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片状增生性瘢痕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76例片状增生性瘢痕采用随机分组进行增生性瘢痕切除并刃厚皮片移植术;增生性瘢痕切除、瘢痕上皮术两种手术方法比较性研究。结果:两种方法在疗效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手术野数目和住院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片状增生性瘢痕可以采用瘢痕切除、刃厚皮片移植或瘢痕上皮术治疗,瘢痕上皮术优于刃厚皮片移植术。

  • 标签: 片状增生性瘢痕 瘢痕切除 皮片移植 瘢痕上皮回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大面积甲床剥脱,临床可用皮瓣修复,各有利弊。筋膜瓣、皮下组织瓣和筋膜皮下组织瓣是在1981年Ponten首先介绍筋膜皮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3年2月至2005年5月我院应用筋膜瓣营养甲床治疗大面积甲床剥脱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标签: 回植治疗 筋膜瓣 甲床 剥脱 营养 筋膜皮下组织瓣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自体骨泥在锁骨骨折中的疗效及治疗价值。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自体骨泥术。术后1、3、6、12个月复查X线,观察患者的康复及骨折愈合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骨泥收集情况。结果,随访持续了一年,一年后,所有患者都实现了骨愈合,没有并发症。观察组和对照组总疗效分别为95%和92.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两组数据不同,术中出血量与术中持续时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采集的骨泥量与常规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锁骨 粉碎性骨折 切开复位 钢板 内固定 自体骨泥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指皮肤逆行套状撕脱伤显微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12例手指逆行套状撕脱伤患者,予修复骨折脱位、皮肤并修复血管、神经及肌腱,术后抗感染、抗凝血、抗痉挛,绝对卧床,保温,观察植皮肤的血供、感觉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0例患者手指皮肤成活良好,2例手指少量皮肤坏死结痂,积极换药脱痂后伤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12个月,12例患者手部外形良好、皮肤质地柔软,血供充分,手指功能良好,根据手功能评定标准,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屈伸功能总活动度与健侧比较,优7例,良2例,中3例。皮肤感觉恢复至S4 5例,S3 4例,S2 2例,S1 1例。结论手指皮肤逆行套状撕脱伤的显微手术,可降低撕脱皮肤的坏死几率,最大限度保留手指的外形与功能,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

  • 标签: 指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逆行撕脱伤 回植
  • 简介:  自2001年1月~2005年10月,我们将撕脱的皮肤阶梯状修剪(保留皮下组织-带真皮下毛细血管网皮瓣-全厚皮瓣)原位,治疗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修剪原位 原位回 回植
  • 简介:我科在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间采用腹壁下埋藏的自体颅骨瓣结合钛颅骨锁早期共7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70例,男48例,女22例;年龄16-60岁,平均35岁;本组病例入院后均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其中单纯硬膜外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内血肿30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25例,高血压脑出血10例。

  • 标签: 自体颅骨瓣 早期回植 颅骨缺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足底皮肤异位寄养原位治疗足部脱套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3月至2020年1月,应用足底皮肤异位寄养原位治疗足部脱套伤5例。足部创面从踝关节以远完全撕脱,创面污染。将全足部撕脱的皮肤分为足背和足底两部分,足背皮肤急诊削薄后一期,撕脱足底皮肤修剪成全厚皮移植到大腿前外侧,足底移植皮肤面积18 cm×10 cm~24 cm×13 cm。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足部植皮肤成活情况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5~18个月,术后4例足部植皮肤全部成活,1例边缘出现部分坏死,术后经清创植皮后痊愈;患肢皮肤成活后下地走路足底皮肤耐磨,无破溃,足底感觉麻木,半年后逐渐减轻。结论足底皮肤异位寄养原位治疗足部脱套伤效果满意,临床较实用。

  • 标签: 足底 足部脱套伤 寄养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自体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收治的儿童自体颅骨治疗颅骨缺损19例,Ⅰ期减压术后自体颅骨埋于腹部皮下,4周内Ⅱ期颅骨成形术。近期观察切口并发症,远期(>2年)观察颅骨成形外观及骨瓣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骨瓣解剖复位,切口均1期甲级愈合。1例皮下血肿和3例皮下积液均于2周后自然吸收。远期(>2年)颅骨成形外观满意,骨瓣无松动。结论自体颅骨大骨瓣修补手术难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自体颅骨 颅骨修补术 颅骨缺损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自体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收治的儿童自体颅骨治疗颅骨缺损19例,Ⅰ期减压术后自体颅骨埋于腹部皮下,4周内Ⅱ期颅骨成形术。近期观察切口并发症,远期(>2年)观察颅骨成形外观及骨瓣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骨瓣解剖复位,切口均1期甲级愈合。1例皮下血肿和3例皮下积液均于2周后自然吸收。远期(>2年)颅骨成形外观满意,骨瓣无松动。结论自体颅骨大骨瓣修补手术难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自体颅骨 颅骨修补术 颅骨缺损 儿童
  • 简介:按下植物凋落的暂停键,寻找植物的最美一刻。施一点儿咒语,将“最美”留在手边。

  • 标签: 暂停键 植物 图片 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部皮肤撕脱后通过旋股外侧动脉嵌合瓣移植预构重建足部血供,足底撕脱皮肤原位的可行性及功能。方法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共收治足底皮肤撕脱、无条件且皮肤无严重挫伤8例,均为男性,年龄22~60岁;左侧4例,右侧4例;致伤原因:碾伤5例,重物砸伤1例,机器绞伤2例;撕脱程度:足跟部逆行撕脱3例,顺行1例,由内向外1例,全足底1例,全足套状撕脱伤2例;皮肤撕脱面积:5.0 cm×11.0 cm~15.0 cm×33.0 cm。均急诊采用旋股外侧动脉皮瓣、肌瓣和筋膜瓣嵌合移植,将肌瓣置于足底进行预构,修剪足底撕脱的皮肤覆盖肌瓣,筋膜瓣放置足背肌腱上非负重区域,皮瓣覆盖足部其余创面。皮瓣切取面积5.0 cm×12.0 cm~15.0 cm×33.0 cm,携带肌瓣体积5.0 cm×10.0 cm×1.0 cm~7.0 cm×15.0 cm×2.0 cm,筋膜瓣面积5.0 cm×8.0 cm~10.0 cm×15.0 cm。术后抗凝、抗感染对症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皮肤颜色、质地、肢体行走功能等情况。结果本组8例中,1例预构的撕脱皮肤边缘部分坏死,其余7例撕脱皮肤均成活,术后2周有血管反应;移植的旋股外侧动脉皮瓣、肌瓣和筋膜瓣均顺利成活。所有患者获得6~36(平均21)个月随访,成活足底皮肤颜色、质地与健侧相同,半年后足部撕脱植皮肤膨隆逐渐消失,1例出现足部预构皮肤与正常皮肤交界处磨溃,其余7例长期行走均无破溃发生。2例于3个月内负重时有面团感,后逐渐稳定。8例撕脱预构皮肤上可见明显角化层,外形、功能满意,感觉恢复按照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感觉程度分级进行评定,结果:S2 2例,S3 4例,S4 2例。结论旋股外侧动脉嵌合瓣移植预构重建足部血供,可使足部撕脱皮肤原位成活,并恢复部分功能。

  • 标签: 足底撕脱皮肤 嵌合移植 预构 负重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供皮区皮片打孔扩张原位取皮术在中小面积皮肤移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的各种原因造成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A组,以鼓式取皮机于供皮区切取一整鼓中厚皮片,面积200~220 cm2,取皮机根部皮片不予离断,根据所需面积获取取皮机游离部皮片,移植于术区创面,间断缝合,打包包扎;供皮区剩余皮片则以15号手术刀片均匀打孔后,覆盖所有供区创面,间断缝合,加压包扎。选择同期同一科室其他医疗组收治的同类患者,供皮区采用传统直接暴露法包扎,为B组。患者术后门诊随访,观察供皮区愈合情况及局部瘢痕增生程度,并参照温哥华瘢痕量表对瘢痕进行评分。应用SPSS 9.4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以M(Q1,Q3)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分析;定性资料以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共纳入63例患者,男性45例,女性18例,年龄5~83岁,创面面积40~80 cm2,术后除1例患者面部植皮区皮片撕脱,2例皮片下血肿形成、皮片部分成活,1例术后感染、皮片成活不良外,其余患者受区皮片均成活良好,供区一期愈合。B组共纳入59例患者,男性38例,女性21例,年龄4~78岁,皮肤缺损面积为40~80 cm2。2组患者术后均获7~12个月随访,A组供区愈合时间为11.1(10.2,12.2)d,未出现皮肤色素沉着、严重增生性瘢痕、供区延迟愈合等情况,4例出现轻度瘢痕增生,无瘢痕疙瘩发生,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为3(2,4)分。B组愈合时间为15.8(13.9,17.5)d,愈合后出现增生性瘢痕23例,瘢痕疙瘩2例,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为17(17,17)分。A组和B组患者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增生性瘢痕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的供皮区皮片打孔扩张原位取皮术与传统的取皮术相比,供皮区皮片完整,厚薄均匀,原位于供皮区创面后血运建立快,供皮区无创面裸露,一期愈合后肤色自然,瘢痕不明显,更加符合人体皮肤功能与美学要求。

  • 标签: 增生性瘢痕 原位回植 鼓式取皮机 创面修复
  • 简介:作者简介刘鹰(1962-),汉族,籍贯(湖北省武汉市),学士学位,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急诊外科。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小面积皮肤撕脱伤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总结了近5年来收治的128例肢体小面积皮肤撕脱伤,采用撕脱皮肤完全削薄及撕脱皮肤半削薄修剪原位的方法修复创面30例,直接原位缝合98例。结果98例直接原位缝合者中,部分皮瓣感染坏死15例。17例半削薄修剪法原位者中全部无感染。13例全部无血运皮瓣全部修剪成全厚皮片原位者中,1例为良。17例部分无血运皮瓣半削薄修剪和13例全部无血运皮瓣全部修剪皮瓣的病例,随访6个月~25年,1例有面积为15cm2的疤痕,其余病例皮肤创面愈合呈线型疤痕,皮肤弹性、外观及感觉良好。98例原位直接缝合者中,15例皮肤创面疤痕较大(面积为15~16cm2),皮肤弹性、外观及感觉差。结论根据皮瓣血运,采用撕脱皮肤完全削薄或撕脱皮肤半削薄修剪原位的方法修复创面效果满意。

  • 标签: 皮肤撕脱伤 分型 皮瓣 回植
  • 简介:摘要椎板成形术对于脊柱椎管内肿瘤患者是一种可选择的术式。与椎板全切术比较,椎板成形术理论上的优势包括骨量丢失少、术后脊柱畸形率低等。然而,早年部分文献报导其相较于椎板全切术的优势并不明显。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和手术理念的不断革新,改良的椎板成形术有效率显著增加、并发症显著减少。本文将介绍目前常用的椎板成形术治疗脊柱椎管内肿瘤的各类改良术式及疗效。

  • 标签: 椎板回植成形术 椎板全切术 脊柱椎管内肿瘤
  • 简介:摘要探讨一种矫治先天性Stahl耳畸形的新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整形美容科治疗先天性stahl耳畸形患儿8例,男5例,女3例,7~28岁,平均15岁。取出第3对耳轮脚对应耳软骨,将游离软骨瓣翻转呈凹面向前并旋转90°重新原位放入,软骨瓣适当修剪,与周围耳软骨衔接缝合固定,形成较好的耳轮及耳舟形态。8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软骨成活,皮肤色泽正常,无手术并发症。第3对耳轮脚得到完全纠正,耳轮轮廓清晰、耳舟形态良好。术后随访1~5年,效果均满意,瘢痕不明显。该手术方法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切口瘢痕隐蔽、耳郭形态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耳畸形 Stahl耳畸形 耳软骨移植 耳软骨瓣
  • 简介:头皮撕脱伤多因头发受机械强行扯拉,使大块头皮生帽状腱膜下层或连同颅骨骨膜被撕脱所致。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失血性或疼痛性休克,甚至危急生命。2013年9月27日,我科急诊收治1例头皮大面积撕脱伤患者,经全力抢救,挽救了患者生命,并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小血管吻合,原位的头皮瓣成活95%以上。

  • 标签: 头皮撕脱伤 原位回植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原假体作为间隔物的非常规一期翻修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5月至2016年6月收住于南方医院关节与骨病外科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11例,采用非常规一期翻修的治疗手段,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后将消毒后的股骨假体、胫骨假体和新内衬作为关节间隔物,待感染控制后根据患者意愿决定是否行二期翻修手术,评估两次翻修术后关节活动和感染控制情况,术前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评分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8±13)个月(6~45个月)。全部患者一期手术后均可带引流管下地行走,术后5d活动范围均可达到90°。一期手术后只有1例患者进行了二期手术安装永久性假体,1例患者在一期手术后1年再次发生关节感染,按上述方法取出假体后再次使用原假体做间隔物翻修,术后无感染复发迹象,该患者拒绝置入新假体。其余9例患者均拒绝行二期手术。9例患者中3例活动时有轻微疼痛,余6例基本无疼痛。一期手术前和手术后患者关节活动度分别为(62±30)°(10°~100°)、(104±9)°(90°~120°)(t=4.659,P〈0.01),感染控制率为90.9%。结论原假体作为间隔物的非常规一期翻修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拥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前景。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感染 假体和植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