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方法。方法选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疑似手足病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1月-2016年1月。分析手足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探讨防治方法。结果在150例疑似手足病患儿中,有102例患儿最终确诊为手足病,发生率为68.00%。手足病的发生受到患儿生活习惯、不洁饮水史、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结论手足病的发生与患儿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为了降低手足病的发生率,我们要对患儿及其家长加强健康教育,便于控制手足病发生的风险。

  • 标签: 手足口病 防控 疾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病患者流行病学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控制。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手足病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及时隔离,早期一系列治疗和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甾体类药物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EV71病毒成为最重要的儿童肠道病毒,其疫苗的研制是唯一有效的控制措施。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手足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肠道病毒引起的。该疾病常见于五岁以下儿童,其病情迅猛,易导致患儿死亡。由于该疾病传播速度快且潜伏期短、极易形成流行趋势。因此,家长应提高重视程度。疾病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加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宣传教育,避免儿童传染手足病。

  • 标签: 手足口病 观察 预防隔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病重症患儿的特点与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择来自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手足病重症患儿,运用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干预治疗,分析其案例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为100%,住院时长约为(7.21±2.3)d;发病患儿中以男患儿居多,发病多在夏秋季节,同时主要集中在4岁以下的患儿,3-4岁最多。结论手足病重症患儿的治疗需要及时干预才能有效的保证治疗的有效率,减少死亡率,同时需要在夏秋季和4岁以下患儿中加强预防。

  • 标签: 手足口病 重症患儿 临床特点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手足病的早期识别及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24例重症手足病对其进行早期观察,及时发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的早期临床表现,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同时做好消毒隔离、用药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结果治愈或好转18例,有效率75﹪,无效转院5例,无效率20.83﹪,死亡1例,死亡率4.17﹪。结论重症手足病的救治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护理工作的重点强调善于观察、及时发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的早期临床表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是降低患儿的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识别 护理干预 综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郫县手足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郫县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上报的手足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1年郫县手足病报告220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08.90/10万,男性1362例,女性846例,重症21例,无死亡病例。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2123例),占发病总数96.15%。发病职业以散居儿童(1098例)、幼托儿童(1058例)和学生(41例)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7.65%。发病高峰在4-7月份,共计报告发病1392例,占发病总数63.04%。全县14个镇都有病例报告,其中发病率较高的是安靖镇、犀浦镇和团结镇。实验室检出病毒以EV71为主,占70.59%。结论郫县手足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是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防止暴发疫情。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口服抗过敏药物的应用状况,并进行临床利用评价,为临床合理、有效、经济地选用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服抗过敏药物的用药品种、消耗金额、DDDs、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全、高效、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小的第2代、第3代H1受体阻断剂是我院当前口服抗过敏治疗的主导药物,用量合理,经济性较好。结论第2代、第3代H1受体阻断剂将成为抗过敏治疗的首选药物,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新的抗过敏药物,对传统剂型进行改良是研究的方向。

  • 标签: 抗过敏药物 使用分析 DDDs DD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肠造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直肠癌结肠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使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V4.0)中版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出院后3个月时,观察组的失眠、疼痛、疲劳等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等方面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肠造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肠造口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手足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将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64例手足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热、皮疹、水疱结痂及总病程等临床诊疗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3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1%(27/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快速改善手足病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手足病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手足口病 临床诊治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联合造粉和水胶体敷料联合鞣酸软膏在尿路造周围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将本科收治的48例因膀胱肿瘤行尿流改道术尿路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联合造粉护理造周围皮肤,对照组采用水胶体敷料联合鞣酸软膏护理造周围皮肤。比较两组患者皮炎的改善、皮炎的愈合时间、皮炎的复发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皮炎改善比较,实验组比对照组治疗效果好;实验组的皮炎愈合时间比对照组要快;实验组的皮炎复发率也比对照组要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水胶体敷料联合造粉预防、治疗尿路造周围皮炎,疗效确实,为患者减轻了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水胶体敷料 造口粉 鞣酸软膏 尿路造口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智慧、技术的结晶,它以悠久的发展历史,浩瀚的文史资料,浓郁的民族特色,系统的理论体系屹立于世界医药之林,成为人类医学宝库的共同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我校与国内几家知名的中医药百年老店合作开发的《中药人文修养》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尊重生命、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从而实现中药文化传承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 标签: 校企合作 人文修养 职业道德 教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健康人群咽部嗜血杆菌的分部情况,避免人体免疫力低下时造成获得性感染,避免健康带菌者传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方法对医院135名实习学生随机进行咽拭子培养,用API细菌鉴定试剂盒鉴定嗜血杆菌。结果135名学生咽部分泌物中分离到嗜血杆菌75株,分离率为55.6%。流感嗜血杆菌、溶血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溶血嗜血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2.7%、8%、53.3%、16%。结论健康人群咽部嗜血杆菌携带率较高,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避免造成获得性感染

  • 标签: 健康人群口咽部 嗜血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信息技术助力门诊造伤口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造伤口失禁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助力造伤口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率94.44%高于对照组,造复发率2.78%低于对照组,造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技术助力门诊造伤口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对造伤口相关知识的掌握率,降低伤口复发率与造发病症发生率,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信息技术助力 门诊 造口伤口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小儿手足病的危险因素以及不同洗手方法预防小儿手足病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2013夏秋季我院传染科就诊的小儿手足病患者45例,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期4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儿童类型、发热、皮诊、吮咬手指、饭前便后洗手以及监护人受教育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归纳分析结果表明,发热、皮诊、接触病人、儿童类型、洗手方式以及有无吸手指习惯等均为影响小儿手足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发热、皮诊、接触病人、儿童类型、洗手方式以及有无吸手指习惯等均是影响小儿手足病的危险因素。日常生活中,积极完善孩子个人卫生情况,重视孩子及其家属卫生教育工作,并督促或帮助其勤洗手,是有效预防小儿手足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手足口病 危险因素 洗手方法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造伤口专科护理小组对科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造伤口小组,完善专科制度及成员职责,对入院患者实行Braden压疮风险评估,统计院内压疮治愈率,以及护理人员知识普及率和压疮上报率。结果护理人员对造伤口护理知识普及率达和压疮上报率达100%,压疮好转率为95%。结论建立造伤口小组对科室造伤口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

  • 标签: 伤口造口小组 专科 老年病房 实践
  • 简介:摘要通过对门诊手足病患者进行居家护理指导与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家属了解疾病以及居家护理,能促进手足病的康复和控制疾病传播,同时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医务人员服务满意度,提高医院和社会效益。

  • 标签: 门诊手足口病居家护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为全面了解阳江市手足病病原学特征,对2011年189例手足病临床诊断病例进行病原检测。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收集到的全部标本进行总肠道病毒检测,并进行EV71和CoxA16病毒核酸分型检测。结果总肠道病毒阳性70份,阳性率37.03%;EV7126份,阳性率13.76%;CoxA168份,阳性率4.23%;其他肠道病毒阳性36份,阳性率19.05%。手足病全年都有发病,4-7月是发病高峰季节;发病年龄集中分布在0-3岁,男性多于女性。结论2011年阳江市手足病流行的病原体为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

  • 标签: 手足口病 EV71 CoxA1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小儿手足病血液学变化。方法对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诊疗的60例手足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将同期在我院进行保健的6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的儿童进行血细胞的检测,比较这两组儿童在血液学的变化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通过对这些手足病儿童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其中发热患儿有28例,患有皮疹的有60例,具有呼吸道症状的有60例;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对患儿的血液学进行检测发现观察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与外周淋巴细胞绝对值变化均强于对照组,两个小组之间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通过对小儿手足病的血液学进行检测发现这些患儿的血液学变化主要表现在外周淋巴细胞绝对值升高,淋巴细胞下降,白细胞升高这三个方面。

  • 标签: 小儿 手足口病 血液学变化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