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骨超声诊断方法在腱炎患者韧带测量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腱炎患者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影像学检查;研究组采用肌骨超声检查,比对两组患者临床诊断效果及信度系数。结果研究组腱炎患者通过采用肌骨超声检查,韧带厚度(6.92±0.80)mm、韧带横截面积(1.45±0.30)cm2、信度系数0.92,与对照组(6.62±0.68)mm、(1.60±0.45)cm2、0.75相比较,信度系数为优秀(ICC>0.90),临床诊断结果差异较为显著,比对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能够准确诊断腱炎患者韧带情况,其数值科学精确、信度系数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肌骨超声 髌腱炎 髌韧带 影像学检查 信度系数
  • 简介:内侧韧带(MPFL)是股关节内侧的主要静力结构,对稳定股关节内侧,防止其外脱位起重要作用。临床上MPFL损伤,可引起膝痛、髌骨不稳定等。对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者,临床上可行保守治疗,但易复发,早期手术治疗近年为一些学者所提倡。本文对MPFL的解剖、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作一综述。

  • 标签: 内侧髌股韧带 MPFL 解剖 损伤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半腱肌、股薄肌重建韧带治疗陈旧性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半腱肌、股薄肌重建韧带治疗陈旧性腱断裂28例。结果术后平均三个月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效果理想。结论半腱肌、股薄肌重建韧带治疗陈旧性腱断裂合理,有效。

  • 标签: 陈旧性 髌腱断裂 半腱肌 股薄肌 重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皮外减张治疗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腱断裂采用张力带皮外减张,可吸收线缝合治疗;结果平均随访20个月,效果良好;结论张力带皮外减张,可吸收线缝合治疗腱断裂,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少,避免二次拆除手术,张力可随时调节,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二次断裂,膝关节粘连等后遗症。

  • 标签: 皮外张力带 可吸收线 髌韧带断裂 减张缝合
  • 简介:目的探讨韧带近止点断裂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9例韧带近止点断裂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1~6周。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3例为闭合性损伤,6例为开放性损伤,均采用异体跟腱骨重建韧带。结果9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平均为67.3分﹙63.5~71.1分﹚,术后1年膝关节Lysholm评分平均为86.2分﹙83.1~89.3分﹚,行检验﹙〈0.05﹚。结论采用异体跟腱骨修复韧带近止点断裂,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髌韧带 韧带损伤 跟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侧韧带重建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5月-2014年4月期间获得9月以上随访的21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完善髌骨轴位片、CT平扫及MRI检查,测量股骨滑车沟角、髌骨倾斜角、股适合角及TT-TG值,术前Lysholm评分为(62.36±10.84)。手术采取内侧韧带重建术,部分患者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结果21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随访期间全部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增加,未发生髌骨再次脱位。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为(88.65±5.3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侧韧带重建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疗效确切,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 标签:
  • 简介: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韧带断裂罕见,临床上,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极易忽视韧带断裂的可能。本文在此报道1例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韧带断裂的病例。患者女性,80岁,因"双膝疼痛3年,加重伴活动受限6月"就诊。患者于就诊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膝部疼痛,休息后好转。就诊6月前双膝疼痛加重,尤其行走时疼痛明显,不能伸直,走路跛行。病程期间多次向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并自行口服药物"强骨粒",病情无明显好转.

  • 标签: 膝关节表面置换 髌韧带断裂 术后 膝部疼痛 关节腔内注射 口服药物
  • 简介:髌骨不稳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通常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造成髌骨不稳的原因较多,且有多种方案治疗髌骨不稳,如胫骨结节止点内移、外侧韧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股骨滑车成形术等。内侧韧带(medialpatellofemoralligament,MPFL)在维持髌骨稳定方面起主要作用,是髌骨静力性稳定机制中最重要的结构。研究证明,在治疗髌骨不稳的术式中,MPFL重建术是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本文综合学习了相关文献,对MPFL重建术的手术技巧、优缺点进行了概括,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

  • 标签: 内侧髌股韧带 滑车发育不良 髌骨不稳
  • 简介:摘要髌骨脱位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常见膝关节损伤,常表现为持续性膝前疼痛、反复性髌骨外脱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治疗髌骨脱位的手术方法有很多,其中内侧韧带重建术是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而术中采用何种技术仍存在较大分歧,致使术后临床效果的不确定。目前内侧韧带重建并没有一个规范的手术方案共识,对内侧韧带重建术中移植物的选择、定位及固定方式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髌骨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 移植物 定位 固定方式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神经性因素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狭窄处的分布特点。方法将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性肾积水患儿手术切除的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段进行病理分析,常规石蜡包埋。石蜡标本,从输尿管切缘处开始切片,每个病例依次于切缘处、1/4处、2/4处、3/4处分别薄层切片(3um)(A,B,C,D组),进行病理分析。显微镜下观察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的分布。分析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在各组中的分布以及差异情况。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神经纤维的分布密度为A组>B组>C组>D组,距切缘越远越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结果,证实神经性因素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性肾积水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在临床手术中,可考虑通过冰冻切片检查输尿管离断处切缘平滑肌中神经纤维情况,从而充分切除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段,以减少术后的复发。

  • 标签: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 神经纤维 分布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供区不适的防治方法。方法2004年10月至2009年8月,收治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30例,其中采用自体腱移植9例,余21例使用同种异体腱重建,均在关节镜下行ACL重建,术后予科学的康复训练。经随访3-26月,以临床检查(前抽屉试验、Lachman实验、轴移实验)IKDC评分、Lysholm评分来评估疗效。结果9例采用自体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经过术中腱供区植骨、与异体腱移植重建一致的康复训练,短、中期随访膝关节稳定性无明显差异。自体腱移植9例患者中出现2例膝部皮肤麻木,1例跪地疼痛,2例膝行疼痛,腱供区不适的发生率与文献报道相比明显降低。结论植骨修补腱供区表面缺损,结合康复锻炼可减少自体腱移植术供区的不适症状,尤其膝部疼痛明显减少。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髌骨植骨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带线锚钉十同种异体腱骨复合体治疗陈旧性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选取20例陈旧性韧带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同种异体腱骨复合体治疗加石膏托外固定;观察组行同种异体腱骨复合体加双带线锚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股四头肌萎缩情况及X线片。结果观察组术后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股四头肌萎缩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双带线锚钉十同种异体腱骨复合复合体体治疗陈旧性韧带断裂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关节活动度。

  • 标签: 双带线锚钉 同种异体髌腱骨复合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腱肌移植重建内侧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04年6月~2010年6月,采用半腱肌移植重建内侧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18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术后关节活动恢复正常,髌骨脱位未再复发。轴位X片示股关节解剖关系恢复正常,Lysholm评分平均91.5分。结论半腱肌移植重建内侧韧带,操作简便,疗效显著,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选择。

  • 标签: 髌骨脱位 半腱肌 内侧髌股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自体肌腱移植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韧带治疗髌骨脱位韧带治疗髌骨脱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内测髌骨韧带治疗髌骨脱位患者共40例进行调查分析,本次调查中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均为自体肌腱移植双束解剖重建,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对患者进行重建治疗后进行2-16个月的随访,观察统计治疗后患者关节的稳定性以及灵活性,随访期间本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见出现严重并发症;出现1例膝轻度伸直受限病例,重建治疗后未出现髌骨复发性脱位病例,并且对患者治疗前后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以及Kujala评分可以发现,重建治疗后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后,并且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实验能够证实,采用自体肌腱移植双数解剖重建内侧韧带治疗髌骨脱位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加以推广。

  • 标签: 髌骨脱位 自体肌腱 内侧髌股韧带 重建治疗 关节镜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急性创伤性髌骨外侧脱位后内侧韧带(medialpatellofemoralligament,MPFL)损伤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选条件的42例青少年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资料,对内侧韧带损伤发生率、损伤程度、损伤部位等情况进行评估并统计分析。结果MRI检查结果显示,42例青少年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后MPFL损伤发生率为92.86%(39/42),其中Ⅰ度损伤为7例(17.95%),IT度损伤为22例(56.41%),11I度损伤10例(25.64%);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后MPFL损伤部位发生在股骨侧有13例(30.95%),髌骨侧有20例(47.62%),韧带体部损伤有4例(9.52%),联合损伤有5例(11.91%)。结论青少年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后MPFL损伤发生率较高,其中MPFL损伤以Ⅱ度损伤最常见,其次为Ⅲ度损伤和Ⅰ度损伤;MPFL损伤部位以髌骨侧最常见,其次为股骨侧。

  • 标签: 髌骨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 青少年 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收肌腱移位双束重建内侧韧带(MPFL)联合全腱止点上移手术治疗骨骺尚未闭合且合并严重股四头肌挛缩的青少年习惯性髌骨脱位(HDP)患者的手术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3例(37膝)骨骺尚未闭合的HD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例(12膝)合并严重股四头肌挛缩需要进行上述手术方式治疗,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10~14岁,平均(12.1±1.4)岁。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Lysholm评分、临床查体及膝关节影像学检查,通过X线平片的适合角及外侧髌骨角评估股关节对合关系。结果10例(12膝)患儿平均随访23个月(12~36个月)。所有患儿术后6个月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均未出现感染及髌骨再次脱位等并发症,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77±9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96±6(t= −23.155,P<0.05)。股关节适合角由术前的72.4°±17.2°改善到末次随访的-7.5°±4.8°(t=21.392, P<0.01),外侧股角由-64.6°±9.4°改善为6.5°±3.7°(t=-22.874, P<0.01)。结论大收肌腱移位双束重建内侧韧带联合全腱止点上移治疗骨骺尚未闭合且合并严重股四头肌挛缩的青少年习惯性髌骨脱位初期效果满意。

  • 标签: 青少年习惯性髌骨脱位 髌股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内侧韧带(MPFL)治疗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2月— 2018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髌骨脱位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14~46岁,平均26.8岁。均为髌骨外侧脱位,其中复发性髌骨脱位14例,习惯性髌骨脱位1例。所有患者行关节镜探查、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MPFL术,其中12例同时行外侧支持带松解,3例单纯行MPFL重建。记录手术时间,观察切口愈合、取腱区踝关节功能、髌骨外推试验和恐惧试验及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Lysholm评分、Kujala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9~33个月,平均24.2个月。手术时间65~85 min,平均71.2 min。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取腱区踝关节功能良好,无疼痛不适。屈膝20°位髌骨外推试验、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术后6个月患者完全恢复正常活动。末次随访时,患者均无再发髌骨脱位或半脱位。术前Lysholm评分、Kujala评分及IKDC评分分别为(51.7±2.5)分、(52.8±3.3)分、(47.1±3.3)分,术后6个月分别为(84.6±3.2)分、(85.0±3.3)分、(82.5±2.0)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89.5±1.9)分、(89.2±2.8)分、(87.5±2.2)分(P均<0.01)。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MPFL,辅以外侧支持带松解,能有效治疗髌骨脱位,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

  • 标签: 髌骨脱位 髌韧带 关节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内侧韧带(MPTL)的应用解剖及生物力学、重建技术及其临床疗效研究进展。方法在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2022年5月之前公开发表的关于MPTL解剖、生物力学及重建技术研究文献47篇;通过对上述文章的参考文献进行筛选,补充检索21篇。按照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7篇文献(中文文献5篇、英文文献42篇)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MPTL位于膝关节内侧支持带第二层,起自髌骨内侧下端。沿内下方走行,止于胫骨前内侧近端。MPTL内侧总约束力约为5%,并且主要在膝关节屈曲30°~90°的倾斜和旋转中发挥作用。此外,初次髌骨脱位常伴有内侧韧带(MPFL)和MPTL的联合损伤。MPTL参与的重建方式主要分为单纯MPTL重建和MPFL联合MPTL重建,前者临床研究疗效良好,但单纯重建MPTL无法恢复内侧支持带原有的生物力学结构,故不推荐在临床中应用。在多项MPFL联合MPTL重建临床研究中,患者术后功能Lysholm评分、Kujala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以及髌骨高度、胫骨结节-滑车沟、髌骨外移度等影像学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但MPFL联合MPTL重建手术适应证仍未达成共识。结论对MPTL的应用解剖和生物力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MPTL在维持股关节稳定性中的重要作用,因此,MPFL与MPTL联合重建能恢复内侧支持带的解剖和生物力学。为了满足临床需要,尚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论证该手术的适应证。

  • 标签: 髌骨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 内侧髌胫韧带 韧带重建 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