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形成后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下肢静脉形成后综合征患者46例(共46条肢体,其中有溃疡肢体32条)采用抬高患肢、消肿、着弹力袜、下肢曲张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溃疡清创换药等治疗。结果随访率100%,46条患肢肿胀均有效减轻,合并溃疡者溃疡愈合,色素沉着在半年内逐渐变浅。结论上述综合方法治疗下肢静脉形成后综合征疗效可靠,创伤小,操作简便易推广。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消肿 祛聚 弹力袜 激光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静脉形成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320例患者,其中发生术后下肢静脉的有64例,将他们随机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化的生活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预防下肢静脉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32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75%,对照组32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科学、完善、系统的临床护理措施对促进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静脉形成后的改善以及康复有着显著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下肢 深静脉血栓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妇科盆腔手术期下肢静脉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盆腔手术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LEDVT仅有3例,发生率仅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4,P=0.0342)。结论护理干预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期下肢静脉形成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妇科盆腔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并发静脉中的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脑卒中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60例。给两组脑卒中患者都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再联合循证护理,统计患者发生静脉的概率,测评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并发静脉的概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概率10.00%;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总满意程度是93.33%,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程度73.33%(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并发静脉,还能获得患者对护理较高的满意程度评价。

  • 标签: 循证护理 预防 脑卒中 深静脉血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高龄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下肢静脉(DVT)的原因与护理策略。方法选择我院360例高龄脑出血手术患者参与实验,并根据术后有无DVT发生分组,Ⅰ组(n=58)术后有DVT发生,Ⅱ组(n=302)术后无DVT发生,分析两组发生DVT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出血部位、烟酒史等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血量、卧床时间、GCS评估值及血清Hcy水平等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DVT涉及的因素较多,临床应重视做好各项护理防范工作,以加强对术后DVT的预防,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脑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原因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颅内静脉形成是多种原因导致的颅内静脉管疾病,病因复杂,其临床症状及预后与发病部位及原因有密切关系。本文现结合一例具体病例分析一下剖宫产术后颅内静脉形成的原因,以便为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 颅内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血栓压力袜在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预防下肢静脉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02月—2017年12月在我泌尿外科住院的72例膀胱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抗血栓压力袜预防下肢静脉,两组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治疗情况。术后3~7天对可疑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有无静脉形成。结果实验组DVT形成0(0.0%)例,对照组DVT形成6(16.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配合抗血栓压力袜能有效预防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形成。

  • 标签: 抗血栓压力袜 膀胱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下肢骨科术后静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入院的80例下至术后静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即给予抗凝药和溶栓药,观察并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39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32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0%,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防治下肢术后静脉更加有效、安全和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肢骨科手术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下肢静脉栓塞(DVT)的发生。方法以我院妇产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良性病变行腹腔镜手术患者248例为研究组,以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妇科良性病变行腹腔镜手术患者237例为对照组。研究组在围手术期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围手术处理。结果治疗组DVT的发生率5.24%,对照组DVT的发生率10.94%,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妇科腹腔镜术后DVT的重视,针对各项高危因素,在腹腔镜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DVT的发生。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并发静脉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5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肢肿胀程度及表面温度、护理满意率及静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肿胀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静脉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静脉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并发静脉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相关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并发静脉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5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肢肿胀程度及表面温度、护理满意率及静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肿胀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静脉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静脉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并发静脉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相关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行早期系统功能锻炼,预防下肢静脉(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系统功能锻炼。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天、第2天监测两组DVT形成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DVT形成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髌上10cm患肢周径术前和术后第1天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早期系统功能锻炼能够减轻THA术后DVT形成的症状和体征,对预防DVT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探讨预防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护理方法。对1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预防下肢静脉形成所采取的术前充分准备、术后采用合理体位、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进行总结。12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静脉形成。术前充分准备、术后采用合理体位、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可以显著减少下肢静脉形成的发生。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DVT)形成的护理体会。方法对8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运用综合疗法进行护理。结果3例出现静脉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临床治愈。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静脉的预防应是术前评估,术后观察,功能锻炼及低分子肝素使用进行综合护理。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D-二聚体(D-Dimer,DD)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一个DD水平的临界参考值,初步为临床提供一个参考标准。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下肢骨折并进行手术的患者,术后并发下肢静脉(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患者为DVT组;术前、术后均未发现DVT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于术前两天和术后三天检测DD水平并行超声检查。结果DVT组术前以及术后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术后DD浓度均有升高表现。ROC曲线结果显示,当取DD水平>3.7mg/L为临界值时,诊断效果最佳。结论本研究认为,当以血浆DD水平大于3.7mg/L作为临界值时可以较好的评价患者DVT形成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大手术后下肢静脉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收入的64例患者,随机抽取入院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护理,术后1月比较两组静脉形成的情况。结果术后1月对照组7例发生DVT,发生率21.88%,而研究组术后经过早期护理干预,DVT发生2例,发生率6.25%,研究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科大手术后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术后患者静脉形成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康复速度与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标签: 骨科大手术后 深静脉血栓 早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