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牙周病的单纯性治疗和周正畸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牙周病患者分为单纯组和联合组。单纯组采用单纯性治疗,联合组采用周正畸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单纯组并发症发生率26%,和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4%,差异显著(P<0.05);组间治疗后的探诊深度、牙冠长度、牙根长度及槽骨密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牙周病 单纯性牙周治疗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牙周病的单纯性治疗和周正畸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牙周病患者分为单纯组和联合组。单纯组采用单纯性治疗,联合组采用周正畸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单纯组并发症发生率26%,和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4%,差异显著(P<0.05);组间治疗后的探诊深度、牙冠长度、牙根长度及槽骨密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牙周病 单纯性牙周治疗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随成人患者增多,正畸学者不断寻求加速牙齿移动的方法。跨学科合作将传统正畸诊治领域不断拓展。加速成骨正畸(PAOO)是结合骨皮质切开、骨移植及正畸施力为一体的诊间手术,以“局部加速现象(RAP)”为理论基础,具有加速正畸牙齿移动速率、缩短正畸矫治时长、增加槽骨宽度及增强正畸治疗后稳定性等优点。本文就PAOO手术的历史发展、作用机制、临床手术方法、优缺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牙周加速成骨正畸 局部加速现象 成人正畸 骨皮质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机械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致病菌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PCR技术检测患者基线,进行机械治疗后以及50名健康对照者龈沟液中致病菌的含量。结果机械组治疗后PLI、PD、BI数值均明显降低,其中在治疗后2个月降到最低,治疗后4个月有所回升,但较治疗前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组6中致病菌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治疗慢性牙周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PLI、PD、BI数值,Aa、Pg、Tf、Pi、Fn、Pn6种致病菌的感染在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参与作用。

  • 标签: 牙周机械 慢性牙周炎 牙周致病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通过基础治疗的方法对患转归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7年4月我院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资料6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依照咬合时间测定值大小分层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全口SRP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咬合创伤位咬合调整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28天之后记录其全口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咬合创伤位咬合时间、咬合受力比,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28天之后和0天比较,出血指数显著下降,牙周袋深度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28天之后和0天比较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咬合时间与0天比较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效果更加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进行单独咬合调整治疗无法显著改善牙周炎,通过SRP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咬合创伤位咬合时间,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 牙周基础治疗 患牙转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础治疗是每一位牙周病患者获得健康的必经之路。超声技术的应用,使基础治疗变得更为简单,便捷和舒适,本文从基础治疗的不同方面将超声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超声技术 牙周基础治疗 牙周炎
  • 简介:摘要: 口腔修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采用人工装置修复各类缺失、牙周病及颌面组织缺损,其能促使口腔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且可提升患者美观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口腔修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对牙齿进行修复,还需修复牙周组织。 通常情况下,口腔修复治疗中极易因存在个别错位、缺失牙牙槽嵴形态异常现象,给整体修复效果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可能无法满足患者对口腔美观性的需求。张兆高等 [4]提出,在口腔修复前实施整复术,能对个别错位、缺失牙牙槽嵴形态异常等问题进行解决,且具有口腔修复有效率高、痛苦少、创伤少、美观性强等特点。为此,本研究选取 2016 年 6月至 2018 年 6月本院 169例择期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重点分析直接口腔修复与修复前行整复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口腔修复 牙周整复手术 牙龈萎缩
  • 简介:摘要口腔修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采用人工装置修复各类缺失、牙周病及颌面组织缺损,其能促使口腔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且可提升患者美观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口腔修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对牙齿进行修复,还需修复牙周组织。通常情况下,口腔修复治疗中极易因存在个别错位、缺失牙牙槽嵴形态异常现象,给整体修复效果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可能无法满足患者对口腔美观性的需求。张兆高等4提出,在口腔修复前实施整复术,能对个别错位、缺失牙牙槽嵴形态异常等问题进行解决,且具有口腔修复有效率高、痛苦少、创伤少、美观性强等特点。为此,本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169例择期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重点分析直接口腔修复与修复前行整复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口腔修复 牙周整复手术 牙龈萎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刮治在重度牙周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36例重度疾病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每组18例患者,对照组使用甲硝唑和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刮治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组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61.12%,在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附着水平方面,观察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牙周病患者进行治疗中,刮治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改善牙齿的各项指标,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牙周刮治,重度牙周病,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牙周炎伴列缺损患者采用摘式夹板进行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牙周炎伴列缺损患者计 76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常规修复对照组( n=38)与采用可摘式夹板修复治疗实验组( n=38),评价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牙周指数、菌斑指数、探诊深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疗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牙周炎伴列缺损患者采用可摘式夹板修复治疗疗效理想,且可提高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可摘式牙周夹板 牙周炎 牙列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牙周病的单纯性治疗和周正畸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牙周病患者 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 5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性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周正畸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牙健康指数与相关美学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及出血点指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微笑指数、牙龈暴露量及上切牙暴露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牙周病联合应用单纯性治疗与周正畸治疗的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显著改善,美学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周病 单纯性牙周治疗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牙周病的单纯性治疗和周正畸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牙周病患者 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 5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性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周正畸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牙健康指数与相关美学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及出血点指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微笑指数、牙龈暴露量及上切牙暴露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牙周病联合应用单纯性治疗与周正畸治疗的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显著改善,美学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周病 单纯性牙周治疗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安氏Ⅱ类错合畸形合并列拥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50例安氏Ⅱ类错合畸形合并列拥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拔牙牵引正畸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技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及列排齐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个时段的角化龈宽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及列排齐时间均短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角化龈宽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后,两组患者的角化龈宽度均有所升高,对照组治疗3、6后持续上升,观察组治疗3后出现下降趋势,且低于对照组,但治疗6后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3、6后角化龈宽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安氏Ⅱ类错合畸形合并列拥挤患者实行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牙间隙关闭时间及列排齐时间均有所缩短,且不损伤牙龈。

  • 标签: 牙周辅助加速成骨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 牙列拥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例需实施口腔修复患者,常规组实施口腔择期修复术;研究组实施整复术。结果两组患者在口腔修复方面实施比较,研究组患者口腔恢复良好率90%,牙龈萎缩率6.67%低于常规组的口腔恢复良好率70%,牙龈萎缩率20%(P<0.05)。两组在口腔修复评分方面相比较,研究组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在口腔修复满意率方面相比较,研究组96.67%优于常规组76.67%(P<0.05)。结论整复术对口腔修复中有一定治疗价值,即可提升口腔修复效果,还可保证牙齿功能,增强牙齿美观度,符合临床需求,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 牙周整复术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联合维护治疗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2018年4月-2019年4月所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30例,对比组实施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实施基础治疗联合维护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牙周指数。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93.34%)明显高于对比组(70.00%),P<0.05;研究组与对比组治疗前的牙周袋探诊深度与牙龈出血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牙周袋探诊深度与牙龈出血指数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采用基础治疗联合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情况,减少牙周袋探诊深度、降低牙龈出血指数,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牙周维护治疗 基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