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乳腺肿块恶性的彩超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1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91例患者中,72例为乳腺良性肿瘤,19例为乳腺恶性肿瘤,彩超结果显示70例为乳腺良性肿瘤,21例为乳腺良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6.7%。结论临床上运用彩超对乳腺肿块恶性进行诊断时,正确判断肿块的形态和边界特征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乳腺肿块 良恶性 彩超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成像技术在肺部恶性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螺旋CT机对124例肺部有肿块的患者进行CT扫描,通过影像学资料分析标本的病理特点。结果通过CT扫描查出124个病灶,其中左叶有66个,右叶58个,动脉期发现89个病灶,检出率为71.7%,门静脉期发现87个病灶,检出率为70.2%,延迟期发现92个病灶,检出率为75.8%。结论螺旋CT扫描具有快速,方便,安全性高等优势,对于肺部恶性肿块的定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CT 肺部良恶性肿块 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本组神经鞘瘤的诊治总结探讨上肢神经鞘瘤恶性的鉴别。方法:本组21例,均以发现手部及前臂大小不等,时间及数量不同的肿物入院,其中,男10例,女11例;其中发源于正中神经6例,尺神经6例,桡神经浅支3例,指掌侧总神经3例,指固有神经2例,骨间背侧神经1例。瘤体大小不一,黄豆至拳头大小。大多为单发,少数多发。发现时间2月至42年。结果:本组21例,17例1次切除治愈,患肢恢复良好外形及功能;3例复发患者中2例再次切除后随访未再见复发,1例复发后再次切除病理诊断为恶性神经鞘膜瘤,2月后转移,接受化疗。1例首次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拒绝治疗,8月后死亡。结论:前臂及手部神经鞘膜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但有少数恶性存在,需引起重视,尽早鉴别采取必要治疗。

  • 标签: 神经鞘瘤 鉴别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客观评价超声对卵巢恶性畸胎瘤的诊断价值,总结提升卵巢恶性畸胎瘤患者诊断精准性的临床方法。方法以随机方式选择本院妇科近两年收取的24例卵巢恶性畸胎瘤确诊患者,选择超声诊断为主要检查方案进行检查,观察所有入选患者超声图像。结果所有入选患者接受超声检查以后,发现21例(87.50%)患者属于良性的畸胎瘤,3例(12.50%)患者属于恶性畸胎瘤。结论超声对卵巢恶性畸胎瘤的诊断价值十分突出,能够对卵巢恶性畸胎瘤做出精确判断,使用效果突出。

  • 标签: 超声 卵巢良性畸胎瘤 卵巢恶性畸胎瘤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患者CA199的表达来探讨其表达升高的意义。方法对79例入选者进行了CA199的检测,并观察了CA199正常组和异常组的差异。结果CA199表达异常组有器质性疾病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CA199表达正常组,CA199表达异常组肿瘤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CA199表达正常组。结论CA199的表达异常,对临床疾病诊断有一定意义。

  • 标签: CA199 肿瘤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后恶性肿块超声造影灌注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腹膜后肿块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良性和恶性将其分成两组各23例,对两组患者实施超声诊断和超声造影检查了解两种肿块性质的特征差异。结果恶性肿块造影诊断时其中央型增强占据的比例为69.57%(16例),良性肿块的信号周边性增强为主,比例为73.91%(17例),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管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超声造影诊断技术能够准确的诊断恶性肿块的特性,有利于患者的诊断和鉴别。

  • 标签: 腹膜后良恶性肿块 超声造影灌注诊断 特征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超声造影在肝脏恶性肿瘤中具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肝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并对患者不同病变的肝脏超声造影的增强特点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经超声造影检查,肝脏恶性病变患者的增强开始时间、峰值时间、持续时间及减退时间均显著早于肝脏良性病变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恶性病变患者的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延迟期病变增强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结论采用超声造影的检查方法,可将患者组织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情况充分反映出来,在诊断肝脏恶性病变肿瘤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脏良恶性病变 超声造影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恶性肿瘤的超声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在2005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超声科就诊的患者。其中意外发现肿块的有33例,体验发现肿块的有15例,自觉乳腺胀痛有45例,乳头溢液有7例。以上患者在手术前都行二维超声、近红外乳腺诊断热像仪检查、CDFI检查。结果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患者中,有93例肿块。经手术证实诊断,呈良性病变的49例其中腺瘤样增生有17例、增生伴囊肿形成7例、纤维腺瘤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3例。恶性病变44例大汗腺样癌13例,粘液癌11例、交界性分叶肿瘤9例,导管内乳头状癌11例,其中原位癌34例、不典型增生2例、浸润性导管癌8例。在良性肿瘤中伴有钙化的有5例,恶性肿瘤伴有钙化的有4例。结论利用超声鉴别乳腺恶性肿瘤效果显著。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鉴别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应用高频彩超鉴别甲状腺结节恶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数字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1日到2015年12月1日期间收治入院的9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高频彩超进行恶性鉴别检查,同时分析恶性结节检查的高频彩超图像特点。结果:高频彩超诊断灵敏性为92.59%,特异性为96.38%。恶性结节的各项超声征象均具有明显差异,P〈O.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高频彩超鉴别甲状腺结节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频彩超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诊断甲状腺结节恶性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接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27例,给予患者超声造影检查,将超声造影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准确率。结果经病理结果显示,12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结节92例,恶性结节35例;超声造影结显示,127例患者中,4例造影图像不理想排除,剩余123例患者中,良性89例,恶性34例。结论在甲状腺结节恶性诊断中,超声造影具有比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造影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恶性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颅内肿瘤患者,按恶性分成两组,恶性肿瘤组17例,良性肿瘤组2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影像学检查,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病灶常规磁共振成像(MRI)T1WI、T2WI序列信号强度及DTI序列信号强度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两组患者病灶T1WI、T2WI序列上信号强度相比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两组患者病灶DTI序列上信号强度相比存在明显差异(χ2=14.74,P<0.05),统计学有意义。良性肿瘤以低信号、等信号为主,恶性肿瘤以高低混杂信号多见。良性肿瘤组患者的ADC值明显大于恶性肿瘤组(t=3.54,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恶性肿瘤在常规MRI检查时强度无明显差异,缺乏特异性,但DTI检查时恶性肿瘤高低混杂信号增多,ADC值小于良性肿瘤诊断界限,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弥散张量成像(DTI) 磁共振成像(MRI) 弥散加权成像(DW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在鉴别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彩超探查甲状腺癌128例,甲状腺腺瘤152例,并对超声图像特征及肿瘤内血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比。结果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良性腺瘤在超声表现如形态、边界、内部钙化灶及肿瘤内血供情况进行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彩超在鉴别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彩超 甲状腺癌 甲状腺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运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结果进行研究。方法首先,对133个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及病理检查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其次,将结节的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评价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弹性成像的灵敏性高于常规的超声检查,而特异性低于后者,两者误诊率分别为19.5%和21.9%,准确率分别为80.5%和78.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病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综合常规超声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乳腺肿块恶性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来我院就诊做乳癌筛查检查的108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108例女性患者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乳腺肿块,然后与手术病理切片诊断实行回忆性对照分析。彩超对于乳腺肿块的声像图诊断,显示肿块的形状、边界回声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特点、包块纵横比、内部细小钙化点等对于乳腺肿块恶性的鉴别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大部分的恶性肿瘤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很紊乱、后方回声逐渐减小、病灶内细小钙化点、恶性肿块血液流动的显示率明显比良性肿块要高。结论彩超对于乳腺肿块恶性的鉴别诊断存在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彩超诊断 乳腺肿块 良恶性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造影对甲状腺恶性结节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9个甲状腺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超声造影灌注过程,观察病灶的增强模式,将其分为不均匀强化、均匀强化、环形强化和不强化;同时观察甲状腺结节造影前后的测值得变化。结果58个甲状腺结节(31个良性结节,27个恶性结节),超声造影表现为不均匀强化者良性6例,恶性20例,呈均匀强化的良性结节8例,恶性结节6例,呈环形强化的良性结节15例,恶性1例,2例良性结节不强化。恶性结节在不均匀强化和环形强化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甲状腺恶性结节在均匀强化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多发钙化的X线特征与恶性疾病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病变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都实施X线钼靶检测,观察乳腺X线特征以及乳腺恶性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良性疾病与乳腺恶性疾病的乳腺X线检测钙化形态、钙化数量、钙化密度、分布情况以及BI-RADS分类都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X线的乳腺检查可以相对清晰的表示出病变钙化特征,对乳腺疾病恶性与以及良性定性意义重大.关键词多发钙化;乳腺X线特征;乳腺;恶性疾病中图分类号R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3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恶性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例恶性乳腺肿块和60例良性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对恶性乳腺肿块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包括乳腺肿块大小、形态、边界、部位、内部回声、血流情况等。结果本组60例良性乳腺肿块边界清、形态规则、均匀低回声、后方回声无衰减、常见有侧方声影;16例恶性乳腺肿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有低回声、内部可见微小钙化;良性乳腺肿块血流分级以0~I级为主,恶性乳腺肿块血流分级主要以Ⅱ~Ⅲ级为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确观察乳腺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性质及血流情况等,可初步判断恶性肿块,对恶性乳腺肿块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良恶性乳腺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对恶性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良性及恶性淋巴结肿大患者102例,对这102例患者采用彩色超声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进行对照。评价彩色超声诊断恶性淋巴结肿大的应用价值。结果彩色超声诊断恶性淋巴结肿大的准确率高达99.0%。结论彩色超声诊断恶性淋巴结肿大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超声 良恶性淋巴结肿大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