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肝癌患者的疼痛护理干预计划。方法选择2015-2017年收治的70例肝癌患者,按照11比例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联合综合护理的观察组。对比两组肝癌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护理前后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肝癌患者VAS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两组肝癌患者VAS评分结果再次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肝癌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治疗期间配合综合护理利于患者疾病疼痛感受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利于治疗预后。

  • 标签: 肝癌 综合护理 疼痛情况 治疗工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6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护理。结果46例肝癌患者均顺利实施了介入灌注化疗+动脉栓塞术,肿瘤明显缩小。结论运用科学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不但可以保证种治疗手段的顺利进行,提高疗效,而且可以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作为肝癌的高发国家,对于肝癌的治疗应给予重视,随着检查手段的不断进步及肝脏外科的不断发展,对于肝癌的手术切除和患者预后都有很好的提高,通过对肝癌的外科治疗进行综述,希望对临床肝癌的治疗给予指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小肝癌患者治疗当中,传统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一整年内收治的34例小肝癌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均匀分成传统组与新型组,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性质手术治疗,新型组患者则需要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及具体手术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大致相当,数据比较无差异(P>0.05),但是新型组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传统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小肝癌患者治疗中,传统手术与射频消融治疗在效果方面大致相当,但是射频消融在患者相关手术指标方面存在明显优势。

  • 标签: 小肝癌 手术 射频消融术 切除 疗效
  • 简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中心估计。2012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约为78.2万例.中国占50%。2015年我国肝癌的新发患者数估计为46万人.死亡人数为42万。二者均在所有肿瘤中排第三位[2]。局部区域治疗失败是肝癌患者的常见死因。因此局部区域治疗技术的改进.对于提高肝癌患者生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早期的肿瘤可以用可治愈的方法治疗,局部晚期肿瘤主要治疗目的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延长生存率。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放射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 肝癌患者 局部区域治疗 晚期肿瘤
  • 简介:摘要肝癌是人类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病死率较高的癌症之一,受肿瘤的部位、大小、数量、肿瘤来源、肿瘤进展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约30%的肝癌患者可行手术切除,70%的患者只能采取非手术切除。射频消融术(RFA)是对不宜手术或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特别是肿瘤直径≤3cm)患者实施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微创、简便、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患者对此了解不多,易产生恐惧感。RFA是一项新兴技术,其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外科手术。本文分析了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

  • 标签: 射频消融 肝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肝癌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35例晚期肝癌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出院后电话随访统计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结果经综合护理,本组35例患者有32例满意,满意度达91.4%。结论科学、专业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人员推广应用。

  • 标签: 晚期 肝癌 综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癌介入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46例肝癌介入患者,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效果。结果46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达84.8%(39/46),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80.4%(37/46)。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肝癌介入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癌 介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行肝癌根治术的老年肝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7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年龄随机分为对照组(非老年患者)与观察组(老年患者),上述患者均给予肝癌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比其长期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广泛肝切除术概率较对照组高,P<0.05,其复发概率、5年总体生存概率以及无瘤生存概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行肝癌根治术可将老年肝癌患者预期的存活时间延长。

  • 标签: 肝癌根治术 老年 肝癌 临床特点 长期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护理干预措施及护理满意度。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6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肝癌患者经治疗结合精心的护理干预后,不适症状消失或缓解,情绪稳定,2例出现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100%。结论及时有效的治疗结合精心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消除或缓解不适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肝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32例肝癌介入治疗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告知手术过程和术中配合方法进行术前评估、训练、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给予有效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通过专业化护理,32例病人术前情绪稳定,术中配合得当,治疗过程顺利,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介入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创伤小、适用范围广、疗效确切等优点。术前心理护理,准备,术中的配合,术后观察及时处理各种不适实是使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癌切除联合全脾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合并继发性脾功能亢进(SHS)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75例PHC合并SHS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与对照组(82例),观察组治疗方案为肝癌切除术联合全脾切除术,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单纯性肝癌切除术。结果①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75±155)mlVS(450±135)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手术前,两组患者红细胞(RBC)(3.1±0.4)×1012/LVS(3.0±0.5)×1012/L、白细胞(WBC)(1.83±0.55)×109/LVS(1.75±0.52)×109/L、血小板(PLT)(64±13)×109/LVS(66±15)×109/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d,两组患者RBC(3.4±0.3)×1012/LVS(3.3±0.4)×1012/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BC(7.19±1.39)×109/LVS(2.74±0.63)×109/L、PLT(375±59)×109/LVS(185±28)×109/L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3%VS17.1%)、病死率(3.2%VS4.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联合全脾切除术是治疗PHC合并SHS的理想方案。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继发性脾功能亢进 肝癌切除术 全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与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且接受治疗的原发性弥漫结节性肝癌患者26例和18例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上述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和CT扫描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诊断经验。结果整理发现,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患者CT表现主要特点如下平扫或增强扫描时,肝脏各叶体积比例均明显异常,不成比例;平扫时,肝脏各叶呈现等密度或弥漫性低密度小结节,且边界模糊;增强扫描时,发现肝脏各部位病灶未出现明显强化或呈环状强化;对于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其CT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平扫时,肝脏各叶呈多发混杂密度结节影,且边界不清晰;增强扫描后,病灶边缘均出现明显的环状强化,但最外层显示为低密度,并无明显强化,“牛眼征”和“门静脉瘤栓”患者依次为14例和2例。结论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患者和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CT表现均具备较为明显的临床特征和特异性,通过联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他检测结果,有利于病症的鉴别和确诊。

  • 标签: 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 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 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与开放式肝癌切除术的疗效比较。方法筛选2013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的患者11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1年的随访,统计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88.33%,较比开放组患者85.45%的总有效率略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生发生率为8.33%,较比开放组术后并发症的20%的发生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患者1年随访生存率为83.33%,较比开放组的72.73%的1年生存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与开放式肝癌切除术的近期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开放式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容易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跟踪随访,腹腔镜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开放式治疗组,所以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远期效果较好,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癌 腹腔镜 开放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重点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叮嘱患者检查前空腹8h以上,检查时取平卧或侧卧,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将探头放在患者肝区,常规检查肝脏形态、大小,检测肝癌部位、大小、内部回声,检测肝癌部周边异常血流,门静脉及周围、肝动脉及分支血流形态、特点等,记录检查结果。结果本文70例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诊断为肝细胞癌,其中结节型40例,块状型20例,弥漫型10例。彩超检查结果为结节型40例,块状型18例,弥漫型8例,诊断符合率为94.3%。结论本文中,诊断符合率为94.3%,诊断符合率较高,可见彩超检查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很大帮助,提高了超声检查对肝癌的诊断率。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彩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旨在保证介入疗效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细给患者介绍治疗目的、方法及效果,做好心理护理和基本的护理。结果肝癌介入护理,是疗效的重要保证,它不但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还可使患者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操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周密细致的护理对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实施和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肝癌 护理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肝癌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6例BCLC分期中期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划分为化疗栓塞组和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结果患者1年随访生存率为83.33%,化疗栓塞组的72.73%的1年生存率较高(P<0.05)。治疗后,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比化疗栓塞组有所优势(P<0.05)。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2.61%比化疗栓塞组的69.57%要高(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效果理想,不仅临床治疗效果高,还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抑制肿瘤发展,提高患者生存期,值得推广。

  • 标签: 分子靶向药物 肝癌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