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奶牛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长期大量饲喂含粗纤维多的干硬饲料,或饲喂糠麸、糟粕及附着大量泥沙的饲料,加之饮水不足致牛体内火盛,使停留在里的饲料缺水而滞留于小叶里难以下行,最终形成阻塞,进而使失去正常消化功能,引起百叶干病。1临床症状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反刍减少、瘤胃积食或胀气、粪干、鼻镜干燥,中后期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身体消瘦、皮毛焦枯逆立、眼窝下陷、呼吸粗重、鼻镜龟裂、粪干硬、尿短黄、

  • 标签: 瓣胃阻塞 奶牛 治疗 食欲不振 饲养管理 养殖过程
  • 简介:奶牛阻塞多因长期饮水不足,津液亏损或继发于其他前疾病致使津缺乏.百叶干涩,运化无力而成百叶燥洁之症。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奶牛阻塞45例,治愈43例,治愈率达95.6%,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奶牛瓣胃阻塞 发病情况 临床症状 治疗措施
  • 简介:阻塞是由前运动机能障碍。收缩能力减弱。导致草料停滞于,水分被吸收而干涸,引起麻痹,致使秘结、扩张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食欲、反刍停止,排粪干、少,色黑如骆驼粪样,进而不排粪。积聚大量干硬的饲料.各小叶间草料形成干硬的薄片.小叶坏死为特征。此病为牛较为常见的多发病,确诊困难大,诊疗不及时,造成的经济损失甚为严重。

  • 标签: 瓣胃阻塞 病因分析 排粪 胃运动 机能障碍 收缩能力
  • 简介:摘要:阻塞是由前驰缓、收缩力减弱、内容物充满而干涸,致使胃扩张、坚硬、疼痛导致严重消化不良所引起,因内容物停滞压迫,胃壁麻痹,叶坏死引起全身机能变化,是一种严重的胃脏疾病。在临床诊疗中,通过多年实践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瓣胃阻塞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牛阻塞的主要形成原因、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8头牛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牛均存在阻塞。结果:饲料选择及搭配不当、应激反应等均为牛阻塞形成原因;临床上主要根据病牛症状、穿刺进行诊断;病牛的治愈率为82.14%。结论:正确认识牛阻塞的发病原因,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可提高牛阻塞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牛瓣胃阻塞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羊阻塞多是由于羊的前蠕动机能异常,收缩物力,使得内容物难以被顺利排入皱胃,并在小叶间长时间停滞,后期水分被吸收,内容物会变得干枯,继而引起阻塞。且临床上该疾病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阻塞,原发性多是由于饲喂不当所造成的,继发性是由于其他疾病造成的。当前该疾病在羊养殖过程中呈现高发趋势,羊在患病后,会对其生长发育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死亡的病例,严重制约着养殖工作的发展,威胁养殖效益,还需及时做好疾病的治疗。当前在治疗工作进行时,往往会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获得标本兼治的效果,提高疾病治愈率,基于此,文章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羊阻塞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疾病的治疗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治疗 羊瓣胃阻塞
  • 简介:阻塞是由于收缩力减弱,排空作用不充分,其内容物不能排入皱胃,水分被吸收变干而发生阻塞的疾病。1发病情况2008年5月10日,南吕村郑某的一头奶牛,不食,不反刍。畜主随即请当地兽医治疗,该兽医诊断为瘤胃弛缓,治疗一周无效。

  • 标签: 奶牛 瓣胃阻塞 治疗方法 症状
  • 简介:摘要随着早期上部癌及食管结合部腺癌的检出率逐渐增高,近端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得到验证,保功能的近端胃切除术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近端切除破坏了食管结合部的正常解剖结构,导致患者术后食管反流症状较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各种抗反流术式中,重建"贲门-阀门"因与正常抗反流原理类似,一直是相关学者探索的热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及演进优化,目前设计的浆肌吻合包括隧道式肌吻合、Hatafuku设计的瓣膜成形术、单肌吻合和双肌吻合等。其中,双肌吻合因其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抗反流效果,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对食管结合部抗反流的机制、食管残浆肌吻合的历史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热点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近端胃切除 浆肌瓣吻合 双肌瓣吻合 抗反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精神因素对食管阀(GEFV)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4月至2010年7月我院消化内科218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行常规内镜检查的病人(排除食管癌、胃癌、食管静脉曲张及各种病因导致的幽门梗阻)。其中男141人、女77人,年龄17岁—85岁。首先,在行内镜检查前填写zung抑郁自评表(SDS)和焦虑自评表(SAS),然后,在检查中进行GEFV分级。最后,对218例病人年龄、性别比例与GEFV分级的关系、精神因素与GEFV分级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精神心理异常(SDS≥50%或SAS≥50分)的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GEFV的分级明显升高,Ⅲ+Ⅳ级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级的发生率(P<0.05)。结论精神因素有可能通过其在内脏感觉传导通路的信号传导,引起食管阀的功能异常,从而导致GERD的发生。

  • 标签: 精神因素 胃食管阀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腹腔镜下近端切除食管吻合单肌成形术(SFT)的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7例病理学明确诊断为原发性上部癌的病例资料。7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58.3岁;平均体质指数为23.8 kg/m2;肿瘤均位于贲门下后壁,其中5例术前病理分期为高分化腺癌,2例为中分化腺癌。对7例食管结合部中、高分化腺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近端切除食管吻合单肌成形术,采用倒刺线连续缝合共同开口及单肌包埋吻合口。观察患者术中、术后恢复和病理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280(250~29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0(20~70) ml,无一例中转开腹情况。患者排气时间平均3(3~4) d,术后第6天行上消化道水溶性造影检查均排除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恢复经口进食,拔除营养管,进食流质时间平均6(6~7) 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8~10) d。术后清扫淋巴结平均22(19~24)枚。术后病理分期分别为T3N1M0,T2N1M0、T3N2M0、T2N2M0、T3N2M0、T2N1M0、T3N2M0。结论腹腔镜下近端切除后单肌吻合术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但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以明确该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近端胃切除 单肌瓣成形术
  • 简介:目的评价食管胃黏膜吻合口成形术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及行食管吻合重建消化道过程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2006年6月采用食管胃黏膜吻合口成形术治疗的7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手术方法为:切除病变缝闭残端。于后壁,切开正三角形两侧边浆肌层,游离成“∨”形浆肌层,纵行切开“∧”形游离食管前壁肌层,切开胃三角形底边黏膜,与食管黏膜做吻合后,将后壁“∨”形浆肌层与食管“∧”形肌层缝合。食管后壁全层与剩余胃黏膜层吻合。上提吻合口周围的胃壁,使浆肌层突入食管腔内,包套重塑His角。术后随访并观察食管反流、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围手术期2例死亡,病死率为2.63%(2/76),其余74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至6年,有反酸症状者1例,占1.35%(1/74),行X线钡餐透视检查未发现钡剂明显反流;纤维内窥镜检查发现黏膜轻度改变。其余73例(98.65%)患者无症状,行X线钡餐透视和纤维内窥镜检查未见异常改变。结论食管胃黏膜吻合口成形术具有明显的抗反流、防止吻合口狭窄作用,可以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 标签: 食管胃黏膜瓣吻合口成形术 食管胃吻合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2019年4月至10月期间使用J-Valve介入瓣膜成功完成介入技术治疗3例三尖生物瓣膜毁损的临床经验。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术前评估提示外科常规开胸体外循环手术中/高危风险,EuroSCORE Ⅱ评分为19.50%~25.45%。手术成功率100%,1例术中输送器撤离时出现瓣膜轻度移位,同时置入第2枚瓣膜。围手术期无死亡,无脑血管事件,无介入移位或脱落。术后抗凝方案使用华法林抗凝6个月,6个月后改为口服阿司匹林100 mg/天。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监测心脏功能、瓣膜流速和反流情况。术后随访26~32个月,无死亡事件,无脑血管事件,无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不良事件。术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Ⅱ级。肋间切口右心房穿刺使用J-Valve介入技术可成功治疗三尖生物毁损,为再次开胸手术风险高的患者提供了相对安全可行的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男,68岁。于2020年10月9日以"心脏术后5年,间断胸闷1年,加重1周"为主诉入院,入院后完善检查,诊断为:(1)心脏瓣膜病:二尖生物置换术后;(2)二尖重度关闭不全、三尖中度关闭不全;(3)肺动脉高压重度;(4)心功能保留心衰;(5)心功能Ⅳ级;(6)重症肌无力;(7)消化道出血;(8)气管狭窄;(9)脑梗塞;(10)肺叶切除术后;(11)心房颤动;(12)2型糖尿病。考虑患者一般情况差、病情重、合并症多,于2020年10月21日全麻下行经心尖二尖置入术,术后患者恢复好,术后7天康复出院。

  • 标签:
  • 简介:情景再现在工作中我常常遇到一些顾客因为疼得厉害,急匆匆地来买胃药。可是药店的胃病用药品种很多,而且功能主治也不尽相同,顾客在选购的时候常常很茫然,有时甚至会买一大堆药品回去。在销售中,如何根据顾客的病症来帮助其选择合适的胃药呢?(王宁)

  • 标签: 胃疼 胃病 药物治疗 胃溃疡 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生物衰败患者采用J-Valve瓣膜行二尖手术的经验和早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采用J-Valve瓣膜行二尖手术的29例患者临床资料。男16例,女13例,平均年龄(72.0±11.6)岁。既往手术置换HancockⅡ瓣膜17例,Edwards SAV瓣膜7例,Edwards Perimount瓣膜3例,佰仁思瓣膜1例,Mosaic瓣膜1例。瓣膜型号25号8例,27号17例,29号4例。手术于杂交手术室完成,在X线透视和TEE监测下经左侧肋间和心尖,将反向安装的J-Valve瓣膜在导丝的引导下置入二尖生物内。结果1例患者因介入瓣膜移位,紧急转正中开胸,在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经右心房及房间隔切口复位。28例完成经心尖手术,死亡1例,手术操作成功率96.6%(28/29)。二尖平均跨压差(7.6±2.2)mmHg(1 mmHg=0.133 kPa),术后随访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J-Valve介入瓣膜在生物衰败损毁的患者中行二尖手术可获得良好的早期效果,即使患者在前次手术置换的是小号生物,仍可取得满意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 标签: 二尖瓣 生物瓣衰败 经心尖二尖瓣瓣中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度烧伤的治疗修复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5年来收治的35例深度烧伤患者采用皮肌皮修复进行总结,介绍皮肌皮修复修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35例中,5例皮部分坏死,30例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修复封闭,功能恢复较理想,外形满意。结论皮肌皮具有血运丰富、好成活、不用吻合血管、抗感染力强等优点,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

  • 标签: 深度烧伤 皮瓣肌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年龄≥65岁约为2.0%,年龄≥85岁约为4.0%,成为排名高血压病和冠心病之后的第三大心血管系统疾病,这也是心脏瓣膜置换最常见的原因。在治疗方式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治疗方式,术后如何护理也成为了重要的一点。因此本文对此进行综述,旨在为护理二尖、主动脉、三尖和肺动脉置换术的护理提供参考建议。

  • 标签: 主动脉瓣 二尖瓣 肺动脉瓣 瓣膜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吻合双肌成形在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12月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5例行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5例均为男性;中位年龄为65岁,年龄范围为57~72岁。5例病人均行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食管吻合双肌成形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术后吻合口情况、食管反流情况、营养状态、生命质量、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5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16±41)min,食管吻合双肌成形术时间为(109±11)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6±4)枚,术中出血量为(48±12)mL,切口长度为(3.4±0.4)cm,术中食管切缘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阴性。(2)术后情况:5例病人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4.8±1.5)d,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为(5.8±1.5)d,术后住院时间为(11.6±2.1)d,治疗费用为(5.5±0.4)万元。5例病人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胃腺癌(中低分化腺癌4例、高分化腺癌1例),均为pT1a~3N0~1M0期。5例病人中,1例术后发生轻度肺炎,经抗感染、促进排痰等保守治疗后痊愈。(3)随访情况:5例病人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范围为2~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5例病人中,4例吻合口通畅,1例吻合口轻度狭窄,经内镜治疗后症状改善。5例病人均未发生反流性食管炎。5例病人术后1个月体质量指数为21 kg/m2(19~27 kg/m2)、营养风险筛查评分为2分(1~2分)、病人主观整体评估评分为2分(1~3分)、肿瘤病人生命质量评分为47分(42~52分)。5例病人均未发生肿瘤复发、转移。结论食管吻合双肌成形可用于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好。

  • 标签: 胃肿瘤,胃上部 近端胃癌根治术 Kamikawa吻合 并发症 腹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