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朱湘 朱超男 曾剑 孙晓江 林清认 方军 陈明 季永领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科,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2,杭州依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310063,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外科,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2,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科,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2 陈明现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广州 510075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放射组学的生物标记物模型,预测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病理反应。方法回顾性选取2008—2018年间112例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均采用术前nCRT联合手术治疗。收集治疗前增强CT图像,手动描绘病变体积。使用Python软件中pyadiomics插件包提取共670个放射组学特征(包括肿瘤强度、形状和大小、纹理和小波特征),运用逐步回归结合最佳子集方法筛选特征,最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性能。结果全组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为58.0%(65/112)。最终模型包含10个放射组学特征,与结局相关性最大的为灰度特征(即图像的纹理信息),其次为形状特征和体素强度相关特征。训练集、测试集AUC分别为0.750、0.870,敏感性分别为0.711、0.757,特异性分别为0.778、0.900。结论基于CT放射组学的多参数模型在不额外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侵入性操作前提下,能较好地、有效地预测食管癌nCRT病理反应和较好地指导个体化治疗。

  • 标签: 放射组学 食管肿瘤/新辅助放化疗法 病理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二医院2019年1—5月50例前列腺癌和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mpMRI检查,2名放射科医师根据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PI-RADS 2)评估图像,并与Gleason评分(GS)结果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pMRI各序列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结果mpMRI单独序列中,DWI序列截断值>2分时诊断前列腺癌曲线下面积(AUC)为0.95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00%和88.00%;T2WI序列截断值>3分时诊断前列腺癌AUC为0.92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0%和96.00%;DCE为阳性时诊断前列腺癌AUC为0.81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00%和68.00%;三者联合诊断时,AUC为0.96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0%和96.00%。GS病理学分级低危、中危和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表现扩散系数(ADC)分别为(0.95 ± 0.11)、(0.75 ± 0.12)和(0.61 ± 0.13) × 10-3 mm2/s,肿瘤最大径分别为(1.27 ± 0.45)、(2.17 ± 0.54)和(2.86 ± 0.63)cm。随GS病理学分级的升高,ADC逐渐降低,肿瘤最大径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0.519和20.396,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S与ADC呈负相关(r = - 0.765,P<0.01),与肿瘤最大径呈正相关(r = 0.413,P<0.01)。结论mpMRI PI-RADS 2对前列腺癌诊断效能较高,ADC与GS病理学分级呈负相关,肿瘤最大径与GS病理学分级呈正相关,可为前列腺癌术前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鉴别 Gleason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二医院2019年1—5月50例前列腺癌和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mpMRI检查,2名放射科医师根据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PI-RADS 2)评估图像,并与Gleason评分(GS)结果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pMRI各序列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结果mpMRI单独序列中,DWI序列截断值>2分时诊断前列腺癌曲线下面积(AUC)为0.95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00%和88.00%;T2WI序列截断值>3分时诊断前列腺癌AUC为0.92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0%和96.00%;DCE为阳性时诊断前列腺癌AUC为0.81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00%和68.00%;三者联合诊断时,AUC为0.96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0%和96.00%。GS病理学分级低危、中危和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表现扩散系数(ADC)分别为(0.95 ± 0.11)、(0.75 ± 0.12)和(0.61 ± 0.13) × 10-3 mm2/s,肿瘤最大径分别为(1.27 ± 0.45)、(2.17 ± 0.54)和(2.86 ± 0.63)cm。随GS病理学分级的升高,ADC逐渐降低,肿瘤最大径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0.519和20.396,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S与ADC呈负相关(r = - 0.765,P<0.01),与肿瘤最大径呈正相关(r = 0.413,P<0.01)。结论mpMRI PI-RADS 2对前列腺癌诊断效能较高,ADC与GS病理学分级呈负相关,肿瘤最大径与GS病理学分级呈正相关,可为前列腺癌术前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鉴别 Gleason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理参数的关系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湖南省脑科医院急诊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分为时限正常组(≤110 ms,NG组)和时限延长组(>110 ms,EG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病理参数间的差异,分析心电图QRS波群时限与急性心肌梗死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入组患者134例,EG组73例,NG组61例。EG组血浆中N-末端脑钠肽前体(N-proBNP)水平显著高于NG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NG组(P<0.05),且EG组患者心电图QRS波群时限与血浆中的N-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981,P<0.001),与LVEF呈负相关(r=-0.979,P<0.001)。EG组Killip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占比少于NG组(P<0.05),Ⅱ级与Ⅲ级患者占比明显多于NG组(P<0.05),两组中Ⅳ级患者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组患者恶性心血管事件(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心源性死亡、再梗死率及总发生率)发生率明显高于NG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血浆N-proBNP升高、LVEF下降、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延长、高Killip心功能分级均是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EG患者较NG患者心功能更差,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

  • 标签: 心肌梗死 QRS波群时限 心功能 心血管事件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理参数的关系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湖南省脑科医院急诊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分为时限正常组(≤110 ms,NG组)和时限延长组(>110 ms,EG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病理参数间的差异,分析心电图QRS波群时限与急性心肌梗死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入组患者134例,EG组73例,NG组61例。EG组血浆中N-末端脑钠肽前体(N-proBNP)水平显著高于NG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NG组(P<0.05),且EG组患者心电图QRS波群时限与血浆中的N-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981,P<0.001),与LVEF呈负相关(r=-0.979,P<0.001)。EG组Killip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占比少于NG组(P<0.05),Ⅱ级与Ⅲ级患者占比明显多于NG组(P<0.05),两组中Ⅳ级患者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组患者恶性心血管事件(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心源性死亡、再梗死率及总发生率)发生率明显高于NG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血浆N-proBNP升高、LVEF下降、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延长、高Killip心功能分级均是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EG患者较NG患者心功能更差,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

  • 标签: 心肌梗死 QRS波群时限 心功能 心血管事件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病理分子预后标记物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6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别比较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细胞增殖抗原Ki67及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者DCE-MRI参数、ADC差异,并分析DCE-MRI参数、ADC与ER、PR、Ki67、A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发现ER、PR及AR阳性表达与直径、边缘毛刺呈显著负相关(P<0.05),AR表达阳性表达还与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ADC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Ki67阳性表达与直径、边缘毛刺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TTP、ADC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DCE-MRI形态学参数及TTP、ADC值与乳腺癌分子生物学标记物具有一定相关性,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利。

  • 标签: 乳腺癌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分子生物学标记物 Ki67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质量控制对提高病理诊断质量的实施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100例病理标本展开分析,根据质控手段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50例,比较两组病理诊断质量。结果:两组数据比较,对照组失误率为60.00%、观察组失误率为10.00%,数据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理诊断质量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我院100例病理标本中加强病理质量控制,可提高诊断质量,降低诊断失误率。

  • 标签: 病理质量控制 病理诊断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临床病理尸检和法医病理尸检属于目前在尸检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措施,二者之间的方式方法不同,但是临床病理尸检的尸检率比法医病理尸检率低,因此在新时期的环境下为增强临床病理尸检的效率,应全面分析问题的原因,按照实际情况合理采用科学的方式增强临床病理尸检率。

  • 标签: 临床病理尸检 法医病理尸检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和外科术后病理结果。方法 选择150例胃癌患者进行分析,全部患者手术前均进行胃镜活检,术后均采取病理检查,观察胃镜活检诊断准确率和病理结果,并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50例患者术前胃镜活检表明,全面患者都属于早期胃癌,诊断准确率100%,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和胃镜检查一致率为44.67%。经过kappa 分析,术后病理和胃镜活检对胃癌病理类型判断不一致;两种方法诊断的胃癌分化程度一致率 69.33%,经Kappa 分析,术后病理诊断和术前胃镜活检的胃癌分化程度不一致。结论 胃癌患者术前进行胃镜活检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但对胃癌患者病情评估中,术前胃镜活检还存在不足,术后病理诊断仍然不能替代。

  • 标签: 胃癌患者 胃镜活检 术后病理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影响着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患者的预后。虽然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某些特殊情况无法明确组织病理学类型或亚型。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作为一种新型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可以直观地反映肿瘤代谢程度,其代谢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影像组学是一个发展中的学科,旨在从医学图像中提取自动化的定量成像特征,并能无创地预测肺癌的病理类型。笔者就18F-FDG PET/CT在预测NSCLC病理类型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癌,非小细胞肺 氟脱氧葡萄糖F18 病理类型 影像组学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00例病理诊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HE 染色,对样本的合格率等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探究样本出现不合格的可能性原因。结果:通过将所有样本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发现本次样本中有475例合格,占比为95.00%,而本次不合格的样本数为25例,占比为5.00%。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在本次研究中造成样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染色不均匀,组织切片脱落,切片发生污染,染色较为困难以及染色模糊,发生上述原因的样本数分别为4例、占比为16.00%;5例、占比为25.00%;5例、占比为25.00%;3例、占比为15.00%;8例、占比为40.00%。结论:在对样本进行HE染色时,虽然其成功率较高,但仍需对细节性问题进行注意,对相关的不良因素等进行有效规避,尽量保障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现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我院病理科400例石蜡切片开展研究。根据电脑随机法将200例石蜡切片分为A组200例,采用常规HE染色,B组200例,采用改进HE染色,对比两组染色诊断准确率。结果:B组患者的染色诊断准确率高于A组(P<0.05)。结论:通过将病理技术HE染色应用于病理诊断中,可有效提高染色准确率,进而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病理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D15及Ki-67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参数及5年存活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对其进行CD15以及Ki-67表达水平的检测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病理参数及五年存活率的关系。结果:癌变组织之中CD15及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非癌变组织,P<0.05,同时CD15、Ki-67阳性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CD15、Ki-67阴性患者,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CD15、Ki-67表达阳性与乳腺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相关性,且二者与乳腺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密存在相关意义。

  • 标签: CD15 Ki-67 乳腺癌 病理参数 5年存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胃镜活检病理与手术病理对胃癌(GC)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134例GC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4年4月—2021年6月期间,所有患者均实施胃镜活检病理与手术病理检查,分析2组诊断价值。结果 胃镜活检病理、手术病理诊断方法确诊率分别为74.63%、93.28%,手术病理确诊率明显高于胃镜活检病理(P

  • 标签: 胃镜活检病理 手术病理 胃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理教学中选用远程病理诊断平台带教的价值。方法:纳入40例实习生研究(2020年1月~2020年12月),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20,选用常规带教)、观察组(n=20,选用远程病理诊断平台带教),统计两组考核成绩、带教效果。结果:(1)考核成绩:观察组理论知识(94.82±6.12分)、阅片考试(93.88±6.84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

  • 标签: 远程病理诊断平台 病理教学 带教效果 考核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理诊断中与应用病理技术HR染色的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将2021年1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住院部所收集100例病理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分别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纳入50例。观察组进行HE染色处理。对两组病理组织标本在病理诊断检出率以及诊断准确率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脂肪组织切片病理诊断检出率为86.00%(43/50),胆组织切片病理诊断检出率为38.00%(19/50),骨组织切片病理诊断检出率为90.00%(45/50),胃肠组织切片病理诊断检出率为94.00%(47/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理诊断准确率为96.0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改进HE染色技术在病理诊断中发挥的效果确切,可实现对患者病理类型的准确诊断,促进诊断准确率的提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确切。

  • 标签: 病理诊断 HE染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肠间质瘤的病理学诊断并分析其相关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9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胃肠间质瘤的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分析其生物学行为。结果89例患者中,极低度风险者24例,低度风险者12例,中度风险者39例,高度风险者14例。胃肠间质瘤主要由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共同组成,其中梭形细胞47例,上皮样细胞16例,混合型26例;按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分类:平滑肌分化23例,神经分化16例,双向分化28例,未分化22例。89例患者中,CD117、CD34、S-100、Desmin、SM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26%、69.66%、42.70%、46.07%、43.82%。结论胃肠间质瘤早期诊断率较低,具有独特的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及组织形态学,CD117、CD34阳性表达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临床可依靠肿瘤大小、核分裂相及肿瘤密集程度等进一步判断肿瘤恶性程度。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病理学诊断 病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