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尾状叶肿瘤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一直是外科手术难点之一。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更新,外科医师开展了大量的尾状叶切除手术,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近年来在追求尾状叶肿瘤根治性切除同时,不少学者也提出减小手术创伤和保证患者术后恢复为目的的精准切除理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施行了1例尾状叶巨大肿瘤切除手术。该手术遵循精准切除的理念和技术,既达到了最小创伤根治性切除目的,又使患者术后恢复迅速,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肝肿瘤 精准肝切除 肝尾状叶 手术径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收治内胆管结石患者61例,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1例(18.0%);左外叶切除23例(37.7%),左半切除13例(21.3%);右肝部分7例(11.5%),右半切除4例(6.6%);左外叶联合右后叶切除3例(4.9%)。结果总治疗优良率为91.1%,并发症率为7.7%,死亡率为0.6%,结石残石率为14.8%。结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残石率。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肝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左侧内结石患者分别予以左半切除左外叶切除治疗,并对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左侧内结石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其中14例患者采用左半切除术进行治疗,为A组,12例患者采用左外叶切除术,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疗效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及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7.1%和0.0%,B组患者分别为33.3%和2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左侧内结石的患者,左半切除术的疗效显著高于左外叶切除术,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左半肝 肝左叶 肝内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准切除治疗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内胆管结石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30例对照组予以非规则性切除术,32例研究组予以精准切除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与手术结果,并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术后肝功能及结石清除率等术后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的创口感染、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及胆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胆管结石患者应用精准切除术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精准肝切除术 肝内胆管结石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12月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因复发性母细胞瘤施行再次切除手术1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初次手术的中位年龄为26.5个月(5~87个月),复发距初次手术的中位时间为7个月。再次切除时间为(5.0±1.4)h,术中出血量50~3 200 ml。获得R0切除10例,R1切除3例;R2切除3例。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患儿总生存率为62.5%。本研究结果表明,再次切除治疗复发性儿童母细胞瘤,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但应注意其适应证,且应联合规范的系统性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胆管结石予精准切除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89例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非规则性切除术,研究组46例予精准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研究组,出血量、住院时间、腹腔引流量均多于研究组,且结石残留率25.6%大于研究组8.7%,并发症总发生率27.9%高于研究组10.9%,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胆管结石予精准切除治疗的效果显著。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精准肝切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就腹腔镜切除术与开腹切除治疗内胆管细胞癌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2016 年 3 月至 2017 年 4 月,选择 35 例行腹腔镜切除治疗内胆管细胞癌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 35 例行开腹切除治疗内胆管细胞癌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 观察组 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比对照组优,且 P<0.05 ;观察组 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优, 且 P<0.05 。 结论 对患者采取腹腔镜切除治疗内胆管细胞癌,不仅能改善手术情况,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还能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的速度,

  • 标签: 腹腔镜 肝切除术 开腹 肝内胆管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精准右半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05月在我院的18例肿瘤患者行腹腔镜精准右半切除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术后病理证实血管瘤6例,内胆管结石5例,原发性肝癌7例。平均手术耗时320(240~460)min,术中出血量约450(280~1200)ml。2例术后发生胆漏,经充分引流2~3周治愈。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8(6~14)d。对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随访1年,肿瘤复发1例,无死亡。结论腹腔镜下精准右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其不但适用于良性肿瘤,也适用于恶性肿瘤,能达到根治要求。

  • 标签: 精准理念 腹腔镜右半肝切除 肝肿瘤
  • 简介:我院于1998年至2003年对2例内胆管结石合并狭窄的病人进行了切除,获得满意效果,现将基层医院行切除治疗内胆管多发性结石的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胆管 结石 肝叶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规则切除治疗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接受不规则切除手术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情况。结果42例患者中35例接受完整随访,30例完全治愈,优良率85.71%(30/35),42例手术患者术后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4.29%(6/42)。随访2年后35例患者中残留结石5例,残留率14.29%(5/35)。结论不规则切除内胆管结石具有残石率低,并发症少、疗效好的优点,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不规则 肝切除 肝内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切除治疗血管瘤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治疗血管瘤患者 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 25例,分别采用腹腔镜和开腹切除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 3d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 3d引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同时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 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治疗血管瘤较开腹治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风险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手段。

  • 标签: 腹腔镜 肝切除 肝血管瘤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治疗血管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实施的18例腹腔镜切除治疗血管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应用腹腔镜完成手术。血管瘤平均直径为7.6(5.5-14)cm,手术时间为(121±44)min。13例患者术中选择性半阻断,术中平均出血量283(60-90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6-12)d。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1例患者并发胸腔积液,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掌握半血流阻断技术,选择正确的实质离断平面,合理应用离断实质器械,腹腔镜血管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腹腔镜 肝切除术 肝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准切除治疗复杂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的80例复杂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用精准切除治疗,对照组用传统切除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与术后复发比对照组少,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切除术相比,精准切除术在复杂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更显著的疗效。

  • 标签: 精准肝切除术 复杂肝肿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右后叶切除治疗肿瘤临床价值。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从2019年1月—2021年3月我院收入的肿瘤患者中选取,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获得80例,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右后叶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右后叶切除术。对临床手术指标和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两组对比,观察组均更优,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右后叶切除治疗肿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

  • 标签: []腹腔镜 肝右后叶切除术 肝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