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探讨β2微球蛋白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于东莞东华医院血液净化科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根据β2微球蛋白三分位数水平分为3组,比较其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β2微球蛋白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β2微球蛋白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56例患者纳入研究,三组患者间透析龄、尿量、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素氮清除率(Kt/V)、血清肌酐(CREA)、尿酸(UA)、胱抑素C(CysC)、血镁(Mg)、血磷(P)、血氯(Cl)、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CK)、甲状旁腺素(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LED方法进行两两分析,结果表明与低微球蛋白组相比,高微球蛋白组患者的尿量少,eGFR低,透析龄长,Kt/V小,尿酸、CysC、P、PTH水平高,Cl水平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大(P<0.05)。与低微球蛋白组相比,中微球蛋白组患者透析龄长,Kt/V、CL低,P水平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腹膜透析患者中微球蛋白和透析龄、Mg、P、PTH、CysC、RDW呈正相关,与Kt/V、CL、PLT、尿量、eGFR呈负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GFR、尿量、Kt/V、糖尿病、尿素氮(Urea)、CysC、PLT、P、年龄是β2微球蛋白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中高微球蛋白水平者尿量少,eGFR低,透析龄长,Kt/V小,提示高血清β2微球蛋白是残余肾功能减退的一个预测因子。eGFR、尿量、Kt/V、糖尿病、Urea、CysC是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腹膜透析 β2微球蛋白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近期研究发现肾小管功能和结构异常在糖尿病肾脏病(DKD)所导致的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血糖控制不佳是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一个重要因素。急性高糖通过各种途径诱发肾小管功能障碍可能是糖尿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的潜在发病机制之一。

  • 标签: 肾小管 糖尿病肾脏病 微量白蛋白尿 急性高糖
  • 简介:摘要热休克蛋白47(HSP47)主要参与调节肿瘤微环境(TME)中胶原蛋白的折叠、分泌和成熟,并在人类癌症中广泛扩增。HSP47已被证实在多种颅外肿瘤中过表达。在胶质瘤中,HSP47的表达量与胶质瘤的分级相关,参与胶质瘤的增殖、侵袭、血管形成、免疫调节,并对胶质瘤的TME进行调节,促进胶质瘤干细胞的存活,可能与胶质瘤的异质性有关。文章对HSP47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HSP47对胶质瘤的增殖和侵袭、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重要意义。

  • 标签: 热休克蛋白47 胶质瘤 血管形成 免疫疗法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肿瘤抑制因子Folliculin(FLCN)对白癜风发病相关免疫因子介导的黑素细胞(MC)趋化因子表达的调控。方法收集2019年1—4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接受自体黑素细胞移植白癜风患者MC,Western印迹法分析正常MC、白癜风患者MC、免疫因子诱导MC中FLCN蛋白表达差异;通过短发卡RNA(shRNA)构建FLCN shRNA慢病毒并转染正常黑素细胞(FLCN shRNA MC)干扰沉默FLCN基因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免疫因子对FLCN shRNA MC中趋化因子的影响。结果Westem印迹结果显示,白癜风患者MC中FLCN高表达;免疫因子可刺激正常MC中FLCN表达显著升高(t=1.27;P<0.001),也可诱导趋化因子CXCL10和CCL20显著升高(t分别为104.53、60.21;均P<0.001);FLCN shRNA MC的FLCN表达显著降低(F=1.95;P<0.001),且显著抑制免疫因子诱导的CXCL10和CCL20高表达(F=93.68、74.10;均P<0.001)。结论免疫因子刺激MC中CXCL10、CCL20高表达,与白癜风发病密切相关,FLCN是参与免疫因子诱导MC趋化因子表达的关键蛋白

  • 标签: 白癜风 黑素细胞 免疫因子 Folliculin 趋化因子
  • 简介:摘要血小板浓缩物属于自体制剂,可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及细胞黏附分子,具有较好的组织修复和再生作用,在口腔颌面部外科、骨科、整形外科、运动医学受到较多的重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是第2代血小板浓缩物,其生物特性更加稳定持久,不添加凝血酶等异体材料,除了使制备更加简便,还很好地避免了过敏反应、免疫排斥、交叉感染等安全性问题,被广大学者认可。

  • 标签: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整形美容 面部年轻化 脂肪移植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建立一种检测胰岛β细胞去分化状态的方法。方法实验研究。常规培养胰岛Min6(小鼠β细胞系)、αTC1-6(小鼠α细胞系)、HepG2(人肝癌细胞)和F9细胞(小鼠畸胎瘤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合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或棕榈酸(PA)过夜处理Min6细胞制备β细胞去分化模型。细胞染色采用抗-嗜铬粒蛋白A(ChgA)、抗-胰岛素(Ins)、抗-胰高血糖素(Gcg)、抗-SRY盒转录因子9(Sox9)和抗-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抗体进行,流式细胞技术鉴定细胞蛋白表达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流式细胞实验结果显示Min6细胞高度表达Ins和ChgA,αTC1-6细胞高度表达Gcg,HepG2细胞高度表达Sox9,F9细胞高度表达Oct4,阳性率在90%左右。炎性因子(IL-1β+TNFα)处理Min6细胞导致Ins染色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降低(92.775%±1.702%比97.125%±0.246%,P=0.045),Sox9染色阳性细胞增加(41.675%±0.390%比25.875%±3.348%,P=0.003),但ChgA和Oct4染色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PA处理Min6细胞后,Gcg染色阳性细胞数量上升(54.500%±3.597%比41.160%±3.007%,P=0.02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RNA结果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的趋势一致。结论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可检测各去分化模型中不同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为判断胰岛β细胞的去分化状态提供了新的手段。

  • 标签: 胰岛素分泌细胞 细胞去分化 流式细胞术 胰岛β细胞
  • 简介:摘要在骨组织工程中,生长因子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为改善骨再生提供了新希望。骨形态发生蛋白(BMP)-9,又名生长分化因子2(GDF2),是BMP家族中最新发现和极具成骨潜力的骨形成生长因子,已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工程。BMP触发的Smad细胞信号通路通常被Noggin抑制,而BMP-9对Noggin具有抗性,进一步促进骨祖细胞向前成骨细胞分化。本综述拟讨论BMP-9在成骨中的信号转导方式以及在骨组织工程中用于基因治疗的进展,并分析BMP-9在骨损伤修复方面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 标签: 骨形态发生蛋白-9 骨组织工程 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三基序蛋白44(TRIM44)是TRIM家族的成员,其编码的蛋白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是调控肿瘤细胞DNA损伤反应的关键元件。研究结果表明,TRIM44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并与肿瘤发生发展及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本文拟就TRIM44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重点关注TRIM44在肿瘤的恶性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为肿瘤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恶性肿瘤 预后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肝纤维蛋白原贮积症(hepatic fibrinogen storage disease,HFS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属于内质网贮积病的范畴。其特征为异常纤维蛋白原滞留在肝细胞内质网中,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慢性肝病,严重可致肝硬化,同时导致血浆纤维蛋白原的缺乏,与编码纤维蛋白原相关肽链的基因突变相关。该文将从纤维蛋白原的分子结构、基因以及肝纤维蛋白原贮积症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分子遗传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纤维蛋白原贮积症 组织病理 基因突变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陷 治疗
  • 简介:摘要腭、肺及鼻咽上皮克隆(palate,lung and nasal epithelium clone,PLUNC)蛋白具有保守的基因结构,特异性的上皮表达,与杀菌渗透增强蛋白/结合脂蛋白相似的三维结构,被认为是在宿主防御中发挥功能的一类蛋白家族,参与了慢性鼻-鼻窦炎及鼻息肉、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多种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探索其可能的机制,为寻找精准治疗方案提供生物学基础。

  • 标签: 鼻窦炎 鼻息肉 鼻炎,变应性,常年性 哮喘 PLUNC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丝切蛋白(cofilin, CFL)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变化与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童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各10例,将最终符合实验标准的12例组织分为两组,其中6例肿瘤组织作为肿瘤组织组,6例癌旁组织作为癌旁组织组,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ficational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两组CFL、Bax、Bcl-2、MCL-1的表达水平。将CFL siRNA转染至SK-N-SH细胞内,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差异变化。结果CFL mRNA和蛋白在肿瘤组织组中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组显著升高,分别为(2.53±1.01)比(1.12±0.47)、(0.74±0.19)比(0.48± 0.1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 mRNA和蛋白在肿瘤组织组中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组显著降低,分别为(0.81±0.22)比(1.37±0.26)、(0.38±0.03)比(0.53±0.0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MCL-1的mRNA、蛋白在肿瘤组织组中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组显著升高,其中Bcl-2 mRNA、蛋白水平分别为(2.98±0.57)比(1.67±0.55)、(0.54±0.09)比(0.37± 0.10);MCL-1 mRNA、蛋白水平分别为(4.48±1.26)比(1.61±0.62)、(0.51±0.08)比(0.33± 0.0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FL siRNA转染的SK-N-SH细胞增殖活性为78%,较CFL siRNA-NC SK-N-SH和SK-N-SH降低了22%,而凋亡率为18.61%显著高于CFL siRNA-NC SK-N-SH的4.99%和SK-N-SH的4.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1期,CFL siRNA SK-N-SH细胞占比为63%,CFL siRNA-NC SK-N-SH和SK-N-SH的分别为50%和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G2期与S期,CFL siRNA SK-N-SH细胞占比分别为25%、12%,CFL siRNA-NC SK-N-SH和SK-N-SH细胞占比均为34%、1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FL在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高表达,下调CFL可以抑制神经母细胞株SK-N-SH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周期。这为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未来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丝切蛋白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DKD)是最常见的糖尿病(DM)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和优化血糖控制为DKD的主要防治手段。糖化白蛋白(GA)是由白蛋白经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的酮胺,可反映患者近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已应用于DM患者的血糖监测中。相较传统的血糖监测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GA具有不受血红蛋白变异率、红细胞平均寿命等因素影响的优点。本文就GA在DKD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水通道蛋白2(AQP2)在肾小管功能损伤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肾病组,并根据其是否出现水肿分为水肿组(43例)与非水肿组(43例);同时,选取同期入院进行体检的86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尿AQP2、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选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尿AQP在肾小管功能损伤诊断中的价值。结果通过百分位数法分析结果显示尿AQP2的参考区间<19.11 ng/mL。肾病组的尿AQP2水平为(25.89±3.84)ng/mL,对照组的尿AQP2水平为(9.41±1.53)ng/mL;与对照组比较,肾病组的尿AQP2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水肿组的尿AQP2、β2-MG、α1-MG水平高于非水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尿AQP2诊断肾病水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最佳临界值为26.92 ng/mL,灵敏度为71.04%,特异度为81.24%;尿AQP2诊断肾病的AUC为0.92,最佳临界值为18.11 ng/mL,灵敏度为81.42%,特异度为92.62%;尿β2-MG诊断肾病水肿的AUC为0.68,尿α1-MG诊断肾病水肿的AUC为0.79。尿β2-MG、α1-MG、AQP2联合诊断肾病水肿的AUC、灵敏度、特异度依次为0.90、86.83%、87.49%。结论尿AQP2可作为肾小管功能损伤评价中的敏感指标,可提升肾小管功能损伤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水通道蛋白质2 尿 高血压性肾病 肾小管 创伤和损伤
  • 简介:摘要蛋白结合类毒素是尿毒症毒素的一种,可引起炎症反应并增强氧化应激,促使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和血液透析(HD)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可影响长期预后。因其蛋白结合率高,常规HD难以清除。本文就蛋白结合类尿毒症毒素清除策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净化 蛋白结合类毒素 炎症
  • 简介:摘要线粒体融合蛋白(mitochondrial fusion protein, Mfn)2是一种定位于线粒体外膜和内质网表面的跨膜蛋白,具有三磷酸鸟苷酶活性。Mfn2是维持线粒体融合/裂变动力学的关键分子,也是调节线粒体形态、供能、细胞增殖与死亡的主要蛋白。文章综述Mfn2表达异常通过影响线粒体融合/裂变动力学在神经元发育、神经功能损伤及神经毒性反应中的作用,以及线粒体融合/裂变异常在全身麻醉药致发育期神经毒性反应及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发病机制研究中的相关性,为其在麻醉领域的研究提供方向。

  • 标签: 线粒体融合蛋白2 神经功能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骨肉瘤相关的微小RNA(miRNA,miR),研究其对骨肉瘤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筛选GSE39058中骨肉瘤相关miRNA的表达差异,确定miR-329为研究目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miR-329对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比较miR-329对骨肉瘤143B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观察miR-329对G3BP1的调控作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miR-329转染前后G3BP1、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获得差异miRNA 90个,其中miR-329功能富集程度较高。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表明miR-329在各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低于成骨细胞hFOB1.19(P<0.05)。CCK-8结果显示miR-329模拟物组143B细胞增殖率较对照组NC低(0.571±0.019比0.975±0.0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分析发现转染miR-329模拟物组侵袭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28.83±4.55)个比(58.17±6.25)个,t=6.2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共转染G3BP1 mRNA3’端非编码区(3’UTR) wt和miR-329质粒的细胞荧光素酶相对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0.45±0.06比1.01±0.09,t=1.2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转染miR-329 mimic后E-cadherin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0.51±0.11比0.31±0.12,t=2.903,P<0.05),而Vimentin、N-cadherin表达量低于对照组(0.13±0.03比0.25±0.06,t=2.859,P<0.05;0.28±0.11比0.45±0.12,t=2.57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R-329通过靶向抑制G3BP1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从而抑制骨肉瘤143B细胞的体外增殖和侵袭。

  • 标签: 微小RNA GTP酶激活蛋白SH3功能区结合蛋白1 骨肉瘤 转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及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2019年武汉市第一医院使用IVIG及rhTNFR:Fc治疗的TEN患者资料。IVIG组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25 ~ 72岁,中位TEN疾病严重程度评分(SCORTEN)3分;rhTNFR:Fc组10例,男女各5例,年龄32 ~ 84岁,中位SCORTEN评分2分。采用相当于0.6 ~ 1.0 mg·kg-1·d-1醋酸泼尼松龙治疗5 d皮损无改善时,加用IVIG 400 mg·kg-1·d-1连续5 d,或隔日皮下注射25 mg rhTNFR:Fc 4 ~ 6次。记录两组患者的皮损变化及不良事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VIG组皮损渗液开始减少时间(1.73 ± 1.19 d)、皮损区疼痛开始减轻时间(1.64 ± 1.28 d)、皮损基底颜色变淡时间(2.45 ± 1.12 d)、新生表皮开始出现时间(3.09 ± 1.13 d)、间擦部位皮损开始干燥时间(4.82 ± 2.22 d),均少于rhTNFR:Fc组(分别为3.00 ± 1.56、3.70 ± 1.63、3.90 ± 1.59、5.20 ± 1.22、7.90 ± 3.14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IVIG组住院时间(17.70 ± 8.33 d)与rhTNFR:Fc组(16.70 ± 4.7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21例患者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及并发症。结论IVIG和rhTNFR:Fc治疗TEN均有效,但前者在减轻皮损疼痛、渗出,促进新生表皮生长速度上优于后者。

  • 标签: 表皮坏死松解症,中毒性 治疗 生物制剂 免疫球蛋白疗法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了1例胎儿期反复出现多发脑实质出血合并囊性脑白质软化灶形成,生后脐血基因检测为COL4A1基因新发突变的胎儿。该胎儿胎龄25周时超声发现脑实质内及小脑半球多处新鲜出血灶,定期复查超声及神经系统MRI,可见反复多发脑实质出血伴出血后多发脑白质囊性软化灶形成。羊水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未见异常。该胎儿于胎龄37周+3剖宫产出生,生后1和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但生后出现反复呼吸暂停。生后6 d神经系统MRI提示新发脑实质出血伴脑白质软化灶形成。生后90 d随访时,该患儿四肢肌张力仍偏低,此后失访。全外显子组测序提示患儿COL4A1基因c.4738G>A(NM_001845.4;p.G1580S)新发杂合突变,其父母均未携带。由本例认为,对颅内出血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时,特别是对胎儿期反复出现脑实质出血伴有出血后脑白质软化形成者,应考虑COL4A1基因突变可能。明确此基因诊断有助于客观分析胎儿预后,指导分娩方式。

  • 标签: 脑出血 白质软化病, 脑室周围 胶原Ⅳ型 突变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 作者: 王辅双 孟瑶 林媛 李荣男 林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消化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常州 213000 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大连 116000,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常州 2130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常州 213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sTIM-3)、半乳凝素-9(Gal-9)在早期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为AP的早期预测、诊断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9月15日至2021年7月23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起病至入院时间≤48 h的AP患者94例,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42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7例。收集AP患者基本临床特征,所有AP患者均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改良计算机断层扫描严重指数(MCTSI)和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sTIM-3、Gal-9水平。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earman和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患者sTIM-3、Gal-9与炎症指标和AP相关评分系统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TIM-3联合Gal-9对预测A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效能。结果SAP患者的血清sTIM-3、Gal-9、IL-6水平均高于MAP患者[2 085.00 ng/L(1 628.00 ng/L,2 673.00 ng/L)比746.10 ng/L(514.50 ng/L,1 303.00 ng/L)、466.60 ng/L(375.90 ng/L,629.30 ng/L)比108.10 ng/L(90.29 ng/L,138.90 ng/L)、(323.60±62.93) ng/L比(42.90±28.82) ng/L],而IL-10水平低于MAP患者[(760.30±200.40) ng/L比(1 206.00±566.30)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5.00、<0.01,t=23.62、3.15;均P<0.01)。SAP患者的APACHEⅡ和BISAP评分均高于MAP、MSAP患者[12.00分(6.00分,16.50分)比3.00分(2.00分,5.00分)、6.00分(3.00分,8.00分)和3.00分(3.00分,4.00分)比1.00分(1.00分,1.00分)、2.00分(2.00分,3.00分)],MCTSI评分高于MAP患者[4.00分(3.00分,6.00分)比2.00分(0.00分,2.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44.50、704.00、474.50、492.50、664.00,均P<0.001)。血清sTIM-3、Gal-9与促炎因子IL-6均呈正相关(r=0.552、0.297,P<0.001、=0.004),而血清sTIM-3与抗炎因子IL-10呈负相关(r=-0.397,P<0.001),Gal-9与抗炎因子IL-10无相关性(P>0.05)。血清sTIM-3、Gal-9与APACHEⅡ、MCTSI、BISAP评分均呈正相关(r=0.210、0.271、0.363,P=0.042、=0.008、<0.001;r=0.390、0.448、0.440,均P<0.001)。血清sTIM-3、Gal-9单独检测及二者联合检测的ROC的曲线下面积(95%置信区间)分别为0.805(0.716~0.895)、0.814(0.725~0.903)、0.856(0.773~0.939),灵敏度分别为69.2%、67.3%、75.0%,特异度分别为83.3%、97.6%、97.6%。结论早期AP患者的血清sTIM-3、Gal-9水平升高,并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预测早期AP病情有较高的灵敏度,sTIM-3和Gal-9可能成为早期AP的可靠预测指标。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血清sTIM-3 半乳凝素-9 预测 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相关脱髓鞘病与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的病变分布、形态学特征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经临床及血清抗体检测确诊的MOG抗体相关脱髓鞘病患者35例[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31(25,43)岁]和AQP4抗体阳性NMOSD患者36例[男性3例,女性33例,年龄42(29,54)岁],分别纳入MOG组和AQP4阳性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行常规头颅MRI扫描,并记录颅内病变的部位、形态及数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不同类型的病灶数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不同病灶对于两种疾病的提示意义。结果在22种不同类型的病灶中,共有7种类型的病灶数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皮质及皮髓质交界病变(OR=21.91,95%CI 3.09~61.69,P<0.05)和幕下周围型白质病变(OR=10.48,95%CI 2.00~18.89,P<0.05)是鉴别MOG组和NMOSD组患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皮质及皮髓质交界病变在MOG组中的发生率为51.4%(18/35),显著高于AQP4阳性组(2.8%,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19.02,P<0.01)。幕下周围型白质病变在MOG组中的发生率为31.4%(11/35),显著高于AQP4阳性组(5.6%,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6.31,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周围型病变(包括幕上软脑膜炎、皮质脑炎、皮质及皮髓质交界病变、幕下软脑膜炎、幕下软脑膜下脱髓鞘、幕下周围型病变6类病灶)对于提示MOG抗体相关脱髓鞘病颅内病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93]较仅依据皮质及皮髓质交界病变(AUC=0.75)或中央型病变(幕上脑室旁白质病变、间脑、幕下脑室旁等3类病变,AUC=0.64)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结论MOG抗体相关脱髓鞘病较AQP4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颅内病灶的发生率更高,且两组疾病的颅内MRI病灶在分布及形态上有特征性表现。识别周围型病灶(沿软脑膜分布)和中央型病灶(沿室管膜分布)分布模式对于鉴别两组疾病有一定参考意义。

  • 标签: 水通道蛋白4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抗体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