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无偿献血献血量分布和献血次数及两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并整理成都市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无偿献血献血量以及献血次数,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次献血献200mL的比例最高,为36.47%;再次献血单次献400mL的比例高于初次献血。结论:无偿献血人群中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加,重复献血和多次献血献血量有所上升,做好献血招募和宣传工作,增加多次献血参加献血,提高固定献血人数,有助于提高血液采集量。

  • 标签: 无偿献血 献血量 献血次数
  • 简介:摘要由于冬季献血的特殊性,提高冬季献血的护理质量,改善献血环境,加强献血的服务与护理。结果献血车采取与季节相配套的工作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献血反应。调整适应冬季寒冷天气的工作方式,使冬季街头献血车对献血地护理更加完善。

  • 标签: 冬季 街头献血车 献血者 护理
  • 简介:我国采供血机构检测抗HIV主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为消除由于hook效应导致的假阴性结果,目前该项目的检测方法已从一步法修改为两步法(双抗原夹心法)。尽管如此,该项目检测中出现的非特异性反应仍较多。一方面,采供血机构为了保证输血安全,都采用了高灵敏度的试剂,导致检测特异性下降。另一方面,献血血液样本中存在的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等多种因素对ELISA夹心法检测试验有较大影响,可造成假阳性。

  • 标签: 抗HIV 假阳性 再次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心理护理的方法以减少无偿献血献血反应。方法对28位在第一次献血时发生过献血反应的献血,再次献血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28人中只有3人再次发生了献血反应。

  • 标签: 心理护理 减少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献血电话回访在无偿献血服务中的重要性。方法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对我站无偿献血后的电话回访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完善回访工作的方法。结果和结论通过无偿献血后的电话回访,提高了献血服务的满意度,改善了献血服务质量。

  • 标签: 献血者 电话回访 无偿献血 重要性
  • 简介:摘要无偿献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血液匮乏的状况,伴随着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和实施,无偿献血的人数不断增加。无偿献血具有流动性大,随意性大等特点,正是因为无偿献血具有此特点,导致采集血液之前的各项情况检测不全面不到位,从而使得采集后的血液报废比例相对较高。本文针对此种现象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无偿献血的血液报废的原因,同时也通过分析对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类总结,得到常见的原因是ALT(丙氨酸氨基转换酶)、脂肪血、梅毒、离心破损等。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无偿献血 血液报废原因
  • 简介:摘要机采成分血以其纯度高、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而越来越被临床医生所认可而逐渐推广应用,使用量且逐年上升趋势。但由于受宣传力度不够、献血场所固定、捐献过程时间长、献血担心害怕等因素的影响,无偿机采献血的招募工作相对较难,因此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机采血小板队伍是势在必行的。

  • 标签: 献血者 机采 招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常引起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或使输入的红细胞存活期缩短,因此在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诊断和预防中,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筛选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检查项目之一。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献血者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献血血液检测感染性指标。方法用两种不同厂家ELISA法试剂,对无偿献血进行初复检检测,有一家阳性结果报废。结果无偿献血人数明显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各项感染性指标检测阳性结果呈现下降趋势,但抗-HIV阳性确认结果却呈上升趋势。讨论为了保证血液质量及安全输血,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浪费,建立一支健康的低危献血队伍,血站在招募献血员时,要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感染性指标 ELISA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献血感染梅毒病例进行电话问卷访问成功率的研究,调查拒绝电话访问的主要原因及如何避免电话失访,为采集有效数据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方法对292名梅毒阳性献血及576名梅毒阴性献血进行电话问卷访问。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电话回访失访率有关的因素,并对拒绝回访的主要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的婚姻状况、职业、居住地和文化程度与电话访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6、0.000、0.044和0.030;对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和居住地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职业和文化程度对电话回访的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结论在对感染梅毒的献血进行电话回访时,在选择回访对象时应多注重其婚姻状况、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

  • 标签: 梅毒问卷 电话访问 失访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初次无偿献血献血前后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自评量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70名初次献血献血前后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献血前焦虑、恐惧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水平(p<0.01),献血后焦虑、恐惧、强迫,躯体化因子得分高于常模水平(p<0.05)。结论初次无偿献血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 标签: 无偿献血 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地区汉族大学生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情况,为灾害应急血源募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统计38399名无偿献血ABO血型,对其血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AB0血型分布情况A型为31.29%,B型为25.16%,0型为35.38%,AB型为8.17%;P(A)为0.2217;q(B)为0.1832;r(O)为0.5948其中O>A>B>AB;结论成都地区汉族大学生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确立,对建立应急采供血系统具有重大的意义。

  • 标签: 献血者 ABO血型 汉族 大学生 成都地区
  • 简介:目的:了解洛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病毒(HIV)确认阳性的人群分布特点。方法:调查2005—2011年无偿献血HIV确认阳性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住址和感染方式。结果:共检测本市无偿献血标本378414人份,HIV确认阳性21份,确认阳性率为5.6/10万。21名确认阳性人群特点是以本地长住,男性,21~40岁,农民和工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居多。结论:随着献血人群和献血目的的复杂化,采供血机构可通过招募、征询、建立固定献血队伍、提高检测技术水平等措施降低HIV经血传播的风险。

  • 标签: 无偿献血 HIV 确认阳性 分布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献血多次单采血小板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60名自愿捐献单采血小板≧10次的献血(每次捐献间隔期≥1个月),在末次单采血小板前抽取献血空腹全血2ml枸橼酸钠抗凝,离心并吸取血浆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酶Ⅲ(ATⅢ)、D-二聚体的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多次单采血小板后,其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抗凝酶Ⅲ、D-二聚体均在正常参考范围以内。结论适量多次捐献血小板(每次捐献间隔期≥1个月),献血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参数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以内,无明显变化,不会引起献血的身体伤害。

  • 标签: 多次单采血小板 凝血功能的变化
  • 简介:摘要卫生部要求自2006年9月30日停止有偿机采成份献血,实行临床机采成份用血100﹪来自公民自愿无偿捐献,针对机采成份献血所需时间、机采时的特殊环境等特点,站领导采取了全站组织动员,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务服质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我们的机采献血队伍不断增加,队伍不断壮大,从而保障了我市临床机采血小板的供给。

  • 标签: 无偿机采献血者 宣传 服务质量 招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ISA两步法全面实施后献血HBsAg阳性淘汰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对成都市血液中心2005年至2011年献血血液标本进行HBsAg检测,比较阳性淘汰率变化趋势,分析新投入使用的两步法HBsAg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ELISA两步法全面实施后HBsAg阳性淘汰率上升约0.7%,新投入使用的两步法试剂检测室内质控品的S/CO值均比一步法试剂结果高。结论两步法ELISAHBsAg试剂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但对其特异性也应达到较高的水平。

  • 标签: 两步法 献血者 HBsAg
  • 简介:比利:我刚才在图书馆门前碰见彼得了.你猜他在干什么7为学校的献血活动贴宣传海报呢!珍妮花:彼得这人还真不错!他经常去献血。比利:是吗?我只知道他平时经常在篮球场上打球,总是朝气蓬勃的。

  • 标签: 献血 图书馆 篮球场 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