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肺泡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护理方法及临床体会。方法2010年11月至今,我院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患者12例,对1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其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例PAP患者均能顺利完成肺泡灌洗术且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训练、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密切观察、配合,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保证肺泡灌洗术的顺利进行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肺泡蛋白沉积症 肺泡灌洗术 治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1例弥漫性肺泡出血的钩端螺旋体病例,展示了该病影像上从少量出血到大量出血,直至病变吸收消散的动态演变过程,简述重型钩端螺旋体肺出血综合征(SPFL)的发病、影像及治疗,分析并总结了疾病的诊断思路,为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凶险的弥漫性肺泡出血,从影像学可看到病变急起、进展迅速且弥漫分布,经俯卧位通气,有创机械通气及药物治疗后病变较快吸收的动态演变过程,并结合文献讨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的发病、影像和治疗,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护理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回顾分析经我院肺泡灌洗术治疗的2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资料,观察其护理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21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未见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并且,治疗后动脉氧分压高于治疗前,而二氧化碳分压却低于治疗前,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而言,合理的治疗结合精心的护理,是肺泡灌洗术治疗成功的关键,更是提高患者预后的重点所在。

  • 标签: 肺泡灌洗术 肺泡蛋白沉积症 护理方法 临床体会
  • 简介:患者,男,51岁,退役军人,因活动后气促半年余,咳嗽、咳痰2mo余入院。患者近半年来无明显诱因感活动后气促,以爬楼时为明显,无发热、胸痛、心悸、咯血,未引起重视。两月来症状加重,伴咳嗽、咳痰,呈阵发性咳,痰呈白色黏液痰,不易咳出,无发热、胸痛、咳铁锈色痰、盗汗,亦无腹痛、水肿、呕吐,伴乏力、体重减轻。曾来我院行胸部CT提示“双肺弥漫性病变”,

  • 标签: 肺泡蛋白沉积症 双肺弥漫性病变 活动后气促 退役军人 体重减轻 胸部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AlveolarProteinosis,PAP),也称肺泡磷脂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不明原因的疾病。1958年Rosen等首先报道本病。其临床以进行性气促,低氧血症为特征。本病罕见,缺乏临床特征,缺乏对本病的认识,误诊漏诊率高。现将我科2002年收治的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肺泡蛋白沉积症 肺泡磷脂沉积症 诊断 治疗 低氧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积症,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1岁。结果7例均表现为两肺对称或不对称分布弥漫性斑片影和实变影,呈地图样改变。其中6例肺野呈磨玻璃样改变,6例呈铺路石样改变,4例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结论PAP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肺实质病变,但其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再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就可作出可靠的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泡微石症(Pulmonaryalveolavmicrolithiosis,PAM)是一种罕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影像学及病理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笔者就本院收治的一例患者资料,CT表现,病理表现作一分析,并结合文献对该病加以讨论。

  • 标签: 肺泡微石症 影像学 病理
  • 简介:1急性肺损伤基本概念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是指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严重感染等打击后,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的综合征。ALI的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②低氧血症,PaO_2/FiO_2≤300mmHg;③胸片显示双肺浸润阴影;④肺动脉嵌入压(PAWP)≤18mmHg或临床除外心源性因素。ALI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期阶段,而ARDS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在肺部的表现和主要组成部分。MODS晚期可发展为多

  • 标签: 巨噬细胞肺损伤 肺泡巨噬细胞
  • 简介:13例BALF和TBLB均经病理确诊,其中确诊PAP后使用皮质激素治疗2例,本资料中2例无症状体检发现两肺弥漫阴影确诊时

  • 标签: 例报告 沉积症 症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肺泡灌洗液、血清中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P-D)、和A(SP-A)水平变化情况与尘肺病患者肺部炎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于2019年10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煤工尘肺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列为观察组,另纳入同矿区具备相同粉尘接触条件的100例非尘肺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肺泡灌洗液SP-D、SP-A、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比较煤工尘肺病不同分级患者血清、肺泡灌洗液SP-D、SP-A水平,比较煤工尘肺病患者不同分级血清、肺泡灌洗液IFN-γ、IL-10、TNF-α水平,分析血清SP-D、SP-A与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肺泡灌洗液SP-D、SP-A水平更低,血清、肺泡灌洗液IFN-γ、IL-10、TNF-α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P-D、SP-A与血清、肺泡灌洗液IFN-γ、IL-10、TNF-α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SP-D、SP-A水平越低,血清、肺泡灌洗液IFN-γ、IL-10、TNF-α水平越高,尘肺病患者的病变程度也越严重,进而预后情况也越差,临床可以通过调节机体IFN-γ、IL-10、TNF-α水平对疾病进行有效控制,进而改善预后情况。

  • 标签: 尘肺病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 炎性因子 肺部炎症
  • 简介: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alveolarproteinosis,PAP)是一种罕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以过碘酸雪夫染色(periodicacid-schiffstain,PAS)阳性的蛋白质、磷脂以及其他絮状物质在肺泡腔和终末呼吸道内沉积为主要病理特征[1-4]。1958年PAP由Rosen等[5]首次报道。PAP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和误诊,在此对PAP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以提高诊断率。

  • 标签: 肺泡蛋白沉着症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抗体 铺路石样改变 肺泡灌洗
  • 简介:另2例患者CT表现虽为双肺,  4例患者表现为双肺对称分布大片状密度增高影,2例患者表现为双肺非对称性片状密度增高影

  • 标签: 影像学特征 沉积症 症影像学
  • 简介:摘要肺泡性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肺部良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多为体检发现。现报道3例肺泡性腺瘤,总结临床病理特征,探讨鉴别诊断要点。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66、61、33岁,体检影像学发现肺部结节,予手术切除,组织学呈多囊性结构,囊壁衬覆Ⅱ型肺泡上皮细胞,间质为增生的纤维细胞,均形态温和。肺泡性腺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及组织学形态,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特征和检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3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炎性反应型占71.88%,弥漫型占18.75%,孤立结节型占12.5%。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属于周围型肺癌中的一种,不同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很大差异,利用CT检测,有助于增加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细支气管肺泡癌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严重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经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的严重肺部感染患者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及深部吸痰,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肺泡灌洗前后血气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疗效观察显效4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83%。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是一种相对安全、简便、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缩短疗程,减少住院费用。

  • 标签: 肺炎 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 疗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