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围手术期护理应用在同蒂背甲侧方修复手指缺损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0月接诊且以同蒂背甲侧方行再造手指术的40例手指缺损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配至对照组(纳入20例,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20例,提供围手术期护理),评价组间服务满意度。结果:在服务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5.00%)高于对照组(70.00%),P

  • 标签: 同蒂趾背甲皮瓣 趾侧方皮瓣 修复 手指缺损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横行V-Y推进修复同侧腓侧供区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手外科对20例患者的腓侧的供区采用横行V-Y推进修复,其中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33(18~52)岁。先将腓侧供区缝合缩小创面,剩余创面的横行宽度0.4~1.6 cm,创面的面积为0.5 cm×0.8 cm~1.6 cm×1.8 cm。随后采用同侧横行V-Y推进修复缩小的创面。V-Y横行推进距离0.2~0.8 cm,切取的面积为1.0 cm×1.4 cm~1.8 cm×2.4 cm。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7月,随访内容包括:V-Y推进成活情况,切口有无感染,外形、质地、纹理及感觉,有无疼痛,供区对冷耐受性,供区瘢痕情况,供区外观、感觉及屈伸功能,供区有无特殊不适以及是否影响行走等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2~18(平均14)个月, 横行V-Y推进全部成活, 供区切口无感染,切口I期愈合。外形、纹理及质地与对侧相同位置皮肤接近, 横行V-Y推进及供区TPD均为4~7 mm。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对冷的耐受性平均为0.3分,供区对冷的耐受性平均为0.6分。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评价的瘢痕平均为0.2分,供区瘢痕平均为1.2分。供区外观与对侧外观无明显差别,V-Y推进及供区均无疼痛等不适,所有病例供区足部行走、跑步、跳跃、踮脚时均无影响。结论采用横行V-Y推进修复同侧小面积腓侧供区,可获得满意的修复外形及功能,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V-Y推进皮瓣 趾腓侧皮瓣 供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游离修复指腹缺损后重建指纹生物学识别功能。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拇示中环指指腹缺损患者30例,均应用腓侧带神经游离修复指腹缺损,重建指纹。术后6~18个月随访,应用安卓智能手机录入指纹并解锁手机,能顺利录入指纹库且1次成功解锁为优,2~3次成功解锁为良,4~5次成功解锁为中,无法录入指纹及5次以上无法解锁为差。结果所有均存活良好,无色素沉着,感觉恢复满意。其中24例伤指能顺利录入安卓手机指纹库及使用伤指指纹解锁手机,成功率80%,优良率76.67%。结论神经游离修复指腹缺损,重建指纹可具有生物学识别功能,注意神经的精细缝合及缝合时指纹与纹的精确对合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 标签: 外科皮瓣 生物识别 指腹缺损 指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蹼间近端风筝修复并蹼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5月至2019年3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采用蹼间近端风筝修复并蹼创面的并畸形患儿临床资料。评价修复效果满意度(总分5~10分为满意),根据足趾功能及蹼坡度、深度评价手术效果。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单足两畸形患儿10例10足,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6个月~9岁;右侧7例,左侧3例;均为软组织并连,不完全性并6足,完全性并4足。本组病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修复效果满意度评分达(8.6±2.7)分,效果均满意。重建后的蹼的外观、颜色、弹性、质地与健侧蹼近似。末次随访时,分后足趾外展度为(43.57±3.82)°,与健侧(44.39±4.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蹼重建坡度为(42.03±5.49)°,与健侧(43.11±5.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重建蹼深度为(1.19±0.23) cm,与健侧(1.21±0.27) 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结论蹼间近端风筝是修复先天性并蹼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但该研究病例数量尚少,随访时间短,患儿后期随生长发育过程的疗效还需进一步了解。

  • 标签: 并指(趾) 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风筝皮瓣 趾蹼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第2胫侧背动脉(简称背动脉)与第2胫侧底固有动脉(简称底动脉)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2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19~59(37±10)岁,清创后缺损面积1.5 cm×1.2 cm~2.6 cm×1.8 cm。根据对缺损手指采用的修复方式,将患者分为背动脉组(12例)和底动脉组(15例)。背动脉切取面积为1.5 cm×1.2 cm~2.5 cm×1.6 cm,底动脉切取面积为1.7 cm×1.3 cm~2.6 cm×1.8 cm,对供区创面行同侧小腿内侧全厚片移植,将片供区创面直接缝合。记录患者动脉口径、切取时间及术后2周成活情况与随访时间。末次随访时,记录患者移植处两点辨别觉距离、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及供区创面愈合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对第2供区与手指受区瘢痕情况进行评分,采用Michigan手概况问卷(MHQ)中的外观与自我满意度2个子量表对患指进行评价。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背动脉组患者动脉口径为0.35~0.80(0.56±0.14)mm、切取时间为(14.0±2.7)min,均明显短于底动脉组的0.80~1.35(1.02±0.16)mm、(19.7±3.4)min(t值分别为7.81、4.79,P<0.01)。术后2周,2组患者受区均成活。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供区创面均愈合良好。2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及末次随访时的移植处两点辨别觉距离、指关节TAM、第2供区和手指受区瘢痕的VSS评分及患指MHQ中外观与自我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底动脉背动脉解剖层次浅,手术切取时间短,能够保留底固有动脉与底固有神经,减少供区的损伤。

  • 标签: 外科皮瓣 皮肤 软组织缺损 趾背动脉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指侧方在手外伤治疗后的效果。方法总结分析32例采用指侧方修复手外伤患者的资料。术后患指制动,1周后功能锻炼。结果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月,平均14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对手指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指侧方在手外伤应用中具有操作简单、伤口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临近手指、虎口、手背部区域内的中小范围创面。

  • 标签: 肌腱外露 指骨外露 皮瓣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指侧方和静脉修复伴有皮肤缺损断指再植的效果。方法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共收治了26例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患者,共28指,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14例15指)观察组(12例13指),给予对照组侧方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修复治疗,评估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距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患者,指侧方修复和静脉修复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医护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修复方法。

  • 标签: 侧方皮瓣修复 静脉皮瓣修复 皮肤缺损 断指再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指侧方联合V-Y推进接力修复同指末节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们采用携带指背神经的近节指侧方筋膜皮逆行修复末节指腹缺损患者9例共9指,指侧方携带的指背神经与指固有神经缝合,供区用指近节掌侧V-Y横行推进修复,供区直接缝合。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5 cm×1.6 cm~2.5 cm×3.0 cm。结果术后9例18个全部存活,供、受区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9.3个月,外观饱满、不臃肿,色泽、质地良好,供区无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末次随访时指侧方两点分辨觉为4~9 mm,平均5.9 mm;指掌侧V-Y推进两点分辨觉为5~9 mm,平均6.7 mm。指蹼无挛缩及瘢痕增生。根据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系统评定手指功能:优7例,良2例。结论采用携带指背神经支的指侧方联合指近节掌侧横行V-Y推进接力修复同指末节指腹缺损可重建良好的手指感觉及外形,不牺牲指动脉,术后疗效满意。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创面修复 感觉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指侧方和静脉在断指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断指再植修复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掷色子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静脉修复治疗,观察组使用指侧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有所提高,其中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2%,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治疗和指侧方的治疗效果均显著,但是采用指侧方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所以,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主治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治疗方式,进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指侧方皮瓣 静脉皮瓣 断指再植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型静脉与指侧方岛状在断指再植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的进行断指再植的患者资料80例。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均为40例,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指侧方岛状,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微型静脉,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情况,显示出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相当,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95.00%、92.50%。结论对断指再植的患者无论是采取微型静脉治疗方式还是采取指侧方岛状的治疗方式,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进行治疗,具体选用何种治疗方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 标签: 微型静脉皮瓣 指侧方岛状皮瓣 断指再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背十字形成形蹼修复小儿先天性并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2019年1至9月的11例先天性并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儿均为第4、5合并第5畸形,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3个月~9岁,平均5.6岁;左侧6例,右侧5例。该11例患儿均采用背十字形重建蹼。术后随访蹼外观、深度、坡度。结果所有病例蹼、根、足趾侧方均未植皮,创面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坏死等情况发生。术后随访5~14个月,蹼深度、宽度、坡度形态与健侧相近,其中2例背出现轻度瘢痕增生。结论十字形设计简单、血供可靠、对背皮肤利用率高、术中无需植皮且能重建正常形态的蹼,用于治疗先天性并畸形疗效确切。

  • 标签: 并指(趾) 先天畸形 外科皮瓣 趾蹼
  • 简介:示、中、环指末节背侧皮肤血运是由掌侧血管分支供应,如果其指腹缺损用含两侧指固有血管神经的推移修复,可能导致远节背侧皮肤软组织缺血坏死,而用含一侧指掌侧固有血管神经为蒂的侧方岛状在屈指状态下向掌前侧移位修复,就可以避免这种并发症.在伸指锻炼中,指固有神经被延长,存留良好的感觉功能.自1996年至今,我们应用这种方法治疗示、中、环指指腹缺损9例12指,结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岛状皮瓣 指腹缺损 临床资料 治疗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ell-bottom用于足部小趾多伴第4、5畸形蹼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20年5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整形外科收治的采用bell-bottom重建蹼的小趾多伴第4、5畸形患儿临床资料。术中切除多,用关节面成形及关节囊修补矫正小趾腓偏畸形,用bell-bottom重建蹼,侧创面用多残余皮肤软组织形成3个修复关闭,同时延长小趾远端软组织长度,形成与正常小趾类似外观。随访第4、5术后外观、功能、重建蹼的宽度、深度、坡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共纳入小趾多伴第4、5畸形患儿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6个月至3岁,平均11个月)46侧足,其中完全性并合并多19侧足,不完全性并合并多27侧足。46侧足术中均切除多、分离并均全部成活,无坏死,均无需植皮,重建了趾甲皱襞和掌侧屈曲横纹,无感染和皮肤坏死。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随访20个月,重建蹼宽度、深度及坡度正常或接近正常,小趾腓偏得以完全矫正,短畸形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无侧瘢痕挛缩,甲襞外观与正常小趾基本一致。结论Bell-bottom治疗小趾多畸形,能够重建形态良好的蹼,避免了植皮,重建的小趾及其趾甲皱襞的形态自然,掌侧屈曲横纹连线弧度自然,是一种矫正小趾多畸形的好方法。

  • 标签: 多指(趾)畸形 并指(趾) Bell-bottom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甲联合对侧腓侧再造II度缺损手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手指末节缺损的患者8例。选择髂骨取骨植骨修复指骨缺损,根据具体需要切取一侧甲联合对侧腓侧,通过组合的方法再造手指,取甲的供区可植皮或局部修复,取的供区直接缝合。术后通过门诊随访,对再造指及供区的功能和外形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再造指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再造指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感觉功能均达到S4以上,TPD为5~10 mm。甲供区存在趾甲缺失,两侧整体外形恢复良好,底皮肤完整,关节活动良好。结论本方法可有效的恢复伤指的功能和外形,避免足趾底感觉皮肤的缺失过多,减少对的损害,对足行走功能影响小,是一种末节手指再造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甲瓣 腓侧皮瓣 指缺损 再造
  • 简介:目的探讨改进逆行第1跖背血管蒂岛状修复(足母)端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在解剖学基础上,采用改进逆行第1跖背血管蒂岛状修复(足母)端缺损10例.结果术后10例全部成活.随访3~6个月,外形、质地、色泽好,厚度适中;感觉恢复满意,两点分辨觉达11~14mm.结论应用改进逆行第1跖背血管蒂岛状修复(足母)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第1跖背血管 逆行岛状皮瓣 (足母)趾趾端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腓侧或第2胫侧游离移植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9月至2019年3月,对收治并获得随访的拇、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18例18指(缺损面积1.0 cm×0.8 cm~4.8 cm×1.8 cm),根据创面大小、供(受)区实际情况及患者需求,分别采用腓侧或第2胫侧游离移植修复。术后通过门诊、电话或微信随访其临床疗效。结果18例18块移植皮全部成活,除1例供区游离植皮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外,其余供、受区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6~16个月,饱满且不臃肿,色泽、质地良好,患指外形及屈、伸功能良好,术后6~12个月恢复保护性感觉;供区仅外形上有差别,无功能影响。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16、良1例、可1例。结论依手术适应证,应用足部微型游离移植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趾腓侧皮瓣 第2趾胫侧皮瓣 指腹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