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判断甲状腺恶性结节超声表现有一定困难,新制定的TI-RADS分级可用于判断甲状腺恶性结节超声表现,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2014年7月我院超声工作室人员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根据ACR的乳腺超声图像制定了TI-RADS系统,准备投入到临床应用中。选取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经统计发现结节病灶共140个,对患者同一病灶进行超声检查和TI-RADS系统检查。超声检查得到的声像结果称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对同一病灶进行TI-RADS系统检查,所得声像图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结果进行统计,把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标准,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的准确率和恶性结节超声表现判断的误诊率,分析TI-RADS分级系统对判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超声表现的临床作用。结果声像结果图显示,观察组超声声像图准确率(95.71%)与对照组准确率(70.00%)相比明显较高;观察组恶性结节超声表现判断的误诊率(2.50%)小于对照组误诊率(28.5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超声表现有一定的难度,新制定的TI-RADS系统对于判断恶性结节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声像图诊断的准确率,提示患者临床治疗,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避免诊断不当延误病情。

  • 标签: TI-RADS分级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超声表现 临床分析
  • 简介:胸腔积液形成原因复杂,多由感染、结缔组织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及肿瘤引起,而在临床上,以结核和恶性肿瘤所引起的胸腔积液最常见,两者治疗及预后相差甚远,所以对于鉴别胸腔积液类型显得尤为重要。据2013年全球结核报道:在2012年,全球新增结核病例860万,因结核导致死亡病例130万,我国是继印度之后的第二大结核发病率高的国家;在结核菌感染的患者中,约5%有结核性胸腔积液表现。随着艾滋病的世界流行,在发达国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呈现出增加趋势,为消除结核,进一步完善结核诊断方法,为活动性结核能在痰菌阳性之前得到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既往传统的结核菌素试验对于有活动性结核病史和BCG接种史是无效的,而结核感染的多重表现形式,通过血清学诊断和胸腔积液化验检查明确结核感染更有价值。现就临床上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方法做一综述。

  • 标签: 良恶性胸腔积液 临床诊断 结核性胸腔积液 结核病例 变态反应性疾病 结核菌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量化评分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136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甲状腺癌患者50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51例。共评估甲状腺结节1508个。将甲状腺结节大小、位置、数目、低回声、界限不清、有包膜但不完整或无包膜、有晕环但不完整或无晕环、纵横比≥1、内部有血流、后方伴声衰减,内无囊性回声、微钙化、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作为自变量,将甲状腺结节恶性作为应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甲状腺结节恶性相关因素。对1508个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相关因素进行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患者的甲状腺结节评分。结果甲状腺结节的低回声、界限不清、有包膜但不完整或无包膜、有晕环但不完整或无晕环、纵横比≥1、内部有血流、后方伴声衰减、内无囊性回声、微钙化及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与甲状腺结节恶性有相关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与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结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08,P<0.05)。768个评分<6分的甲状腺结节中,742个为良性,24个为恶性;60个评分≥10分的甲状腺结节中,2个为良性,58个为恶性;314个评分8~9分的甲状腺结节中,60个为良性,254个为恶性;368个评分6~7分的甲状腺结节中155个为良性,213个为恶性。结论甲状腺结节的量化评分对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恶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过8分的甲状腺结节大部分为恶性,应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对良性以及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09年6月到2011年12月从我院外科选择60名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并对其临床彩超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其病理诊断进行对比。结果彩超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正确率高于恶性,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良性与恶性患者的最大血流速度以及阻力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超对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彩超 甲状腺 良性 恶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组织激肽释放酶家族-11在恶性胸腔积液鉴别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未经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120例,其中良性胸腔积液60例,恶性胸腔积液组6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良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KLK-11浓度。结果恶性胸腔积液中KLK11水平为(64.4±16.3)μg/L,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的(24.6±18.9)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42.3μg/L为临界值,KLK11测定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86.5%、准确度93.8%。结论胸腔积液中KLK-11水平测定可作为鉴别恶性胸腔积液的指标。

  • 标签: 胸腔积液 恶性/良性 人类组织激肽释放酶家族-11
  • 简介: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elastography,UE)作为超声诊断的最新技术之一,在乳腺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2]。本文应用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病变的恶性,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评价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

  • 标签: 乳腺肿瘤 弹性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恶性实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笔者通过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乳腺肿块患者50例,分析乳腺肿块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资料,50例患者均经手术切除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块恶性的准确度为74.00%、敏感度为77.42%、特异度为68.42%。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块恶性的准确度为84.00%、敏感度为83.87%、特异度为84.21%。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的准确度为94.00%、敏感度为93.55%、特异度为94.74%。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提高乳腺恶性实性结节性质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常规超声诊断的一种有力补充。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 恶性 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鉴别体表肿块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超声检查的患者54例,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造影后肿块的增强强度及分析时间-强度曲线个参数,并追踪其手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结果高频超声、超声造影的敏感性为68.4%、94.7%,特异性68.6%、94.3%,准确性为68.5%、94.4%;良性组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及平均度越时间(mTT)均高于恶性组,峰值强度(IMAX)低于恶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边缘与中心区域比较,边缘的TTP低于中心区域,IMAX及mTT高于中心区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以鉴别体表软组织肿块的恶性,并可以评价肿瘤的微循环灌注情况。

  • 标签: 体表肿块 超声造影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恶性病变的CT表现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评价CT在甲状腺恶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良性肿瘤59例(腺瘤53例、囊肿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和恶性肿瘤19例(乳头状癌16例、滤泡癌2例、髓样癌1例)患者的术前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对所获数据进行检验。结果59例良性病变,单侧发病42例、双侧发病17例,共83个病灶;19例恶性病变,18例单侧发病、1例双侧发病,共20个病灶。边界:良性病变边界不清13个(13/83,15.7%)、恶性病变11个(11/20,5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钙化:恶性病变出现钙化率分别是12/83(14.5%)和9/20(45.0%),恶性病变钙化发生率高于良性病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性变:恶性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35/83(42.2%)和3/20(15.0%),良性病变囊变的发生率高于恶性病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包膜的不完整性:恶性病变分别为5/83(6.0%)和15/20(7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化程度:明显强化者恶性病变分别为27/83(32.5%)和14/20(7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镶嵌征":恶性病变出现率分别为0和8/20(4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恶性病变发生率为0和5/19(26.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当甲状腺病变内出现钙化、包膜不完整、增强后见"镶嵌征",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时,要高度考虑甲状腺癌的诊断,建议临床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手术的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彩超诊断符合率为92.55%(87/94);误诊率为7.45%(7/94)。结论甲状腺结节的不同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特征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与手术提供有重要的信息。

  • 标签: 甲状腺良恶结节 高频彩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造影(UES)用于鉴别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超声造影技术,对80例肝脏肿瘤病人(125个病灶)展开检查,对比各个病变肝脏CUES表现及增强特点。结果肝脏恶性肿瘤(103个)均于动脉期、门脉期呈现出快速增强HCC病灶(69个)中,超声造影后于动脉期显著增强,并于门脉期下降的有66例,呈现出“快进快出”特征,其中“快进慢出”、“慢进”状态分别为1例、2例,均未能确诊。肝转移癌病灶(34个),在造影后均呈现出动脉期快进状态,门脉期消退有32例肝血管瘤病灶(19例)中,呈现出“慢进慢出”、“快进慢出”特征各为2例。结论超声造影(UES)能够有效鉴别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疾病。

  • 标签: 超声造影 肿瘤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恶性小肿块的超声诊断特点。方法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小肿块患者35例,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患者超声情况。结果行B超检查期间,30例患者病情得到确诊,诊断准确率为85.71%,5例误诊,占14.29%,其中3例良性肿瘤患者,2误诊为恶性肿瘤,1例漏诊,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漏诊。两组患者的二维声像图与彩色多普勒超声频谱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彩色多超声具有操作简便、诊断率高的特点,在临床诊断乳腺小肿块恶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小肿块 肿块性质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我院收治的86例乳腺实质性肿块病例进行检查,观察乳腺肿块的形态结构、钙化状况等并结合病理结果加以分析。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86例肿块中有良性肿块53例,恶性肿块33例。所有肿块的检查结果仅有3例与手术病理不符合,总符合率为96.52%。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的恶性鉴别、性质判断具有很高的正确率,可为临床手术提高重要的参考作用。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肿块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分析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在乳腺恶性肿块鉴别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治疗的100例有乳腺恶肿块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组给予乳腺超声影像检查,进行乳腺超声影像评分。对照组给予金标准X线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诊断率,从而讨论及分析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在乳腺恶性肿块鉴别中的应用。结果通过统计和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诊断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从而可见乳腺超声影像对于乳腺恶性肿块鉴别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结论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在乳腺恶性肿块鉴别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

  • 标签: 乳腺超声 影像评分 乳腺 良恶性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tPSA)在前列腺癌(PCa)和前列腺增生(BP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过临床和病理确诊的52例PCa和81例BPH患者进行tPSA、fPSA检测并计算f/tPSA比值。结果PCa与BPH两组患者间tPSA、fPSA、f/tPSA比值比较,当tPSA介于4.0~20.0ng/ml,两组的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PSA、f/tPSA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SA、fPSA、f/tPSA比值联合检测可作为PCa、BPH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1.5超导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序列在肺部恶性结节或肿块诊断、治疗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个肺部疾病病人进行DWI检查,分析肺癌、肺良性病变、肺癌放疗后肿块复发、放射性肺炎ADC值差异。结果良性病变与肺恶性病变在分子扩散方面存在差异,DWI信号差异及ADC值是鉴别肺部恶性病变的有效数据。结论DWI对肺癌、肺良性病变、肺癌放疗后肿块复发、放射性肺炎诊断具有价值,比较常规磁共振检查更有优势。

  • 标签: 肺癌 磁共振弥散成像 ADC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碱性磷酸酶染色对于胸腹水脱落细胞恶性的鉴别效果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30例恶性肿瘤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并且对同期收治的30例非恶性疾病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胸腹水脱落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胸腹水脱落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中有13例(43.33%)同时可见单个散在及成团脱落细胞呈不同程度阳性;而非恶性组中只有2例(6.67%)患者可见单个散在脱落细胞呈阳性,并且其阳性程度比较低,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对于胸腹水脱落细胞恶性鉴别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此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碱性磷酸酶染色 胸腹水脱落细胞 良恶性 鉴别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乳腺恶性病变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恶性病变患者120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60例。结果对照组在乳腺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误诊率为9.02%;对照组误诊率为25.86%。观察组误诊率低于对照组误诊率,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的诊断方式对于乳腺恶性病变患者进行诊断,具有着良好的诊断率,相比于仅采用常规超声的诊断方式,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的诊断方式具有高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并且对患者的误诊率较低,可在将来的临床诊断中进行推广。

  • 标签: 乳腺良恶性病变 超声弹性成像 评价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US)和多层螺旋CT(MSCT)在诊断肾脏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肾肿瘤患者分别行超声和螺旋CT检查,将两者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肾良性肿瘤及病变25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4%,CT为88%;肾癌10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0%,CT检查为90%。结论US和MSCT在诊断肾脏恶性肿瘤中,超声是筛查肾脏肿瘤首选检查方法,其价格低廉,无电离辐射,简单易行,患者容易接受。MSCT检查在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要高于超声,但在敏感性方面超声要优于CT,两者都能较准确地判断肾脏肿瘤及病变的恶性

  • 标签: 肾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诊断前列腺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经病理证实的88例前列腺病变患者95个病灶,采用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测量超声弹性分级和应变率比值。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弹性分级法诊断前列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绘制弹性分级法和应变率比值法的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采用,检验比较弹性分级法和应变率比值法诊断前列腺恶性病变的准确性。结果95个前列腺病灶中病理诊断为良性47个,恶性48个。95个前列腺病灶超声弹性分级Ⅰ级26个,Ⅱ级19个,Ⅲ级16个,Ⅳ级21个,Ⅴ级13个。以超声弹性分级≤Ⅱ级诊断为良性,≥Ⅲ级诊断为恶性,超声弹性分级法诊断前列腺恶性病变的准确性为76.84%(73,95)、敏感度为79.17%(38/48)、特异度为74.47%(35/47)。ROC曲线显示,应变率比值法鉴别诊断前列腺恶性病变的最佳阈值为4.67、约登指数为0.622、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78.72%、准确性为81.05%;弹性分级法ROC曲线下面积为0.830,应变率比值法ROC曲线下面积为0.877。应变率比值法诊断前列腺恶性病变的准确性略高于弹性分级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P〉0.05)。结论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对前列腺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

  • 标签: 前列腺疾病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