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高钾血症的主要表现是肌无力、腹胀。有的常常无症状,需要注意的是首发症状可以是心搏骤停。1腹泻患者因为钾从肠道的丢失过多而摄入不足,易出现低钾血症,但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仍需要注意到高钾血症的可能。方法应该避免补钾不当导致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可能。结论临床上对某些反常现象在诊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2

  • 标签: 腹泻 慢性肾功能 高钾血症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SLE患者60例(SLE组),其中稳定期和活动期各3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外周血IL-17水平,对外周血IL-17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24h尿蛋白定量、抗双链DNA抗体、补体C,及器官损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SLE组外周血IL-17水平为(122.03±96.78)ng/L;其中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为(182.43±106.28)ng/L,SLE稳定期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为(82.33±76.98)ng,L。对照组外周血IL-17水平为(32.93±22.68)ng/L。SLE组外周血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显著高于SLE稳定期患者和对照组,且SLE稳定期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IL-17水平与SLEDAI评分、抗双链DNA抗体及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662、0.494、0.571,P〈0.05),与补体C3呈负相关(r=-0.412,P〈0.01),与器官损害无相关性(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IL-17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异常,且与疾病活动度有明显相关性,提示IL-17可能在SL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白细胞介素17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异常病变为主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清,Treg/Th17平衡是近年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推进发现雷公藤甲素对调节Treg/Th17平衡有着显著效果,固本文总结近些年有关雷公藤甲素基于Treg/Th17平衡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研究作以综述,以期为雷公藤甲素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雷公藤甲素 Treg/Th17平衡
  • 简介:目的本次临床实践研究,重点观察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周妊娠12-15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回顾分析的方法,选取了我院近两年(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孕12-15周终止妊娠妇女170例,包括对照组83例利凡诺引产的12-15周妊娠妇女,和观察组87例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药物引产的12-15周妊娠妇女。分别观察记录两组孕妇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引产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孕妇在引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预防和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联合用于终止妊娠12-15周,流产成功率高,胎盘残留率低,与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引产方法相比,临床效果一样显著;同时,出血量少、操作简单,可最大限度减轻孕妇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终止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的护理方法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15例患者,对其进行腹腔镜下子宫三角形切除术,同时进行心理身体的全方位护理。结果手术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没有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护理比较满意。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子宫三角形切除术时要注重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同时要做好心理护理,这样才能使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子宫三角形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icra无导线起搏器用于15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并探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抽取患者疾病分类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样本入院时间起于2022年6月,止于2023年12月,总例数为15,患者均可接受Micra无导线起搏器安装,随后分析有关指标,即心功能指标、起搏器电子参数。结果:心功能指标术前、术后6个月和起搏器电学参数以术中、术后6个月均显著差异,且术后6个月有更佳值(P<0.05)。结论:15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以Micra无导线起搏器进行效果显著,可积极改善心功能,促进预后质量提升,可推行。

  • 标签: Micra无导线起搏器 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采用丙种球蛋白与甲泼尼龙治疗的效果及对TNF-α、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48例列为观察对象,回顾病例,将其按不同的治疗形式分为对照组、实验组。24例对照组用甲泼尼龙治疗,24例实验组采用丙种球蛋白与甲泼尼龙治疗,就两组症状消失时间、TNF-α、IL-17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咳嗽、发热、肺部啰音、哮鸣音、肺实质吸收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TNF-α、IL-17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前者较低,后者较高(P<0.05)。结论:针对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丙种球蛋白与甲泼尼龙联合治疗,可以显著优化患儿的临床症状与TNF-α、IL-17水平,故值得推广并积极应用。

  • 标签: 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 丙种球蛋白 甲泼尼龙 症状消失时间 TNF-α IL-1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泰兴地区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联合幽门螺旋杆菌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的住院患者359例,同时行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Ⅰ/PGⅡ(PGR)、胃泌素17(G17)、胃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组的PGⅠ水平显著高于胃癌患者组(P<0.01),PGⅡ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息肉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组(P<0.05),PGR水平显著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息肉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组(P<0.01)。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患者的G17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患者(P<0.0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消化性溃疡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HP阳性率均比较高。但HP感染在PGⅠ、PGⅡ、PGR、G17水平变化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与幽门螺旋杆菌可作为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幽门螺旋杆菌 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