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分析创伤性休克早期中,即刻液体复苏与延迟液体复苏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创伤性休克早期患者,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 计算机随机数字表 法,对 9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即刻液体复苏,观察组则为延迟液体复苏,分析不同方案之间的差异性。 结果: 从 改善 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在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延长时间上人数少于对照组,此外,在红细胞压积( HCT )上两组对比上,治疗后观察组为( 22.75±2.16 ) % ,对照组则为( 16.99±2.15 ) % 。随后,在并发症发生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 4.4%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5.6%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延迟液体复苏模式有利于改善脏器组织的缺氧状态,有利于对凝血功能加强保护,从而提升抢救的成功率,具有临床探索价值。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刻液体复苏 延迟液体复苏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早期液体复苏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的基石,液体复苏的终点需多途径、多角度评估与把握。SAP早期液体复苏需要综合临床指标、压力指标、容量指标、微循环及组织氧代谢指标等各个监测参数,动态评估容量反应性与耐受性,监测大循环及微循环的灌注状态,把握复苏的阶段性,及时调整液体的晶胶比、速度等,防止过度补液导致肺水肿、腹腔高压等并发症,以不断提高SAP早期液体复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急性循环衰竭 液体复苏 血流动力学监测 微循环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方案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我院收治的45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照组患者给予平衡盐溶液。对比两组患者液体输入量,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30min心率、血压及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液体输入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30min心率、脉压差及尿量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3例,病死率为6.4%;对照组患者死亡8例,病死率17.8%。两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进行液体复苏,可减少液体输入量,有效改善休克症状,降低病死率。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液体复苏 创伤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超声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7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中38例患者分为甲组(给予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法治疗),另外39例患者分为乙组(给予重症超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乳酸水平与累计输注液体量和尿量。结果:甲乙两组在乳酸水平和累计尿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输注液体量高于乙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超声 感染性休克 早期液体复苏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低压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6年10月我院急诊科1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采用低压和正压液体复苏的救治效果,以及两种方法对Hb、PT、PLT、Het的影响。结果:1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早期低压复苏组死亡率20.73%,正压复苏组死亡率37.18%,其中以1~2h内两组间死亡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的实验室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早期低压液体复苏可降低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其中休克后1~2h内控制输液量是救治的关键。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低压复苏 正压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时,选择不同液体是否会影响治疗成效。方法:将本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2月收治的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早期复苏液体给予的差异分为观察、对照两组,用于复苏治疗液体分别为0.9%的氯化钠溶液+60%的羟乙基淀粉溶液以及单一0.9%的氯化钠溶液。比对两组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的指数(治疗24小时后的晶体含量、24小时胶体含量、72小时液体总量)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三项早期液体复苏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②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38%,低于对照组的34.62%,P值<0.05。结论:采用早期液体复苏方式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时,0.9%的氯化钠溶液+60%的羟乙基淀粉溶液的液体选择方案的治疗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早期液体复苏 液体选择 重症急性胰腺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早期液体复苏(fluid resuscitation,FR)中使用不同液体的效果。方法 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SAP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双盲法分为A组(50例,0.9%氯化钠溶液复苏)和B组(50例,6%羟乙基淀粉溶液),对比两组复苏效果。结果 B组复苏后临床指标(IAP、PVPI、GEDVI、EVLWI、PaO2 /FiO2)、优于A组(P<0.05);复苏后48h液体总量B组低于A组(P<0.05)。结论  在早期FR中予以SAP患者6%羟乙基淀粉溶液复苏,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扩容和维持血浆渗透压效果更佳。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液体复苏 羟乙基淀粉溶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探讨超声引导下液体复苏以及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对早期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复苏效果。方法检索万方数据、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数据库(VIP)以及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科学网(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纳入从建库至2019年8月发表的有关超声引导下液体复苏与EGDT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复苏效果比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语言、国家、地域不限。采用两人独立评阅、交叉核对的方式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结果最终仅纳入2项英文RCT研究。由于2项RCT中超声组分别使用下腔静脉塌陷指数(VCCI)和超声评分指导液体复苏导致临床异质性,故无法合并,仅进行系统评价,不进行Meta分析。2项RCT分别存在测量偏倚和选择偏倚,文献质量等级分别为B级和C级。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EGDT组相比,超声组脓毒性休克患者7 d病死率明显降低(15.0%比35.0%,P=0.039),24 h液体平衡量明显减少(mL:900比1 850,P<0.01);由于超声易于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与心功能,因此肺水肿发生率也较EGDT组明显降低(15.0%比37.5%,P=0.022)。但超声组患者28 d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与EGD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侵入性EGDT治疗方案相比,脓毒性休克患者入院7 d内使用超声指导下液体复苏方案可能是有益和实用的,但不能降低28 d病死率,也不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超声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容量复苏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分析4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早期液体复苏过程;观察复苏时间及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情况;对比输入胶体与晶体液的情况。结果治疗除1例转重症医学科治疗外,其余均好转,出现并发症少且恢复快。结论急性胰腺炎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急性期液体复苏时及时补充胶体液能减少液体输入量,缩短复苏时间,早期限制性液体输入降低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液体复苏治疗
  • 简介:摘要静脉液体复苏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的基石,是防止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策略,但又可能导致新的MODS。保护性液体复苏策略包括控制性液体复苏和经结肠液体复苏,2种方法均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保护初发和继发脏器功能不全的积极疗效。两者联合构成的保护性液体复苏策略是SAP早期治疗的关键措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仍需进一步细致深入研究。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保护性液体复苏策略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液体复苏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控制性液体复苏的 2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 (观察组 )的液体复苏过程、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与同期采用充分大容量复苏的 3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 (对照组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及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生命体征更趋平稳。结论 :控制性液体复苏能明显减少容量负载过重及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进而减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 标签:    [ ] 急性重症胰腺炎 液体复苏 疗效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基础,也是预防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主要手段,但同时也有可能诱发新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保护性液体复苏包括控制性液体复苏和经结肠液体复苏,二者结合形成的保护性液体复苏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处理的重要手段,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还需要更多的细节和更深入的研究。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保护性液体复苏策略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床旁超声指导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重症脓毒症的治疗安全性。方法:经随机抽签方式对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脓毒症患者76例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分别有38例患者。参照组患者予以脉搏指示剂持续心排血量法指导,研究组患者予以床旁超声指导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比较治疗后的CVP、MAP和ScvO2,研究组改善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比较液体复苏用量和血管活动药物用量,研究组少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重症脓毒症患者应用床旁超声指导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可使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液体复苏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标签: 床旁超声指导 早期液体复苏 重症脓毒症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治疗早期(第1周)液体复苏中不同晶胶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1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早期补液晶胶比不同分为低晶胶比组(晶胶比<3∶1)103例,高晶胶比组(晶胶比>3∶1)89例,2组西医常规治疗无差异。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d、7d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系统Ⅱ(APACHE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脑钠肽(BNP)、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pressure,IAP),治疗7d对比补液量、晶胶比,治疗结束统计血液净化(CBP)时间、机械通气(MV)时间、住ICU时间、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低晶胶比组APACHEⅡ、CRP、IL-6、BNP、IAP及住ICU时间、病死率等方面优于高晶胶比组,补液量小于高晶胶比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治疗早期补液增加胶体比例可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指标,降低腹腔内压力,缩短住ICU时间,并最终提高救治效果。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液体复苏 晶胶比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运用对比实验原理验证床旁超声指导的早期液体复苏在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时间设定于2022年4月-2023年4月间开展,取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脓毒症休克患者为实验纳入对象,涉及人数共计70例,遵循奇偶数分组方式将所有参与者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以及研究组(床旁超声指导的早期液体复苏措施)两组,对行不同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整理归纳,并引用统计学软件对最终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变化。结果:对比结果可见,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生理指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差异,液体复苏6h、24h、48h达标率皆显优,不良事件发生率显低,组间P值达到<0.05标准,有可比性,表现出统计学意义。结论:床旁超声指导的早期液体复苏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整体应用效果突出,值得临床科学利用、广泛推广。

  • 标签: 床旁超声指导 早期液体复苏 脓毒症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重症尿毒症患者应用床旁超声指导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重症尿毒症患者为研究的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脉搏指示剂持续心排血量法(PICCO)指导,给予观察组床旁超声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平均静脉压(MAP)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最终液体复苏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均<0.05)。 结论 旁超声指导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重症脓毒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重视。

  • 标签: 床旁超声指导 早期液体复苏治疗 重症脓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伤早期休克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60例多发伤伴休克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依据液体复苏方式的不同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积极液体复苏,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死亡率和发生并发症上的差异。结果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的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实施积极液体复苏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多发伤早期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能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愈效果,值得临床引用推广。

  • 标签: 护理 多发伤早期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对氧合指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4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其接受早期液体复苏治疗,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接诊的4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液体复苏治疗有利于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微循环,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 液体复苏 氧合指数 预后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