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实习发生针刺原因分析,总结针刺防护对策,从而减少实习刺伤几率。

  • 标签: 实习护生 针刺伤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实习生在临床实习期间针刺相关防护知识掌握情况,并探讨相应防护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我院85名临床实习进行调查。结果58.82%实习不知针刺标准处理方法;49.41%实习携带乙肝抗体;50.59%实习发生针刺;41.86%实习针刺后有上报。结论基层实习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相关防护知识不掌握,针刺处理不正确,其中中专实习尤其显著。针对此情况,应该在实习前期强化职业防护知识,根据实习不同学历具体情况制订不同教学计划,进步完善临床带教工作,不定期地进行相关防护知识考核,了解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以完善职业安全教育,减少针刺危害。

  • 标签: 基层医院 针刺伤 实习护生 防护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实习生在实习期间针刺防护意识,并分析原因,找出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2011-2012年我院110名实习进行调查。结果49.09%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发生针刺,其中51.85%是因为自我防护意识不强,74.54%实习同学护理职业防护不了解,70.90%实习同学针刺处理方法不了解。结论实习发生针刺几率相比于工作人员要高,其中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实习发生针刺主要原因.

  • 标签: 实习护士 针刺伤 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发生针刺发生率、针刺原因、环节、有关防护概念及安全操作行为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我院部分临床护士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73名护士发生针刺发生率57%。其中主要发生原因及环节在操作整理用物,回套帽,在采静脉血及输液操作时戴手套率很低。结论临床护士防护意识淡漠,针刺发生率高,应加强全面防护教育,减少针刺

  • 标签: 针刺伤 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
  • 作者: 陈玲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摘 要】目的:了解台州中职护生针刺伤现状,探讨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如何预防与处理。方法:对本市在医院实习的中职护生36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的七个月内针刺伤发生率为56.2%。刺伤后出血的占81%,刺破表皮占19%。被污染的针头刺伤占39%,被未污染针头刺伤占61%。三级医院针刺伤占72%,二级医院针刺伤占28%。结论:护生针刺伤发生率较高,应该从学校教学,医院制度,护生对针刺的态度,行为和预防等措施减少针刺发生率。同时一旦发生会严格按照流程处理伤口。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实习临床实习期间发生针刺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分析本院135名护理实习临床实习期间发生针刺情况,总结针刺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发生针刺有38人,发生率为28.15%;结论在实习各环节加强其进行职业防护教育,规范操作,可提高实习针刺防护意识,预防和减少针刺及血液性传播疾病发生

  • 标签: 实习护生 针刺伤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质量管理在预防护士针刺应用情况。方法通过成立PDCA小组,分散针刺具体因素,并制定针对性实施方案,以此来提升护理质量。结果通过PDCA管理,我中心护理人员针刺例次数由49例次减少至15例次,使护理人员针刺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并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热情,规范了护理操作行为,提升了整体护理质量。结论在预防护士针刺中运用PDCA管理措施可以减少针刺发生率,使护理人员操作行为更加规范,从而控制了经血流传播疾病问题产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预防护士针刺伤 PDCA
  • 简介:摘要:针刺指针头不小心刺入皮肤深处并且出血意外伤害,如果针头污染,则患者可能有患上血液传播疾病危险,特别是乙肝、艾滋病。大量研究证明护士群体针刺高危职业和群体。因此如何有效预防针刺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着重探究如何有效提升护理人员防范意识,降低针刺发生率。

  • 标签: 针刺伤 预防 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实习针刺个人体验,分析针刺发生原因及其影响,探讨其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现象学研究法,我院三乙医院11名实习发生针刺过程、处理方法、上报原因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违反操作规程、防护意识薄弱发生针刺主要原因实习针刺后主要表现为害怕、恐惧,觉得针刺报告流程繁琐不想报告。结论护理部和院感科及护士长加强针刺不良事件分析及讨论,督查实习严格按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提高防范意识,进步完善针刺支持系统,并将其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

  • 标签: 临床护理 实习生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了解实习针刺伤口处理情况现状,为制订针刺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回顾性调查,以无记名方式分别对2009~2011年轮转到我科实习生发放实习期间针刺问卷调查表,问卷内容为实习期间针刺情况,包括针刺发生次数、刺伤程度、性质及处理情况。结果实习针刺存在发生率高,发生不能正确进行伤口处理及后续处理不能跟上等问题。应增强职业防护措施指导,增强其防护意识,降低锐器损伤发生率,减少获得性职业感染。

  • 标签: 实习护生 针刺伤 伤口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减少实习针刺发生了解在校护士针刺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她们进行针刺相关职业防护系统性教育。方法在校护理本科专业共160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针刺危害有正确认识,掌握防护措施,而对医院感染护理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针刺执行护理风险管理职业防护报告制度,报告程序,建档进行风险评估,追踪处理仅有20%。140名(87.5%)发生针刺,共发生235例次,人均发生1.469次。结论实习针刺防护认知和行为提升与护士自身因素及医院关心重视程度有关,医院应加深实习职业风险管理意识和行为督促教育,并为临床护士提供有效职业防护措施,提高防护依从性,提高执行率。建议护理院校增设护士职业防护课程,即将参与临床实习们开展多形式相关知识教育,弥补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欠缺,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切实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 标签: 针刺伤 实习护生 防护
  • 简介:摘要针刺护理人员危害日益严重,自1981年国内外大量研究报道了有关针刺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管理。医院及相关管理者要引起重视,加大预防针刺力度,保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

  • 标签: 针刺伤 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护理实习临床实习期间发生针刺现状针刺自我感受,分析针刺原因及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现象学方法护理实习临床实习期间针刺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在发生针刺出现焦虑、恐惧、甚至发生职业规划改变,渴望得到支持体系。结论 护理实习针刺现状不容乐观,临床带教应做好强调和监督,重视护理实习针刺,建立相关支持系统。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针刺伤 医院管理 支持系统 安全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具体原因,并研究具体防范方法进行干预,来提高实习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日~2020年12月31日实习100名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合理完成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并实习生发放,针刺例数进行统计,并分析具体针刺原因针刺环节以及采取防范措施。结果:对于本次研究100名,52名呈现出针刺现象;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15名因为工作忙乱、13名因为粗心、10名因为技术不熟练、7名因为操所不规范、5名因为未及时处理2名因为光线昏暗;针刺环节进行分析,15名发生在配液时、11名发生在为患者拔时、8名发生在静脉封管时、6名发生在分离针头时、5名发生在患者躁动时、4名发生在传递锐器时、3名发生在双手回套冒时;针刺采取防范措施进行分析,20名查阅患者化验单,15名寻求老师帮助,10名预防接种,5名进行血液检查,2名上报医院感染部门。结论:对于实习而言,因为经验不足系列因素影响,存在较高概率表现出针刺现象,对此针刺具体原因加以明确,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干预,对于实习安全性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针刺伤 护生 原因分析 防范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护士实习针刺原因分析,制定干预措施,减少护士实习针刺发生。 方法:通过调查表分析发生针刺原因 结果:根据调查分析,查找出主要原因并制定干预措施,减少护士实习针刺发生。结论:采取干预措施护士实习针刺发生较前减少。

  • 标签: 护士实习生 针刺伤 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