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1型和2型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重要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日趋增多,在西方国家DN已成为导致ESRD的首要病因,在我国这一比例也在逐年递增。在DN的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30~300mg/d),而大量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300mg/d)则预示该疾病的持续性恶化[1]。一旦进展至ESRD阶段时,很多患者须采取肾脏替代疗法,即透析或肾移植。可见,对早期DN给予有效诊断及治疗,对于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发病早期 MIRNAS 生物标志物 尿白蛋白排泄率 潜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清肿瘤标志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纯化酶(NSE)、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CYFRA21-1)对早期肺癌的实验室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对98例患者进行血清CEA、NSE、SCC-Ag、CYFRA21-1检测水,并计算上述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四项联合检测时,敏感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均较单项检测时明显增(分别为92.79%,82.07%,69.25%)。结论血清CEA、NSE、SCC-Ag、CYFRA21-1联合检测不仅有助于区分肺癌的病理分型,而且,还能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检出率。

  • 标签: 肿瘤标志物检测 实验室诊断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肿瘤标志在临床诊断肺癌中的具体应用以及相关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肺癌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50例以及良性肺部病变患者50例,对肿瘤标志的相关水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的相关水平显著的高于良性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良性对照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的相关水平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其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肿瘤标志结合临床检验对肺癌进行诊断具备着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肺癌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CYFRA21-1、CEA、NSE三种肿瘤标志在肺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时段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人员血清中的三种肿瘤标志(CYFRA21-1、CEA、NSE)进行检验,检验结束后,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员的检验结果,探究其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YFRA21-1、CEA、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YFRA21-1、CEA、NSE三种肿瘤标志在肺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能对肺癌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较为科学的诊断依据,具有较强的预后性,值得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 标签: CYFRA21-1 CEA NSE 肺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在胃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胃癌患者50例和50例良性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50例健康人的肿瘤标志水平比较,分析这三组的差异,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胃癌组血清的CEA、CA199及CA125的水平均较良性胃病组和健康组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肿瘤标志联合监测的准确率为91.0%。结论肿瘤标志能够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胃癌 癌胚抗原 CA19-9 CA125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BV血清标志检出率变化情况。方法收集辽化总医院2012年排除肝炎及相关病区共6532例患者,采用AxSYM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检测HBV血清标志,包括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结果及相关资料。并将每例5项标志结果作为一种模式,对各项标志及检出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BV血清标志5项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抗-HBc(54.6)、抗-HBs(48.2)、抗-HBe(27.5)、HBsAg(9.6)、HBeAg(2.4)。每项标志检出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6532例患者中,5项HBV血清标志结果可归纳为10种模式,检出率≥1%的模式有7种,“全阴性”模式占第一位。不同年龄段不同模式检测结果不同,≤20岁人群以“全阴性”和“抗-HBs阳性”模式为主,>20岁人群以“抗-HBs、抗-HBe、抗-HBc阳性”等模式为主。“HBsAg、HBeAg、抗-HBc阳性”和“HBsAg、抗-HBe、抗-HBc阳性”等模式检出率呈两端低、中间高分布,20-65岁人群检出率高。结论总人群HBV感人率依然较高,HBV血清标志检出率呈缓慢下降趋势,低龄人群HBsAg检出率明显下降。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酶免疫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对肺癌患者血清相关标志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60例,都给予NP方案的化疗治疗,观察预后疗效情况并进行血清相关标志的检测。结果60例患者CR6例,PR21例,NC15例,PD18例,有效率为45.0%。经过观察,治疗后患者的血清CEA、CA125和NSE含量都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相关标志的检测辅助早期诊断肺癌,选择合理的化疗治疗方案,从而明显的改善预后。

  • 标签: 化疗 肺癌 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乙肝标志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抽取110例临床标本分别用定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定量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结果定量法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每项阳性例数均高于定性法,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肝定量检测比定性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动态监测疾病变化过程,给临床以指导治疗。

  • 标签: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 酶联免疫吸附法 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的临床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乙肝病毒感染防治的主要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乙肝病毒检验的150例患者的血清样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方法(定义为对照组)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定义为研究组),对HBsAg、HBsAb、HBeAb、HBcAb、HBeAg等五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进行检测,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的HBsAg、HBsAb、HBeAb、HBcAb、HBeAg等五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检测的灵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五项指标指标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检测方面化学发光免疫法比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方法更具优势。

  • 标签: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检验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的临床价。方法本次共选择肺癌患者200例(肺癌组)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就结果与同期收集的良性肺部病变患者(良性组)和健康体检者(正常组)各200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肺癌组选取病例CYFRA21-1、SCCAg、CEA、NSE4种肿瘤标志指标检测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诊断中,多肿瘤标志虽不可作为确诊指标,但为必要的辅助检查方法,参考价值具较高水平,利于肺癌的筛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检测 肺癌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从而来提高血清肿瘤标志在肺癌中的诊断率。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技术,采用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生化发光法,对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病患者进行检测,其中53例检测为肺癌患者将其作为肺癌组、35例为良性肺病患作为良性肺病组,测定32例正常对照组的3种血清标志CYFRA2l—l、NSE、CEA的水平作。结果肺癌患者组的3种标志CYFRA2l-1、NSE、CEA的水平明显的均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血清YFRA2l—的敏感性为50.1%,NSE的敏感性为20.3%,CEA的敏感性为57.8%,而且通过对三种血清标志的联合检测林敏度极高为94.2%,其联合检测结果远远优于三种标志的单项测定。结论对于血清YFRA2l—l、NSE、CEA的联合检测有着极高的医学价值,并建议临床工作者在肺癌诊断中采用三者联合检测的方法,这样会使治疗效果更好,而且对于组织分型有着极高的医疗价值。此外对于多项血清肿瘤指标联合检测的方法比单项检测在诊断肺癌的敏感度和准确度上,得到了明显提高。

  • 标签: 肺癌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癌胚抗原 联合检测 YFRA2l-1 放射免疫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20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应用ELISA、TRFIA、ECLIA方法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进行检测。将ECLIA用以参考法,经Kappa检验分析不同方法学检测结果相关性。结果3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结果卒中较高一致性,ECLIA检测方法更具有敏感性。结论当前临床中所应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检测方法卒中较高一致性,实验室结果得到相互验证,ELISA可应用到人群初筛中,ECLIA在肝炎患者中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ELISA TRFIA ECLIA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标志物 检测
  • 简介: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是对既往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概念的扩展和向疾病早期的延伸.急性肾损伤网络(acutekidneyinjurynetwork,AKIN)将AKI定义为:病程不超过3个月的肾脏功能或结构异常,包括血、尿、组织学、影像学及肾损伤标志的异常.诊断标准为:肾功能的突然减退,48h内血肌酐升高绝对值≥0.3mg/dl(≥26.4μmol/L),或血肌酐较基础值升高≥50%;或尿量减少[尿量<0.5ml/(kg·h),时间>6h].AKI是心脏外科手术和危重症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是增加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1].找到AKI的生物标志,对于心脏术后AKI和危重症合并AKI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生物学标志物 急性肾损伤 危重症 心脏手术 血肌酐升高 尿量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标记检测对产前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分析法及甲胎蛋白(AFP)、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试剂盒测定孕中期(14-20周)妇女血清AFP、Free-β-HCG水平,并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因素,经过计算机软件分析计算出孕妇怀唐氏综合征(DS)和神经管缺陷(NTD)以及18-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率,对高风险的孕妇作遗传咨询,建议到上级医院作产前诊断。结果1998例筛查中,唐氏高风险90例,占总筛查人数的4.5%;开放性神经管缺陷高风险30例,占总筛查人数的1.5%;18-三体综合征2例,占总筛查人数的0.1%。结论孕中期血清标记检测是产前筛查的有效指标,结合临床其它检查,对预防胎儿出生缺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清标记物 唐氏筛查 出生缺陷
  • 简介:日前,在成都举办的2014体外诊断新技术高峰论坛上,曾担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的吴毅教授以“甲状腺癌的诊治进展”为题进行了大会发言,探讨以甲状腺球蛋白(Tg)与降钙素(Calcitonin)为主的血清肿瘤标志对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甲状腺癌 中华医学会 诊疗 应用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BV血清标志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方法采用ELISA检测302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同时FQ-PCR法定量检测HBV-DNA,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血清标志I(HBeAg、HBcAb、HBsAg)、II(HBeAb、HBcAb、HBsAg)、III(HBcAb、HBsAg)阳性模式组阳性率分别为98.77%、54.11%、70.67%,两两对比,P<0.05。结论联合HBV血清标志与HBV-DNA定量检测,可提高检测HBV特异性、准确度,降低漏诊率。

  • 标签: 血清标志物 HBV-DNA 检测
  • 简介:探讨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nI,cTnI)、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acid-bindingProtein,H-FABP)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作为标志在临床前毒理实验中诊断早期心肌损伤的应用价值。雄性SD大鼠单次腹腔注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0.5、5、50mg/kg,于给药后1、3、6、12、24h采血及解剖。采用液态悬浮芯片系统Luminex测定血清cTnI,ELISA法测定H-FABP与CRP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力,观察大鼠心脏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ROC曲线比较给药后1-24h各标志的灵敏度与特异性。cTnI在3-24h内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升高;H-FABP在1-3h时给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早于可见病理损伤出现的时间;CRP在24h时中、高剂量组略有升高。大鼠血清中cTnI、H-FABP、CRP、AST、CK-MB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1、0.763、0.584、0.741、0.742。在本心肌损伤模型中,cTnI和H-FABP诊断效能可能高于传统心肌酶谱,而CRP未表现出对早期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肌钙蛋白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标志物 心肌损伤 ROC曲线
  • 简介:应激性心肌病,又称为Tako-Tsubo综合征、心尖部气球样变综合征(apicalballooningsyndrome,ABS)等,其主要特征为一过性心尖部室壁运动异常,呈气球样变。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前多有精神或躯体应激事件。心电图特点可表现为ST段抬高,伴病理性Q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有混淆之处。此类疾病在重症医学领域报道例数相对较少,诊疗上具有一定隐匿性,容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需要我们提高对应激性心肌病的认识,早期诊断,通过中西医诊疗适时干预,争取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 标签: 应激性心肌病 危重病 中西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