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卫生宣教措施对于固定正畸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206例固定正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正畸治疗的同时反复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正畸治疗,测量两组患者佩戴固定矫正器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结果佩戴固定矫正器后1个月实验组对照组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临床中对正畸患者坚持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对健康的维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固定正畸 卫生宣教 牙周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髓联合病变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牙髓联合病变患者14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根管治疗4~6后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根管治疗1后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时AL、PD、TM、SBI等指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AL、PD、TM、SBI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中,治疗可在根管治疗1后进行,治疗效果与常规治疗时机无显著差异,同时可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负担。

  • 标签: 牙周牙髓 联合病变变 牙周治疗 时机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正畸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状况改变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牙周病患者中选择160例进行治疗分析,对照组80例采取基础治疗,观察组80例则联合实施正畸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D、BI、PI、CAL水平与治疗组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对比治疗前上述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正畸治疗可有效改善牙周病患者的状况,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正畸治疗 牙周病 牙周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自锁托槽矫治用于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中对于患者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牙科门诊接受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中选出2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托槽矫治器,观察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对比两组的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3-5个月的序列治疗,PD、TM、GR和BI指标值有明显的好转,P<0.05;在正畸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在牙周炎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有利于维持牙周组织健康,利于牙周组织的重建修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自锁托槽矫治器 牙周炎 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牙周病和腔隙性脑梗死都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高发病 ,牙周病可使全身炎性标记物升高 ,促进与炎症有关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而动脉粥样硬化是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之一。本文 通过对本省 部分享有医疗保健的离退休干部进行健康检查和全身状况调查 ,在此人群的横断面上探讨健康状况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流行病学关系以及牙龈状况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 标签: ] 脑梗死 牙周炎 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治疗牙周炎正畸患者对其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牙周炎正畸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托槽矫治,观察组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对比两组患者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SBI)、附着丧失(AL)及菌斑指数(PLI)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治疗牙周炎正畸患者可有效减轻牙周组织炎症。

  • 标签: 自锁托槽矫治技术 牙周炎正畸 牙周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状况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中选择64例进行此次研究,共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托槽矫治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进行治疗,各组均纳入病患32例。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也提示观察组更高(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的PD、CAL、SBI、PLI水平,均提示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但对比而言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高(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可改善患者的状况,故值得推广。

  • 标签: 自锁托槽矫治技术 牙周炎 正畸治疗 牙周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牙髓联合病变采取治疗的合适时机,分析其疗效。方法收集在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间进入我院就诊的120例患与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将其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在根管治疗结束后1进行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实验组则在根管治疗结束后4~6进行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对比两组在牙髓与治疗前、治疗后2、3、6、12个月的PD、TM、AL及SBI指标情况。结果两组牙髓治疗前各项指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前TM、PD及SBI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和治疗前基线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皆有所差异(P<0.05);而两组在治疗后3、6、12个月的各项指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源性牙髓联合病变,经根管治疗后1便可进行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短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跟踪观察。

  • 标签: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牙周治疗 时机选择
  • 简介:摘要列拥挤是一种常见错合畸形,在我国的发病率为60%~70%。随着研究深入,发现列拥挤对健康的影响很大,列拥挤形成原因众多,本文简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综述,分析列拥挤形成原因及对的影响,探讨相关治疗方案等。

  • 标签: 牙列拥挤 牙周组织 口腔问题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根管联合基础治疗对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牙髓联合病变患者9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根管治疗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基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患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周炎、牙齿松动以及牙齿叩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牙齿保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治疗配合根管治疗牙髓联合病变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根管治疗 牙周基础治疗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周炎正畸患者治疗中应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其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牙周炎正畸患者137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传统托槽行矫治治疗,观察组患者以自锁托槽技术行矫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牙列拥挤、牙龈出血、牙龈退缩及覆盖不正常占比分别为23.53%、1.47%、2.94%、5.88%,对照组分别为42.03%、11.59%、15.94%、20.1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正畸患者治疗中应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可有效减少列拥挤、牙龈出血及退缩情况,促进覆盖恢复正常,改善状况

  • 标签: 牙周炎正畸治疗 自锁托槽矫治技术 牙周状况
  • 简介:加速成骨正畸治疗(periodontallyacceleratedosteogenicorthodontics,PAOO)是基于局部加速现象使牙齿快速移动的方法,由骨皮质切开术发展而来,加快治疗的过程,尤其能满足成年人的治疗需求.文章对PAOO的发展进程、相关动物实验研究、手术临床操作过程、适应证与禁忌证、临床作用、风险及并发症等做一介绍.

  • 标签: 牙周加速成骨正畸治疗 牙齿移动 骨皮质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机械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致病菌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PCR技术检测患者基线,进行机械治疗后以及50名健康对照者龈沟液中致病菌的含量。结果机械组治疗后PLI、PD、BI数值均明显降低,其中在治疗后2个月降到最低,治疗后4个月有所回升,但较治疗前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组6中致病菌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治疗慢性牙周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PLI、PD、BI数值,Aa、Pg、Tf、Pi、Fn、Pn6种致病菌的感染在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参与作用。

  • 标签: 牙周机械 慢性牙周炎 牙周致病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护治疗在保持周长期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牙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基础治疗;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所采用的常规手段基本上加以采用维护治疗,将两组患者槽骨平均高度、缺失数、跟出血指数及探诊深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槽骨平均高度、缺失数、跟出血指数及探诊深度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显著要优(P<0.05)。结论维护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治疗中可显著减少患者牙齿缺失,降低吸收槽骨,改善牙龈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对病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周维护 牙周炎 长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畸治疗对患者口腔黏膜、体及的损害,旨意在于为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预后。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 2017年 9月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正畸治疗患者 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均予以矫正保持期口腔内黏膜、体及等观察,总结分析性别、年龄、治疗方案等对其损害的影响。结果:①性别:在男女比较中,男性患者口腔黏膜炎、牙齿龋病、牙龈炎、牙釉质脱钙、咬合创伤等发生率较之女性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②年龄:> 18岁较之≤ 18岁者,口腔黏膜炎、牙齿龋病、牙髓炎、牙根吸收、咬合创伤等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③治疗方案:实施拔牙减径与减数患者中牙齿龋病、牙龈炎、牙髓炎、牙釉质脱钙等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正畸治疗中,固定矫治器的佩戴可对患者口腔内黏膜、体与牙周组织造成一定损害,围佩戴期应重视相应的防治干预措施,通过加强卫生宣教等方法早期干预,以此减少损害面积与程度。

  • 标签: 正畸治疗 口腔黏膜 牙体 牙周 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维护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维护治疗,比较两组远期效果。结果观察组每年每例患者牙齿缺失数(0.13±0.06)颗,对照组(0.37±0.12)颗;观察组复诊时PD值以及牙周袋位点平均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BI≥2位点比例以及AL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护治疗能够提高慢性牙周炎治疗的远期疗效,使患者牙周组织功能以及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牙周维护治疗 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牙周病患病率高,是成年人失的主要原因。全身系统性疾病可能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同时,牙周病也是某些系统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牙周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相互影响。目前来说,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以及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牙周病 全身系统疾病 发生机制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激光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治疗中的激光种类展开分析。分别概述了杀菌和消毒、软组织清创、激光在手术中的应用和激光在减轻疼痛方面的作用四大类激光在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为同行提供建设性意见。

  • 标签: 激光 牙周治疗 应用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