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新发的临床特征,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例肾移植术后新发的资料。结果患者从肾移植手术到发生直肠一例早期发现手术治疗,一例从确诊新发到死亡时间历时9个月,死于肿瘤进展,多器官衰竭。结论肾移植术后新发临床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针对直肠的临床特征,采取有针对性护理措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肾移植术后 新发直肠癌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方法对于治疗局部复发直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局部复发直患者96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患者行全身化疗方法,对实验组患者行手术治疗方法,加以适当的护理措施,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对比结果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较低,且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也较低,两组之间的对比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局部复发直的临床效果较佳,值得应用。

  • 标签: 支撑喉镜 局部复发直肠癌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超全直肠系膜切除层面的原发性直肠(PRC-bTME)和局部复发直(LRRC)患者经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手术(PE)治疗后,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但需要面临巨大手术创伤、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器官功能永久性丧失及生活质量下降等风险。因此,术前评估应强调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诊疗措施。应遵循肿瘤功能外科原则和手术损伤效益比原则,强调R0根治切除,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外科手术创伤及器官功能丧失,以寻找到最佳的质量控制和平衡点。本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肠外科学分会牵头组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及专家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稿;经专家组成员讨论、审阅与修改,经过对各项主要观点进行无记名投票,并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进行深入论证,最终形成《超全直肠系膜切除层面的原发性直肠和局部复发直盆腔脏器联合切除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本共识主要针对PRC-bTME和LRRC施行PE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诊断评估、围手术期治疗以及PE的切除范围、手术方式、相关器官的重建、PE的安全性及其并发症、术后随访等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旨在为PRC-bTME和LRRC规范实施PE手术提供指导意见。

  • 标签: 直肠肿瘤,原发性 超全直肠系膜切除层面 肿瘤复发,局部 盆腔脏器联合切除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MRI以及CT在诊断原发性直肠术前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原发性直肠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在手术前进行MRI检查的35例患者作为A组,将手术前进行CT检查的35例患者作为B组,将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I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高于CT检查,两种检查的敏感性没有显著差异,而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原发性直肠术前N分期诊断中,MRI的应用价值高于CT。

  • 标签: 原发性直肠癌 MRI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局部复发直(LRRC)肿瘤手术根治性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手术治疗的LRRC患者病例资料。术前根据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对盆壁的累及情况行"北大医院F分型",即将骨盆划分为前方、两侧盆壁和骶骨4个方向,根据盆壁累及程度分为F0(无累及盆壁,肿瘤累及临近脏器或向前方侵犯泌尿、生殖器官或小肠)、F1(肿瘤累及一个方向的盆壁,如骶骨、两侧盆壁之一)、F2(累及两个方向的盆壁)和F3(累及3个方向的盆壁)。病例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及活检病理学检查(穿刺或肠镜活检)确诊为直肠术后局部复发;(2)随访资料和临床资料完整;(3)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书。排除因心肺等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手术治疗、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为F3或有远处转移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对肿瘤的手术根治性进行评价。患者术后每12个月进行随访。影响肿瘤根治性的单因素风险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风险分析采用Logistic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于预后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共计入组111例LRRC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52例,复发年龄≥65岁者36例,癌胚抗原水平≥15 μg/L者48例。根据"北大医院F分型"结果,F0、F1和F2患者分别有70例、38例和3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28例,后盆腔脏器切除术32例,全盆腔脏器切除术51例(其中联合骶尾骨切除1例)。根据术后病理评价,R0、R1和R2切除分别为83例、20例和8例。单因素分析提示,LRRC的手术根治性与LRRC手术方式、北大医院F分型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北大医院F分型为F1~2是不能完成R0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OR=37.256,95%CI:8.572~161.912,P<0.001)。全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2.5%(25/111),围手术期病死率1.8%(2/111),LRRC术后局部复发率为37.8%(42/111)。全组患者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1.2%和21.9%,其中LRRC术后化疗组与未予化疗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52.7%与32.4%(P=0.005);癌胚抗原水平<15 μg/L与≥15 μg/L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52.9%与24.3%(P<0.001);R0、R1和R2切除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9.8%、21.3%和8.5%(P=0.002);F0、F1和F2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52.7%、22.0%和0(P<0.001)。多因素分析提示,手术根治性(HR=2.088,95%CI:1.095~3.979,P=0.025)、术前癌胚抗原水平(HR=1.857,95%CI:1.157~2.980,P=0.010)和是否接受术后辅助化疗(HR=1.826,95%CI:1.137~2.934,P=0.013)是影响LRR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LRRC手术必须严格限制手术适应证。评估复发肿瘤累及盆壁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手术根治性。术前较低的癌胚抗原水平、提高肿瘤手术根治性和术后辅助化疗是延长LRRC患者总生存期的关键因素。

  • 标签: 直肠肿瘤 局部复发 全盆腔脏器切除 多学科会诊 根治性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对局部复发直(LRR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2例符合LRRC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及术后至少随访12个月,能够完整评估排尿功能、性功能、下肢活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伴有远处转移和有泌尿系统手术史者。根据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LRRC分型标准分为中央型(27例)、前向型(20例)、后向型(7例)和侧向型(8例)。分析患者手术情况及外科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总分0~35分,得分越高,排尿功能障碍越严重)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排尿功能情况;同时采用排尿功能障碍等级(分为4个等级,等级越高,排尿功能障碍越严重)进行客观评价。术前及术后12个月评估患者性功能,男性评价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得分越低,勃起功能障碍越严重)评分;女性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得分越低,性功能越差)评估。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8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进行评定。结果62例患者手术R0切除率为88.7%(55/62)。术后出现近期外科并发症16例(25.8%),其中Clavien-Dindo手术并发症Ⅲ级3例。术后3个月,保留泌尿系统的42例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排尿功能障碍,术后IPSS升高[(18.40±4.77)分比(12.36±4.75)分,t=-9.128,P<0.001];但不同分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术后12个月IIEF-5评分下降[9(0~19)分比14(0~25)分,Z=-5.174,P<0.001],女性患者术后12个月FSFI指数也较术前下降[2.0(2.0~18.4)比8.4(2.0~27.0),Z=-3.522,P<0.001]。术前及术后12个月根据SF-36量表随访患者生活质量,术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两项评分都较术前降低[生理功能:65(30~80)分比70(35~85)分,Z=-3.685,P<0.001;生理职能:25(0~75)分比50(0~50)分,Z=-4.065,P<0.001],但患者术后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等3项评分则较术前提高[社会功能:56(0~89)分比44(22~78)分,Z=-3.509,P<0.001;情感职能:33(0~100)分比17(0~100)分,Z=-2.439,P=0.015;精神健康:52(24~80)分比40(36~76)分,Z=-3.395,P<0.001]。所有手术方式均对所有LRRC患者的术后排尿功能有影响(均P<0.01),且不同的手术方式都会降低男性IIEF-5评分(均P<0.01),而只有全盆腔切除术/后盆腔切除术降低了女性术后的FSFI指数[2.0(2.0~18.4)比8.4(2.0~27.0),Z=-2.810,P=0.005]。结论多器官联合切除会损害LRRC患者的排尿功能、性功能等相关生理功能和职能,但成功有效的外科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

  • 标签: 直肠肿瘤,局部复发 排尿功能 性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替吉奥联合放疗治疗术后局部复发直近期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7月收治的64例术后局部复发直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研究组,联合放疗与替吉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78.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6.2%,对照组为18.7%,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放疗治疗术后局部复发直,近期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替吉奥 放疗 直肠癌 近期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肠局部转移的规律与直肠术式变革。方法以直肠转移规律为关键词于CNKI上检索到2006-2011年相关文献80篇。通过文献来进行总结。结果直肠常见的转移途径是淋巴转移,这也是直肠复发以及致死的重要原因。对于该病症的临床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手段。结论医患理念不断提升,随着对于直肠的局部的转移规律的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到变革手术方式以提升患者治愈后的生存质量,将患者预后的伤害降到最低限。

  • 标签: 直肠癌 局部转移 淋巴 术式变革
  • 作者: 彭飞虎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雅安市荥经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彭飞虎直肠癌属于临床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癌,发生的部位是齿状线到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部位,位置较低,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很容易出现误诊的现象,但是又由于该疾病的位置深入盆腔,因此解剖关系比较复杂,手术后容易复发,而对于直肠癌的病因而言,在临床中并没有给出十分明确的答案,发生的因素和饮食、生活环境、遗传等都有关联,而直肠息肉则是引发直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直肠癌的典型的症状为大便性状,以及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等症状,诊断也需要有明确的病理学检查依据,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导致直肠癌的直接和间接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腹腔镜直肠手术与开腹直肠根治术治疗直肠的疗效。 方法: 将我院于 2014年 2月至 2016年 2月接治的 40例行开腹直肠根治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将我院于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3月接治的 40例行腹腔镜直肠手术的患者为研究组。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直肠患者施行腹腔镜直肠手术,相比较开腹直肠根治术,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苦,并且可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该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开腹直肠癌根治术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过去40年里肠癌病人的预后没有什么改善。但是在手术和药物治疗方面却有长足的进步,集中体现在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治疗手段也日益丰富。近10年来外科的治疗策略发生了一些变化,病人的生存率可能因此而得到提高。这篇文献主要讨论结肠癌直肠的治疗方法。二者有共同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直肠的手术和辅助治疗发展更快,因此将着重讨论。

  • 标签: 结肠直肠癌 药物治疗 肿瘤 恶性息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直肠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手术和术后化疗的临床治疗模式疗效并不理想。多学科综合治疗是直肠最佳治疗的模式,准确的直肠治疗前评估是直肠综合治疗方案实施的需要,个体化原则基础上进行的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中规范化手术、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等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了直肠的疗效。本文对此复习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直肠综合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直肠癌 多学科 综合治疗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1-0002-021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