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根据2005年发表的美国胸科学会(ATS)和美国感染学会(IDSA)有关医院获得肺炎(HAP)诊疗指南,HAP的定义为患者入院时未患有,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人院48h后罹患的由病原菌引起的实质炎症。患者出院时正值感染潜伏期,出院后发病的肺炎,仍应考虑为HAP。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8—72小时后并发的肺炎。部分重度HAP需机械通气者应按VAP处理。医疗护理相关性肺炎(HCAP)是指以下患者的肺炎:感染前90天曾住院I〉2天,长期住老年护理院或康复机构,近30天接受过抗生素治疗、化疗或创伤处理,以及在医院或门诊部接受血液透析者。HCAP从病原学到临床表现均具有HAP的特点,应按HAP处理。

  • 标签: 医院获得性肺炎 肺真菌感染 抗生素治疗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美国胸科学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感染(HAP)的患病常见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择近期住院的急性脑卒中117例,对他们进行了“卒中后HAP患病常见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并按是否发生HAP进行分组比较。结果117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中,住院期间发生HAP者55例(47.01%),未发生HAP者62例(52.99%)。HAP组的平均年龄、昏迷例数、球麻痹例数、心衰例数、鼻饲例数、气管插管例数、使用呼吸机例数、吸烟例数和既往肺部疾病史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年龄偏大、昏迷、球麻痹、心衰、接受鼻饲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吸烟和既往肺部疾病史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较容易发生HAP。

  • 标签: 脑卒中/急性 医院获得性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获得真菌病的临床和病原学特点、诊断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台州市立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的23例社区获得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表现、影像学、病原学、诊断和治疗进行评估。结果23例患者中10例无明显基础疾病,13例患者存在导致免疫下降的基础疾病诱因。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以咳嗽、咳痰及咯血多见。胸部CT表现以内空洞伴球形阴影者多见。23例中19例有明确的微生物学或病理学依据,4例为临床经验诊断。16例患者经手术或抗真菌药物治疗后获得较好的疗效(有效率84.2%)。但两霉素B治疗后出现了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社区获得真菌病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增强对该疾病影像学特征的认识,对可疑病例应反复多次痰病原学检查,及早行有创的侵入检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病灶特点,合理采用手术和抗真菌药物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肺真菌病 诊断
  • 简介:近年来,机会真菌感染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机体的免疫系统在防御和清除入侵的病原真菌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获得免疫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真菌感染获得免疫的相关。本文从获得免疫在机体抵御真菌感染中的作用、遗传免疫缺陷与真菌感染的易感性以及真菌感染的免疫治疗等方面对获得免疫与真菌感染的相关进行评述,以期从机体免疫应答和免疫防御方面找到突破口,为真菌感染的诊治找到新靶点。

  • 标签: 获得性免疫 真菌感染 疫苗
  • 简介:目的分析社区获得和医院获得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差异。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2014年6月某院960例泌尿道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尿标本微生物送检信息,分析其感染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差异。结果社区感染403例,医院感染557例;社区获得和医院获得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菌(G-)为主,分别占78.16%和66.97%。社区获得和医院获得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8,P〈0.001)。社区感染与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氨曲南外,大肠埃希菌对上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医院感染均高于社区感染。医院感染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社区感染的屎肠球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获得和医院获得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和耐药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应结合病原菌构成特点和耐药菌的变化规律,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防止和减少耐药菌产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病原菌 抗药性 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感染(HAP)与临床营养学指标的相关。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连续选择近期住院的急性脑卒中117例,入选对象在入院后7~10d内接受了临床营养学指标采集和检测。结果11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住院期间发生HAP者55例(47.01%),未发生HAP者62例(52.99%)。发生HAP组的体重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点围、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和总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明显低于未发生HAP组(P均<0.01~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合并HAP患者临床营养学指标较差。

  • 标签: 脑卒中 医院获得性肺炎 临床营养学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莫西沙星经验治疗社区细菌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年龄在18~65岁的社区细菌肺部感染患者82例,治疗组43例,应用莫西沙星400mg/d口服,疗程5~10d;对照组39例,应用哌拉西林4.0g+阿米卡星0.4g/d静脉滴注,疗程5~10d.观察治疗有效率、平均显效时间及细菌清除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1%,对照组有效率为82.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显效时间分别为(5.1±1.9)d和(6.4±2.1)d(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9%和82.6%(P〈0.05);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为9.2%,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肺部感染有效率达90%以上,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肺部感染是简单有效的.

  • 标签: 莫西沙星 肺部感染 社区获得性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社区获得呼吸道感染是一种患病率高、病死率高的重要疾病。在急门诊就诊中占较大的比例,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局部症状和发烧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呼吸衰竭,如不及时处理可致死亡。要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需在早期给予正确的诊疗。

  • 标签: 急诊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医院获得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感染途径。方法对我院2013年03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93例血流感染患者作回顾分析,统计其病原菌阳性分离率及各类病原菌构成比,并调查其主要感染途径。结果本组93例患者共分离菌株79株(84.9%),阳性分离率为25.3%。各类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的占比最高,为90.0%,其中肠科杆菌(50.0%)的构成比要明显地高于非发酵菌(11.1%),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途径分别为血管内导管感染(39.8%)、尿道感染(26.9%)、呼吸道感染(18.3%)、肠道感染(10.8%)及皮肤感染(4.3%)。结论血流感染病原菌多为耐药性较高的菌种,血流感染的主要途径为血管内导管感染及尿道感染,临床用药过程中需结合感染途径合理用药。

  • 标签: 获得性血流感染 病原菌分布 感染途径
  • 简介:报告1例获得Blaschko皮炎。患者男,39岁。左侧躯干、上肢带状分布丘疹、斑丘疹伴痒40余天。组织病理示棘层海绵水肿性皮炎伴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诊断:获得Blaschko皮炎。

  • 标签: Blaschko皮炎 获得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社区获得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06例老年人社区获得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以春冬两季发病多见;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诱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致病菌复杂;治疗时间长。结论正确诊断,及时行痰细菌培养,合理治疗是老年人社区获得肺部感染临床治愈的关键。

  • 标签: 老年人 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期间医院常见革兰氏阴性菌获得感染及耐药性变化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1年6月临床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结果分离率占前几位的是大肠埃希氏菌(46.4%)、铜绿假单胞菌(26.2%)、肺炎克雷伯菌(21.1%)、鲍曼不动杆菌(6.3%)。医院获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这4种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革兰氏阴性菌作为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不同菌种有不同耐药特征,应加强对其耐药性检测,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的发生。

  • 标签: 革兰氏阴性菌 获得性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获得绿脓杆菌感染对COPD患者的影响,探讨其高危因素、识别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绿脓杆菌感染AECOPD患者12例,分别从病人年龄、性别、患病时间长短、营养状况、体征、伴随其他支气管结构损害疾患、院外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患者初始治疗方法与疗效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结果AECOPD社区获得感染绿脓杆菌患者在年龄、性别上无差异,在患病时间长短、营养状况有差异,在伴随其他支气管结构损害疾患、院外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患者初始抗生素治疗疗效有差异。结论COPD并发社区获得绿脓杆菌感染患者常伴随其他支气管结构损害疾患,体征与胸部CT有助于发现肺部其他支气管结构损害疾患,合理的痰培养方法有助于发现绿脓杆菌感染,院外反复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住院后初始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须考虑到绿脓杆菌感染,在治疗方法上宜采取先经验治疗再结合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采取针对治疗方法。

  • 标签: 社区获得性感染绿脓杆菌AECOP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社区获得肺部感染内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我社区门诊2015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42例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社区获得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对照组(盐酸左氧氟沙星)各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0.48%vs.85.71%)、不良反应发生率(4.76%vs.9.52%)对照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在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社区获得肺部感染内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治疗有效率高,安全良好,但仍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用药,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

  • 标签: 老年心血管疾病 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 治疗
  • 简介:一、神经系统疱疹病毒感染1.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神经系统CMV感染主要表现为脑炎,其次为多发性神经根炎,罕见多发性神经炎。CMV脑炎主要见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50/μL的获得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机会性感染 疱疹病毒 肺孢子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医院获得感染的原因,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对NICU医院获得感染进行调查分析及总结。结果NICU医院获得感染的主要原因有新生儿自身因素、药物的应用、侵入操作、医源性因素、环境及消毒液因素。结论对造成NICU医院获得感染的主要原因进行护理干预,达到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医院获得性感染 NICU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