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端粒逆转录(TERE)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NP 3 h组、ANP 6 h组、TERT抑制剂BIBR1532干预组(BIBR1532组),每组6只。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构建ANP模型,分别在造模后3、6 h收集和分离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BIBR1532组在造模前腹腔注射2 mg/kg BIBR1532,在造模后3 h处死大鼠,收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中性粒细胞TERT mRNA表达量;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中性粒细胞TERT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Bcl-xL、Bax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凋亡;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取大鼠胰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正常对照组、ANP 3 h组、ANP 6 h组、BIBR1532组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TERT mRNA表达量分别为1.03±0.26、3.31±1.07、5.21±0.78、1.95±0.49;TERT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09±0.03、0.43±0.12、0.58±0.11、0.22±0.07;Bcl-xL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19±0.05、0.50±0.07、0.85±0.04、0.40±0.11;Bax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29±0.08、0.23±0.03、0.17±0.02、0.43±0.1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03±0.74)%、(7.99±0.27)%、(6.65±0.36)%、(22.98±2.86)%。ANP 3、6 h组TERT mRNA和蛋白表达量、Bcl-xL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Bax蛋白表达量、细胞凋亡率低于对照组,而BIBR1532组TERT mRNA和蛋白表达量、Bcl-xL蛋白表达量低于ANP 3 h组,Bax蛋白表达量、细胞凋亡率高于ANP 3 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正常对照组、ANP 3 h组、BIBR1532组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96.67±27.12)、(382.30±46.33)、(206.88±36.42)ng/L,IL-6水平分别为(43.34±14.50)、(134.21±16.13)、(88.06±13.05)ng/L,ANP 3 h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BIBR1532组均低于ANP 3 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EBR1532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改变较ANP组明显改善。结论ANP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TERT表达量显著升高,给予TERT抑制剂干预后,ANP大鼠中性粒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表明TERT可抑制ANP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凋亡。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端粒酶逆转录酶 中性粒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端粒反转录(TERT)启动子在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RAIR-PTC)中的突变频率,探讨该基因突变对RAIR-PTC的摄碘特征及碘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原医院进行放射性碘治疗的RAIR-PTC[37例,其中男15例,女22例,年龄(49.8±16.1)岁]和碘治疗有效[40例,其中男13例,女27例,年龄(39.8±10.9)岁]PTC患者的TERT启动子突变及B-Raf原癌基因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V600E突变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基因突变类型的摄碘特征及碘治疗疗效差异。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及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比较。结果RAIR-PTC中,TERT启动子突变率为40.54%(15/37),高于碘治疗有效组(0,0/40;P<0.001),均为C228T位点突变,未发现C250T突变;而BRAFV600E突变率(64.86%,24/37)与碘治疗有效组(72.50%,29/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8)。TERT启动子突变患者年龄更大(t=3.76,P=0.001),远处转移灶不摄碘率更高(P=0.037)。启动靶向治疗者及死亡病例中TERT启动子突变患者分别占2/3和3/4。35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阴性患者中,11/14的TERT启动子突变者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升高,而无突变组该比例为57.1%(12/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7)。结论RAIR-PTC患者中TERT启动子突变率增高,临床工作中可将该基因突变作为预测碘难治的指标之一。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乳头状 突变 转录启动子 端粒,末端转移酶 原癌基因蛋白质B-raf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 简介:摘要:唾液淀粉是唾液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唾液淀粉活性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最为灵敏的指标,有理想的应用研究价值。本文总结介绍了影响唾液淀粉的常见因素,以及五种唾液淀粉活性的测定方法,对于临床实验以及后续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唾液淀粉酶,酶活性影响因素,淀粉酶活性测定
  • 简介:摘要:唾液淀粉是唾液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唾液淀粉活性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最为灵敏的指标,具有较高的应用研究价值。本文主要讨论了影响唾液淀粉活性的常见因素,并使用DNS比色法进行实验测定,验证了测定方法的可行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唾液淀粉酶 酶活性 DNS比色法
  • 简介:摘要: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日益激烈,如抑郁症、自闭症、焦虑症和感冒等类似地轻微心理疾病很容易发生。当人类的心理压力增加时,唾液中的a沉淀物活动会增加。通过测量唾液中唾液淀粉的活动,可以对人类的精神压力进行分析。

  • 标签: 唾液淀粉酶A pET-28a质粒 淀粉
  • 简介:摘要:目的是利用基因工程将淀粉 (RSAA)转化为人类唾液,并利用它来代替唾液中的SAA来处理淀粉。通过热休克法对大肠杆菌DH5进行改造,在含有卡那霉素的LB培养皿中筛选抗逆转录病毒,培养、提取、消化和质粒测序抗逆转录病毒。重组质粒转化为大肠杆菌BL21。用含有卡那霉素的LB培养皿筛选抗体b -ps1,培养bl-ps1。细菌在pH值为6.8的磷酸缓冲液中被收集和重新激活。顶部的浮油通过离心和超声离心来检测其淀粉的活性。结果是,SAA cDNA的PS1原始细胞核表达载体已经建立。RSAA可以在主BL21 (DE3)中溶解,RSAA可以有效地溶解淀粉。结论用RSAA代替唾液中的SAA唾液淀粉是安全、方便和环保的。

  • 标签: 唾液淀粉酶A pET-28a质粒 淀粉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连栽方法对红心杉土壤活性及其林木生长量的影响,在本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研究有理有据,建立了相关试验,试验中选择广西柳州市融水县贝江河林场某地块连栽种植红心杉,并且在试验研究过程中,针对红心杉不同发育阶段的林木生长特性和土壤活性进行了分析对比,同时确定了红心杉与土壤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 标签:
  • 简介:摘要: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主要分布在山西、甘肃、陕西、黑龙江、山东省等地。药理研究表明,黄酮、皂苷和多糖是黄芪的主要药效成分,具有抗炎、免疫刺激、抗氧化、抗衰老、保护心脏等作用。随着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提高,特别是中医药在抗击非典、新冠疫情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中药材生产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市场所售商品黄芪主要通过人工种植进行生产。然而,黄芪在种植过程中缺乏科学施肥指导,盲目施用化肥以追求产量,导致氮肥流失、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下降、病虫害频发;同时,黄芪产量和品质也明显降低。因此,施用生物有机肥是实现土地用养结合,推进黄芪生态种植的必经之路。

  • 标签: 固氮菌剂 黄芪生长 土壤养分 酶活性 影响
  • 简介:摘要:在日常教学中,生物课时较少,教学任务较重,对于实验板块,我们往往是“顺水推舟”并“浅尝辄止”。导致学生错误认为生物探究实验的过程,现象等总是在“顺风顺水”,不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建立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时拿一次实验,带领学生深入挖掘实验内容,提升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必要的。本文就是一次尝试。

  • 标签: 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核心素养 实验探究 实验挖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能量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对糠秕马拉色菌的细胞活性、蛋白活性及菌体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糠秕马拉色菌标准株,分别予以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0(对照组)、500、600、700、800、900 mJ能量照射,培养7 d后测量各组菌落直径及菌落数,评估菌体细胞活性,采用全脂牛奶平板法测定蛋白活性,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菌体超微结构。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激光能量与菌落直径、菌落数及蛋白活性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对照组及500、600、700、800、900 mJ组菌落直径[(4.05 ± 0.69)、(3.76 ± 0.51)、(3.28 ± 0.41)、(3.09 ± 0.72)、(2.54 ± 0.64)、(2.43 ± 0.41)mm]、菌落数(4 787 ± 597、4 287 ± 761、1 879 ± 275、1 082 ± 248、209 ± 42、72 ± 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83、231.85,P < 0.05),600、700、800、900 mJ组菌落直径、菌落数均小于对照组(均P < 0.05)。激光能量与菌落直径和菌落数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7、-0.91,P < 0.05)。对照组、500 mJ组、700 mJ组、900 mJ组蛋白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346.60,P < 0.05),700 mJ、900 mJ组蛋白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 < 0.05)。激光能量与蛋白活性呈负相关(r = -0.94,P < 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对照组菌体结构完整,500 mJ组菌体结构较完整,600 ~ 900 mJ组结构明显受破坏,且激光能量越大菌体结构破坏越严重。结论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可影响糠秕马拉色菌细胞及蛋白活性,破坏菌体结构。

  • 标签: 马拉色霉菌属 激光,固体 Nd-YAG激光 细胞结构 细胞活性 蛋白酶活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和验证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人抗凝血Ⅲ(human antithrombin Ⅲ,AT-Ⅲ)活性的方法。方法参照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操作说明书进行AT-Ⅲ活性的检测,并对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AT-Ⅲ活性的方法稳定,仪器自动运行标准曲线的决定系数均>0.980,定标血浆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12~1.23 IU/ml,定标血浆高、中、低值和定量下限稀释样品的效价回收率均在80%~120%范围内,且高、中、低值效价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15%,定量下限稀释样品的效价回收率的RSD<20%,供试品的批内精密度RSD均<5%,批间精密度RSD均<10%,对3批AT-Ⅲ制品及其中间品进行活性检测,每批样品分别测定3次的平均RSD均<5%。结论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AT-Ⅲ活性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线性、检测范围、准确度和精密度,可用于AT-Ⅲ生产工艺中活性的检测。

  • 标签: 人抗凝血酶Ⅲ 活性 方法学验证
  • 简介:【摘要】将指向艾叶的总生物碱提取数量作为主要关注对象,借助于单因素实验控制技术方法,具体获取到指向料液比技术参数项目、复合物质添加数量技术参数项目、解过程持续时间技术参数项目、解pH技术参数项目、超声时间技术参数项目、超声功率技术参数项目、乙醇物质溶液浓度技术参数项目,以及超声温度技术参数项目的最优化控制范围技术条件。要择取运用Plackett-Burman技术方法筛选确定针对艾叶总生物碱物质提取数量施加影响改变作用的各类因素,接续运用Box-Behnken技术方法针对正在运用的提取工艺流程展开优化分析,确定并且获取针对艾叶总生物碱物质展开提取技术环节的最优化工艺流程控制条件。要择取运用纸片技术方法,以及稀释技术方法,确定艾叶总生物碱提取物质,针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发挥的抑制作用效果,以及在发挥抑制作用效果过程中需要满足的最小浓度控制条件。本项研究过程中获取的结果显示,能够影响制约艾叶总生物碱提取量的代表性因素,涉及超声技术过程持续时间因素、复合物质添加数量因素,以及解技术过程持续时间因素。

  • 标签: 超声波结合酶法 提取艾叶总生物碱 工艺优化 抑菌活性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具有维持染色体完整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端粒常被用来作为整个生物体衰老的标志,且端粒功能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相关。有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健康人白细胞端粒长度缩短,端粒活性下降,且已有研究者发现了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端粒基因。本文就精神分裂症与端粒长度、端粒活性端粒基因的关联研究进行综述,以探讨相关的遗传病理机制。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端粒 端粒,末端转移酶 端粒酶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沐古香浴球中药浸提液对酪氨酸活性及抗氧化功能影响。方法:蘑菇酪氨酸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不同浓度浸提液吸光度值,判定浸提液对酪氨酸活性影响;浸提液灌肠给药大鼠三十天后,检测其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T-SOD和Cu-SOD)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浓度浸提液对酪氨酸活性皆有抑制作用;30天灌肠结束后,结果显示,浸提液浓度增加,T-SOD和Cu-SOD活性随之增高,血清中MDA含量有所降低。结论:沐古香中药浸提液具有抑制酪氨酸活性,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以及抗衰老作用。

  • 标签:  沐古香,药浴球,酪氨酸酶活性,抗氧化,中医药
  • 简介:摘要:学生步入小学时期,懵懵懂懂的开始进入学习状态,所以在这个时期小学班主任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学生的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方法正确与否,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这个时期是小学学生的学习、各种习惯、知识技能、能力形成时期,步入小学阶段,就意味着学生真正的“学习”开始了,小学阶段是学生重要的“打地基”阶段,小学学生就像是初升起的太阳,吸收着各种“精华”,好的坏的,这时候,小学班主任就需要积极管理引导,让学生学会吸收好的,去掉坏的。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管理小学学生的方法。

  • 标签: 小学 管理小学学生 小学班主任 方法 探究
  • 简介:摘要:高活性度的石灰能明显提升产乳率。以获得高活性度石灰为主要目的,探讨了石灰在各个煅烧温度,不同升温方式及不同粒度分布后的活性,并检测其消化温度,同时,运用激光粒度仪和扫描电镜对石灰消化物质进行了表征,发现石灰消化物质具有很高的纯净度。研究结果显示:过高的煅烧温度,较长的煅烧时间与石灰粒度的提高均也会引起石灰活性的降低,从而使消化时间延长,消化产物的颗粒物增大。实验认为:1000°C隔热保温2 h煅烧所得到的石灰具备更高消化活性,粒径区段为0.075~0.106 mm石灰活性高过0.106~0.150 mm石灰。

  • 标签: 石灰 消化 活性度高
  • 简介:摘要:高活性度的石灰能明显提升产乳率。以获得高活性度石灰为主要目的,探讨了石灰在各个煅烧温度,不同升温方式及不同粒度分布后的活性,并检测其消化温度,同时,运用激光粒度仪和扫描电镜对石灰消化物质进行了表征,发现石灰消化物质具有很高的纯净度。研究结果显示:过高的煅烧温度,较长的煅烧时间与石灰粒度的提高均也会引起石灰活性的降低,从而使消化时间延长,消化产物的颗粒物增大。实验认为:1000°C隔热保温2 h煅烧所得到的石灰具备更高消化活性,粒径区段为0.075~0.106 mm石灰活性高过0.106~0.150 mm石灰。

  • 标签: 石灰 消化 活性度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雀异黄酮在健康受试者体内对咖啡因主要代谢产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从而阐明金雀异黄酮对人CYP1A2、CTP2A6、NAT2及XO活性的影响。方法18名健康受试者于试验第1天口服咖啡因100 mg后收集0~24 h的外周静脉血以及0~12h总尿液,第2~15天服用金雀异黄酮1000 mg/d,第16天早上服用探药咖啡因100mg,第16天服用咖啡因后收集0~24h的外周静脉血以及0~12 h总尿液标本。血、尿标本中咖啡因及代谢产物的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检测,计算血中咖啡因及主要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各代谢物的尿液排泄量。结果与服用金雀异黄酮后相比,受试者血浆中1,7-二甲基黄嘌呤(17X)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 h)显著降低了11.77%(P=0.007)。尿液中17X和1-甲基黄嘌呤(1X)的排泄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4.31%(P=0.027)和27.18%(P=0.002),而1,7-二甲基尿酸(17U)显著性增加了57.33%(P=0.028),1-甲基尿酸(1U)显著降低了14.61%(P=0.028),未发现尿液中咖啡因和5-乙酰氨基-6-甲酰氨基-3-甲基尿酸(AFMU)排泄量的变化。结论金雀异黄酮在体内影响了中国健康受试者咖啡因的主要代谢产物药代动力学,通过对药物代谢活性的影响从而产生相应的药物相互作用。

  • 标签: 金雀异黄酮 咖啡因 药代动力学 代谢产物
  • 简介: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作为一种能引起广泛健康问题的癌前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端粒是细胞维持染色体稳定的重要成分,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随着染色体的不完全复制逐端粒长度会渐缩短,短到一定程度后的端粒将无法维持基因组及细胞的稳定性,最终导致细胞老化、机体衰老。细胞衰老是一种不可逆的细胞周期停滞状态,其在生理上与年龄增大有关,并表现出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 ,但也可因为端粒的异常衰老加速而发生细胞早衰而产生病理状态。两者都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进展密切相关。本文从中西医角度关于细胞衰老、端粒与CAG的相关性进行论述。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端粒 细胞衰老 癌前疾病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