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形成的致病因素、诊断及溶栓治疗效果。方法低分子量肝素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祛聚,丹参注射液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疗法。结果28例经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26例完全治愈,其中2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行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效果满意。4例下肢仍有不同程度水肿。结论非手术溶栓治疗下肢静脉形成,早发现、早溶栓,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深静脉 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科手术后患者出现下肢静脉的临床症状,探讨对下肢静脉的防御措施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6-01至2012-01于我院进行产科手术并出现下肢静脉的患者1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和溶栓等综合治疗方法,观察该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长以及基础疾病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密切相关。该组患者中除2例肺栓塞转内科治疗,1例急性心衰转院,其余均康复。结论有效控制产妇体重和生育年龄,术前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术后早期积极抗凝治疗,可以降低血栓发病。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产科术后 治疗
  • 简介:摘要血栓形成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仅次于恶性肿瘤本身引起患者死亡的第2位原因。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血栓形成,不仅增加治疗难度,而且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及缩短生存期,因此恶性肿瘤与血栓性疾病的相关性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早发现规范诊治恶性肿瘤静脉形成,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标签: 恶性肿瘤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的临床特点、预防与护理。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本科室收治性下肢静脉患者进行病例分析与总结。术前、术后实施心理护理、预防措施、饮食护理、机械护理和药物护理。结果通过对5例下肢静脉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有效地减少了静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下肢静脉是具有多重危险并发症,采用基本预防、药物预防结合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低DVT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静脉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一个典型的临床疾病,发病可累及所有的年龄、种族、社会阶级。每年10万人的发病率约为56-122人1。DVT的发生率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较高,因为血液的高凝状态、静脉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都有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必须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使DVT的发生率降至最低,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更加成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外伤及手术后静脉患者的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60名脊柱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静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静脉发生率,观察组最短住院时间明显短语对照组(p<0.05),两者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以降低静脉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 脊柱外伤 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卒中患者早期气压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450例卒中患者,发病24小时后予以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双下肢气压治疗,观察其对下肢静脉预防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无下肢静脉栓塞的发生。结论卒中患者24小时后开始预防性治疗有效。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科创伤静脉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64例骨科创伤静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的发生率为13.94%。多部位(≥2处)骨折患者DVT发生率远远高于单部位骨折患者,差异显著(χ2=8.309,P=0.004)。DVT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DVT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制动时间比非DVT患者长。结论骨科创伤患者中具有一定的静脉形成发生率。DVT形成与患者的年龄、病史、骨折部位、手术时间和术后制动时间等有关系。临床医生应注意这些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降低DVT的发生。

  • 标签: 骨科创伤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妇科肿瘤术后静脉预防中的应用。方法从本院妇科在2011年3月~2011年9月,424例接受肿瘤手术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采用循证护理对患者进行静脉的预防,并对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进行观察、评估、对比。结果所有接受妇科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后,静脉均得到了很好的预防。结论医院从实行循证护理后,使医院的护理观念发生了改变,逐渐从传统的以经验为基础向以科学为依据的方向发生转变,同时取得了良好效果,循证护理对医院的护理质量的提高影响深远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骨折并发下肢静脉的超声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骨折并发下肢静脉患者的超声图像。结果静脉形成处管腔内可见实质性光团,血流信号充盈缺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骨折并发下肢静脉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外科手术后并发静脉的相关因素,分析护理干预措施,为防治静脉形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2011.8-2012.5外科手术患者300例,其中外科手术后并发静脉患者(观察组)50例,未发生静脉(对照组)250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了解外科手术后并发静脉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科相关疾病、年龄≥60岁与手术后静脉形成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外科手术后并发静脉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对预防和控制下肢静脉形成具有较大意义。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关因素 干预 护理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形成后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所收治的19例下肢静脉形成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上患者经有效临床治疗后,患肢症状明显缓解率为9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过对患者的术后随访,未发现有患者溃疡复发,患者预后情况良好。结论根据对患者血流状态的评价,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缓解下肢静脉形成后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外科治疗 患肢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骨科大手术后静脉栓塞症发生率较高,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对骨科大手术患者施以有效的预防方法,可以降低发生静脉栓塞症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72例经筛查无禁忌症的骨科术后病人采取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同时使用足底静脉泵,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来预防静脉。结论预防静脉形成,效果满意。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物理预防 足底静脉泵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科手术后患者出现下肢静脉的临床症状,探讨对下肢静脉的防御措施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8-2至2011-12于我院进行骨科手术并出现下肢静脉的患者4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溶栓治疗和整体护理观察该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前后INR差异较大,具统计学意义(P<0.01),下肢手术引发栓塞可能性较大,且术前基础疾病状态对于治疗和护理的结果有影响。结论对于下肢静脉患者必须进行整体护理,从患者的心理、饮食、运动等多方面护理才能降低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率。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下肢 骨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和肺栓塞的多层CT联合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31例患者行CT肺动脉血管造影,其中15例同时行下肢静脉联合成像,采用16层螺旋CT,l.25mm×16模式采集,注射对比剂120~150ml,注射流率3.5~4.0ml/s,肺动脉延迟2O~25秒扫描,下肢静脉延迟15O~180秒扫描。并结合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共发现下肢静脉15例16侧,肺栓塞31例51处,其中肺栓塞和下肢静脉同时存在15例。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和下肢静脉联合成像可一次性评价肺动脉和下肢静脉,是肺栓塞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 标签: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后下肢静脉的防止。方法回顾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患者以上治疗后,临床各项检查指标及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下肢坏死,溃烂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外科手术患者由于术后制动,仰卧及麻醉术后卧床牵引制动是周围静脉舒张,易形成下肢静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早起进行功能锻炼并适时用药是预防DVT,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标签: 外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268例人工全髋置换术后患者按常规护理外增加加强病情观察,早期活动,实施正确的功能锻炼,相关的健康教育指导,使用基本预防,机械性预防,药物性预防等护理措施。结果268例患者有3例发生下肢静脉,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6-8d后患肢肿胀消退,未出现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结论系统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