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是目前神经调控疗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运动障碍疾病。近年来,DBS在非运动障碍疾病中也逐渐得到应用,如癫痫、AD、抽动秽语综合征等疾病,并取得较好疗效。本文现围绕DBS治疗以癫痫为代表的非运动障碍疾病的现状及病理生理机制等内容综述如下。

  • 标签: 脑深部电刺激术 癫痫 非运动障碍性疾病
  • 简介:摘要结肠运动障碍疾病是儿童中一种常见的胃肠动力疾病,主要表现为腹胀和便秘。结肠测压可以实时测量结肠腔内压力及结肠肌肉压力波,从而对结肠运动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是目前评估结肠运动最直接的手段。近年来,高分辨率结肠测压技术迅速发展,使临床医师能够更好地了解结肠运动障碍患者结肠收缩活动的病理生理机制。现就其技术发展及其在儿童结肠运动障碍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结肠测压 结肠运动障碍 高振幅传播收缩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尾侧未定带脑深部电刺激术(cZI-DBS)治疗运动障碍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应用cZI-DBS治疗的10例运动障碍疾病患者(包括4例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患者和6例特发性震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和Fahn-Tolosa-Marin震颤评定量表(FTMTRS)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运动症状进行评估,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运动症状评分,并统计运动症状的改善率;术后行头颅CT检查判断电极的位置及排除脑梗死和出血等并发症。结果4例帕金森病患者手术前、后的UPDRS-Ⅲ、震颤、僵直和运动迟缓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术后改善率分别为(61.9±11.8)%、(66.9±9.0)%、(61.2±16.2)%和(57.2±14.4)%。6例特发性震颤患者手术前、后的FTMTRS、静止性震颤、运动性震颤和姿势性震颤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术后改善率分别为(64.8±23.1)%、(77.9±10.2)%、(62.4±26.2)%和(70.4±13.4)%。10例患者中,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肢体麻木,1例出现头痛,于1周之内症状消失;所有患者未出现构音障碍、出血、梗死和平衡障碍等严重并发症。10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开机时的CT检查显示,所有患者的电极位置未见明显偏移。结论初步观察发现,cZI-DBS可以改善以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手术并发症较少,其方法安全可行。

  • 标签: 帕金森病 特发性震颤 深部脑刺激法 尾侧未定带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尾侧未定带脑深部电刺激术(cZI-DBS)治疗运动障碍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应用cZI-DBS治疗的10例运动障碍疾病患者(包括4例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患者和6例特发性震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和Fahn-Tolosa-Marin震颤评定量表(FTMTRS)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运动症状进行评估,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运动症状评分,并统计运动症状的改善率;术后行头颅CT检查判断电极的位置及排除脑梗死和出血等并发症。结果4例帕金森病患者手术前、后的UPDRS-Ⅲ、震颤、僵直和运动迟缓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术后改善率分别为(61.9±11.8)%、(66.9±9.0)%、(61.2±16.2)%和(57.2±14.4)%。6例特发性震颤患者手术前、后的FTMTRS、静止性震颤、运动性震颤和姿势性震颤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术后改善率分别为(64.8±23.1)%、(77.9±10.2)%、(62.4±26.2)%和(70.4±13.4)%。10例患者中,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肢体麻木,1例出现头痛,于1周之内症状消失;所有患者未出现构音障碍、出血、梗死和平衡障碍等严重并发症。10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开机时的CT检查显示,所有患者的电极位置未见明显偏移。结论初步观察发现,cZI-DBS可以改善以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手术并发症较少,其方法安全可行。

  • 标签: 帕金森病 特发性震颤 深部脑刺激法 尾侧未定带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PKD)的临床、基因突变特点及随访结局。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7例PKD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6例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采用PCR及Sanger测序方法筛查富脯氨酸跨膜蛋白2(proline-rich transmembrane protein 2,PRRT2)基因突变。结果7例PKD患儿中,男4例,女3例,起病年龄为5岁1个月~14岁2个月,中位年龄11岁6个月。2例患儿为2个PKD家系中的先证者,5例为散发。运动障碍表现为静止变为运动状态时出现运动不能启动或异常姿势,表现为肌张力不全5例,兼有肌张力不全和舞蹈2例。发作频率为每天5~15次,发作持续时间每次数秒至40 s,发作时均无意识障碍。2个PKD家系中,患儿本身PRRT2基因突变,突变来自于父亲。散发病例中,4例行基因检查,3例发现PRRT2基因突变。基因检测患儿中突变均为c.649_650insC(p.R217PfsX8)。所有患儿服用卡马西平后未再发作,随访时间为5~17个月。结论PKD患儿表现为发作性运动障碍,由运动状态改变所诱发,发作频繁,PKD家系或散发病例均可由PRRT2基因突变导致,突变c.649_650insC是该基因热点突变,小剂量卡马西平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运动障碍 卡马西平 富脯氨酸跨膜蛋白2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PKD)的临床、基因突变特点及随访结局。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7例PKD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6例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采用PCR及Sanger测序方法筛查富脯氨酸跨膜蛋白2(proline-rich transmembrane protein 2,PRRT2)基因突变。结果7例PKD患儿中,男4例,女3例,起病年龄为5岁1个月~14岁2个月,中位年龄11岁6个月。2例患儿为2个PKD家系中的先证者,5例为散发。运动障碍表现为静止变为运动状态时出现运动不能启动或异常姿势,表现为肌张力不全5例,兼有肌张力不全和舞蹈2例。发作频率为每天5~15次,发作持续时间每次数秒至40 s,发作时均无意识障碍。2个PKD家系中,患儿本身PRRT2基因突变,突变来自于父亲。散发病例中,4例行基因检查,3例发现PRRT2基因突变。基因检测患儿中突变均为c.649_650insC(p.R217PfsX8)。所有患儿服用卡马西平后未再发作,随访时间为5~17个月。结论PKD患儿表现为发作性运动障碍,由运动状态改变所诱发,发作频繁,PKD家系或散发病例均可由PRRT2基因突变导致,突变c.649_650insC是该基因热点突变,小剂量卡马西平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运动障碍 卡马西平 富脯氨酸跨膜蛋白2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型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情景互动训练对运动障碍疾病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运动障碍疾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运动再学习技术(MRP)、减重步行训练、MOTOmed下肢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等,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及情景互动训练,每天训练1次,每周训练6 d,治疗1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及Berg平衡量表(BBS)对2组患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对照组患儿BBS评分[分别为(17.97±2.94)分和(13.36±1.70)分]、GMFM-D区评分[分别为(15.95±1.17)分和(11.95±1.28)分]、GMFM-E区评分[分别为(15.73±1.16)分和(12.10±1.52)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儿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下肢康复机器人及情景互动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运动障碍疾病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运动障碍性疾病 儿童型下肢康复机器人 情景互动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发病后,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针灸是除药物及康复训练疗法外,另一主要治疗方法。头针作为针灸疗法中的支脉,在治疗脑源性疾病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检索知网,旨在综合评价头针在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头针 中风后遗症 运动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我国目前约有1.9亿下肢运动障碍患者、失能和半失能的老年人需要康复服务,但我国康复医疗资源有限,康复机器人的研究有利于缓解紧张的供求关系。有效的康复训练是下肢运动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对改善患者的步行功能和平衡功能有重要意义,传统康复训练主要以理疗师一对一的训练方式进行,存在康复效果不一致、缺乏定量评估和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传统康复训练方法、计算机技术和人体生物力学等,有助于缓解我国医疗资源不足的窘境,也对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下肢康复机器人和相关运动障碍康复手段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

  • 标签: 下肢康复机器人 下肢运动障碍 脑卒中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塔戈运动应用于脑出血后遗运动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后遗运动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9.53±7.63)岁;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9.11±7.09)岁。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奥塔戈运动干预,了解患者病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引导患者进行奥塔戈运动,干预时间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平衡能力、肢体运动功能以及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平衡能力评分为(46.57±3.53)分,高于对照组的(39.85±4.6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肢体运动功能总分为(88.99±5.78)分,高于对照组的(75.63±6.21)分(P<0.001);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8.99±3.03)分、(50.12±3.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3.16±3.27)分、(55.56±4.2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奥塔戈运动应用于脑出血后遗运动障碍患者中可有效提高其平衡能力,增强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减轻负性情绪。

  • 标签: 奥塔戈运动 脑出血 运动障碍 平衡能力 肢体运动功能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对201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诊治的1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男,13岁,临床表现为体位改变时出现短暂运动不能,表现为头转向一侧、颈后仰、摇头、摆动,双手紧抱于胸前,双足尖着地,足底麻木、疼痛。基因检测:染色体16p11.2(chr16:29594293-30189789)位置存在约595.5 kb杂合缺失。相关文献详细报道的16p11.2微缺失患儿表现为PKD者有8例。16p11.2微缺失是引起PKD的另一基因表现形式。对于PKD患儿的遗传评估中应注意16p11.2微缺失的筛查。

  • 标签: 16p11.2微缺失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 PRRT2基因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可造成患者完全或不完全的运动功能丧失,影响正常生活。硬膜外脊髓电刺激通过植入电极,给予适宜频率、脉宽及强度的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自主运动、站立与行走等功能的康复。本文围绕硬膜外脊髓电刺激技术对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脊髓损伤 硬膜外电刺激 脊髓电刺激 运动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应用蒙药珍宝丸结合沉香-35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03-2021年05期间内,我院所收治的脑梗死伴运动障碍患者,共有9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有对照组患者46例,采取单一蒙药珍宝丸治疗,另外的46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沉香-35治疗为观察组,探究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BI评分更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临床应用蒙药珍宝丸结合沉香-35治疗的效果最佳,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安全无副作用,临床推广价值高。

  • 标签: 蒙药珍宝丸 沉香-35 脑梗死 运动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析脑中风肢体运动障碍临床治疗中应用康复护理配合针灸治疗的应用效果和影响情况。方法:随机抽选106例脑中风并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于我院就诊时间2019年03月~2021年03月。数字表法分组治疗,各53例:常规组予以康复治疗,联合组予以康复护理配合针灸治疗,就两组的MBI评分、Fugl-Meyer运动评分、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后,在MBI、Fugl-Meyer评分方面,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联合组(96.23%)高于常规组(81.13%),P<0.05。结论:将康复护理配合针灸疗法用于脑中风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诊疗中,其治疗效果好,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脑中风 肢体运动障碍 康复护理 针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中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90例于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出现术后运动障碍,并以患者在本院建档单双日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常规护理干预,B组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其发病与纤毛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有关。该病起病年龄小,常造成儿童慢性、反复呼吸道感染,进而形成支气管扩张,部分患儿合并内脏转位。目前为止已在人类证实有超过40个与PCD相关的基因,约70%的病例与这些基因有关,但基因型与表型关系尚未完全明确。由于不同基因编码蛋白与纤毛的特定结构相关,某一基因缺陷与纤毛结构缺陷及临床表现可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表型的严重程度也可能和特定基因型有关。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与成本的降低,使其临床应用成为可能,从而弥补传统诊断方法的不足。

  • 标签: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 基因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在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分析其对运动障碍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共70例。通过住院尾号单双数分组为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35例)与实验组(施行早期康复护理,3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独立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独立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且实验组患者的上述两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颅脑损伤术后运动障碍的患者,在早期康复护理下能够有效恢复其运动功能。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手术 运动障碍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苍白球内侧部(GPi)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严重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7例TD患者行双侧GPi-DBS治疗,术前、开机后1个月、3个月及12个月用BFMDRS量表评估患者疗效。精神症状评估采用临床疗效总量表严重程度分量表(CGI-SI)。结果7例患者开机后1个月BFMDRS运动评分改善52.90%,BFMDRS功能障碍评分改善47.58%;开机后3个月BFMDRS运动评分改善60.74%,BFMDRS功能障碍评分改善55.83%;开机后12个月BFMDRS运动评分改善71.08%,BFMDRS功能障碍评分改善68.01%。7例患者开机后1个月、3个月及12个月CGI-SI评分均未见升高(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双侧GPi-DBS是治疗TD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迟发性运动障碍 脑深部电刺激 苍白球内侧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中,择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入院的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排序的方式,将其划分为2组,每组有3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以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上肢功能与下肢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在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的下肢功能评分与上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其上下肢功能的恢复,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手术 术后运动障碍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之中,收诊的100例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时间为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随机抽取患者分组研究,其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为对照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运动功能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结果(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等进行改善,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临床价值明显。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 护理满意度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