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使用胰岛素进行糖尿病治疗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多数以2型糖尿病为主;对照组患者采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治疗。对两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100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共有66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66%。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最高(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之前,应当对胰岛素可能产生的一切不良反应有所了解,医护人员都应当具有应对能力,采取必要的措施,从而进一步提升胰岛素用药安全性。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以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而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良反应原因。结果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等因素,其中,男性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段为38-58岁(P<0.05),且该年龄段患者的不良反应时间明显和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P<0.05);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神经系统疾病。结论由于氛奎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很容易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提高注意,充分认识其不良反应,做好预防措施,以降低不良反应率。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分析其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2004.9-2013.9期间收治的26例发生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中辨证不符占32.50%、剂量过大23.33%、配伍不当17.50%、个体差异10.83%、煎服有误9.17%、炮制不当3.33%,其他原因3.33%。相比较其他各因素,前个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乌头类中药,通过辨证,控量、合理配伍等对策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用药。

  • 标签: 乌头不良反应原因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导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不合理用药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使用抗菌药物的176例病案资料进行抽检,共检验出57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通过对57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病案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不合理用药因素。结果抗菌药物不合理导致不良反应的例数共有57例,占比32.4%;不合理用药因素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给药时间过长、滴速过快、药物浓度过高以及用药剂量过大;四种不合理用药因素均与不良反应存在显著相关(P<0.05)。结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临床有必要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合理控制给药时间、给药滴速、药物浓度与药物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率。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新生儿的治疗法方法与体会。方法对2013年4月~12月我院收治的19例新生儿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患者在治疗以后均得到了较好疗效,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感到满意。结论新生儿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及

  • 标签: 新生儿低钙血症 临床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对血清和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及的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12例行甲状腺手术病人,分析监测术后血清的变化。结果甲状腺手术后出现126例。有症状组血清浓度在术后第1、2、3d较无症状组血清浓度明显降低(P<0.05)。不同手术方式出现有症状的比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后易发生,随手术复杂程度增加出现有症状的几率增加。术前、术中、术后的积极预防可减少发生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甲状旁腺激素(PTH) 低钙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药品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一般规律进行总结。方法选择应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28例,对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症状表现、不良反应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结果128例抽样研究对象中,女性患者人数多于男性患者。用药时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占大多数,皮肤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静脉炎等是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结论应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期间应该对用药反应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发现异常应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用药时应该合理安排药物输注顺序,尽量单独给药,避免潜在危害。

  • 标签: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国内医药期刊报道中有关应用红花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应用红花注射液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以变态反应为主,过敏反应为主要表现形式,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且引发的不良反应类型与不同反应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性。结论在使用红花注射液治疗时,临床医生或药师应重视其易引发的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 标签: 红花注射液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患者输注各种血液制品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为提高安全输血意识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住院患者输注各种血液制品所发生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在2473例输血患者中共发生输血反应46例,不良反应率为1.86%,其中发热反应28例,占60.87%,过敏反应18例,占39.13%,无溶血性输血反应。在输注的血液制品中以冰冻血浆反应率最高为3.12%,以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发生率最低为0.91%。结论严格掌握输血适应采用去白细胞技术能有效地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输血不良反应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院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情况,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用万古霉素的75例住院患者,分析其用药资料,对万古霉素基本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等进行评价。结果75例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中,全部为治疗用药,无预防用药。治疗有效例数为39例(52.00%),治疗无效例数为19例(25.33%)。不良反应率为6.67%。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医师和药师的培训,建立医院万古霉素特殊使用的限制性措施,严格控制适应,减少经验性用药,才能减少其不良反应

  • 标签: 万古霉素 合理用药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应用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中药注射液滴注并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中药注射液名称、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大多数患者在注射鱼腥草、双黄连、血塞通与清开灵几种中药注射液后出现不良反应,而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包括皮疹、发热、过敏性休克及局部瘙痒等。引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为中药质量问题、临床使用问题及其他原因。结论加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监督,及时为患者进行相应处理,可提高中药注射液的治疗安全性。

  • 标签: 中药注射液 不良反应 常见药物 不良反应类型
  • 简介:摘要中药源自于自然界的动、植、矿物,和西药相比看起来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中药的品种来源、用法用量、辨证论治、炮制、管理等原因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说明对中药要合理应用,同时要求我们广大医药人员如何正确使用中药来减少或者杜绝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品种来源 用量疗程 辩证 炮制 配伍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与发生的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4年10月就诊于我院且出现中成药不良反应的6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此类不良反应的临床以及诱发因素。结果对于中成药不良反应,全身过敏24.6%(107/638)和皮肤受损23.2%(148/638)是两种最常见的临床特征;中成药不良反应更容易出现在61~80岁这一年龄段(39.6%,253/638);在中成药中,注射剂(76.6%,489/638)最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结论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集中在全身过敏以及皮肤受损两大方面;诱发因素众多,主要包括患者因素和药品类型等。

  • 标签: 中成药 不良反应 临床特征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用药过程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升儿科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诊治的300例儿科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记录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儿。结果对所选的300例患儿进行分析,其中17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有7例曾出现过药物不良反应史,12例存在皮肤不良反应,例如皮疹、荨麻疹等,1例有肝功能损害,2例出现腹泻呕吐症状,1例肾脏受到损伤。结论儿科患儿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一些抗菌药物的应用,临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最大限度的降低儿科出现不良药物反应的几率。

  • 标签: 儿科 药物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51-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成因及中药的优势,正确看待中药不良反应。方法通过查阅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及中药治疗、保健方面的优势的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中药不良反应和优势。结果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与中药治疗、保健方面的优势相比是微小的。结论应正确看待中药不良反应,既要保证临床用要安全有效,又要发挥中药的作用与优势。

  • 标签: 中药 不良反应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58例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了解输血反应不良反应的性质、特点及概率。方法回顾性分沈阳市骨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各类输血事件,收集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11490例输注血液制品,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8例,沈阳市骨科医院输血患者不良反应率为0.50%,其中,输注全发生不良反应率最高;输血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为主,其次为发热反应。结论加强临床输血环节质量控制,仔细观察和询问受者输血过程以及输血后的临床表现,规范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制度,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率。

  • 标签: 输血不良反应 变态反应 发热反应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检查临床药品的不良反应,作出相应对策,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方法分析临床药品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症状,找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及对策。结果通过对临床药品的检测,实施临床试验,改掉药物性能的不足,临床药物出现的不良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结论临床药物的好坏关系着每位患者的身心健康,让患者能够能安心的治疗疾病,是每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 标签: 临床药品 不良反应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儿科科室所出现的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导致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类型,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及器官。结果100例患儿中,共35例患儿因给予双黄连注射剂治疗而出现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35.00%,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共45例患儿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反应,其发生率为45.00%,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年龄、监测覆盖不全面、中药注射剂自身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临床用药均与儿科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存在相关性关系,需要临床加以特别重视。

  • 标签: 儿科 中药注射剂 药物不良反应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