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医药防治短暂脑缺血综合的特点,分析了近年中医药及现代医学防治短暂脑缺血综合的研究,归纳了其病因病机和治疗特点。中医药和现代医学治疗短暂脑缺血各有优势和不足,中医药可从多靶点,多种途径防治短暂脑缺血。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短暂脑缺血有大的优势及前景。

  • 标签: 短暂脑缺血综合症 研究进展 病因病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暂脑缺血发作药物治疗。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100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男性81例,女性19例,年龄在28~79岁,通过药物的治疗方法。结果100例患者经我院的精心治疗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尽快找到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发病因素,以便制订全面的治疗方案,给予患者抗凝药物治疗,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短暂脑缺血发作 药物治疗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短暂脑缺血发作(神经内科)是由于供应脑的动脉(主要为颈内-中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两个脑供血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相应动脉分布脑组织暂时性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脑局限性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症状,该病为常见病,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男性比女性高,其表现为发病快、历时短、在24小时以内可以完全恢复,多次发作可发展为完全性卒中(大中风)即短暂脑缺血的反复发作常常是严重脑梗塞的警报,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大中风的重要手段。

  • 标签: 短暂脑缺血发作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在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护理干预中的价值。方法:选择62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组后,其中观察组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总有效率与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更高,且随访结果证实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综合护理 复发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6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采用内科综合护理措施)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2.9%、护理满意度100%,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71.4%、护理满意度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均未出现跌倒、坠床等事故,减少并发,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 2016年 4月~ 2018年 10月收治的 56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采用内科综合护理措施)各 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 92.9%、护理满意度 100%,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 71.4%、护理满意度 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均未出现跌倒、坠床等事故,减少并发,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急性局灶性脑或单眼功能的丧失,症状持续不超过24小时,经过适当调查后可发现为栓子或血栓性血管病所致。

  • 标签: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诊断 病例报告
  • 简介:短暂脑缺血的预防吴少玲短暂脑缺血,是指脑局部血流一时性、反复性受阻或中断引起的一种局限性脑功能障碍。其特点是发病急、症状消失快。多则每日发作数次,少则数日、数月或几年发作一次。发作时持续数分钟者多见,很少有超过24小时的。临床主要表现为一时性偏瘫...

  • 标签: 脑缺血 短暂性 脑缺血发作 复方丹参注射液 局限性脑功能障碍 川芎嗪注射液
  • 简介:脑缺血耐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短暂脑缺血发作虽然使缺血性卒中危险增加,但同时可诱导神经细胞对再次缺血产生耐受。耐受的机制涉及血管因素、腺苷、兴奋性氨基酸、热休克蛋白、低氧诱导因子-1、促红细胞生成素、KATP通道等。临床观察显示,TIA的持续时间、发作频度、脑梗死间隔时间以及脑梗死体积等均与耐受的发生有关。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缺血耐受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暂脑缺血发作(TIA)与脑梗死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患者脑梗死前是否发生同侧TIA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TIA组和对照组,将2组人群脑梗死体积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比较;同时观察TIA组患者TIA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等因素对脑梗死体积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结果先发TIA患者的脑梗死体积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先发TIA有可能对后继脑梗死患者的脑细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脑梗死体积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特定的TIA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相关。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短暂神经综合(TNS)的治疗效果.方法特选择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行剖宫产术硬腰联合麻醉后T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成A、B两组,对比两组是否应用地塞米松的治疗效果及不良效果反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B组相较于A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相较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地塞米松应用于剖宫产术椎管内麻醉后短暂神经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率,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椎管内麻醉 短暂神经综合征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s,TIA)是由于某种因素造成的脑动脉一过性或短暂性供血障碍,导致相应供血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有关TI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学说有微栓塞,脑血管痉挛、狭窄或受压,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TIA最主要的原因。主动脉弓、颈总动脉和颅内大血管动脉粥样斑块脱落,引起动脉微栓塞、血流动力学危象、血管痉挛、血管的机械性梗阻等,导致了脑神经元的代谢需求与局部血液循环所能提供的氧及其他营养物之间骤然供不应求,从而导致血液异常,表现出相应症状。

  • 标签: 脑缺血 短暂性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传统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定义是指短暂的、可逆的、局部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症状和体征在24 h内完全消失。症状发作持续时间由<24 h、<1 h 到最新的不再强调缺血持续时间,由原来的不包括影像学检查结果,到现在强调神经影像学检查排除脑梗死、脑出血。

  • 标签: 短暂性 脑缺血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短暂脑缺血(TIA)发作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效果。方法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和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用药预防性护理,对照组用药一对一护理。结果病人的病情得到了明显好转,在临床上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短暂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给予人文关怀,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改变,统计两组间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操作技术评分来比较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人文护理前后SAS评分分别为53.6±5.2与36.1±4.0,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基础护理前后SAS评分分别为54.8±4.4与51.3±3.2,两组间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操作技术评分为24.5±9.9、22.7±5.6、23.6±1.2与19.8±5.4、16.9±2.6、18.4±2.6,两组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护理能够明显改善TIA患者焦虑心理状态,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人文关怀 焦虑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2008年我科收治的60例TIA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颈内动脉系统TIA共45例,主要表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一过性黑矇等症状;椎基底动脉系统15例,表现发作性眩晕、复视、平衡障碍、构音障碍、饮水呛咳等症状;症状发作时间均<1h;颈动脉彩超、MRA、CTA及DSA检查可显示大部分病人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或(和)相应责任血管狭窄;给予肝素钠泵抗凝及手术等,58例症状得到有效控制,2例进展成脑梗死。结论微栓子学说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学说是其主要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特点,TIA症状发作时间界限应改为1h;肝素钠泵抗凝是治疗TIA的安全、有效方法;颈动脉高度狭窄、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尽快行手术治疗。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肝素钠泵 抗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