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就我国HIV感染的严重趋势,对HIV感染的流行概况、传播途径,以及AIDS临床分期、护理、隔离、预防等综述,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AIDS的认识。

  • 标签: 艾滋病 护理 HIV AIDS
  • 简介:【摘要】 艾滋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由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所引起的一种致命性慢性传染病。目前,医学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也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不治之症,因此,艾滋患者的心理要承受极大的压力和负担是不可避免的,可见,做好艾滋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也是治疗艾滋工作中一项重要环节。现就本科室2017年1月—2018年3月共收治92例hiv/aids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及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感染科护理人员艾滋护理培训需求,从而为临床教学等提供参考支撑等。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医疗机构感染科护理人员艾滋护理培训需求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具体需求和整体情况。结果调查的护理人员数量为100例,其中有80名护理人员希望能够通过在职培训的形式进行学习,建议采取个案分析的护理人员数量为42人,建议采取小组讨论的护理人员数量为29人。希望聘请国外专业艾滋专家进行授课的护理人员数量为29人。对门诊护理人员和病房护理人员分别调查,结果发现两组护理人员培训需求差异明显,重点体现在症状护理、抗病毒治疗、并发症护理等方面。结论感染科护理人员培训需求不一样,需要进行全面调研分析并结合调研结果开展针对性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才能提高培训效果。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人员 艾滋病护理 培训需求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感染科护理人员艾滋护理培训的需求,进行培训内容的补充完善,使艾滋护理培训工作的推进更顺利,培训活动的开展体现出更高价值。方法:参与本次调查活动的护理人员共计50名,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感染科护理人员对于艾滋护理培训的实际需求。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感染科48名护理人员希望通过在职培训提升综合技能水平,并且学习到更多的护理知识;33名护理人员希望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护理任务;12名护理人员希望由艾滋专家为他们进行专业培训,需要传授护理人员艾滋护理的关键技能、丰富经验、抗病毒治疗要点等,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效果,促使更多患者信任配合护理人员,医院随之提升整体形象。结论:必须满足感染科护理人员艾滋护理培训的具体需求,通过优化护理效果,使得护理人员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责任意识、规范化操作的意识,能够为患者的病情控制提供有力支持。定期开展护理培训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快医院的现代化改革以及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人员 艾滋病护理培训 需求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感染科护理人员既是艾滋病毒(HIV)感染者/艾滋(AIDS)病人(简称HIV/AIDS患者)的护理者,也是通过社会了解AIDS知识的传播者。当前许多专业护理人员对艾滋相关知识还缺乏充分的认知,导致存在较大的职业暴露风险,本研究旨在了解基层艾滋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人员 艾滋病护理 培训需求 对策
  • 简介:艾滋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综合症.本文介绍了艾滋的传播、预防、检测、诊断和治疗的有关知识,同时也介绍了"世界艾滋日"的由来和历届"世界艾滋日"的主题.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免疫缺陷 诊断和治疗 预防 综合症 知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艾滋(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使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主要通过性接触和体液传播。

  • 标签: 艾滋病 人免疫缺陷病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艾滋患者心理负面情绪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3年7月我院接受治疗中的艾滋患者给予了心理护理。结果本组98例患者通过SAS评分、SDS评分显示,加强心理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心理护理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整体护理的同时增强心理护理,能极大程度的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 标签: 艾滋病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艾滋感染者/艾滋病人(以下简称HIV/AIDS)随访服务提供方和接受方的视角,初步了解随访干预的影响因素,探讨在吸毒严重的艾滋流行地区的随访模式。方法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4名主管艾滋工作人员,14名随访责任人、40名HIV/AIDS进行个人深入访谈,每人约1~1.5小时。结果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四免一关怀"政策、社区维持治疗、随访工作人员数量、HIV/AIDS的流动、歧视、家庭支持、违法犯罪被公安抓获、交通不便等是影响HIV/AIDS随访的主要因素。结论社区为基础的随访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降低社会歧视,方便提供心理支持,减少HIV/AIDS暴露的机会,还可以及时地随访到外出流动而失访的HIV/AIDS。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MMT)在HIV/AIDS随访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在艾滋流行地区迅速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随访模式,发挥MMT的随访管理作用,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在监管场所随访HIV/AIDS。

  • 标签: 艾滋病 随访模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艾滋(AIDS)目前已成为全球威胁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我国近年来艾滋疫情更呈迅速上升趋势,在偏远、经济落后地区也已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但各基层医院却存在艾滋护理体系不健全,护理人员艾滋知识缺乏和艾滋患者被歧视等问题。笔者在此呼吁,普及基层医院艾滋知识,加强基层医院艾滋防治知识全员培训,培养至少一名专科医生及护士,强调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指导工作,加大艾滋防护知识宣传力度,提高人群对艾滋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 标签: 艾滋病 护理 职业暴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5例(2013年)艾滋患者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心理护理即提供人文关怀、情感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采取血液性隔离措施,并注意病房环境清洁消毒及患者自身卫生,减少机会性感染,落实可行的出院指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群对艾滋认识和预防能力。

  • 标签: 基层 艾滋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艾滋的不可治愈性及人们对艾滋的不了解,使艾滋患者除了承受疾病的折磨外,同时还要面临来自社会及家庭偏见、歧视的巨大精神及经济压力,从而导致艾滋的特殊性。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对艾滋患者提供关爱与温暖,提供友情性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

  • 标签: 艾滋病 心理护理 沟通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