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入托和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及疫苗补种情况进行分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的管理方法。方法对2006名新生的入托和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及各种主要疫苗,包括卡介苗(BCG)、乙肝(HepB)、麻疹(MV)、脊髓灰质炎口服(OPV)、白破疫苗(Td)、百白破(DPT)的接种率及补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托幼机构、小学、初中2011年9月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率分别为100%、98.02%、100%;全程免疫接种合格率分别为80.35%、84.76%、90.44%;初中新生全程免疫接种率明显高于托幼机构(P<0.05)。本地接种合格率为89.72%,流动人口接种合格率为75.64%;本地人口接种合格率明显高于流动人口,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入托和入学查验预防接种已基本落实到位,但全程免疫合格率较低,特别是流动人口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还应加强。

  • 标签: 儿童 入托 入学 预计接种证查验 疫苗补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仑区柴桥街道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开展情况,为柴桥街道今后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更加规范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宁波市幼儿入托、学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实施方案(2012版)》的要求,对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公办、私营的9所幼托机构、2所小学开展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并对本街道2012年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全街道幼托机构小学在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时,持证率为91.3%、96.1%,经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后持证率均为100%。幼托机构小学在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时和补种后的麻疹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小学为百白破+白破)、乙肝疫苗、水痘疫苗全程报告率为97.6%、90.3%、88.2%、99.0%、92.2%;100%、100%、97.2%、100%、96.3%。各类疫苗的补种率100%、100%、76.7%、100%、52.1%。结论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加强教育、卫生部门配合协调工作,进一步提高白破和水痘疫苗接种率。

  • 标签: 查验 预防接种证 补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区儿童乙肝免疫水平,及乙肝抗体对儿童健康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区3~6岁儿童实施乙肝抗体水平检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抗-HBs。结果我区3~6岁儿童抗-HBs阳性率为52.67%,高于全国3~12岁儿童平均水平(45.33%),低于全国5~10岁儿童水平(58.56%)。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区3~6岁儿童抗-HBs水平与性别关系不大(P>0.05),但受年龄影响较大。学龄前儿童抗-HBs阳性率(67.39%)高于学龄组儿童(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基础免疫三针2~3年后加强(或复种)过乙肝疫苗的儿童抗-HBS阳性率(76.8%)明显高于未进行加强的儿童(46.4%)。结论加强儿童乙肝表面抗体监测工作,适时加强乙肝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降低儿童乙型肝炎感染机会,确保儿章健康成长。

  • 标签: 乙型肝炎 抗体 抗-HBS 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瘫儿童与非脑瘫儿童在接种乙肝疫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及甲肝减毒活疫苗后所产生的异常反应发生率有无区别,脑瘫儿童是否可以接种这四种疫苗。方法将1694例脑瘫儿童与1510例非脑瘫儿童在接种上述四种疫苗后所产生的异常反应例数进行比较。结果脑瘫组与非脑瘫组在接种相同疫苗情况下所产生的异常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瘫儿童在接种这四种疫苗后所产生的异常反应决不比非脑瘫儿童发生率高,脑瘫儿童可以和非脑瘫儿童一样接种这四种疫苗

  • 标签: 脑瘫儿童 接种疫苗 异常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乙肝疫苗接种风险因素偶合症的出现,接种环节等因素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接种的每个环节、疫苗管理、家长的健康教育、接种禁忌症诸多风险因素管理的具体措施,将乙肝疫苗接种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确保疫苗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 标签: 乙肝疫苗 接种 风险因素与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接种五联疫苗的效果,更好的了解与突出五联苗用于儿童免疫的安全性。方法在黄河中心医院儿童保健科将接受基础免疫接种的2-18月婴幼儿400名分为两组分别接种五联苗与单苗,分别观察不良反应并统计接种次数。结果接种五联疫苗的儿童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单苗组,同时接种五联疫苗以来医务人员工作量大大降低。结论五联疫苗相较单苗优势主要体现在不良反应率低,减少工作量,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五联苗 接种 副作用 工作量
  • 简介:摘要狂犬病属乙类传染病,是须严格管理的传染病,要求发现后24h内上报。狂犬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是单股负链RNA病毒。从自然条件下感染的人或动物体内分离到的病毒称野毒株或街毒株,特点为致病力强。固定毒株是街毒株连续在家兔脑内多次传代获得的毒株,特点为毒力减弱,失去致病力,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可供制备疫苗用。狂犬病毒抵抗力不强,对紫外线、季胺化合物、碘酒、高锰酸钾、酒精、甲醛等均敏感,加热100℃2min可灭活。

  • 标签: 狂犬病 预防 疫苗
  • 简介: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无须注射的疫苗接种技术。实验证明用新技术接种疫苗同样有效,并能避免疫苗注射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及不便。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月刊上。

  • 标签: 注射疫苗 研究开发 接种法 接种技术 研究人员 交叉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接种疫苗以后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安全接种疫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从2011年9月到2013年9月出现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17例,采取描述性分析法统计分析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结果16例疫苗接种后均表现为普通反应,无异常反应出现。接种疫苗以后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红肿以及皮疹等。结论疫苗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比较低,没有性别上的差异。要在综合考虑贮存感染、运输、质量以及受种者的机体状况等因素以后评价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关联性。

  • 标签: 接种疫苗 不良反应 预防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种疫苗的异常反映以及相应对策。方法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映为例进行探讨。结果加强护理,对症治疗,抗感染。地塞米松激素治疗等。因治疗及时患者未留后遗症痊愈出院。结论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和安全。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前,要向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详细询问儿童近期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和接种疫苗的反映史,告知儿童家长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以免造成异常和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接种疫苗 异常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检查疫苗在人群中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出人群对一种疫苗的反应性。方法调查对象为2—15岁的儿童,采取手指末梢血20微升,使用ELISA检测方法,酶标仪对标本进行测定,试剂与接种疫苗均合格。结果麻疹阳性率37.63℅,脊髓灰质炎阳性率73.12℅,A群流脑阳性率76.34℅,乙脑阳性率97.85℅.我区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共对279名儿童进行疫苗免疫监测工作,发现不同性别儿童之间各疫苗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不同疫苗抗体阳性率有明显区别,其中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抗体阳性率偏低,A群流脑、乙脑疫苗抗体阳性率较高。

  • 标签: 麻疹 脊髓灰质炎 抗体监测 强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女性高危型HP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杂交捕获Ⅱ代(HC2),对6082例健康体检人群及7666例门诊患者进行高危型HPV检测,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HPV感染与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在6028例健康体检人群中,高危型HPV的检出率为10.53%(641/6082),宫颈高度病变(CINⅡ及CINⅢ)的检出率为27.27%,高危型HPV的检出率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经统计学检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666例门诊患者中,高危型HPV的检出率为27.51%(2262/7666),宫颈高度病变(CINⅡ及CINⅢ)的检出率为31.63%,高危型HPV的检出率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经统计学检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地区高危型HPV的检出率与宫颈病变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应积极开展高危型HPV检测,从而有效的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高危型HPV 杂交捕获Ⅱ代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在我接种点进行麻疹疫苗的免疫的12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统计接种前后的阳性例数(阳性率)、保护例数(保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的120例儿童中,接种儿童在免疫前的血清抗体滴度阳性率为90.83%,保护率为62.5%,接种后一个月的阳性率为95%,保护率为92.67%,免疫前后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后保护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后,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的共有10人,有1例出现中度发热,伴全身弥漫性皮疹,经对症治疗后康复,其他发生不良反应的儿童均1~2天自愈。结论儿童麻疹疫苗免疫后,阳性率及保护率均有提高,后者更加明显,取得了很好的免疫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 标签: 儿童 麻疹疫苗 免疫 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7月龄-24月龄的婴幼儿的乙肝抗体水平,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关系。方法调查2010年1月-12月本地区7月龄-24月龄婴幼儿的乙肝疫苗接种及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结果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婴幼儿的乙肝表面抗体与不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婴幼儿的乙肝表面抗体,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会影响婴幼儿乙肝表面抗体的产生。

  • 标签: 乙肝疫苗 婴幼儿 乙肝表面抗体测定
  • 简介:目的了解影响宜宾市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因素,探索提高全市儿童预防接种率的方法。方法全市10个县(区)全部参与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入户调查1岁、2岁、3岁和4岁各270名儿童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080名1岁、2岁、3岁和4岁儿童,建证1078人,建证率99%;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麻风减毒活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3.05%、95.93%、94.00%、95.00%和92.22%,五苗全程免疫覆盖率为92.22%。新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甲肝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和A+C流脑疫苗接种率分别为85.06%、85.43%、88.15%和86.30%。城镇地区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较农村地区低;新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较原免疫规划接种率低。结论宜宾市1~4岁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城镇接种点少、管理困难、宣传力度不够、查漏补种工作开展不扎实等,影响了宜宾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需合理增设接种单位,配足专业人员,提高专业素质,加强规范化管理,落实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和查漏补种工作,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护儿童健康。

  • 标签: 免疫规划 疫苗接种率 宜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人联合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后局部和全身反应情况。方法分3个时间段(30min~第3天、第4天~第7天和第8天~第14天)观察我院预防保健科2011年~2012年73例老年人联合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后反应情况并记录。结果73人中有9人出现局部或全身副反应,占接种总人数的12.3%,且均为轻度反应,并于48h内消失,未见合并其他并发症及异常反应发生,无需合并治疗。结论老年人联合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基本安全,可以在老年群体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流感和肺炎疫苗 联合接种 反应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儿童免疫接种百日破疫苗护理干预的措施。方法选用回顾总结的方式,对我院在2010年8月——2011年8月间收治的70例接种百日破疫苗的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儿采取不同的护理,总结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比较并分析儿童免疫接种百日破疫苗护理干预的措施。结果对照组中35例患儿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2例,恶心呕吐1例;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的2例;有过敏反应的患儿1例。对照组35例患儿中,有12例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4例,恶心呕吐2例,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的3例、有过敏反应的3例。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儿童免疫接种百日破疫苗的患儿经过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极大地降低儿童免疫接种百日破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儿童免疫接种 百日破疫苗 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