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生物标志在临床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临床诊疗的协助作用十分明显。2017年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在发布的《感染相关生物标志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1中明确指出了生物标志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即能够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并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生物标志物 感染性疾病 抗生素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生物标志在临床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临床诊疗的协助作用十分明显。2017年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在发布的《感染相关生物标志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1中明确指出了生物标志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即能够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并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生物标志物 感染性疾病 抗生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在肿瘤生物标志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的价值。 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者与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各 86 例,同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并对两组在肿瘤生物标志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肿瘤标志 CA199 、 CA153 、 CA125 、 CEA 、 AFP 等阳性率较高,两组对比差异 (P< 0.0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实施肿瘤生物标志检验时,对肿瘤患者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不仅可以提供可靠依据,促进患者疾病治疗,还有助于其疾病的诊断和检查,可以准确的判断出患者的预后和疗效。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 应用价值
  • 作者: 周凤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资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资阳641300)【中图分类号】R4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53-01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和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组成机体的循环系统,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其节律的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保证各器官和组织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以获得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心肌损伤是指伴心肌细胞坏死的疾病,多由心脏缺血所致,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心绞痛和心肌炎等,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一种类型,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加,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及早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关键。其诊断除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外,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是指当心肌细胞损伤时,可大量释放到血液中的特异性物质,检测其在血中浓度的变化可反映心肌损伤及其程度,可以为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伴有心肌损伤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提供极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是目前临床评估病情和判断预后的灵敏指标。目前临床上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的主要生化标志物包括心肌酶和心肌蛋白。1心肌酶谱1.1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又叫谷草转氨酶(GOT),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肝脏、骨骼肌、肾脏、心肌内均含量丰富,红细胞内AST约为血清的10倍,溶血会使其测定结果偏高。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6-12小时血清AST水平升高,24-48小时达到峰值,大概持续5天到1周,随后会降低。由于其不具备组织特异性,敏感性也不高,其单纯升高不能诊断心肌损伤,当今学术界已不主张将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1.2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是葡萄糖无氧酵解中调节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极重要的酶,广泛存在于肝脏、心脏、骨骼肌、肺、脾脏、脑、红细胞、血小板等组织细胞的胞质和线粒体中。发生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膜破裂,线粒体、胞质内物质外漏到细胞间液及外周血中。LD和LD1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8-12小时出现在血中,48-72小时达峰值,LD的半衰期为57-170小时,7-12天恢复正常,如果连续测定LD,对于就诊较迟、CK已恢复正常的AMI患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隐匿,可发生在运动症状发生前 2年内。从诊断帕金森病到帕金森病痴呆的中位时间为 12.1年。筛选合适的生物标志早期诊断对预防和延缓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最理想的生物标志是外周血液,具有易采集、易检测、可重复的特性。本文梳理了部分外周血液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综述如下。

  • 标签: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血液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隐匿,可发生在运动症状发生前 2年内。从诊断帕金森病到帕金森病痴呆的中位时间为 12.1年。筛选合适的生物标志早期诊断对预防和延缓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最理想的生物标志是外周血液,具有易采集、易检测、可重复的特性。本文梳理了部分外周血液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综述如下。

  • 标签: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血液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检验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择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例原发性肿瘤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并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院内20例体检健康参与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参与者均接受肿瘤生物标志检验,检验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比两组参与者各项指标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结果经比较分析,实验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生物标志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不仅可以优化各项指标的检测准确性,同样阳性检出率较高,能够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 应用
  • 简介:目的:探索胃癌病人血清中潜在的N-糖肽生物分子标志。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QqQ-MS/MS)对胃癌病人和胃炎病人血清中的N-糖肽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与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leastsquares,PLS)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对约60种N-糖肽进行统计分析,找到7个具有显著性差异的N-糖肽,分别为N4400-IgG1、N5400-IgG1、N4410-IgG1、N3500-IgA、N5400-IgA、N5402-IgA和N5501-J。以这7种N-糖肽对测试组进行PLS分析,结果表明胃炎病人和胃癌病人之间已出现一定的分离趋势。结论:本研究发现了胃癌潜在的N-糖肽生物分子标志。该方法为探索胃癌生物分子标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胃癌 N-糖肽 生物分子标志物 色谱法 高效液相 质谱法 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9月将40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2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空腹收集血清后,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CEA、CYFRA21-1、CA125、NSE。分析两组肿瘤标志的含量及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观察组四项肿瘤标志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显著高于单一肿瘤标志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组肺癌CEA血清水平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敏感性好,特异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肿瘤 标志物 检验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29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有19例血中α-肌动蛋白升高,有学者[11]在10例AMI患者中发现所有早期标本(发病1.5~4h)FABP都升高而CK-MB仍在正常范围,心肌缺氧时FABP在血中升高

  • 标签: 心肌损伤 损伤生化 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并观察肿瘤标志CA724、CA199、CA242、CEA在胃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胃癌患者50例作为胃癌组,选取同期收拾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50例浅表性胃炎或正常胃黏膜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血清CA724、CA199、CA242、CEA水平。结果胃癌组患者CA724、CA199、CA242、CEA水平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胃癌患者分期的不断增加,患者CA724、CA199、CA242、CEA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CA724、CA199、CA242、CEA的水平异常升高或可提示有癌前病变或胃癌的发生,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胃癌的重要辅助指标。

  • 标签: 胃癌 CA724 CA199 CA242 CEA 肿瘤标志物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