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选取280头(17±15)kg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以圈为重复单位。分别饲喂添加量为0、0.01%、0.02%、0.03%和0.04%淀粉多糖(NSP)酶制剂水平的玉米-豆粕型试验日量,试验猪均为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预试期7d、正式期28d,在正式期的开始及结束时对试验猪空腹称体质量,准确记录饲料的消耗和试验猪健康情况。在正式期的第15天清晨,每重复取接近该圈平均体质质量的公猪和母猪各1头,空腹前腔静脉采血并制备血清。

  • 标签: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 仔猪饲养 三元杂交仔猪 玉米-豆粕型 自由采食 体质量
  • 简介:里氏木霉RutC—30是一种腐生丝状真菌,能分解不同植物材料产生多种酶类。在里氏木霉RutC—30发酵过程中加入5%魔芋精粉时,β—甘露聚糖酶酶活有显著提高;加入5%果胶时,果胶酶酶活也有所提高。然而添加果胶时产生的其他4种NSP降解酶酶活比添加了纤维素粉和魔芋精粉的都要低。此外,添加不同底物诱导物对里氏木霉RutC—30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β—葡聚糖酶和木

  • 标签: 魔芋精粉 酶活 果胶酶 β—葡聚糖 生丝 发酵过程
  • 简介: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对马铃薯淀粉进行降解制备多孔淀粉.通过对多孔淀粉的得率、吸油率的考察,研究其品质特性随不同酶用量、作用时间、温度、pH值的变化规律,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制备多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与糖化酶质量比为1:2,且总酶量为6%,作用时间为8h,温度分别为55℃和50℃,pH值分别为6.0和3.5.

  • 标签: 多孔淀粉 Α-淀粉酶 糖化酶
  • 简介:摘要:传统湿磨法玉米淀粉加工工艺主要是利用含硫酸浸泡液充分浸泡,然后在提取其中的淀粉时利用破碎分离法,这是一种“化学 -机械”过程。但是,受工艺原理的影响,导致湿基纤维中含有较多的水分且粘连的淀粉较多,由此会提高整体工艺的能耗,不利于整体淀粉收率的显著提高,因此所具有的改进空间非常大。在选育特定酶系的高表达菌种时可以充分利用诱变、高通量筛选技术,在此基础上将复合酶复配技术应用到生产工艺当中,开发一出新型复合酶制剂来高效的加工玉米淀粉,这对于湿基纤维水分、总淀粉含量、蒸发能耗的降低至关重要,且能够促进淀粉、蛋白收率的显著提高。

  • 标签: 新型复合酶制剂 玉米淀粉 加工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处理工艺对黑木耳淀粉多糖(NSPs)组成与功能性质(包括体外抗氧化性及降血糖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水、纤维素酶及碱液分别制备不同种类的NSPs,通过测定分子组成(包括总糖、糖醛酸、氨基糖、还原糖、游离蛋白、总酚等)与体外抗氧化性和降血糖效果,分析处理工艺对黑木耳NSPs的影响。结果:由不同工艺获得的黑木耳NSPs的分子组成与体外抗氧化性和降血糖效果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结论:本试验结果为黑木耳NSPs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 标签: 黑木耳 NSPs 分子组成 抗氧化 降血糖
  • 简介:讨论了酶制剂在制革中应用,阐述了制革的浸水、脱毛、脱脂、浸灰、软化和猪皮臀部包酶等工序中酶制剂的应用情况、作用机理和一些典型的酶制剂的应用性能,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中和'增尺'酶的性能和使用条件,并对酶制剂在制革中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酶制剂 制革 应用
  • 简介:本文概述了用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进行制革用酶制剂研究的最新进展,“生物工程酶”在制革浸水,脱毛浸灰,软化和脱脂等工序中的应用成果以及我们用生物工程酶“进行无灰和无硫化钠酶脱毛研究的新探索。

  • 标签: 制革用 酶制剂 脱毛 软化 脱脂 浸水
  • 简介: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霍文颖等,用256头健康的杜×长×大三元肥育阉割公猪(体重55kg左右)为试验对象研究肥育猪日粮中添加淀粉多糖(NSP)水解酶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分玉米-豆粕型日粮组(A)、玉米-豆粕型日粮加酶组(B)、小麦-豆粕型日粮组(C)和小麦-豆粕型日粮加酶组(D)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猪。4个处理的配方营养水平符合NRC要求,且保持一致。

  • 标签: 多糖水解酶 非淀粉多糖 生长性能 肥育猪 玉米-豆粕型日粮 河南农业大学
  • 简介:252只1日龄萨索肉雏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28只鸡。3种日粮分别为:21%粗蛋白(CP)+0.10%酶制剂:21%CP+0.20%微生态制剂;19%CP+0.10%酶制剂。饲料中加入外源指示剂Cr2O330mg/kg。常规饲养,试验期为3周。16~20日龄半收粪法连续采集鲜粪,进行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组鸡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0.20%微生态制剂组日增重呈改善趋势;CP、钙(Ca)和磷(P)表观代谢率以微生态制荆组最高(P〈0.05),21%CP+0.10%酶制剂组最低(P〈0.01);粪便含水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 标签: 肉仔鸡 酶制剂 微生态制剂
  • 简介:巴曲酶制剂在神经科的应用十分广泛。矛头蝮蛇属(bothrops)是南美两大毒蛇家族之一,种类繁多,从巴西矛头蝮蛇(bothropsatrox)蛇毒中分离获得的巴曲酶具有促凝血作用,称为血凝酶(hemopexin),临床药物有立止血和巴曲亭。而从另一亚种bothropsmoojeni蛇毒分离而来的巴曲酶则具有去纤维蛋白原作用,称为去纤酶(defibrinogenase),临床药物有东菱精纯克栓酶。上述二者通用名均为巴曲酶,但它们的药理学机制完全不同,故临床应用时需谨慎。

  • 标签: 酶制剂 东菱精纯克栓酶 去纤维蛋白原 临床药物 促凝血作用 药理学机制
  • 简介:2004年以来,亚太地区的饲料产量呈逐步下降趋势。不仅如此,2004年初以来的全球饲料原料价格飙升也令情况进一步恶化。该地区大部分国家依靠进口的玉米、豆粕、鱼粉等原料来配制家禽和猪饲料。因此,该地区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地寻找价格更低的饲料原料替代品,其中一些是其他产业,如人类食品和酒精产业的副产品,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

  • 标签: 家禽日粮 酶制剂 应用 饲料原料 饲料产量 亚太地区
  • 简介:摘要传统的酶制剂生产工艺有发酵法、絮凝沉淀法、过滤法、溶剂萃取法、真空蒸发干燥法。该工艺能耗高,酶失活率高,收率低。膜分离技术具有节能、降低损失、常温连续运行、工艺简单、效率高、无相变、分离系数大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处理。它在食品加工、医药、生化等领域具有独特的实用性。本文讨论膜分离技术在酶制剂制备、分离、浓缩和纯化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各种膜材料和组分进行了综合评价。

  • 标签: 酶制剂 膜分离技术 微滤 超滤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