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中托槽隐形矫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间我院口腔科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固定组和隐形组,每组50例,固定组患者借助固定托槽矫治展开治疗,隐形组接受托槽隐形矫治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托槽隐形矫治具备较高的舒适性及美观性,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发音与咀嚼能力,并且患者的矫治效果和固定矫治并没有明显差异,若是患者符合这种治疗方式的适应证,就应该首选这种治疗方式。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口腔正畸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托槽隐形矫治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电脑随机表法将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固定矫治矫正,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托槽隐形矫治进行矫正,比较两组患者的矫正效果以及比较两组患者矫正后的各临床指标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矫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矫正后的各临床指标得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托槽隐形矫治在口腔正畸中具有极高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牙齿的美观度,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口腔正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对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因牙列拥挤进行正畸治疗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托槽隐形矫治治疗,对照组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1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舒适度、美观性及语言发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位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正畸治疗中,应用托槽隐形矫治,对患者依从性要高,具有更美观,方便,舒适并有利于牙周健康。

  • 标签: 口腔正畸 矫治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对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因牙列拥挤进行正畸治疗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托槽隐形矫治治疗,对照组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1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舒适度、美观性及语言发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畸治疗中,应用托槽隐形矫治,对患者依从性要高,具有更美观,方便,舒适并有利于牙周健康。

  • 标签: 口腔正畸 矫治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托槽隐形矫治对正畸治疗初始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正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矫正进行正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托槽隐形矫治进行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治疗方式后的初始疼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治疗满意程度分别为95.00%和70.00%,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正畸患者行托槽隐形矫治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初始疼痛,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正畸治疗 初始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口腔正畸中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应用。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7月-2019年5月收治的进行口腔正畸患者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主要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配,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有2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固定矫治进行治疗,实验组行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治疗,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舒适度、语言功能和便携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度、语言功能和便携度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对照组患者舒适度、语言功能和便携度评分较低,两组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中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应用效果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提高,改善患者舒适性和美观,具有推广和运用的优越价值在临床上。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 技术 口腔正畸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颌畸形患者使用自锁托槽矫治进行正畸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70例本院于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牙颌畸形患者展开本次研究,以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行常规矫治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行自锁托槽矫治治疗,对比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龋指数、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牙颌畸形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行正畸治疗,对改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龋指数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缓解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颌畸形 自锁托槽矫治器 正畸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病戴自锁托槽矫治正畸治疗对患者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牙周病戴托槽矫治正畸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戴自锁托槽矫治正畸治疗,对照组戴传统托槽矫治正畸治疗。测量治疗前后龈沟液含量及龈沟液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d、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療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病戴托槽矫治正畸治疗后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升高,自锁托槽矫治正畸治疗有利于降低正畸治疗后龈沟液含量和细胞因子水平。

  • 标签: 牙周病 自锁托槽矫治器 正畸 龈沟液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用于成人推磨牙向后病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40名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随机分配2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固定矫正技术治疗,观察组则使用托槽隐形矫正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推磨牙向后的治疗有效率。结果采用托槽隐形矫正技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5%),而采用传统固定矫正技术治疗的对照组,显效患者11例,有效患者4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时,采用托槽隐形矫正技术进行推磨牙向后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 成人口腔正畸 传统固定矫正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中,出现牙釉质脱矿的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牙科 2016年 10月 -2017年 11月采用正畸固定矫治矫正牙齿的口腔正畸患者,(该患者群中共有 160颗牙实行口腔正畸治疗)对其牙釉质正畸脱矿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计算 EDI即牙脱矿指数。结果 68例患者在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进行牙齿正畸的治疗过程中,共有 36颗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现象,脱矿率达 22.5%( 36/160) ,其中患者上颌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概率为 72.2%,下颌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概率为 27.2%,上颌牙牙釉质脱矿的概率明显高于下颌牙的平均脱矿指数为 0.29±0.06。结论 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对患者进行牙齿正畸的矫治中,容易发生牙釉质脱矿的情况,尤其是上颌牙,故在此过程中,医师需要及时预防患者上颌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情况并对已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患者采取一定方法进行治疗。

  • 标签: 正畸固定矫治器 牙釉质脱矿
  • 简介:【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情况。 方法: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本院一共接收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 50 例,在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 牙釉质脱矿现象。 结果: 50 例患者共检查 769 颗牙齿,其中 81 颗牙齿发生 牙釉质脱矿,牙釉质脱矿 1 级 7 颗;牙釉质脱矿 2 级 30 颗,牙釉质脱矿 3 级 34 颗,牙釉质脱矿 4 级 10 颗。 50 例患者治疗后的软垢指数 、 脱矿指数 小于 治疗前( P<0.05 )。 结论: 患者采用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治疗期间,普遍有牙釉质脱矿现象,因此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时便需做好牙釉质脱矿的防治工作,尽可能减轻牙釉质脱矿程度。

  • 标签: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 牙釉质脱矿 软垢指数 脱矿指数
  • 简介:【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情况。 方法: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本院一共接收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 50 例,在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 牙釉质脱矿现象。 结果: 50 例患者共检查 769 颗牙齿,其中 81 颗牙齿发生 牙釉质脱矿,牙釉质脱矿 1 级 7 颗;牙釉质脱矿 2 级 30 颗,牙釉质脱矿 3 级 34 颗,牙釉质脱矿 4 级 10 颗。 50 例患者治疗后的软垢指数 、 脱矿指数 小于 治疗前( P<0.05 )。 结论: 患者采用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治疗期间,普遍有牙釉质脱矿现象,因此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时便需做好牙釉质脱矿的防治工作,尽可能减轻牙釉质脱矿程度。

  • 标签: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 牙釉质脱矿 软垢指数 脱矿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中,出现牙釉质脱矿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牙科2016年10月-2017年11月采用正畸固定矫治矫正牙齿的口腔正畸患者,(该患者群中共有160颗牙实行口腔正畸治疗)对其牙釉质正畸脱矿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计算EDI即牙脱矿指数。结果68例患者在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进行牙齿正畸的治疗过程中,共有36颗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现象,脱矿率达22.5%(36/160),其中患者上颌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概率为72.2%,下颌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概率为27.2%,上颌牙牙釉质脱矿的概率明显高于下颌牙的平均脱矿指数为0.29±0.06。结论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对患者进行牙齿正畸的矫治中,容易发生牙釉质脱矿的情况,尤其是上颌牙,故在此过程中,医师需要及时预防患者上颌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情况并对已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患者采取一定方法进行治疗。

  • 标签: 正畸固定矫治器 牙釉质脱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择为2018年5月到2019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2例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入选患者均选用直丝弓矫治进行牙齿矫正;依从性较高,能够主动配合研究。对患者出现牙釉质脱矿现象的牙齿进行统计,并根据牙釉质脱矿等级将其进行分级对比。结果在32例患者中,共有224颗牙齿出现牙釉质脱矿情况,其中,Ⅰ级脱矿级数的牙齿数量>Ⅱ级脱矿级数的牙齿>III级脱矿级数的牙齿数量。经过刷牙次数干预,患者的脱矿指数明显降低,其中每天刷牙三次以上的患者明显在脱矿指数降低程度明显要优于刷牙次数小于三次的患者(P<0.05),详见表2。结论使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实施牙齿矫正会产生较高的牙釉质脱矿概率,但是经过使用正确的口腔护理措施以及清洁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

  • 标签: 口腔正畸 固定矫治器 中牙釉质脱矿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矫治应用在口腔正畸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软组织如下唇颏突角、鼻唇角、上唇突角、下唇倾角等变化、去结扎操作、上下牙弓结扎、牙齿排列整齐等时间。结果在软组织方面,两组治疗前下唇颏突角、鼻唇角、上唇突角、下唇倾角对比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去结扎操作、上下牙弓结扎、牙齿排列整齐等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传动直丝弓矫治应用在口腔正畸方面的临床效果显著,即可改善软组织侧貌,且可快速有效减少深覆盖、打开咬合、排齐前牙,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口腔正畸 传动直丝弓矫治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择为2018年5月到2019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2例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入选患者均选用直丝弓矫治进行牙齿矫正;依从性较高,能够主动配合研究。对患者出现牙釉质脱矿现象的牙齿进行统计,并根据牙釉质脱矿等级将其进行分级对比。结果:在32例患者中,共有224颗牙齿出现牙釉质脱矿情况,其中,Ⅰ级脱矿级数的牙齿数量>Ⅱ级脱矿级数的牙齿>III级脱矿级数的牙齿数量。经过刷牙次数干预,患者的脱矿指数明显降低,其中每天刷牙三次以上的患者明显在脱矿指数降低程度明显要优于刷牙次数小于三次的患者(P<0.05),详见表2。结论:使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实施牙齿矫正会产生较高的牙釉质脱矿概率,但是经过使用正确的口腔护理措施以及清洁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

  • 标签: 口腔正畸 固定矫治器 中牙釉质脱矿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使用固定矫治的正畸治疗中,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周组织健康问题,临床表现中又以牙龈炎症最常见。近年,在配合固定正畸矫治过程中对患者采取了牙周维护伴随刷牙清洁治疗,与正畸医生共同全程监控并及时处理患者的牙周问题,减少和控制正畸治疗中的牙周组织损害,对减少正畸治疗的牙周并发症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方法依照统一标准选出60名健康青少年受试者纳入研究,利用随机数字表将60名受检者随机分成四组。c组d组的患者让专人对患者进行刷牙指导。之后A、B、C、D四组患者应用不同的刷牙方法和牙刷进行刷牙,时间为三分钟。最后再一次进行口腔隔湿、菌斑染色、冲洗,分四区分别记录菌斑指数。结果经过治疗后正畸牙齿的刷牙效率低于普通牙齿,每一种牙刷都在某一特定的刷牙方法中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刷牙效率,Kissimee“u”型正畸牙刷未显现出优越性,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使是正畸牙刷,如果没有掌握专业的刷牙方法,也无法达到最佳的口腔清洁效果,正畸牙刷只有受过专业刷牙方法的指导下才能有可能比普通牙刷更能有效的清除牙菌斑。

  • 标签: 牙菌斑 正畸牙刷 固定矫治器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齿矫正采用隐形陶瓷托槽对于患者咬合功能与美观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口腔科进行牙齿矫正的66例患者,并采用MBT直丝弓陶瓷托槽技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97%;同时本组患者治疗4周及8周后其疼痛程度、口腔功能与美观效果比较结果存在可比性(P<0.05);另外,完成治疗后患者满意率为95.45%。结论关于牙齿矫正患者应用隐形陶瓷托槽不仅可有助于患者咬合功能的改善,同时对于患者疼痛程度的缓解与保障良好的美观效果具有明显的作用,获得患者广泛的认可与好评。

  • 标签: 隐形陶瓷托槽 牙齿矫正 咬合功能 美观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双弓丝结扎术在外伤性牙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40例外伤性牙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固定矫治双弓丝结扎术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分析其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外伤牙松动度、附着丧失度及牙冠根比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治疗后患者外伤牙松动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外伤牙附着丧失度及牙冠根比在治疗前后比较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固定矫治双弓丝结扎术可有效改善外伤牙松动度,治疗效果显著,在在外伤性牙脱位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固定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术 外伤性牙脱位 松动度 牙冠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