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补肾调肝清心方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模型大鼠海马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1Areceptor,5-HT1AR)、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2Arecep-tor,5-HT2AR)的影响。方法将60只围绝经期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围绝经期正常对照组(A);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模型组(B);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补佳乐治疗组(C);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米氮平治疗组(D);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中药治疗组(E);A组为围绝经期正常大鼠,其余4组进行18天不可预知慢性应激。于应激后对造模动物进行72小时连续快速眼相睡眠剥夺(REM)。每天在应激前1小时按组给药。在末次灌胃24小时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取大鼠海马,分别用荧光定量检测海马5-HT1ARmRNA和5-HT2ARmRNA、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海马5-HT1AR和5-HT2AR的表达。结果蛋白印迹检测(westernblot)海马及免疫荧光检测海马CA1区均显示:海马区5-HT1AR表达水平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5-HT2AR表达水平上,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提高了5-HT2AR的表达水平,且与模型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RT-PCR显示:海马区5-HT1ARmRNA水平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5-HT2ARmRNA水平,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米氮平组较模型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中药组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调肝清心方能提高5-HT2AR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荧光的结果表明在海马CA1区发挥作用,表明补肾调肝清心方可以通过调节海马CA1区5-HT2AR表达来改善睡眠障碍。

  • 标签: 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 补肾调肝清心方 5-羟色胺1A受体 5-羟色胺2A受体
  • 简介:目的观察补肾壮骨冲剂和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的肠源性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浓度和骨密度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补肾壮骨冲剂组和阿仑膦酸钠组,分析在药物治疗前后肠源性5-HT浓度和骨密度的差异。(1)本研究所有样本为2011年5月-2012年12月到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住院部及门诊部就诊的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2)肠源性5-HT测定:上午8:00~9:00抽取禁食12h后空腹肘静脉血3ml,3000r/min即时离心5min后,将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5-HT的含量。(3)骨密度测定: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arProdigy双能X线(DEXA)骨密度仪,检测各部位BMD。(4)骨生化指标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肠源性5-HT的含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血清P1NP、β-Crosslaps、PTH的含量。结果补肾壮骨冲剂组治疗后左侧股骨颈、Ward’s三角和左侧股骨近端处骨密度上升,血清中的5-HT、PINP、β-Crosslaps及PTH浓度全面下降。阿仑膦酸钠组治疗后除腰椎外,其余各部位的骨密度都明显上升,血清中的5-HT、PINP、β-Crosslaps及PTH浓度全面下降。补肾壮骨冲剂组与阿仑膦酸钠组治疗后相关指标比较,两组骨密度改善情况未见明显差别,两组在治疗后的各项骨代谢指标改善情况未见明显差别。结论补肾壮骨冲剂和阿仑膦酸钠均可在提高骨密度同时减低肠源性5-HT浓度,与Ulrike提出的"肠源性5-HT与骨密度成负相关"这个结论相符。

  • 标签: 5-羟色胺 骨密度 补肾壮骨冲剂 阿仑膦酸钠
  • 简介:玫瑰痤疮病因复杂,部分患者由于病程迁延而出现面部红色斑块或鼻赘,使治疗难度加大。我科采用5%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1例玫瑰痤疮患者,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玫瑰痤疮 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 简介:目的:分析文拉法辛缓释剂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无效的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口服文拉法辛缓释剂单一治疗,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分别在治疗后第2、4、6、8周末,由对患者不知情的主治医生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3)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①文拉法辛缓释剂单一治疗组治疗后第4、6、8周末的汉密顿抑郁量表的减分率与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组接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文拉法辛缓释剂单一治疗组治疗后第2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比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多发生在治疗初期。结论: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剂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改用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治疗和改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效果相当,治疗副反应较轻。文拉法辛缓释剂和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可以作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剂治疗无效的抑郁症的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文拉法辛缓释剂较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起效更快。

  • 标签: 抑郁症 文拉法辛缓释剂 抗抑郁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5-氨基水杨酸肠溶片在治疗慢性肠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肠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均给予口服5-氨基水杨酸肠溶片的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的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口服药物一周为一疗程,用药6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远高于对照组的70%的临床总有效率,(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10%,对照组有1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30%,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结论5-氨基水杨酸肠溶片在治疗慢性肠炎中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同时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探究5-氨基水杨酸肠溶片 治疗 慢性肠炎 疗效探究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38-01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方法采用安捷伦公司C18色谱柱(4.6×150mm),色谱条件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9010)测定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结果本方法能准确检测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5-羟甲基糠醛的量在加速试验及长期留样稳定性考察过程中均呈增加的趋势。

  • 标签: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5-羟甲基糠醛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主因龟头红斑、肿块、溃疡、结痂伴轻微疼痛感4年余,于2014年5月就诊。患者4年前龟头出现直径约1cm的红斑,渐出现糜烂、结痂,伴轻微疼痛。曾于外院诊治,具体诊疗经过不详,病情未见好转。皮损渐扩大,且局部隆起形成肿块,2个月前皮损中央出现溃疡、结痂。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特殊疾病史及冶游史,家族成员无类似疾病史,无包皮过长史。体格检查:系统体检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龟头见直径约2.5cm的红色斑块,中央溃疡,其上见棕黄色结痂及少许渗液(图1),中等程度压痛,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实验室检查:血、尿、粪、肝功能及肾功能正常,梅毒血清学试验及艾滋病病毒抗体均阴性。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厚,皮突不规则延长,表皮局部细胞排列紊乱,有大小、形态异形,部分胞质淡染,较多核分裂相;真皮浅层血管增生、扩张、充血,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图2a-2b)。诊断:增殖性红斑。治疗: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光动力治疗结束后口服胸腺肽肠溶片(30mg/d)维持治疗。5-氨基酮戊酸(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前用灭菌生理盐水配制成20%浓度。He-Ne激光器(武汉凌云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波长为635nm,输出功率为100mW。治疗前清除患者皮损表面鳞屑或痂皮,纱布浸取适量配制好的5-氨基酮戊酸溶液湿敷于皮损及其周围1cm处,外用塑料薄膜封包及厚纱布避光4h。4h后He-Ne激光照射20min,能量密度约100J/cm2。每周治疗1次,共进行5次。患者在激光照射过程中出现疼痛感,可耐受,无其他不适感。经5次治疗后,患者皮损基本消退(图3a-3e)。目前光动力治疗结束后2个月,患者皮损已完全消退,仍在随访中。

  • 标签: 红斑 增殖性 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 简介:报告1例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LA-PDT)治疗难治愈重度痤疮。患者男,17岁,因“反复面部丘疹3年,加重3月”就诊。患者皮疹特点:双侧面颊部大片红斑、丘疹、结节、脓疱、囊肿伴糜烂、溢脓及结痂等,在外院经多次传统药物治疗均无明显效果。符合难治愈重度痤疮诊断。5%浓度5-ALA光动力疗法治疗6次后获得理想效果。

  • 标签: 难治愈重度痤疮 5-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 简介:以秀丽隐杆线虫模式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大豆异黄酮染料木素微生物代谢产物左旋-5-羟基-雌马酚对线虫寿命、生殖能力以及抗热应激和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为0.1mmol/L和0.2mmol/L的左旋.5一羟基.雌马酚不仅能够显著延长线虫寿命,同时还能显著增强线虫耐热和抗氧化应激能力,而在相同浓度下线虫生殖能力则无明显不良影响。通过进一步对比分析转录物水平以及喂食相应线虫突变体daf-16(mu86)和daf-2(e1370),确定左旋-5-羟基.雌马酚延长线虫寿命与DAF-2/DAF.16Insulin/IGF-1信号转导通路相关。有关左旋-5-羟基.雌马酚显著延长线虫寿命和增强线虫抗性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 标签: 左旋-5-羟基 雌马酚 秀丽隐杆线虫 寿命 热应激 氧化应激
  • 简介: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面部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入选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1次/周,共4周;对照组35例,外搽5%咪喹莫特乳膏,隔日1次,共4周。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并随访3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94.29%,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率为25.71%,有效率为57.14%,两组痊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为34.29、19.09,P值均〈0.05)。随访3月两组均未见复发。结论: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扁平疣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扁平疣
  • 简介:目的探讨纳米碳吸附5-氟尿嘧啶(5-Fu)在大肠癌淋巴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将58例大肠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在术前经肠镜在癌灶周围注射纳米碳5-Fu混合液,术中根据淋巴结黑染情况标记指导大肠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对照组不经处理;两组均行大肠癌根治及淋巴结清扫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可见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黑染,两组平均每例清除的淋巴结数量及清除转移淋巴结的坏死数量,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注射纳米碳5-Fu混悬液具有提高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和提高淋巴化疗功效的双重作用.

  • 标签: 大肠癌 淋巴化疗 转移 纳米碳
  • 简介:5-溴水杨醛和乙胺合成的希夫碱为定向配体,采用溶剂热法,在乙腈溶液中与硝酸钴反应,合成了一个新型的钴(Ⅲ)配合物[Co(HL)3](1),HL=5-溴水杨醛缩甲胺希夫碱,其结构经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测定,并通过IR对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93693(12)nm,b=2.13386(19)nm,c=1.45780(14)nm;β=103.432(11)°;V=2.8348(5)nm3,Z=4,Dc=1.734g·cm-3,R1=0.0807,wR2=0.2187,S=1.03.配合物1中Co(Ⅲ)分别与3个二齿配体上的3个O原子和3个N原子配位,形成轻度扭曲的八面体构型.分子间通过C—H…Br弱作用相互连接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 标签: 溶剂热 5-溴水杨醛缩乙胺希夫碱 Co(Ⅲ)配合物 晶体结构
  • 简介:合成了5-溴水杨醛缩邻氨基酚(H2Brsaph)、5-溴水杨醛缩2-氨基噻唑(HBrsatz)和5-溴水杨醛缩2-氨甲基吡啶(HBrsapy)三种水杨醛类Schiff碱,制备了配合物[Zn(Brsaph)(H2O)2](1)、[Cu(Brsatz)2]4H2O(2)和[Cd(Brsapy)2](3).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荧光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在350-450nm光激发下在450-550nm范围都具有荧光,但金属离子对它们的发光行为影响不同.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分析了H2Brsaph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P21空间群,晶胞参数:α=4.6517(2)A,b=19.0710(8)A,c=6.2382(3)A,β=90.402(4)°,Z=2,V=553.40(5)A3,Dc=1.753g/cm3,Mr=292.13,R1=0.0225,wR2=0.0553.

  • 标签: SCHIFF 5-溴水杨醛 荧光性质 光谱表征 配合物
  • 简介:目的:研究中医药经典方剂十全大补汤(以下简称sqdbt)联合临床常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以下简称5-fu)对HT29移植性大肠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HT29移植性大肠癌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单纯肿瘤组、sqdbt组、5-fu组、sqdbt+5-fu组,计算胸腺指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浓度。结果:治疗组胸腺指数均大于单纯肿瘤组;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sqdbt+5-fu组最高为11.35;血清中TNF-α浓度sqdbt+5-fu组最高,可达44.88pg/mL。结论:十全大补汤联合5-氟尿嘧啶在抑制大肠癌小鼠肿瘤细胞生长和减少化疗药物对机体免疫损伤方面,作用优于单独使用化疗药物。

  • 标签: 十全大补汤 HT29大肠癌 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氨基酸酮戊光动力学疗法(ALA-PDL)在预防尿道尖锐湿疣术术后复发中的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确诊为尿道尖锐湿疣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独电灼治疗)和治疗组(ALA-PDL联合电灼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复发率(9.3%)明显低于对照组(36%),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明显低于对照组(56%),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A-PDL联合电灼治疗尿道CA的疗效显著,术后复发率较低,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5-氨基酸酮戊光动力学疗法 尖锐湿疣 术后复发 效果
  • 简介:5-(4-氨基苯基/苄基)-2,4-咪唑啉二酮为原料,在三乙胺或吡啶作傅酸剂的条件下与取代磺酰氯反应,得到44个新的5-(4-氨基苯基/苄基)-2,4-咪唑啉二酮芳基磺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NMR、H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和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显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p和4u在50μg/mL下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otiorum的抑制率分别为76.0%和75.2%,化合物3j在100μg/mL下对稗草生长的抑制率为50%。

  • 标签: 5-(4-氨基苯基/苄基)-2 4-咪唑啉二酮 芳基磺酰胺 合成 除草活性 杀菌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晚期大肠癌中应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2例晚期大肠癌患者进行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等联合治疗,同时结合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2例患者中,有41例获得康复出院,有效率为56.9%,包括完全缓解24例,部分缓解17例,无变化22例和进展9例;治疗后患者生存期超过5年者33例(45.8%);且治疗期间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给予晚期大肠癌应用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进行联合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疗效,并且安全性相对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奥沙利铂 5-氟尿嘧啶 亚叶酸钙 晚期大肠癌
  • 简介:为探索新的农药先导化合物,经取代苯基呋喃甲酰氯与5-羟基-3(2H)哒嗪酮反应,得到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呋喃环3(2H)哒嗪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均通过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认。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3i在50mg/L时对灰霉病菌和纹枯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9.16%±1.73%和81.27%±1.38%,与对照药剂腐霉利(88.58%±1.64%和79.62%±1.15%)相当。初步的构效关系结果显示,苯环上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对杀菌活性有重要影响。

  • 标签: 5-苯基2-呋喃 5-羟基-3(2H)哒嗪酮 羧酸酯 合成 杀菌活性
  • 简介:采用对称性破损态方法结合密度泛函理论,选用反铁磁双核配合物[Cu2(MMBPT)2Cl4(H2O)2.5](MMBPT=3-甲基-4-对甲基苯基-5-(2-吡啶)-1,2,4-三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实验数据相比较,探讨了不同密度泛函方法与基组对计算铜配合物交换耦合常数的准确度.结果表明,4种混合密度泛函DFT(B3LYP,B3P86,B3PW91和PBE0)的计算结果都能和实验所观察到的值-31cm-1符号一致,但只有B3PW91方法得到的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程度最好,同时采用方法B3PW91方法计算所得的交换耦合常数Jab对基组的依赖性较大.研究表明,2个Cu(Ⅱ)离子之间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主要源于单占据分子轨道SOMOs小的能量劈裂.

  • 标签: 1 2 4-三氮唑 双核铜配合物 磁性 密度泛函理论 对称性破损态
  • 简介:标题化合物C22H29N3O3以简单易得的试剂为原料,在乙醇溶剂中,微波辐射下经两步多组分反应合成得到.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相对分子质量Mr=383.48,晶胞参数a=1.14770(12)nm,b=2.0657(2)nm,c=1.00780(12)nm,V=2.1841(4)nm3,Z=4,晶胞密度Dc=1.166mg/m3,吸收系数μ=0.078mm-1,单胞中电子的数目F(000)=824.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最终的偏离因子为R1=0.0709,wR2=0.1405.在晶体结构中新形成的噌啉环为近似于共平面结构,而其中的哒嗪环则为船式构象.

  • 标签: 噌啉-4-甲酰胺 高效 多组分反应 晶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