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胸腔积液(pleuraleffusion)是肺、胸膜或其他许多全身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胸腔积液病因有100多种,不同病因的胸腔积液其治疗方案截然不同。

  • 标签: 胸腔积液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影像表现及CT诊断。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甲状腺恶性肿瘤的CT影像表现,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4例,甲状腺腺瘤4例,甲状腺癌9例,观察甲状腺病灶的形态有无钙化、囊变、壁结节、淋巴结转移、周围浸润情况及强化程度。结果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局限,多有包膜,囊变率高(70%),表现为多发或单发囊性低密度影,边缘光滑。4例腺瘤平扫时边界清晰,大多可见包膜,增强扫描3例显示完整强化环;1例表现为结节样强化;恶性甲状腺肿瘤平扫时成等或混杂密度,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并向邻近组织侵犯。结论CT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甲状腺 肿瘤 体层摄影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肺恶性肿块的CT征象,分析CT误诊的原因。方法收集经病理及临床、影像学随诊证实的肺癌患者87例及同期CT误诊的良性肿瘤43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CT误诊原因。结果87例肺癌中,CT正确诊断46例,误诊41例;误诊和确诊的肺癌在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淋巴结肿大、浅/深分叶征象的出现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血管集束征和支气管气相征象的出现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气相和胸膜凹陷征分为3个等级,将肺癌出现上述征象0~1个为不典型(等级1),2~3个为较典型(等级2),4~5个为典型(等级3),误诊和确诊肺癌在等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8,P=0.002)。结论导致CT误诊肺恶性肿块,既有征象不典型、技术检查不足等原因,也有诊断医师对征象把握不准、经验不足等主观因素。

  • 标签: 肺肿瘤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颅脑肿瘤的CT诊断方法与效果。方法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脑肿瘤(恶性10例,良性20例)患者均经CT平扫与灌注增强扫描。对全部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脑肿瘤有一些特征性CT表现,平扫可表现为低密度,略高密度或混杂密度,边界不清晰。恶性肿瘤的BF、BV和PS值较良性肿瘤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者的MTT值无明显差异(P>O.05)。结论CT脑灌注成像能科学的量化脑肿瘤的改变,成像参数值有利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 标签: 恶性颅脑肿瘤良性颅脑肿瘤CTCT灌注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在乳腺实质性病灶中的血流信号及超声特点,评价其在乳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探讨乳腺恶性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包膜、纵横比,有无钙化灶、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血流信号分布等情况,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肿块内部血流分布情况,并测量血流阻力指数(RI)。CDFI超声成像技术对212例(292个肿块)乳腺实质性肿瘤进行超声检查,将术前经超声检查的215例患者138个乳房手术的超声定性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理诊断良性肿瘤129例,恶性肿瘤86例。其中恶性肿瘤内部及周边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显示(79/86),穿通血管和分支血管居多(66/86),且内部可见大量散在钙化或簇样钙化(83/86),而良性肿瘤内彩色血流信号及穿通血管较少,仅有4例肿块内部可见钙化。其中86例患者共92个乳腺肿块中78个肿块超声诊断为乳腺癌的与病理结果相符,有3个误诊为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0.5%;另27个肿块超声诊断为良性肿块的与病理结果相符,有1例误诊为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1.4%。结论超声诊断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性分别为89.66%、44.44%、78.95%和95.65%、37.5%、87.04%。二维超声结合CDFI检查在乳腺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瘤恶性的B超鉴别诊断方法与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76例,全部经过手术与病理证实。对于本组病例的超声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以判定B超在诊断乳腺肿瘤恶性方面的作用。结果经过B超鉴别诊断,本组病例中确诊为乳腺癌11例,经病理证实10例,误诊1例,误诊率为9.1%。B超诊断结果为良性肿块65例,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55例,腺腺病3例,乳腺癌4例,乳腺囊性增生3例,恶性的诊确诊率为93.8%,乳腺癌的漏诊率为6.2%。结论在乳腺肿瘤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应用B超的确诊率较为理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乳腺肿瘤 良恶性 B超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恶性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6例乳腺肿块进行二维超声检查,了解其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进行频谱测量分析,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欠规整,边界不清,边缘似伪足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多见微小钙化灶,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较丰富,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及检出率较高。而大多数良性肿块形态规整,边界清楚,边缘光滑,内部回声均匀,颗粒状或弧形钙化灶,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及检出率较低。两组间PSV、RI及检出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恶性鉴别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肿块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RI、CT对恶性脊柱压缩骨折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脊柱压缩骨折100例156个椎体。外伤性压缩骨折30例48个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30例56个椎体;恶性压缩骨折40例52个椎体。MRI和CT分别重点观察了椎体信号或密度、椎体后缘形态、椎弓根及椎旁软组织形态、MRI及CT增强的强化方式。结果恶性压缩骨折较特异性的征象有(1)椎体后缘呈球形凸出;(2)椎弓根膨大呈T2WI高信号;(3)T1WI呈广泛均匀低信号,且不均匀强化;(4)瘤样椎旁软组织肿块,随时间延迟逐渐增大。良性压缩骨折较特异性的征象有(1)椎体后上、下部分向后移位或成角;(2)骨折线下方盘状或带状低信号带;(3)T1WI部分正常骨髓信号保留,呈条带状均匀强化;(4)椎旁软组织块随时间延迟而吸收缩小。结论常规MRI、DWI及ADC值定量测定对恶性脊柱压缩骨折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CT对良性压缩骨折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二者联合检查,能明显地提高恶性脊柱压缩骨折病因的诊断符合率。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DWI ADC 脊柱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CDFI)和二维超声及结合临床病理学检查提高乳腺肿块恶性鉴别诊断。方法采用直接接触扫查法。首先观察病灶的二维图像特征,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定肿块内血流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选择流速最高的一束血流脉冲多普勒参数。结果118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实质性肿块,其中良性78例,恶性40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二维声像图及RI值对诊断乳腺肿块恶性有临床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房 彩色多普勒血流影像 乳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56例超声发现肝脏肿瘤患者进行超声造影,观察并分析超声造影特征。结果超声造影定性准确54例(96.4%)。结论超声造影技术有助于肝脏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 标签: 超声造影 造影剂 肝脏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在恶性足部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7例足部骨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急性回顾性分析,分析MR动态增强对恶性足部骨肿瘤鉴别诊断的作用。结果97例足部骨肿瘤患者中,89例(91.75%)为良性肿瘤,8例(8.25%)为恶性肿瘤。良性骨肿瘤与恶性骨肿瘤可出现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征象。结论足部骨肿瘤种类较多,影像学表现各异,通过MR检查有助于提高鉴别诊断效率。

  • 标签: MR动态增强 良恶性足部骨肿瘤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US)对甲状腺多发结节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6例行US检查的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结果测量US及其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结果测得B超检查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67.74%、86.21%、82.95%。结论超声能提高对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的准确率,应作为甲状腺多发结节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鉴别乳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3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经过病理、医学影像的检查手段确诊了肿块类型的符合要求的乳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分为AB两组。并分别对其应用术前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与常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做出相关评价。为临床诊断寻找一种准确率高的检查方法。结果RET评分与病理结果良性诊断的符合人数为38例,符合率为95%,恶性诊断的符合人数为13例,符合率为81.25%。在乳腺疾病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正确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不但能够准确诊断乳腺肿块而且能够对肿块的恶性进行有效区分,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诊断鉴别 乳腺疾病
  • 简介:摘要近年来乳腺超声诊断技术快速发展,高频二维超声成像与乳腺钼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等多种超声技术为乳腺癌(尤其是早期、不典型乳腺癌)的检测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使得超声在诊断乳腺疾病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能量图的应用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诊断 二维超声 钼靶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频多普勒(CDFI)超声在鉴别诊断乳腺恶性结节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方法运用高频超声结合显像仪对在我院检查有乳腺结节的154例女性患者进行检查鉴别,并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结节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经高频超声鉴别诊断的154例结节中,检出良性119例,恶性35例。对照手术及病理,结节的检出率达100%,对乳腺结节的恶性鉴别有1例与病理证实不符,总相符率达99.4%。恶性结节中显示的血流速度、阻力和脉动指数(RI)比良性结节的结果明显要高(P<0.01)。结论高频超声对乳腺恶性结节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率,其应用价值较高,可作为乳腺结节恶性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

  • 标签: 高频超声 乳腺肿块 鉴别
  • 简介:摘要CT被发明后在医学领域已经成为医学影像重要的工具,是诊断多种疾病的黄金准则。目前CT在判断胃肠道间质瘤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鉴别作用,在显示肿瘤的大小、是否出现囊性坏死变及是否转移方面作用尤其明显。有鉴于此本文对CT在胃肠道间质瘤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分析及说明,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最大限度的发挥CT技术的应用效果。

  • 标签: CT 检查方法 胃肠道间质瘤 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对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我院40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置入合适的支架,比较置入前后肝功能化验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支架置入后血清总胆红素(ST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r-谷胺酰转肽酶(r-GT)、碱性磷酸酶(ALP)均较术前显著减低(P<0.01)。4例出现高淀粉酶血症(10%),2例轻症胰腺炎(5%),1例胆管炎(2.5%)。结论经内镜胆道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可改善肝功能、减轻黄疸,其操作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 标签: 胆道梗阻 胆道支架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对腹膜后原发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原发肿瘤的螺旋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显示腹膜后肿瘤的定位诊断正确为50例(91.5%),恶性诊断正确38例(70%)。病理类型估计准确率21例(38.1%)。腹膜后原发肿瘤的形态及边缘是否规则,对周围组织脏器有无侵犯,密度是否均质及强化程度,CT均有较大的判断价值。结论螺旋CT对腹膜后原发肿瘤的定位诊断价值大,定性诊断次之,对病理类型估计有一定困难。

  • 标签: 腹膜后原发肿瘤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弹性成像与多普勒技术在乳腺肿物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对随机检查的95例患者的102个乳腺肿块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和弹性成像检查,测量肿块组织与周围组织弹性应变率比值。结果与病理对照结果102个肿块中,良性71个,恶性38个,恶性乳腺肿物的CDFI与弹性评分在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的差别有明显意义(P<0.01);弹性评分与应变率在超声诊断肿物的恶性在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别。结论超声弹性技术对乳腺肿物的恶性病变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乳腺肿物与周边乳腺组织的应变率比值能客观反映肿物的硬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乳腺肿物 超声检查 超声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钼靶X线在乳腺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乳腺科手术治疗患者159例,统计分析钼靶X线检查及病理结果。结果钼靶X线表现单纯肿块94例(59.1%),单独钙化22例(13.8%),结构紊乱19例(11.9%)。肿块伴钙化24例(15.1%)。结论钼靶X线是乳腺恶性病变有效的检查和筛查手段。

  • 标签: 钼靶X线 乳腺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