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顺产接生会阴伤口侧切与纵切的适应及并发比较。方法随机选取75例顺产时需行会阴切开手术的产妇并分为A、B两组,A组为行会阴侧切法产妇41例,B组为行会阴纵切法产妇34例。结果A组的适应比B组多,A组的并发概率高于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顺产接生产妇会阴伤口使用侧切法时的适应更广,但并发多,纵切法反之,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会阴侧切 会阴纵切 适应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消化性溃疡穿孔非手术治疗的适应与禁忌。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0年9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通过采用相应的非手术治疗措施计算非手术治疗成功率,分析非手术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10例患者中,有8例运用非手术治疗,2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有2例改手术治疗,1例因治疗出院因腹腔脓肿再次入院,治疗成功率为80%,手术治疗患者有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出现膈下脓肿,所有并发都经相应的处理后治愈。结论消化性溃疡穿孔非手术治疗适应为全身症状轻微,血流动力学稳定及穿孔时间在12h内,禁忌为糖尿病,高龄,合并肝硬化,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等免疫抑制状态,对此只要严格掌握禁忌适应,实施非手术治疗就是可行和安全的。

  • 标签: 消化性溃疡穿孔 非手术治疗 适应症 禁忌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后路经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及适应选择。方法收集我院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给予PECD治疗,通过对比患者颈痛VAS评分、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和病变椎间高度的变化,分析PECD手术的价值。结果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32例患者手术时间79~121分钟,手术出血量47~172ml,术后住院时间4~8d,佩戴软性颈托1月,复查MRI后提示减压彻底,未发现颈椎失稳。结论在掌握严格手术适应后,颈椎后路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明显优势。

  • 标签:
  • 简介:主讲老师简介:孙洪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睡眠障碍及与精神障碍共病的治疗和研究,睡眠与奖赏记忆,物质依赖心理渴求的临床干预和神经机制研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多个97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后抑郁护理中应用ROY适应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间的产后抑郁患者6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ROY适应模式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于治疗前(P<0.0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抑郁护理中采用ROY适应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ROY适应模式 抑郁评分
  • 简介:摘要文化适应问题是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中无法避免,不可忽视的问题。文化适应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结果,这一过程是缓慢曲折的,适应的结果则表现在了不同影响条件下所造就和所体现的人们的行为模式的不同。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需要了解和适应有关文化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不同的人和群体,适应的过程和结果也不尽相同。对于这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人们对其的关注日益增多,也表明了其重要性。

  • 标签: 文化适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稳定期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后的社会适应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稳定期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康复护理,应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测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后,本组患者的MRSS、SDS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稳定型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改善和提升患者的社会适应功能,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康复护理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 社会适应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颅骨牵引患者体位适应性及并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颅骨牵引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体位适应性与并发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相关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1周时体位适应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颅骨牵引患者体位适应性,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缩短患者康复周期,临床普及价值高。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颅骨牵引 体位适应性 并发症
  • 简介:知识速查一、家·孝敬父母1.家的作用: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2.为什么要孝敬父母:(1)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2)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 标签: 交往 学会 社会 物质生活 健康保障 中华民族
  • 简介:美国认知与发展障碍学会对智能障碍采用智力与适应行为双向度评量。美国学者对适应行为的定义和适应行为内涵的分类也各有千秋,其中1974年Nihira等人的《适应行为量表》、1984年Sparrow等人的《文兰适应行为量表》是适应行为研究中两项重要成果,影响广泛。台湾在适应行为研究方面也有一系列研究工作,如于1986修订《适应行为量表》为中文版、于2004年修订《文兰适应行为量表》为中文版;徐享良则于1994自行编制"中华适应行为量表",后于2004及2012两次修订该量表。第二次修订"中华适应行为量表"项目旨在深化适应行为因素结构之研究、适应行为发展与幼儿发展需求、增加适应行为之社会效度、满足评分者间一致性之信度需求等。在智能障碍教育上,

  • 标签: 特殊教育 智能障碍 适应行为 适应行为量表
  • 简介:'自适应'原指'修正系统的特性以适应动态环境',广泛来说,是一种自我评估、检测、调整、成长的能力。这个名词'飞入寻常百姓家'。对咱来说,是一剂良药,也是一剂补药,能够从内而外地修复人生的各种不如意事。哪怕是'经久不治的职场问题、捉襟见肘的经济危机、缺乏弹性的思维固化、剑拔弩张的亲子关系',都有药可医、不在话下。

  • 标签: 自适应芳姿
  • 简介:情景回放小学时,小诗的成绩一直很优秀,可进入初中后,她的数学成绩却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她分析原因,认为是由于数学老师的普通话不太标准,讲的有些内容她怎么都听不明白;而且数学老师从教多年,又是班

  • 标签: 初中新 新老师 适应初中
  • 简介: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武汉市403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家庭功能在文化适应与心理适应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在文化适应中处于中等水平,城市文化适应较农村文化适应好。城市文化适应对自尊和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农村文化适应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城市文化适应对自尊、生活满意度的正向预测关系中,家庭功能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农村文化适应对生活满意度的正向预测关系中,家庭功能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流动儿童 家庭功能 文化适应 心理适应
  • 简介:本研究对122名大学新生进行了半年追踪,采用交叉滞后分析法考察适应性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入学三个月时初次测试(T1),初测半年之后后测(T2)。结果发现:(1)幸福感和适应性之间显著正相关,同时预测的效果高于继时预测;(2)交叉滞后相关分析表明,适应性T1对幸福感T2的预测(r=0.50)高于幸福感T1对适应性T2的预测(r=0.32);(3)学习适应性T1(18%)和人际适应性T1(11%)共同预测主观幸福感T1中29%的变异;(4)控制初测总体适应性T1(31%),对大学的认可度T2(21%)和个人情绪适应性T2(3%)还可以解释幸福感T2中24%的变异。因此,本研究发现大学生适应者更幸福,而不是幸福者更适应。该结果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具有一定的教育启示意义。

  • 标签: 适应性 主观幸福感 交叉滞后分析 大学新生
  • 简介:目前繁琐的文件化规定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导致安全体制出现了问题。文章结合核工业系统阐述了第五代安全管理时代——适应性安全时代的特征。适应性安全时代包括适应性文化、警觉意识以及恢复性管理并且需要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即从人为可变性作为一种责任和需要被控制的因素到人为可变性作为一个优势和安全的重要因素。核电运行管理中应对适应性安全时代加以重视。

  • 标签: 安全管理 适应性 安全文化 恢复性管理
  • 简介:随着孩子考入外地的大学,我不再伺候孩子吃喝拉撒睡,有些不适应。放眼望去,身边的不少熟人纷纷步入“人少、事少、时间多”的生活状态。个人的修养与理念不同,“空巢期”的生活品质也大相径庭。就说我的两位邻居吧:楼上的张老师是寡居多年的退休教师。一人独居的生活井然有序。晨练后买菜炖汤、去老年大学上课、午休后茶

  • 标签: 享受独居 适应享受
  • 简介:从孩子进入小学开始,他们面临更多的挑战。他们越来越多地与他人一起进行群体活动,他们不仅需要努力掌握大量知识,还要找到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班主任要尽力帮助学生发展并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力,让他们渐渐从"自然人"顺利过渡到能够适应现实的"社会人"。指导学生与老师大胆沟通"我很烦躁。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外面下着大雨,

  • 标签: 社会适应力 英语作业 群体活动 发展心理学家 中所 维果茨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与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随父母迁移而迁移,由此进入城市。随之,城市中出现一个新群体——流动儿童,他们的城市适应问题也日益受到众多学者以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和重视。鉴于此,本文在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展开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建议策略。

  • 标签: 流动儿童 适应 城市适应 社会支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