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CA199、NSE、CEA、CYFRA21-1联合检测在诊断肺癌的作用。方法将本院2008年2月-2012年12月60例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CA199、NSE、CEA、CYFRA21-1的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CA199、NSE、CEA、CYFRA21-1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CA199、NSE、CEA、CYFRA21-1四项肿瘤标记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出率,有助于肺癌的预测和鉴别诊断并指导肿瘤临床治疗。

  • 标签: 肺癌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在癌症检测中的意义。方法肿瘤标志能够用免疫学,生物学及化学的方法检测。结论癌症患者如果能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80%。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癌症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0例肿瘤标志检测(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FER铁蛋白;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HCG促绒毛膜性腺激素)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含量。结果男性60岁以上AFP增高,CEA各年龄组差异无显著性,FER在70岁~80岁之间组增高存在差异,PSA在70岁以上明显增高;女性AFP、CEA80岁以上增高最明显,FER在60岁~70岁之间组增高存在差异,HCG在60岁以下轻度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不论男女联合检测阳性对肿瘤预测价值要高于单项检测,尤其年龄段的不同对诊断更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肿瘤标志物检测 临床分析
  • 简介: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过去几十年中,胰腺癌的结局没有太大的改变。能够早期诊断本病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这就要求发现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分子标志,以提高本病的诊断率。血清分子标志是一种无创有效的方式,本文就传统和新出现的分子标志进行简要阐述。

  • 标签: 胰腺肿瘤 肿瘤标志记 生物学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PD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疾病特异性蛋白质,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鱼藤酮诱导慢性PD小鼠模型纹状体的蛋白质谱。方法构建鱼藤酮诱导慢性PD小鼠模型,行为学及免疫组化证明模型成功。提取小鼠脑纹状体蛋白质,运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蛋白,Pdquest8.0图形分析软件分析蛋白表达差异信息,用DE-PROMAL-DI-TOF质谱分析仪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共有32个蛋白点发生了变化选其中1个有明显改变的蛋白Centriolin(CP110)。结论本研究新鉴定出一个蛋白CP110。以前研究表明该蛋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密切关系。推测此蛋白的显著改变可能与PD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 标签: 标志物 帕金森病 蛋白质组学
  • 简介:生物标志是一种生物学参数,能够用来客观地评价和量化正常的生理反应、病理过程及治疗效果,可作为疾病筛查、诊断及监测的一个工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心肌生物标志是细胞结构的蛋白成分,当心肌损伤发生的时候,可以释放入血液循环。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生物标志物 危险分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解佛山市乙肝病毒感染分布情况,为乙肝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定量检测乙肝标志进行统计。结果不同性别HBsAg感染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阳”主要集中在10到19岁之间,“小三阳”集中在30岁到49岁的人群,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HBsAg(+)中以“小三阳”模式为主。抗-HBs(+)中以(2、5)(2、4、5)模式为主。

  • 标签: 乙肝标志物 模式分析 分布特征
  • 简介:摘要输血是抢救与治疗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但是目前的医学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控制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感染,输血治疗的风险依然存在,输血后患者出现乙型肝炎(乙肝),丙型肝炎(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抗体阳性,为了区分患者所患疾病是输血传播或院内感染,还是患者入院前已经感染,及早发现阳性患者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感染,手术及输血前对患者进行相关传染性标志检测很有必要。

  • 标签: 传染性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CRF)患者行血液透析和输血治疗后与感染肝炎病毒(HBV)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IA法检测CRF血液透析患者134例血清中抗-HCV和乙肝两对半。结果经血液血透的CRF患者、输血次数越多、输血量越大感染丙型肝炎的机会就越大。结论血液透析容易感染丙肝病毒,输血则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接受异体输血的次数和量越多,感染的机会则越大,阳性检出率越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NSE、Cyfra21-1、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探讨在肺癌诊断中的优化及减少过度医疗的肿瘤标志组合。方法收集145例确诊肺癌患者的血清标本,53例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标本。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SE、CYFRA21-1、CEA、CA125、CA199,并计算分析上述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单项检测各种肿瘤标志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以CYFRA21-1最高(73.10%),特异度以CEA(90.56%)最高。两项联检以NSE+CYFRA21-1灵敏度最高(81.54%)。三项联检以NSE+CYFRA21-1+CEA灵敏度最高(87.50%)。四项联检以NSE+CYFRA21-1+CEA+CA125灵敏度最高(87.93%)。NSE+CYFRA21-1+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灵敏度高达(89.51%)。结论肿瘤标志NSE、CYFRA21-1、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组合中以NSE+CYFRA21-1+CEA组合对于肺癌诊断灵敏度较高且可减少患者费用负担,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肺癌或体检筛查的指标。

  • 标签: 肺癌 肿瘤标志物 优化组合 早期诊断 过度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临床效果,为提高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日本阿拉卡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4000超声诊断仪对6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B超临床医学影像检查,之后对患者均进行临床病理确诊,对比B超医学影像检查与病理确诊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6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经B超临床医学诊断与病理证实,其中经临床病理诊断后69例患者均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经B超检查诊断后63例患者判断为阑尾炎,B超检查准确率为91.30%。结论应用B超临床影像技术对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检查,可得到较为准确的影像学资料,为医师进行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提高急性阑尾炎诊断正确率。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B超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86例肺癌、79例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CEA、CYFRA21-1、NSE表达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NSE均明显高于良性疾病患者(p均<0.05);三者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单独检测,且在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中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血清CEA、CYFRA21-1、NSE是诊断肺癌较好的标志,联合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

  • 标签: 肺肿瘤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胞表面标志作为诊疗指标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60例不孕不育患者用BECKMAN流式细胞仪检测复发性流产RSA治疗后、RSA治疗前、先兆流产和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的外周血CD3、CDl9、CD56、Th及Ts细胞标志,用SYSMEX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WBC淋巴和细胞(LYM)。结果四组患者的WBC、LYM、CD56和Th均存在差异且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检测结果RSA治疗后组、RSA治疗前组和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组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A治疗后组的LYM水平显著高于先兆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A治疗后组的Th水平低于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组和先兆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WBC、LYM、CD56和Th指标可辅助鉴别诊断RSA、不明原因不孕不育患者和先兆流产患者,以及RSA患者LYM皮下注射的疗效诊断。

  • 标签: 不孕不育 细胞表面标志 LYM 皮下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检测结果进行探究,为乙型肝炎病毒的预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所有标本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进行检测,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病毒血清标志(HVB-M)表现模式进行分类,其中A为最主要模式,占74.9%,B即小三阳模式为第二主要类型,占7.50%;同时对男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进行比较,单独分布在每组的感染模式例的患者,男性多为女性的2倍多。结论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进行检测其结果对HB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标志物 检测结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