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手机在当前中职教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对于学习者来说,其作用具有正反两面性。通过建立或优化教学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管理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但仅限于表面。认知理论将个体内在认知与外在表现行为,以及环境因素影响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强调了内在认知能力的提升对修正外在表现行为具有重要帮助。基于此,本文将对认知理论下中职生手机管理进行研究。

  • 标签: 认知行为 中职教育 手机管理
  • 简介:摘要认知疗法是一种将认知技术与行为技术相结合的疗法,它涵盖认知行为两个层面,着眼于对患者认知的改变以扭转其负面的情绪心理状态和不良行为,是在假设患者的心理问题存在较大程度上的认知机能障碍的前提下而提出的,有其自身完整而系统的基础理论,并在诸多的社会实践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是一种极为影响力的心理治疗范式,对于提升患者的疗效、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基本理论 实践 应用
  • 简介:认知理论是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中的重要流派之一.与之相应的认知治疗模式不仅在心理治疗领域成为主流,而且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本文主要从认知治疗的理论背景、原理、方法技术及对该理论的评价几个方面对该模式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 标签: 认知治疗 行为治疗 理性情绪治疗 “ABC”理论
  • 简介:摘要:小学生学业拖延问题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学业拖延导致学生无法按时完成学习任务,降低了学生学习效率,无法提高学习成绩。拖延这一习惯浪费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压缩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无法参与正常的娱乐活动。本文将简要提出“确立合理信念”、“发挥‘时间知觉‘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积极学业情绪”、“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四种应对小学生学业拖延问题的途径,希望给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家长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小学教育 学业拖延 认知行为理论
  • 简介:摘要:随着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认知理论强调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为我们提供研究角度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沉迷手机问题。本文将从认识行为理论视角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的发展困境及相关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困境的干预措施。

  • 标签: 认知行为理论 留守儿童 手机游戏
  • 简介:摘要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了强迫症认知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的有效性,但不是所有强迫症患者都能得到充分治疗而从中受益。从临床应用角度来看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强迫症及其CBT的理论欠缺,CBT临床实践缺乏。动态评估、与药物治疗的联合、家庭顺应行为的干预及督导、疾病管理等方面均需要关注。如何高效开展强迫症的CBT及其综合干预成为临床医务人员及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文章结合国内外强迫症CBT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现状进行多角度探讨,尝试从临床医师对强迫症及CBT的知识体系更新、CBT的临床治疗实践及实施过程细节、强迫症的多维疾病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从而改进策略,规范强迫症诊疗。未来可以引入多种有效的优化CBT形式,本土适用性研究与临床干预的随机对照研究及真实世界研究均有助于强迫症的CBT在国内有效开展与应用推广。

  • 标签: 强迫症 认知行为治疗 暴露反应阻止治疗 规范诊疗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家庭已逐渐被小家庭所取代,而且大多数家庭中只有一个小孩,在以前的大家庭中,每个成员扮演着教导或互动的角色,孩子没有接受学前教育也发展得很好,现今则不然了。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生受益,应该从幼儿期就开始培养。

  • 标签: 认知性格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心理焦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30例患者实施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干预后,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焦虑状态,睡眠质量有所改善,均达到较满意疗效,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及时实施有效的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恐慌心理,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 心理护理 焦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耳科三大主要症状之一的耳鸣,常常使患者感到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认知疗法作为一种经循证医学论证的有效的非侵入性治疗手段,近年来在耳鸣患者的诊治中收获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被各类指南所推荐。由于国内认知治疗跨学科应用于耳鸣患者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多方配合,目前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实施方案。本文通过认知治疗相关理论认知治疗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耳鸣的认知疗法联合其他手段治疗耳鸣等方面对耳鸣认知治疗的临床实践进行综述,期待能为耳鸣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持续的担忧和恐惧为特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认知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在治疗焦虑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综述了CBT在焦虑症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评估和最新进展,并探讨了CBT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现有文献,本文旨在为焦虑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标签: 焦虑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治疗,疗效评估
  • 简介:心理剧的各个阶段都融合了认知疗法的元素。近年来,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将认知疗法运用于心理剧中:一种是将认知疗法特有的技术应用于心理剧中;另一种是对古典心理剧中的角色赋予更多认知的功能。本文最后对认知疗法在心理剧中的运用进行了评价。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剧 团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疗法对孕期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20年1月~12月间接收的96例孕期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8)以及对照组(n=48)。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认知疗法,比较两组患者PSQI评分。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PSQ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5,P=0.701);经过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水平更低(t=4.617,P=0.000)。结论 对孕期失眠患者实施认知疗法能够进一步缓解其睡眠障碍。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孕期 失眠
  • 简介:认知干预起源于认知疗法与行为学习理论,强调认知行为和情绪的关系,在20世纪末开始用于孤独症个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孤独症儿童教育和干预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介绍国外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干预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其总体特点有:研究对象多为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研究设计包含孤独症儿童的应用行为分析;研究内容集中于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调节方面。最后,本文据此提出对我国孤独症儿童干预研究的借鉴和启示。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认知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积极认知疗法对不同文化程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3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根据文化程度分成经典组31例和改良组32例,分别采用经典ACBT和改良ACBT进行治疗,同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及半年后随访时的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结果(1)两组均获得良好疗效,有效率分别为74.19%、96.86%,治愈率分别为22.58%、43.75%,改良组优于经典组。(2)两组各时间点疗效无性别差异。(3)两组各时间点疗效存在年龄差异。结论(1)改良ACBT用于较低文化水平的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有确定的疗效。(2)ACBT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有段,值得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经典积极认知行为治疗 改良积极认知行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针对脑出血患者采用认知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本院于2021年5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合理分配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护理,并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进行认知护理应用效果显著,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明显减轻,患者康复效果显著(P<0.05)。结论:在提供常规护理同时,通过实施认知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认知行为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影响。方法:将9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体质量维持情况、SDS评分及SAS评分变化。结果:认知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体质量维持良好比例高于对照组(P<0.O1)。结论:认知干预能够增加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血液透析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痛风患者临床护理中,采取认知理论的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100例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1年03月-2021年03月,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认知理论开展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依从性、对病症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依从性、对病症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认知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痛风患者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病症认知,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认知行为理论 痛风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