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预警监控管理在具有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高危环节特征的新生儿中的皮肤损伤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中,1157例具有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高危环节特征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6~12月入院的557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对患儿采取医源性皮肤损伤普遍预防;将2015年1~6月入院的600例患儿纳入观察组,除进行医源性皮肤损伤普遍预防外,还采用本研究自行设计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监控表》及"医源性皮肤损伤记录单",对容易发生或已经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患儿进行重点预警监控和防治。分析两组不同出生体重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及主要类型发生率差异。两组患儿性别构成比、胎龄构成比及出生体重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与患儿家属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对照组超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93.3%)分别较正常出生体重儿(25.9%)、低出生体重儿(29.6%)及极低出生体重儿(55.9%)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68、25.02、7.69,P=0.000、0.000、0.006)。2观察组超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71.4%)分别较正常出生体重儿(19.6%)、低出生体重儿(15.2%)及极低出生体重儿(29.7%)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90、23.57、7.82,P=0.000、0.000、0.005)。3两组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主要类型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药物外渗伤、尿布皮炎、鼻塞式氧疗所致压伤及黏贴伤;观察组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21.2%)、药物外渗伤发生率(6.5%)及黏贴伤�

  • 标签: 高危人群 高危环节 医原性疾病 皮肤病损 婴儿 新生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吸入性肺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入住我院的120例老年患者,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12个月(2014年4月1日-2015年4月1日),记录患者的基本病史资料以及肺炎发生情况。应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软件对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本次前瞻性调查研究中16例失访,实际随访104例。单因素卡方检验表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与既往吸入性肺炎史,误吸、胃管留置、慢性阻塞肺疾病、脑血管疾病、镇静药物、抑酸药物、ACEI类药物等因素有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管留置(OR=4.376,P=0.049),误吸(OR=4.192,P=0.048),慢性阻塞肺疾病(OR=6.264,P=0.009),脑血管疾病(OR=3.362,P=0.023),镇静药物(OR=27.255.P=0.012)是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ACEI类药物(OR=0.096,P=0.001)是吸入性肺炎发生的保护因素。患者发生肺炎时主要的并发症有呼吸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心力衰竭,意识障碍。结论本次前瞻随访表明(1)老年吸入性肺炎高危人群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高,容易反复感染;(2)留置胃管、误吸、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肺疾病、镇静药物是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ACEI类药物是吸入性肺炎发生的保护因素;(3)患者发生肺炎时主要的并发症有呼吸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心力衰竭、意识障碍。

  • 标签: 吸入性肺炎 老年患者 高危因素 临床特点
  • 简介:放射皮肤损伤是放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易发生在皮肤较薄的颈、胸、腋窝、腹股沟等照射野部位,可造成正常组织细胞渐进变化、坏死,乃至广泛的纤维化损伤,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而且有可能影响治疗计划顺利实施,严重时导致放疗中断。

  • 标签: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中医中药治疗 组织细胞 治疗计划 并发症 照射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AIDS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与控制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调查柳州15各社区的艾滋病防治情况,创设目标群体数据库,明确本研究暗娼、吸毒者分布与数量,对目标群体实施综合干预,干预后展开终期调查。结果干预前,从不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6.5%,干预后降至4.5%,干预前近期一次服务安全套使用比例为63.5%,干预后提升至97.5%,暗娼安全套使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其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干预后也明显改善了吸毒人员共用针情况,注射吸毒和他人共用针具与否从干预前的62.5%下降到30.5%,干预前后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计生部门参与综合干预AIDS防治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具有可行,能够有效解决疾病控制中心物理、人力不足而导致的问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AIDS防治干预模式。

  • 标签: 艾滋病 高危人群 综合干预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彩超对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彩超的怀疑其为前置胎盘的孕妇39例,对这39例患者进行产前彩超检查,并对胎盘植入进行诊断。然后对这些患者进行跟踪观察,观察患者分娩时是否存在胎盘植入,并对胎盘进行病理检查,而且对彩超诊断产前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进行分析。结果产前彩超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阳性例数为21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经手术病理诊断的阳性例数为22例,病理诊断阳性与彩超相符的例数为21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经彩超诊断的阴性例数为21例,手术病理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阴性例数为18例,病理诊断阴性与彩超的相符例数为17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经彩超诊断的敏感度为95.45%(21/22),特异度为94.12%(16/17),准确度为94.87%(37/39)。结论经彩超产前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可有效降低患者手术的风险,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超 前置胎盘 高危人群
  • 简介: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1]),并且发病率还在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2]),由卒中导致的直接经济负担每年超千亿元-([3])。我国同时拥有庞大的卒中高危人群,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患高血压2.66亿、糖尿病9200万、血脂异常2.5亿、吸烟3.5亿、心房颤动770万、

  • 标签: 卒中 危险因素 对策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门诊测血压对高血压人群的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门诊随机测血压560人,进行门诊回防干预服务,对其个体生活方式进行干预管理。结果通过干预血压控制率,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增高。结论实施回访干预服务有利于改善高血压高危个体生活方式,对降低高血压发病率,提高防治知识知晓率其高危干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高危人群 干预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脑损伤高危儿童早期康复治疗临床效果,进而为脑损伤高危儿童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接收的80例脑损伤高危儿童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这些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早期康复治疗,显效50例(62.5%)、有效24例(30.0%)、无效6例(7.5%),治疗总有效率为92.5%。结论对于脑损伤高危儿童应尽早的开展康复治疗,从而减少对患者的影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损伤 高危儿童 早期康复治疗 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9-0060-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江阴地区自然人群中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的现状及与年龄的相关,为本地区HPV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流行病学的资料。方法采集2011年3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6715名妇女的宫颈细胞标本,利用PCR-反向点杂交的方法对HPV-DNA进行基因分型,结合年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15名妇女中HPV感染率为33.57%(2254/6715),其中高危型HPV占阳性标本的65%,以HPV52型最为常见(22%),其次为HPV16型(14%)。HPV感染以单一型感染为主,占感染病例的73.87%。年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出率呈现两个年龄高峰段,25~29岁和60~64岁。高危型HPV的检出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预防性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应用延伸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从本城市社区中择取糖尿病高危人员3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由糖尿病专科护士、糖尿病专科医师、社区营养师,以及社区医生共同针对研究对象实施糖尿病基本知识教育、药物干预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等临床干预手段,观察比较全部研究对象在接受干预前后的认知水平、自我行为管理水平,以及临床指标变化。结果全部研究对象在接受干预前后,其自我认知水平、自我行为管理水平,以及临床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行延续护理能够有效促使糖尿病高危人员养成健康行为习惯,改善糖脂代谢异常症状和强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适宜在临床中予以推广运用。

  • 标签: 延伸护理 社区 糖尿病高危人群 应用 临床效果
  • 简介:高危人群最好能够做鼻咽癌预测如何知道自己患鼻咽癌的风险有多大?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益新院士科研团队基于鼻咽癌遗传学及流行病学最新研究成果,开发了鼻咽癌风险预警芯片。只需采集新鲜唾液2毫升和外周血1.5毫升进行检测,即可综合分析出疾病风险。

  • 标签: 高危人群 鼻咽癌 预测 院士 肿瘤防治中心 风险预警
  • 简介:选取我院体检中心接诊糖尿病高危人群36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66例)与对照组(200例),分别实施强制量化干预与空白干预,观测两组第1、2、5、7、10年体检指数、血糖、血脂以及糖尿病发病率。结果:干预组干预后体重指数、腹围、身体脂肪率均有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血糖、血脂指标显著下降,且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无糖尿病发病,对照组糖尿病发病率为8.00%,(P〈0.05)。结论:通过实施强制量化干预可有效改善糖尿病高危群体的体检指数,改善和控制血脂与血糖水平,从而实现对糖尿病发病率的控制。

  • 标签: 强制量化干预 糖尿病高危人群 随访
  • 简介:目的评价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AUS)治疗骶髓损伤压力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泌尿外科全军泌尿外科中心收治了2例男性骶髓损伤压力尿失禁患者,术前采用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自由尿流率、脊髓磁共振、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中段尿细菌培养、尿常规进行评估。行经会阴尿道球部人工尿道括约肌(AMS800)植入术,并从术前开始口服抗胆碱能药物;术后第3、6个月行尿常规、超声、残余尿和尿流率检查。结果2例患者随访9-12个月,术后完全控尿,未出现感染、侵蚀、尿道萎缩、装置机械故障等并发症。结论AUS治疗骶髓损伤压力尿失禁,需要精确评估其膀胱及尿道功能,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术后可获得满意控尿效果,同时需要长期密切随访。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人工尿道括约肌 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