore,RAP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apidemergencymedicinescore,REMS)及改良急救分层评分急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我院急救出诊的2000例患者,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第1时间分别进行RAPS、REMS和改良急救分层评分,对病情危重者采取现场急救后再次进行动态评估。结果改良急救分层评分较REMS及RAPS对患者疾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4小时死亡风险作为预测指标,REMS、RAPS与改良急救分层评分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改良急救分层评分明显高于REMS及RA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护士对实施改良急救评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REMS及RA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急救分层评分系统能更好的预测患者的疾病风险性,为我们医生护士更准确的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危险分层提供理论基础,并为优先处理危重病人提供较好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 快速急性生理评分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 改良院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用于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救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4月到2018年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2.0%,比对照组患者高16.0%,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0%,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8.0%,二者相差14.0%,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表在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抢救时间短,并且护理满意度也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 院前急救护理 抢救成功率 临床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分析在急救工作中开展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后带来的影响。方法通过收集我院于2017年7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90例急救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平分成两组,每组45例患者。按照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方案和急救常规护理方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管理,为方便二者比较,将接受前者护理方案的一组命名为研究组,剩下的为对照组。最后,通过记录两组患者入院24小时内发生意外事件的概率和入院30天内发病死亡的概率,对两种护理方案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入院24小时内出现意外事件比较研究组意外发生概率小于对照组,且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并且患者在30天内死亡的概率上,研究组仍然低于对照组,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工作模式,能够更加科学、准确的对患者目前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从而降低患者意外和死亡事件的发生概率,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院前急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在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 80例 2017年 4月至 2018年 4月急诊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急诊护理服务组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组则采取常规护理加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急救。结果:治疗常规急诊护理服务组 APECHEII评分是 64.25±2.67 g/L,治疗后是 82.12±3.21g/L,治疗常规护理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组 APECHEII评分是 64.79±2.52g/L,治疗后是 91.21±3.44g/L。结论:常规护理加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急救的效果理想,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 院前急救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的护理干预模式在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2018年1~6月进行院急救的患者46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干预模式;选取该院2019年1~6月进行院急救的患者460例为观察组,采用基于MEWS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急救效率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时间、现场至医院时间、急诊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急救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院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EWS评分越高,患者的死亡率越高。结论急救中采用MEWS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提高对疾病的预测能力。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护理干预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原有的医学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需求。目前的医学服务正在从单纯的院内服务向院外服务拓展。“120”急救电话的开通正在满足这一需要。因此急救就成了急救的关键环节。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在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80例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急诊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急诊护理服务组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组则采取常规护理加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急救。结果治疗常规急诊护理服务组APECHEII评分是64.25±2.67g/L,治疗后是82.12±3.21g/L,治疗常规护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组APECHEII评分是64.79±2.52g/L,治疗后是91.21±3.44g/L。结论常规护理加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急救的效果理想,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 院前急救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救过程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这一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本院在2022年7月-2023年6月实施急救患者48例,根据患者前后院急救时间分为对照组(2022.07~2022.12)与实验组(2023.01~2203.06),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予以实验组实施MEWS的护理干预模式护理,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急救、现场到救治、急救等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的院内死亡率而言,实验组更低,且实验组急救医护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可比性(P<0.05)。结论:两组急救过程中,采取 MEWS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护理效果更佳,且运用 MEWS,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评估,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缩短急救等时间,并有利于提高院急救对患者疾病加以及时评估的同时,为患者疾病预后起到较好保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量表 院前急救 护理干预模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统计我院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急救患者1331例,急救时采用MEWS评价患者伤重程度,通过统计比较患者走向、预后及满意度来评价MEWS在急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结果MEWS分值越高,患者伤重程度越高,预后越差,满意度越高。结论MEWS具准确预测患者走向及预后,值得临床治疗推广使用。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院前急救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急救管理对提高院救护效果的作用。方法:选取近两年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急救管理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加强急救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急救成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急救管理可以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高院急救成功率,从而降低死亡率和住院费用,对提高院救护效果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救护效果 管理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急救管理对救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9月收治的82例急救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22年1~9月收治的82例未实施急救的急诊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增加急救管理相关事项。结果:观察组急救患者抢救成功率(97.56%)高于对照组(90.24%),观察组抢救程序时长更短;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34%)高于对照组(91.4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急救管理对急救效果提升有突出优势,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不同急救环节程序所需时间,患者及家属急救满意度高,有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管理 院前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流程在急救中的作用。方法对比我院急救流程优化前后院急救的各项指标。结果护理流程改造后,急救效果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救中优化急救流程有利于缩短出诊反应时间,改善抢救效果,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流程 急救时间 抢救成功率 出诊反应时间
  • 简介:【摘要】:急救是急诊患者临床救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急救时,医护人员需要尽快完善病史询问、体征检查等,从而协助临床救助,为后续院内急救提供支持。但是由于急诊患者突然发病,发病场所不固定,加上部分患者出现意识不清、语言障碍、昏迷等症状,医护人员很难获得患者相关信息,影响救治效率。急救流程的应用,可以提前做好急救准备,妥善安排救助措施,确保临床救治措施的有序开展,缩短急救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文章主要针对急救流程在急救中的作用展开分析。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护理流程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急救是急诊患者临床救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急救时,医护人员需要尽快完善病史询问、体征检查等,从而协助临床救助,为后续院内急救提供支持。但是由于急诊患者突然发病,发病场所不固定,加上部分患者出现意识不清、语言障碍、昏迷等症状,医护人员很难获得患者相关信息,影响救治效率。急救流程的应用,可以提前做好急救准备,妥善安排救助措施,确保临床救治措施的有序开展,缩短急救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文章主要针对急救流程在急救中的作用展开分析。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护理流程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急救管理在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急救中心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304例急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2例。观察组男80例、女72例,年龄(38.49±2.47)岁;对照组男78例、女74例,年龄(39.28±2.64)岁。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管理,观察组采取加强急救管理。对比两组急救所需时间、病死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转移回时间、达到患者处时间、出车反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6.28±2.12)min比(12.26±2.84)min、(7.64±2.18)min比(13.51±3.51)min、(2.12±0.57)min比(3.20±0.68)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01、4.632、5.102,P=0.016、0.013、0.024);观察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92%(9/152)比27.63%(42/152)](χ2=25.657,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68%(150/152)比75.66%(115/152)](χ2=36.033,P<0.001)。结论通过加强急救管理可有效缩短急救所需时间,降低病死率,提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院前急救 急救所需时间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病死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产科急救高危产妇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院外接诊的86例高危产妇进行规范、有效的治疗与护理。结果86例患者经过合理的急救措施均母婴平安,无一死亡。结论高危产妇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进行管理可使母婴死亡率得到降低,进而使其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同时对于产妇并发症的降低方面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产科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急救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急诊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按照患者在发病后是否采取急救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34例,采取急救与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34例,仅由家属自行送至本院急救。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γ2=20.3790,P=0.0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γ2=12.6484,P=0.0003)。结论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时采取急救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脑疝、中枢性高热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后期生存质量。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预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