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四肢骨巨细是一种潜在恶性病变,以往采用刮除植骨术或骨水泥填充为主要治疗手段,其中磷酸钙骨水泥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填充材料。对于肿瘤巨大,保留关节困难者采用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可使局部复发率得到有效控制。药物方面,双膦酸盐类药物和狄诺塞麦的使用使其治疗出现巨大进展。狄诺塞麦作为一种最新上市药物,对于骨巨细的治疗效果良好,使用该药有望进一步控制骨巨细手术前后复发,提高治愈率。对于肿瘤巨大,难以保留关节者,今后是否可采用刮除植骨+狄诺塞麦治疗的方式,保留关节,减少人工关节的使用,提高效费比,值得期待。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治疗 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探索在诊断婴儿巨细病毒感染中采用尿液巨细病毒DNA联合血清巨细病毒特异抗体检测的诊断价值,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5月本院收诊的90例疑似巨细病毒感染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尿液巨细病毒DNA和血清巨细病毒特异抗体对患儿进行检测,比较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与治疗前后患儿检测结果。结果:尿液巨细病毒DNA检测的阳性率58.89%(53/90)、特异性62.22%(56/90)与血清巨细病毒特异抗体检测阳性率51.11%(46/90)、特异性61.11%(55/9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阳性率78.89%(71/90)、特异性91.11%(82/90)与两种单一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尿液巨细病毒DNA和血清巨细病毒特异抗体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在诊断婴儿巨细病毒感染中采用尿液巨细病毒DNA联合血清巨细病毒特异抗体检测的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尿液巨细胞病毒DNA 血清巨细胞病毒特异抗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接收的骨巨细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骨巨细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CT对两组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比较两组扫描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增强前平均CT值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增强后平均CT值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增强扫描CT值 骨巨细胞瘤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诊断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溶骨性骨质破坏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经相关诊断确诊有骨巨细(A组)与非骨巨细(B组)患者分别各为40例,两组均给予增强对比剂,并对其相关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CT值和CT值增加值明显高于B组患者,组间相比差异明显纳入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结论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治疗中具有不错的应用价值,值得更加广泛的借鉴和运用。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增强扫描CT值 CT值增加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性分析肾移植术后巨细病毒肺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50例肾移植术后巨细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常规药物治疗及全面护理干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仅有1例因脑水肿导致长期昏迷,最终放弃治疗而死亡。结论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肾移植术后巨细病毒肺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巨细胞病毒肺炎 肾移植术 护理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诊断中的作用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溶骨性骨质破坏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变情况分成骨巨细组和非骨巨细组,每组53例。对这两组患者展开CT增强扫描,并对两组患者病变增强后CT值以及CT值增加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发现,骨巨细组增强后CT值、CT值增加值均较非骨巨细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骨巨细的诊断过程中,增强CT扫描后的CT值以及CT值增加值可提高可靠的参考依据,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 标签: 增强CT扫描 骨巨细胞瘤 增强CT值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患者巨细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为CMV感染的监测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移植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398例,应用KaplanMeier及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CMV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398例患者中233例发生CMV感染,累计发生率为58.5%。单因素分析表明,HLA不全相合,预处理过程中使用抗人免疫球蛋白(anti-humanthymocyteglobulin,ATG),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s,GVHD),泼尼松用量≥1mg/kg与CMV感染发生率增加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HLA不全相合(HR=2.765,P=0.000),预处理过程中使用ATG(HR=3.866,P=0.000),泼尼松用量≥1mg/kg(HR=4.767,P=0.000)使CMV感染的风险增加。结论:供/受者HLA不全相合,预处理过程中应用ATG,及治疗过程中泼尼松用量≥1mg/kg都会增加患者CMV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发病与巨细病毒(CMV)感染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4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9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MVIgG抗体。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CMVIgG抗体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38)。结论精神分裂症发病与CMV感染间存在相关性。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巨细胞病毒
  • 简介:目的:探讨巨细病毒(CMV)感染对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严格筛选103例首次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孤立性房颤患者,随访观察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情况。所有患者于射频消融术前检测血清CMV免疫球蛋白(Ig)G抗体水平。结果:平均随访(12.8±7.0)个月,29例患者房颤复发。与未复发者相比,复发者年龄较小[(54.03±9.84)比(59.1±11.0)岁,P=0.034]、血清CMVIgG抗体水平较高[(260.24±29.10)比(241.34±33.49)mg/L,P=0.01]。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MVIgG抗体水平是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1.013,95%可信区间(CI):1.0~1.025,P=0.029]。血清CMVIgG抗体水平截断值为237.61μg/mL时预测房颤复发的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49%。结论:CMV感染与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相关,房颤患者的血清CMVIgG抗体水平预测消融术后房颤复发具有良好的敏感性。

  • 标签: 心房颤动 巨细胞病毒感染 导管射频消融术 复发
  • 简介:摘要观察巨细病毒导致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临床价值。对某医院收治的73例巨细病毒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通过对比发现,婴幼儿巨细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多以咳嗽为主要表现,中等发热伴喘息,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球蛋白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下呼吸道感染 免疫球蛋白
  • 简介:颅内碰撞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肿瘤在颅内混杂或相邻生长,肿瘤组织中不含脑组织。颅咽管与毛细胞星形细胞都是常见的颅内肿瘤,

  • 标签: 颅内肿瘤 碰撞瘤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颅咽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的MRI影像学表现,提高该病临床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例儿童颅内毛细胞型星型细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受试者手术病理资料以术前MRI诊断资料,分析MRI影像学表现。结果受试者中,肿瘤位于幕上者25.0%肿瘤位于幕下者75.0%均为良性。MRI常规扫描肿块周围水肿者2例,肿块囊实性构成比最高为70.0%(P<0.05);肿块囊性部分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实性部分呈稍长T1、长T2信号,肿块均为DWI低信号或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显示明显强化的壁结节不伴囊壁强化占比(70.0%)最高(P<0.05)。结论颅内毛细胞型星型细胞MRI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 标签: 颅内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中枢神经肿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患者,女,56岁,回族,已婚。以'发现左乳肿物1年'为主诉,门诊以'左乳肿物性质待定'收入院。查体:T36.3℃,P84次/min,R22次/min,BP110/70mmHg。患者既往患糖尿病5年,注射诺和锐控制血糖,2009年行胆囊切除术,否认肝炎及结核等传染病史,绝经6年。专科检查:胸廓无畸形,双乳对称,外观及皮肤无明显变化,双乳头无内陷及溢液,

  • 标签: 恶性梭形细胞瘤 乳腺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