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院前急救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300例院前急救患者进行MEWS评分,对处于不同评分阶段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院前急救处理等进行详细分析,评估患者病情预后及转归情况。结果:按照MEWS评分进行分组,0-4分1240例(对照组1),采用院前一般处理435例(35.08%);5-9分679例(对照组2),采用院前一般处理630例(92.78%);≥10分381例(观察组),采用一般处理37例(9.71%),采用院前紧急处理344例(90.29%);三个MEWS评分段一般处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以好转出院、急诊留观两个处理方案为主,总比例为67.09%;对照组2以转入专科病房为主,总比例为76.29%;观察组以转入ICU为主,总比例为75.59%;三个MEWS评分段疾病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中采用MEWS具有重大意义,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为患者预后和转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院前急救 病情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急诊创伤的患者病况,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估临床价值。方法选用2014年度2月份至2015年度8月份在本院收取医治的216例急诊创伤的患者凭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且两组患者各为108例。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传统急诊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纳MEWS系统进行确诊。最后,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数据进行研究得出结论。结果通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的评估,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在年龄及其性别等各方面并没有很大区别(P>0.05);但是,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照组的急诊创伤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发生率(P<0.05)。结论由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能有效降低急诊意外事件发生率,也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管理满意度,因此该系统值得在临床研究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创伤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将改良早期预警(modifiedearlywarningscore,MEWS)与胸科专科预检标准相结合,构建适用于心胸专科急诊分诊的校正MEWS系统,探讨其对于心胸专科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15年9-12月急诊就诊患者8994例为对照组,2016年1-3月急诊就诊患者913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的急诊分诊流程处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校正MEWS系统的评分结果进行预检及分区分级处置,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分诊时间及分诊正确率、高危胸痛患者识别率、应急处理率,医生、护士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分诊时间、分诊正确率、有效识别高危胸痛患者、应急处理率、患者满意率经比较,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校正MEWS评分系统便于急诊护士快速准确地分诊,同时可有效识别胸痛高危患者,提高心胸专科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可操作性及准确率,有助于急诊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规范、科学、适当、合理、及时的救治。

  • 标签: 急诊护士 急诊分诊 改良式早期预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重症患者中随机抽选实施早期预警评分管理的37例作为试验组,实施基础护理管理的37例作为对照组,评定干预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并发症3例,占比8.1%;对照组并发症10例,占比27.0%,两组并发症率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将早期预警评分用于ICU患者护理干预中作用显著,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ICU护理 应用效果
  • 作者: 贾文敏吴艳秋李岚岚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10—12月我院急诊就诊患者5009例为观察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对其进行病情评估,根据评估分值分诊,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和就诊流程;以2014年7—9月急诊就诊患者4860例为对照组,采取普通分诊流程与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就诊情况作对比。结果:观察组急诊的抢救成功率、预检准确率、平均急诊就诊时间、急诊绿色通道转运、意外事件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评估病情具有迅速、准确的优势,能提高急救护理的准确性、预见性,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和预检准确率,缩短患者平均急诊就诊时间,减少意外事件发生,对规范及完善急救护理流程有积极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护理工作中,早期预警评分的作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预警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例数明显较少,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ICU患者护理中,早期预警评分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ICU 护理工作 运用 效果
  • 简介:目的:通过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优选人参醇提的最佳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溶剂用量及其交互作用对人参醇提工艺的影响。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法测定人参总皂苷和蒸发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ELSD)测定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并以人参总皂苷得率,人参皂苷Rg1、Re转移率,人参皂苷Rb1转移率,人参总皂苷得率和出膏率为指标,采用加权评分进行综合评判。结果:确定最佳醇提工艺为70%乙醇6倍量,提取3次,每次2h。结论:该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人参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人参总皂苷 正交试验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在老年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癌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脸谱疼痛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及患者主诉、病情等,给予相应的疼痛护理措施,观察组在面部表情评分的基础上,结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的方法,采取疼痛护理措施,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相关护理质量指标进行对比,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止痛药物使用量、焦虑情绪、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止痛药物使用量、焦虑情绪、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觉模拟评分在老年癌痛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患者接受度高,临床运用方便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视觉模拟评分法 老年患者 癌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进行研讨,设计针对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干预措施,评价在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78例小儿危重病患者,收集完整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组,行不同护理方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行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护理干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护理后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并发症的指标评定。结果研究组患儿疾病控制理想,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得出的结果可以作为护理的循证证据,对危险较大的患儿提供更为细致的个体化护理。

  • 标签: 危重病护理评分法 小儿 评估 干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6年9月我科门诊接诊的危重病患儿共计94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将所选病例分成试验与对照两组,每组47例。实验组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53%,对照组为44.68%。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7.23%,对照组为72.34%。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病情好转时间,试验组(1.7±1.0)d明显短于对照组(2.4±1.6)d。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小儿护理中积极引入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量化和权重处理伤员的解剖和生理指标,对伤情进行判断,提高救治质量。方法通过用简捷创伤评分和CRAMS记分法对654例创伤患者进行评分。结果通过对简捷创伤评分与CRAMS记分法的比较发现,简捷创伤评分重伤员人数减少,而轻伤员死亡率低,重伤员死亡率高,说明其敏感性高,但容易遗漏严重的创伤患者。结论简捷创伤评分的应用,极大改善了救护质量,使成批创伤患者能在受伤后的“黄金1小时”得到就治,尽可能地使伤员的生命得到挽救,机体功能得到保全。

  • 标签: 创伤 简捷创伤评分 成批伤员 推广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干预指导小儿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科室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小儿危重病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进行针对性的特殊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达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6.1%,死亡率为4.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对于提高危重病患儿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危重病 护理评分法 小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弹性成像测值及Itoh评分对乳腺实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测值法与Itoh5分评分对50例患者共69个乳腺肿块分别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进行分析。结果62个实性乳腺肿块中恶性肿块有20个,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4个,浸润性小叶癌4个,髓样癌2个。良性肿块42个,其中增生并纤维腺瘤样形成4个,脂肪瘤3个,纤维腺瘤35个。恶性病变中≥4分的出现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恶性病变在灰阶图和弹性图的面积和直径方面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恶性病变在弹性图和灰阶图中的面积比和直径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测值法对乳腺实性肿瘤的诊断价值优于Itoh评分,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测值 Itoh评分法 乳腺实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评分应用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急诊室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20例,以创伤评分为参考为患者采取抢救措施。结果入院时,患者的RTS记分>11分的患者为88例,占73.33%;患者的RTS记分≤11分的患者为32例,占2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创伤评分能提高判断患者病情的效率,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减少了死亡率。

  • 标签: 创伤评分法 严重创伤患者 急诊救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ICU病房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APACHEⅡ评分预测病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ICU病房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APACHEⅡ评分预测患者的病情,并对比存活组、死亡组APACHEⅡ评分以及实际死亡率、评分系统的关系,用于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的有效评价评估。结果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的APACHEⅡ评分(P<0.05);相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其实际病死率以正相关呈现(r=0.84,P<0.01)。结论ICU病房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可有效判断其预测预后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APACHE Ⅱ评分 ICU病房 急性脑出血 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