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定量检测疑似人巨细病毒(HCMV)感染婴儿血液、尿液及对应母亲乳汁中的HCMV-DNA,评估三者在不同年龄组内辅助诊断HCMV感染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疑似HCMV感染婴儿,根据年龄分为两组新生儿组(<28d,n=49)和28d-5个月组(n=131),分别收集血液、尿液及母乳,分别检测HCMV-DNA。结果新生儿组血液、尿液及母乳HCM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9.8%、20.4%和83.7%,28d-5个月组三者检出率分别为64.9%、87.8%和74.0%,28d-5个月组尿液检出率显著高于新生儿组(P<0.01),而母乳检出率却显著低于新生儿组(P<0.01)。结论不同年龄组尿液及母乳中HCMV-DNA检出率不同,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送检标本对提高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巨细胞病毒 血液 尿液 乳汁
  • 简介:摘要骨巨细是一种起源于骨骼的非成骨性结缔组织由增殖性单核细胞和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构成的具有局部复发倾向的侵袭性原发性良性骨肿瘤,常发生于四肢长骨的骨端,其中以股骨下端最为多见,扁骨及不规则骨较少,特别是胸壁肋骨在国内文献中报道案例较少,以及对应力性损伤外伤史的研究程度和重视程度不够。

  • 标签: 胸壁 骨巨细胞瘤 应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30例溶骨性骨质破坏患者,其中骨巨细患者占15例,非骨巨细患者占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增强对比剂,对比2组患者CT增强值的差异性。结果骨巨细患者增强后CT值以及CT增加值明显高于非骨巨细患者(P<0.05)。结论增强扫描CT值,可以有效提高骨巨细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增强扫描CT值 骨巨细胞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脊椎骨巨细的X线片、CT及磁共振表现。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20例脊椎骨巨细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X线片、CT及磁共振表现。结果本组腰椎肿瘤5例、胸椎肿瘤11例、颈椎肿瘤4例,其中12例累及椎体和附件,8例累及椎体;病变均突入椎管,对脊髓造成压迫。X线片、CT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及偏心性骨质破坏,磁共振表现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增强后病变实性部分呈不均匀强化。结论脊椎骨巨细的影像学特征比较典型,CT及磁共振检查可明确显示病变及其累及范围,对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磁共振 CT X 线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309-01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人类巨细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分子进行抗原表位预测,构建并表达具有多表位的重组融合蛋白并进行免疫原性鉴定.方法GenBank中查询HCMV氨基酸序列,利用BepiPred、ABCpred、BcePred、PREDICTED四种在线表位预测软件进行细胞表位预测,筛选出可能的抗原决定簇表位,构建、原核表达,并利用免疫印迹实验筛选出可用的表位抗原,原核表达出融合蛋白,用WesternBlot和ELISA检测其抗原性.结果综合预测分析结果,得出13种可能的表位,构建出pET32a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这13种表位的融合蛋白,经免疫印迹技术筛选出gp52、GB3、PP150-1、GB-5具有较强的抗原性表位,通过Ni2+亲和柱纯化,对gp52融合蛋白免疫印迹试验结果表明,蛋白抗原性较强;ELISA法鉴定具有较高的抗原性及特异性.结论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能获得高效表达,纯化的融合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对后期建立人HCMV免疫检测试剂提供了可能性.关键词预测软件;抗原表位;原核表达;纯化;鉴定中图分类号R39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40-01

  • 标签:
  • 简介:<正>在孕期TORCH感染中,巨细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备受关注。风疹病毒感染一次后,通常可获得终身免疫,不曾感染者可接种疫苗主动免疫。而CMV感染不仅涉及孕妇,且人群广,可反复感染,也无可用的疫苗,宫内感染后可造成严重后果。虽然医生建议女性怀孕前最好能做一次CMV感染筛查,但临床仍有不少孕妇在孕期未作CMV感染筛查,因此准确判断孕期感染的时间

  • 标签: 产前筛查 原发感染 终身免疫 主动免疫 巨细胞病毒 宫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巨细段切除自体腓骨头游离移植重建桡腕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11例桡骨远端骨巨细患者为研究对象,予肿瘤切除术并取自体腓骨头移植重建桡腕关节,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在腕关节掌屈、背伸、尺偏、桡偏上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握力是健侧百分比也有明显提高,治疗前后在掌屈、背伸、尺偏、桡偏、握力是健侧百分比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疗效上,优良率60.87%,总有效率为86.96%;治疗后在肢体疼痛上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在功能活动、腕关节活动度、手精细操作、抬举能力和自我感受则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前后在肢体功能评估6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治疗后供区关节活动度平均增加(10.2±1.6)°,肌力增加Ⅰ级以上4例,Ⅱ级5例,Ⅲ级及以上2例.皮肤感觉上有8例恢复良好.结论桡骨远端骨巨细切除自体腓骨头移植重建桡腕关节疗效显著.关键词桡骨远端骨巨细;腓骨头移植;重建桡腕关节Efficacyofdistalradiusbonegiantcelltumorresectionwithautologousfibularheadgraftreconstructionwristjoint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efficacyofdistalradiusbonegiantcelltumorresectionwithautologousfibularheadgraftreconstructionwristjoint.MethGods23patientsofgiantcelltumorofdistalradiusfromJune2010-June2015wereselected.theyweretreatedwithtumorresection,andtheywerereconstrucGtionofwristjointbyautologousfibularheadgraft.andchangesrelatedindicatorsofpatientbeforeandaftertreatmentwereanalysised.ResultsAftertreatment,thewristflexion,dorsiflexion,ulnardeviation,radialdeviationonthanbeforetreatmentsignificantlyimprovedgripstrengthiscontralateralpercentagehassignifGicantlyimprovedaftertreatmentinflexion,dorsiflexion,ulnardeviation,radialdeviation,gripstrengthcontralateralpercentageis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totaleffect,goodrateof60.87%,totaleffectiveratewas86.96%;decreasedsignificantlyaftertreatmentcomparedwithbeforetreatmentonlimbpain,andinthefunctionalactivities,wristactivityhandfineoperation,liftingabilityandself-perceptionisbeforetreatmentsignificantlyimprovedaftertreatmenttoassessthesixthaspect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inthelimbfunction;aftertreatmentofmotionforthedistrictaverageincrease(10.2±1.6)°,musclestrengthincreasedmorethan4casesofgradeⅠ,Ⅱgrade5cases,gradeⅢandabove2cases.Thereare8casesofrecoveryfeelgoodontheskin.Conclusionthedistalradiusbonegiantcelltumorresectionofthefibularheadgraftreconstructiontakeradialanatomicalrelationshipsignificanteffect.Keywordsthedistalradiusbonegiantcelltumor;fibularheadgraft;reconstructionradialanatomicalrelationship中图分类号R73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3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重症巨细病毒性肺炎的各种临床特征,同时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2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小儿重症巨细病毒性肺炎病人,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在分析其临床特征的基础上,对照组32例研究对象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而实验组32例研究对象接受针对性治疗方案,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效果。结果经治疗之后,实验组有30例达到有效标准,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3.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1.25%。同时,实验组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病例,而对照组出现4例(12.50%)并发症病例,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小儿重症巨细病毒性肺炎大多出现于半岁以下的婴儿群体中,且通常会合并系统受损、器官受损等症状,需以机械通气作为主要治疗方案,从而不断提升病人生存质量。

  • 标签: 小儿 重症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临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重庆地区婴儿巨细病毒性肝炎(CMV肝炎)病例的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婴儿CMV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8年1月~2010年4月住院确诊为CMV肝炎的186例婴儿的临床资料,从流行特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9天~3月157例(84.4%),4~6月22例(11.8%),7~10月7例(3.8%)。60例(32.3%)来自农村,81例(43.5%)来自郊区,45例(24.2%)来自市区。2.148/186例(79.6%)以黄疸为首发症状就诊,临床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合并胆道闭锁44/186例(23.7%),肺炎91/186例(48.9%),先天性心脏病26/186例(14.0%),腹股沟疝11/186例(5.9%)。结论1.CMV肝炎主要发生于1~3月的小婴儿。农村和郊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市区。2.婴儿CMV肝炎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以黄疸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还包括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常合并其它系统损害或先天性畸形。

  • 标签: 婴儿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 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尺骨近端骨肿瘤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1例行定制型肘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尺骨鹰嘴骨巨细病例并进行肘关节功能评价;计算机检索1990~2014年,Pubmed、Cochrane图书馆、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发表的文献,手工检索已发表的骨科论文及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研究并讨论。结果本例患者随访5个月,术后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50分升至术后5个月80分,肘关节屈伸范围从60°(30~90)°改善至120°(0~120)°。6篇文献详细报道了尺骨近端肿瘤的手术方式、疗效及并发症,其中4篇报道7例尺骨近端骨巨细病例。结论尺骨近端骨巨细患者行定制型肘关节假体置换治疗,术后随访效果满意;对尺骨近端恶性肿瘤、复发肿瘤及浸润范围过大肿瘤,定制型肘关节假体置换术近期效果满意。

  • 标签: 肘关节假体 骨巨细胞瘤 尺骨鹰嘴 定制型假体
  • 简介:摘要人类巨细病毒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早期的主要感染并发症及死亡原因,既往因巨细病毒感染导致的间质性肺炎死亡率高达80%以上。巨细病毒属于人类疱疹病毒乙组DNA病毒,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80%一100%),正常人感染巨细病毒后,由于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巨细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复制水平低下,以一种潜伏整合状态存在,通常无临床症状。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抗体检测 婴幼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更昔洛韦应用于小儿巨细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诊治的84例巨细病毒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2例予以更昔洛韦单药治疗,研究组42例予以布地奈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并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症状改善效果、血清生化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血清生化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病毒感染肺炎效果显著,改善患儿病症情况。

  • 标签: 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 布地奈德 更昔洛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巨细病毒(HCMV)感染与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关系的机制。方法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稳定型心绞痛(SA)、对照组血清HCMV抗体及脂联素和IL-6浓度。结果ACS组HCMV-IgM、HCMV-IgG阳性及SA组HCMV-IgM、HCMV-IgG阳性43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血清IL-6显著增高(P<0.01),脂联素显著降低(P<0.01),脂联素与IL-6呈负相关(r=-0.508,P<0.001)。结论HCMV感染可通过升高血清IL-6水平,降低脂联素水平,参与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

  • 标签: 冠心病 白细胞介素-6 脂联素 巨细胞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细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CSF)中VP1序列分子分型研究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胶州市人民医院和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采用通用引物和VP1段分子分型引物分别对63例无菌性脑膜炎和脑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的CSF标本进行扩增,对VP1分型引物扩增阳性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及分型研究。结果采用通用引物经2次PeR检测急性期患儿的CSF标本共47例(47/63,74.6%)阳性,恢复期仅3例(3/57,5.3%)阳性。采用分型引物经2次PCR检测通用引物扩增阳性的47例急性期的CSF标本共3l例(62.0%)阳性,其中4例脑炎和20例脑膜炎进行了序列测定。测序结果通过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对比分析,发现同一型别内序列同源性在97%-99%,不同型别之间同源性只有74%~76%,所有CSF进行病毒分离,11例(11/63,17.5%)阳性,阳性率明显低于VPl段分子分型的检测结果,除l例CSF标本病毒分离为ECHO7的患儿,通用引物扩增阳性而VPl分型引物扩增失败外,其余血清型别与VPI段分子分型研究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巨细病毒是儿童无菌性脑膜炎和脑炎最重要的病原体;采用通用引物所建的RTPCR是快速检测巨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有效方法;分型引物扩增VPl部分序列并测序,与GENBANK中的巨细病毒标准毒株进行对比,根据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进行巨细病毒分型,为巨细病毒的分型及巨细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诊断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 标签: VPl RT.PCR 巨细胞病毒 分型
  • 简介:目的:探讨脑多形性黄色型星形细胞(pleomorphicxanthoastrocytoma,PXA)的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左侧海马脑PXA进行头颅MRI检查、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头颅MRI在左侧海马发现直径约0.8mm的斑片状异常信号影,T1W1稍低信号,T2W1稍高信号,部分囊影呈现高信号,边界不清楚,未见明显占位效应。其余脑组织的信号均匀,异常信号影未见。光镜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组织含较多砂粒体、似黄色样,与正常脑实质的界限欠清,细胞形态多样,由梭形、单核样及椭圆形等形态细胞组成,多核巨细也散在可见,细胞胞浆有的含脂滴,细胞间质可见嗜酸性颗粒小体,灶区附近可见散在淋巴粒细胞浸润。对PXA患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化学特染发现,肿瘤细胞表达中GFAP、CD34、S-100、Vimenin为阳性,EMA、CD163、NF、NeuN染色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小于2%;对其进行网状纤维染色,可发现网状纤维网将细胞分割包绕于其中。结论:脑PXA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正确认识其特征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脑多形性 黄色 星形细胞瘤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该病的MRI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的MRI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8例为单侧肿块,2例为双侧肿块。MRIT1WI以等信号为主,T2WI呈略高信号伴不同程度的高信号。D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增强。结论卵巢卵泡膜细胞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且有利于明确肿瘤的位置与范围,对外科治疗计划的制定起到借鉴帮助作用。

  • 标签: 卵泡膜细胞瘤 卵巢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细胞神经(ganglioneuroma,GN)是起源于交感神经节细胞的少见良性肿瘤。发生在肾脏的病变非常罕见,国内迄今文献报道不足5例。由于该病例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容易误诊。本文对1例确诊为肾节细胞神经的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泌尿系肿瘤 节细胞神经瘤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