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医疗意识的增强,社会上公益献血活动也开展的非常成功,而且血战在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地位是无法比拟的,血战的主要功能就是对规定的范围内的无偿献血、血液的采集、制备、储存临床用血以及医疗研究用血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处理。血战的成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经过严格的人口资源、地理位置、医疗水平以及地区用血需求等综合考虑来设定的,但是血液的质量影响着患者的健康也影响着我国血战成分制备工作的管理水平,所以本文就细节管理在血站成分制备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 标签: 细节管理 血站 成粉制备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分制备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展开分析探讨。方法将我站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发生的58例差错按照差错发生性质进行统计分类,对差错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58例差错以没有遵守标准操作规程和不完整及时记录为主,主要因为工作人员不强的责任心和淡薄的质量意识,交接科室配合不顺利造成。结论针对本次实验的58例差错采取预防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措施的落实整改情况,使工作人员的质量也是提高,差错发生的关键控制点及时了解,提前进行有效预防。

  • 标签: 成分血制备 差错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分不同输注比例对急诊患者血液指标的影响,为临床输血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急诊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对患者输注红细胞和血浆比例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高(≥21)、中(21-11)、低(≤11)三个比例组,对三组患者成分输血前后血液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输血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均较输血前明显改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输血前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值明显降低。输血后中低比例组对血液指标的影响优于高比例组。结论在急诊患者输血早期,将红细胞和血浆按中低比例(<21)输注,可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进行预防,降低对患者红细胞的输注量。

  • 标签: 成分血 不同输注比例 急诊患者 血液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站血液制备过程中袋破损情况,对减少血液报废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对2011-2017年本站成分制备过程中152袋血液破损作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本站成分制备中袋破损报废152袋(0.19‰),其中离心破损62袋(0.08‰);2011-2017年袋破损报废率呈下降趋势;针对破损原因进行了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成分制备过程中不同的袋破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袋破损,避免血液浪费及环境污染。

  • 标签: 成分制备 血袋破损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站过程中关键控制点对血液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分析。方法在2016年9月在血站过程中使用关键控制点,比较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与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本血站供血中出现血液质量安全高危因素出现情况。结果实行关键控制点后血液质量安全血液质量安全高危因素的出现频率较实行关键控制点前明显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站过程中实施关键控制点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影响血液质量安全的危险因素,保证血液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血站 供血过程 关键控制点 血液质量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站实验室标本拒收原因进行分析,以探讨应对策略。方法以我站实验室2015年~2017年拒收的标本(共38份)为观察目标,对拒收原因予以讨论,以明确应对方案。结果38份标本拒收的原因中,标本与交接单信息不符2份(5.26%),标本抗凝不充分11份(28.95%),标本量留取不足8份(21.05%),标本未留样3份(7.89%),严重脂3份(7.89%),标本溶血4份(10.53%),标本条码贴错6份(15.79%),标本条码未贴1份(2.63%)。结论较多因素会导致血站血液检验标本拒收,应针对具体情况,加强应对措施,保证血液检验标本质量。

  • 标签: 血站血液检验 标本拒收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护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之间到血站献血的志愿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种,观察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献血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细节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献血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献血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站护理过程中加强细节护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站护理 细节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导致血站所采集的标本在血液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次年6月期间采集的20000份血液标本,设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7月至次年7月期间采集的20000份血液标本,设为研究组。分析对照组出现误差的原因并为研究组采取解决对策,对比两组的标本误差率。结果研究组标本误差率为0.1%,低于对照组0.5%的标本误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送检不及时、标本量不足、抗凝不充分、凝血、溶血等原因均可导致标本检验出现误差,血站应给予针对性管理,以提高检验准确性。

  • 标签: 血站 血液检验 标本 误差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的增加,医疗单位用于辅助治疗的血量明显增加,使用过程中血液的安全性问题也在增加。目前,我国血站主要为临床实验室供,血液质量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血液检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建立血液检验实验室的管理体系,严格监督血液质量检测实验室。

  • 标签: 血站 血液检验 实验室 实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及探讨及其防护措施。方法对血站采血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结果通过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加强安全操作培训和生物安全管理,规范采血工作行为,采取各种有效防护措施,可降低血站采血护士职业危害。结论通过分析采血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对职业暴露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职业暴露发生。

  • 标签: 采血护士 职业暴露 危害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因素和防范策略。方法对我血站5名采血护士,以问卷调查方式统计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探索防范策略。结果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风险因素中,主要可分为化学因素、心理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四类,针刺伤占比最高,为22.73%;其次为接触污染工作环境,占比18.18%;呕吐物溅污占比13.64%,另外还有其他风险因素。结论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风险因素较多,管理人员需对这一问题加强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范,以此减少护士职业暴露发生风险。

  • 标签: 血站 采血护士 职业暴露因素 防范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面护理管理在血站成功采血工作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3月~2017年1月间在本血站献血的60位献血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和全面护理管理,对比两组采血成功情况。结果对照组采血报废量(835.00170.33)U与供血源总输血反应发生率(26.67%)均高于实验组(455.1341.79)U、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全面护理管理利于减少血站采血报废量和供血源的输血反应,保证血站采供血安全,因此值得使用。

  • 标签: 全面护理管理 血站 成功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球浆比成分输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症对患者血清胆红素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于我院确诊并随访的60例目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换血的血球和血浆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监测患者换血前后的血清胆红素、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压积及电解质的变化。结果同组换血前后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有显著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后两组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呈现不同趋势的减少,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换血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后低钙症和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换血后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指标来看,控制球浆比成分输血可能更有利于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症换血后的不良反应。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换血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血站关键设置进行科学化管理,以保障设备的有效性及血液质量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对血站关键设备管理的现状情况、影响因素或存在问题的了解,从而提出多角度、科学化的管理措施,如对关键设备的基础科学管理、操作人员培训及各项制度的制定等。结果通过多方面对血站关键设备进行科学化管理,不仅完善了管理制度的缺陷,还保障了关键设备、血液质量的有效性。结论在血站关键设备管理中应用科学化管理模式,可有效地提高关键设备、血液质量的可靠性。

  • 标签: 血站关键设备 科学化管理 血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