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患者深部胸骨切口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6月间于本院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入路方式行心脏手术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最终伤口感发生率为20.8%,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感率为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深部胸骨切口发生感染的因素较多,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心脏手术后深部胸骨切口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可明显降低感染发生,临床意义显著。

  • 标签: 心脏手术 切口感染 临床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胸骨切口深部感染(DSWIs)是胸骨切开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及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影响。目前对于DSWIs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感染、彻底清创和胸壁重建。胸壁重建包括骨性结构重建与软组织重建,其中软组织重建可供选择的各类组织瓣各有优缺点及适应证。因此,对于胸壁重建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该文对目前DSWIs胸壁重建方案以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及后续研究提供帮助。

  • 标签: 胸骨切开术 纵隔 胸壁 外科伤口感染 游离组织瓣 肌瓣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心脏外科手术后累及胸骨深部切口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31 866例年龄<7岁的患儿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新生儿共387例。31 866例患儿中,0.15 %(47/31 866)的患儿发生了累及胸骨深部切口;不同年龄患儿术后深部切口的发生率分别为新生儿2.33%(9/387),2~6月龄患儿0.15%(6/4 018),6~12月龄患儿0.09%(6/7 010),1~3岁患儿0.13%(15/11 511),3~7岁患儿0.12%(11/8 940)。47例患儿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为(1.98±2.03)岁;体重为(10.55±6.24)kg。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占74.5%(35/47);新生儿占19.1%(9/47),其中2例有延迟关胸病史;心脏手术后15 d内发现伤口感并进行清创手术的患儿占29.8%(14/47),心脏手术后15~30 d发现伤口感并进行清创手术的患儿占23.4%(11/47),>30 d的占46.8%(22/47)。结果新生儿术后深部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患儿术后深部切口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47例患儿均为胸骨正中切口感染确诊后即开放原手术切口引流换药,待伤口创面清洁、肉芽新鲜后送入手术室接受清创手术,清创手术距离上次心脏手术的时间为(126.89±310.53)d,范围为4~1 997 d,其中感染时间>30 d才进行清创手术的患儿的感染复发率高,需要进行多次清创的患儿占50.0%(11/22),而且只有59.1%(13/22)的患儿能够保留胸骨。本研究中,29.8%(14/47)的患儿需要在院内接受两次以上的清创手术;25.5%(12/47)的患儿因感染较重无法保留胸骨故行胸大肌肌瓣转移手术;14.9%(7/47)的患儿因感染严重渗出较多或无法配合床旁换药,在清创手术前使用了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对31例患儿的伤口分泌物进行了细菌学培养,其中18例培养出革兰氏阳性球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未检出致病菌,余4例培养出革兰氏阴性杆菌。本研究的患儿无住院死亡病例。1例患儿形成窦道出院后需要继续换药治疗;1例患儿在清创手术中发生了心脏破裂出血,术中压迫止血后顺利关胸,痊愈出院;其他患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尽早发现并确诊心脏外科术后累及胸骨深部切口,彻底引流,尽早行清创手术,避免感染范围扩大所导致的其他严重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外科伤口感染 胸骨 心脏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瓣翻转手术治疗残留心外膜起搏导线导致的胸骨感染临床效果,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78例心脏手术后残留的心外膜起搏导线导致深部切口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31例;年龄3~72岁。手术类型包括瓣膜手术38例(包括主动脉瓣成形术18例,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双瓣膜置换手术1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4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26例(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0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1例,复杂畸形手术5例)。患者均因心脏起搏导线未完整拔除导致胸骨切口,采用胸大肌肌瓣翻转手术方式治疗。处理时间为开胸心脏术后15年32例,1年内46例。结果全组无死亡。伤口Ⅰ期愈合70例,Ⅱ期愈合5例,再次手术治疗后痊愈3例。随访71例患者1年,伤口感均无复发。结论胸大肌肌瓣翻转手术治疗心脏术后残留心外膜起搏导线导致的胸部切口,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脏外科手术 深部胸骨感染 胸大肌肌瓣翻转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深部胸骨切口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心脏外科术后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为1型,观察组患者为2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等指标。结果:2型患者中体温升高、自发性疼痛与白细胞升高比例低于1型。结论:心脏外科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尽早发现是很不胸骨切口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心脏外科术后 深部胸骨切口感染 流行病学 特征
  • 简介:目的研究ABO血型与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deepsternalwoundinfection,DSWI)发病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胸外科84例心脏手术后DSW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时间将84例DSWI患者分为2组:早发病组(发病时间<14d)和迟发病组(发病时间≥14d)。收集患者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评价ABO血型与DSWI发病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早发病组患者的年龄、男性比例、吸烟率及初始手术类型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例均高于迟发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虽然早发病组中O血型患者的比例(46.7%)高于迟发病组(2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初始手术类型等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将O血型作为参照类别,A血型(OR=8.398,95%CI:1.521~46.370,P=0.015)和B血型(OR=11.913,95%CI:1.944~73.007,P=0.007)患者罹患迟发型DSWI的风险是O血型患者的8~12倍。结论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血型为A型和B型罹患迟发型DSWI的风险增加。

  • 标签: 心脏外科手术 外科伤口感染 ABO血型 发病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深部胸骨切口的临床特征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将我院自2020年6月~2022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70例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3型患者中体温升高、自发性疼痛与白细胞升高比例低于1型和2型;患者的主要病原菌分布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中耐药性最低。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及左氧氟沙星在治疗阴沟肠杆菌中的耐药性最低。而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耐药性最低。结论:心脏外科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尽早发现是很不胸骨切口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心脏外科术后 深部胸骨切口感染 临床特征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整形外科修复重建技术在胸骨切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分析我院于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所收治的经胸骨正中切口手术之后感染的患者36例,并利用清创手术、负压封闭引流术、皮片移植术和肌瓣转移术等整形外科中的修复重建技术进行治疗,并根据患者的治愈率、住院时间和随访的情况来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8例浅表性的系统股切口的患者中有26例被治愈,2例患者未治愈出院,8例深部胸骨切口的患者全部都被治愈,为患者进行2个月到2年的随访均未见患者出现复发的现象,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4.4%。结论:整形外科修复重建技术对于经胸骨正中切口手术之后所形成的胸骨切口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整形外科 修复重建技术 胸骨切口感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切口的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骨科2例术后切口病例进行分析、调查、病原学检查,提出一些防控措施以便在临床工作中防范未然。结果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正确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感染很快得到控制。结论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果断采取正确、有效的控制措施,以控制感染暴发的发生。

  • 标签: 骨科手术 深部切口感染 防控体会
  • 简介:摘要病人在手术做完后切口是很常见的一件事。但是引起手术切口的因素有很多。切口感染不仅会让患者难受和痛苦,而且会影响病人伤口的康复。切口会延长病人的康复时间,医疗费用也会增加。这是医生和病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一种情况。病人手术切口感染,有时候也会引起一些医疗上的矛盾与纠纷。那么具体是哪些因素引起了手术切口,以及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避免手术切口感染,我们来具体地分析一下。

  • 标签: 手术切口 感染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555-0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腹部手术病人术后切口的临床分析,指导对腹部术后切口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485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汇总性分析。结果腹部手术病人切口46例,感染率1.85%。结论腹部手术切口的发生与术前营养状况、合并慢性病、电刀的使用、术中创面处理及缝合技术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而及时有效地调整营养状态、合理使用电刀、关腹时切口的清理、减低切口缝合张力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等措施能有效预防切口

  • 标签: 切口感染 原因 预防 腹部手术
  • 简介:摘要会阴侧切口及缝合术是产科最常见手术之一,是在分娩第二产程中为避免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缩短第二产程,防治产程延长造成胎儿宫内窘迫,或因早产儿或巨大儿等需迅速结束分娩的手术。但在术后愈合的过程中,往往因各种因素造成切口愈合不良如水肿,硬结,感染等现象。不仅增加病人痛苦,还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故近三年来,我科对侧切口的患者做到多观察、早发现、早处理。对愈合不良的切口经积极干扰,术后愈合良,效果满意。减少切口裂开行二次缝合的病例。现将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