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1(Tim-1)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对肿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im-1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西安百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GL805a、GL805c)及细胞株(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研究所)中的表达;通过RNA干扰(RNAi)技术构建下调Tim-1表达的胶质母细胞细胞株,采用t检验比较Tim-1敲低组和Tim-1对照组细胞在增殖、侵袭、迁移上的差异。结果Tim-1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142.769±37.552)高于正常脑组织(43.501±23.811);在胶质母细胞细胞株(U87、U251)中的表达高于人脑正常胶质细胞株(HEB)(HEB:0.339±0.021,U87:0.919±0.066,t=21.910,P<0.01;U251:1.074±0.085,t=12.559,P<0.01);成功构建下调Tim-1的胶质母细胞细胞株(sh-Tim-1-U87、sh-Tim-1-U251);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结果显示下调Tim-1后肿瘤细胞活力显著降低(24 h sh-NC:0.379±0.059,sh-U87:0.223±0.046,t=2.767,P<0.05;sh-U251:0.210±0.036,t=5.637,P<0.01。48 h sh-NC:0.677±0.034,sh-U87:0.444±0.052,t=4.968,P<0.01;sh-U251:0.441±0.056,t=8.831,P<0.01。72 h sh-NC:0.801±0.052,sh-U87:0.579±0.060,t=4.487,P<0.01;sh-U251:0.636±0.056,t=8.991,P<0.01);划痕实验结果表明下调Tim-1后肿瘤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sh-NC:74.667±4.510,sh-U87:44.333±4.509,t=11.651,P<0.01;sh-U251:34.003±3.606,t=18.401,P<0.01);Transwell实验显示下调Tim-1后肿瘤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降低(sh-NC:202.000±10.149,sh-U87:108.333±7.506,t=11.294,P<0.01;sh-U251:137.667±11.061,t=12.763,P<0.01)。结论Tim-1在胶母细胞瘤组织和细胞株中高表达,下调Tim-1可有效抑制胶质母细胞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 标签: T细胞免疫球蛋白与黏蛋白1 胶质母细胞瘤 RNA干扰 细胞功能
  • 简介:摘要脓毒症3.0的定义为宿主对感染的失控反应而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预后较差,是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目前人们对脓毒症发病机制的认识尚不足,导致对脓毒症的治疗缺乏特异性。而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Tim)家族中的Tim-1在脓毒症炎症反应、免疫耐受和细胞凋亡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中起关键作用,并且是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及疗效评估中特异性相对较高的生物指标,为脓毒症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靶点,也为脓毒症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向。现就Tim-1的发现和Tim-1的结构、分布与其免疫效应,Tim-1在脓毒症免疫抑制期、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中的可能作用,以及未来Tim-1在脓毒症中作用的研究空间进行综述,以期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脓毒症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1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4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 molecule,TIM)-1及TIM-3、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和治愈的肺结核患者各50例,分成结核病组和结核病治愈组;另选同期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体格检查的5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纳入对象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M-1、TIM-3、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的mRNA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结核病组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比值为1.21±0.50,分别低于结核病治愈组的1.88±0.62和健康对照组的1.92±0.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48、2.207,均P<0.05)。结核病组TIM-1、TIM-3、IL-4的mRNA水平分别为2.16±0.37、1.59±0.36、1.52±0.69,分别高于结核病治愈组的1.60±1.23、1.01±0.52、0.91±0.36和健康对照组的1.40±0.27、0.92±0.34、0.79±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核病组比结核病治愈组t=14.120、11.440、17.730,结核病组比健康对照组t=12.090、12.050、17.030;均P<0.05);结核病组γ干扰素的mRNA水平为0.43±0.11,低于结核病治愈组的1.74±0.72和健康对照组的1.82±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880、11.430,均P<0.05)。结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其体内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比值低下、TIM-1和TIM-3表达水平升高,以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helper T lymphocyte,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失调有关。

  • 标签: 活动性肺结核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类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1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心衰患者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结构域蛋白-3(TIM-3)的表达及其对T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1至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86例(心衰组)和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查体的健康对照32名(健康对照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中TIM-3的表达。分选CD4+ T细胞和CD8+T细胞,使用抗TIM-3抗体刺激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CD4+T细胞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0、IL-35、IL-17、IL-22水平和CD8+T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FN-γ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D4+T细胞中转录因子T-bet、GATA-3、FoxP3、RORγt和CD8+T细胞中穿孔素、颗粒酶B mRNA相对表达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进行。结果心衰组TIM-3+CD4+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3.47%±1.06%比0.92%±0.27%,P<0.001),心衰组TIM-3+CD8+T细胞比例亦高于健康对照组(6.12%±1.91%比1.77%±0.63%,P<0.001)。慢性心衰患者存在CD4+T细胞和CD8+T细胞功能不全,表现为心衰组CD4+T细胞分泌IFN-γ、IL-17和IL-22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分泌IL-10和IL-35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心衰组CD4+T细胞T-bet和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1.93±0.88比0.97±0.28,P=0.031)。心衰组CD8+T细胞分泌TNF-α和IFN-γ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相对表达量亦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抗TIM-3抗体刺激慢性心衰患者纯化的CD4+T细胞,分泌IFN-γ、IL-17和IL-22水平高于无抗TIM-3抗体刺激(均P<0.05),分泌IL-35水平则低于无抗TIM-3抗体刺激[(61±13)ng/ml比(72±17)ng/ml,P=0.029]。抗TIM-3抗体刺激后CD4+T细胞T-bet和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无TIM-3抗体刺激(均P<0.05)。抗TIM-3抗体刺激慢性心衰患者纯化的CD8+T细胞后,分泌TNF-α和IFN-γ水平高于无抗TIM-3抗体刺激(均P<0.01),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相对表达量亦高于无抗TIM-3抗体刺激(均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中T细胞表面TIM-3升高表达,TIM-3可能参与了慢性心衰患者T细胞功能不全的调控。

  • 标签: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蛋白-3 心力衰竭 T淋巴细胞 免疫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TIM-3)干扰素γ(IFN-γ)在肺腺癌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36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肺组织及其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TIM-3IFN-γ的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蛋白表达量。结果肺腺癌患者癌组织TIM-3 mRNA蛋白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均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肺腺癌患者的TIM-3呈高表达(P<0.05)。肺腺癌患者癌组织IFN-γ mRNA蛋白表达量均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均P<0.05);在正常组织癌旁组织中,伴有淋巴结转移肺腺癌患者的IFN-γ表达量高于未转移者(P<0.05)。癌组织中TIM-3、IFN-γ的mRNA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r=-0.254,P=0.040;r=-0.312,P=0.010)。结论肺腺癌中TIM-3呈现相对高表达,且可能通过下调IFN-γ的表达而促进肺腺癌的生长和转移,这可能是肺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之一。

  • 标签: 肺肿瘤 腺癌 甲型肝炎病毒细胞受体2 干扰素γ 淋巴结转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强 李尧 宋京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医院普通外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李强现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肝胆胰外科,北京医院普通外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原核表达系统生产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结构域蛋白-1-Fc(Tim-1-Fc)融合蛋白能否为Tim-1蛋白模拟品。方法大肠杆菌合成Tim-1-Fc融合蛋白,以体外蛋白质结合实验测定其能否Tim-4蛋白结合。通过荧光激活的细胞分选(FACS)检测磷脂酰丝氨酸(PS)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间的结合情况,间接探明该蛋白PS的结合。结果体外蛋白相互作用实验证实Tim-1-Fc融合蛋白可以结合Tim-4蛋白。FACS数据分析表明无论有无过氧化氢诱导,Tim-1-Fc组凋亡细胞FITC信号平均强度(231.16±8.27、263.45±7.91)均高于对照组(190.80±5.09、203.29±10.89,t=-7.200、7.73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核表达版本的Tim-1-Fc融合蛋白可能具备在体外模拟Tim-1蛋白的作用。

  • 标签: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1-Fc 原核表达
  • 简介:摘要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 Gal-9)是凝集素家族的成员之一,在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等多种细胞均有表达。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3, Tim-3)配体Gal-9相互作用,在不同免疫细胞介导不同的免疫调节作用,而且多种疾病状态有关,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病毒感染及妊娠相关疾病等。本文综述了Tim-3-Gal-9通路通过调节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应答以维持妊娠免疫耐受的机制及作用,并展望将其作为妊娠相关疾病免疫治疗新靶点的前景。

  • 标签: Tim-3-Gal-9通路 妊娠免疫耐受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肿瘤免疫治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78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我院常规体检中无血缘关系的随机健康个体78例为正常对照组。进行DNA提取及KIR基因型分析。结果在所研究的78例肿瘤个体和78例正常个体中共检出了目前已知的18个KIR基因。且肿瘤患者的KIR基因频率正常个体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癌症患者中,KIR的阻滞有可能成为切实可行的治疗选择以促进NK细胞介导的对肿瘤的细胞毒性反应。

  • 标签: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肿瘤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体外研究协同抑制纤维蛋白原相关蛋白1(FGL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3(Tim3)双免疫逃逸通路,联合增强T淋巴细胞活性,显著抑制HCC肿瘤细胞恶性增殖和肿瘤生长的效用及机制。方法构建敲除、稳定转染的5组人肝癌细胞株HepG2、HepG2-FGL1-KO、HepG2-FGL1-KO-Tim3(-)、HepG2-LAG-3-KO、HepG2-LAG-3-KO-Tim3(-),并以此构建5组细胞株移植瘤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成瘤模型。通过质量细胞计数法测定淋巴细胞CD8+T亚群表达水平,并测定肿瘤生长大小体积变化。采用t和χ2检验。结果实验期间,5组中位肿瘤生长速率分别为149、136、81、75、68 mm3/d。5组中位肿瘤体积分别为1.18、0.91、0.37、0.45、0.29 g。HepG2组比较HepG2-FGL1-KO组和HepG2-LAG-3-KO组动物瘤体积显著小于HepG2组(t=7.582,P<0.05),HepG2-FGL1-KO-Tim3(-)和HepG2-LAG-3-KO-Tim3(-)组动物肿瘤体积又显著小于单独敲除组(t=3.953,P<0.05)。同时,5组中位CD8+T细胞亚群表达量分别为2.1×107、2.9×107、3.8×107、7.7×107、13.2×107。HepG2-FGL1-KO-Tim3(-)和HepG2-LAG-3-KO-Tim3(-)组CD8+T细胞亚群表达活性显著高于FGL1和LAG-3单抑制组(t=2.988,P<0.05),而两个单抑制组的CD8+T细胞亚群表达活性又显著高于HepG2对照组(t=6.416,P<0.05)。结论单一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对于遏制肿瘤逃避免疫杀伤存在局限性,多个免疫检查点因子信号通路联合抑制相较于单一通路的单控,将显著调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激活和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毒性表达。

  • 标签: 纤维蛋白原相关蛋白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长链非编码RNA-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协同效应 免疫逃逸 T淋巴细胞表达 肝细胞癌 肿瘤生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湿病患者应用血液检验结果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6月~2022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50例风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相关的血液成分检测。结果:实验组血液检验结果中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及免疫球蛋白M水平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血液成分检测 风湿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球蛋白异常患者的免疫球蛋白的IgG、IgM、IgA的变化及电泳分析情况。方法: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方法是免疫比浊法。结果:19例异常患者中;免疫球IgG升高的15例,占78.95%,其均值为43.32±26.1g/L;IgA升高的3例,占15.79%,其均值为20.47±50.12g/L;IgM升高的1例,占5.26%,其均值为1.38±2.48g/L。蛋白电泳结果15例IgG-k型、4例IgA-λ型。结论:免疫球蛋白分型及其蛋白电泳分析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k型 λ型 IgG IgM IgA 蛋白电泳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导致的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患者为51岁男性,因"双眼睑水肿8年,皮疹3年,尿少1个月"入院。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进行性加重。血清免疫电泳可见IgGκ型单克隆M蛋白,Ⅰ型冷球蛋白(IgGκ型),冷球蛋白为530.7 mg/L。多次骨髓穿刺可见浆细胞轻度增多(5.0%~10.5%),肾活检病理光镜提示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电镜肾小球内皮下见系膜细胞系膜基质插入,毛细血管袢腔内大量电子致密物,致毛细血管闭塞,符合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Ⅰ型。该患者诊断为冒烟型骨髓瘤,继发冷球蛋白血症肾损伤。予六程抗浆细胞治疗后患者血尿免疫固定电泳、冷球蛋白定性定量均阴性,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 标签: 副蛋白血症 多发性骨髓瘤 冷球蛋白血症 抗浆细胞治疗
  • 作者: 邓垂文 李文丽 李永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25
  • 出处:《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730,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 10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协和转化医学中心 100730
  • 简介:摘要共抑制受体又称免疫检查点受体,在调节免疫应答、维持机体免疫稳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共抑制受体所在通路为治疗靶点的生物制剂已被研发并推广至临床应用。作为近年发现的新的共抑制受体之一,业有研究证实T细胞免疫球蛋白免疫酪氨酸样抑制基序(TIGIT)的异常表达肿瘤、感染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综述拟对TIGIT的分子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及其在自身免疫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小结。

  • 标签: 自身免疫病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 共抑制受体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Tim-3)及半乳糖凝集素9(Gal-9)在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临床意义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例初诊ALL患者的骨髓标本,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2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Tim-3、Gal-9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ALL患者Tim-3、Gal-9 mRNA表达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对ALL患者总生存(OS)进行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ALL患者在初诊时Tim-3、Gal-9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86±0.47比0.45±0.05,9.79±0.58比0.96±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5,P<0.05;t=63.24,P<0.05)。不同年龄,法、美、英(FAB)协作组分型,危险度分级及中枢神经系统是否侵犯患者间Tim-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年龄、FAB协作组分型、白细胞计数及中枢神经系统是否侵犯、NOTCH1基因是否突变患者间Gal-9 mRNA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根据Tim-3、Gal-9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组,Tim-3高表达组(≥2.86)OS较低表达组(<2.86)差(P=0.048);Gal-9高表达组(≥9.79)OS较低表达组(<9.79)差(P=0.031);Tim-3、Gal-9均高表达组OS较二者均低表达组和任意一项低表达组均差(均P<0.05);Tim-3高表达、Gal-9低表达组Tim-3低表达、Gal-9高表达组之间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1.4×109/L、BCR-ABL基因突变、中枢神经系统侵犯、Tim-3高表达、Gal-9高表达为影响初治AL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Tim-3表达水平Gal-9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88,P<0.01)。结论Tim-3及其配体Gal-9高表达为初治AL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Tim-3、Gal-9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评估初治ALL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 标签: 白血病,淋巴样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半乳糖凝集素9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肺炎中白细胞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检测的运用。方法采取随机的方式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小儿肺炎患者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模式,设为观察组。将观察组140例小儿肺炎患者分为两组70例为细菌感染组,70例为病毒感染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40例儿童设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儿童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和免疫球蛋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的小儿患者在治疗之前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34.39±18.19)mg/L、(8.05±2.19)mg/L,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CPR数值,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相比,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患儿CPR数值有明显上升,差异呈(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相比于治疗之前,通过治疗之后,三组小儿患者的CPR数值明显下降,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小儿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差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均较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测小儿肺炎患者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可以有效地区分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且免疫球蛋白的测定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在治疗肺炎过程中,患儿的免疫功能的重要作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