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气分析检查所获得的各项参数不仅对呼吸系统疾病,而且对各种重症的症断,鉴别诊断与指导都十分重要。由于桡动脉为周围动脉,位置表浅,采血方便,易于加压止血,护患易于接受,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造成损害。

  • 标签: 桡动脉 血气分析 动脉穿刺采血 穿刺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供血不足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48例脑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加用多种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率及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视脑供血不足病人心理护理,可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满意率。

  • 标签: 脑供血不足 焦虑 抑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时,造成血小板(PLT)假性减少的原因,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对PLT值进行纠正。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PTL计数,筛取110例首次PLT检测值低于50×109/L的住院病人样本,结合镜检法和手工法对样本进行分组分析及纠正。结果仪器提示的PLT报警信息和镜检法观察到的现象并不每一例都完全一致,对发生聚集现象的样本,重新抽血检测,PLT值都明显升高;PLT直方图没有拟合出现曲线的样本手工法计数值比仪器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对PLT值低于50×109/L的样本,应结合镜检法、手工法进行纠正,以保证计数值的准确性。

  • 标签: 血小板 假性减少 镜检 手工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清洗复用玻璃奶瓶的效果。方法选择2000个污染程度相同的复用玻璃奶瓶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弯钳夹纱布块擦洗法清洗,对照组采用试管毛刷擦洗法清洗,比较两组玻璃奶瓶的清洗效果。结果实验组玻璃奶瓶的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弯钳夹纱布块擦洗法能有效提高玻璃奶瓶的清洗质量。

  • 标签: 玻璃奶瓶 清洗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疼痛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20例以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胆囊术后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原因、程度和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出现疼痛的原因相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实践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前2d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d后,实验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腹腔镜手术后的应用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并减少患者疼痛持续时间。

  • 标签: 胆囊结石 腹腔镜手术 疼痛护理 方法
  • 简介:摘要“心理感冒”是形象的说法,本文对基层官兵常见的“心理感冒”症状进行概述,并联系部队基层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基层官兵 心理感冒 症状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球菌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之间收治的33例肺炎球菌性肺炎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3例肺炎球菌性肺炎患者治疗后,31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或痊愈,1例患者因迁延不治而病情加重,1例患者因药物过敏至病程延长,治疗有效率为93.93%。结论对肺炎球菌性肺炎患者及时合理的施行抗菌药物治疗,药物过敏者,据其测试结果,需谨慎给药剂量及种类。

  • 标签: 肺炎球菌性肺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明弹力丝袜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0例脑卒中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3M透明敷贴固定穿刺点及针柄,再用日期贴固定Y形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透明弹力丝袜外套固定。10个月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套管脱出、静脉炎、渗血渗液、有恐惧心理、非正常拔管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M透明敷贴加透明弹力丝袜外套固定的方法使脑卒中患者的置管时间延长及并发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减少了脑卒中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静脉留置针 固定 透明弹力丝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慢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3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方法效果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术前均诊断为慢性胰腺炎,总治疗结果,痊愈21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胆漏1例。结论引流和切除是手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的两个手段。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因及症状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

  • 标签: 慢性胰腺炎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急性肠胃炎发病急,危害大,其病因主要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并且,不同的体质,胃肠炎的病理特点也有所不同,比如,一部分患者为湿热型,一部分患者为寒湿型,还有一部分患者为积滞型。无论何种类型,在治疗方案选择上应慎重,好的治疗方法可收获理想的治疗效果,反之,则可能加重病情。

  • 标签: 急性肠胃炎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肺癌围手术期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每组4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施行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施行围术期强化护理干预,以此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得分(97.89±2.1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7.37±1.98)分,数据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在第一次痰液排出、下床休息、住院等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肺癌围术期患者通过施行强化护理干预后,能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第一次痰液排出、下床休息、住院等时间都有明显改善,价值很高,利于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肺癌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医院制剂室内由生产人员、生产车间的空间和表面以及工艺用水这几个方面造成的微生物污染,提出相应的防控污染的几种方法,分别是对生产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对生产人员的行为管控等;选择好洁净区表面消毒所用的消毒剂,比较多种空间消毒方式的优缺点,选择适宜的方法;做好纯化水的微生物防控灭菌措施。

  • 标签: 医院制剂 微生物 防控方法
  • 简介:(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神经内科新疆伊犁833200)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带教提高护生护理专业水平及自信心。方法由护士长、主管护士及高资历的护师组成实习带教小组。由一名主管护师担任总带教老师,将具体任务分配到各带教老师,并安排他们分期进行小讲座。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神经内科实习带教计划。结果通过带教老师的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示范指导,使护生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对患者实施高质量的护理。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生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我们医院呼吸内科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临床情况,对其规范化管理和应用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提升我们院的整体医疗质量。方法我们运用到回顾性分析和盲选调查的方法,抽取了我们院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进行呼吸内科的住院患者200例,对他们的药物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归纳,最后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在统计分析以后发现,有198例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单独用药的患者为141例,二联用药的患者为47例,三联用药的患者为10例.同时我们对药物的使用以及药物的临床用法也进行了讨论,其中左氧氟沙星的使用频率最高,临床治愈效果也较好。结论总体而言,我们医院的呼吸内科用药情况较为规范,整体使用情况合理,但是在医疗系结核药物使用细节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缺漏,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 标签: 呼吸内科 抗菌药物 使用规范 应用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有效规避院前危重患者转运风险的方法方法统计2016全年我科转出患者,诊断为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脊髓神经损伤、多发骨折、严重颅面损伤等共计128人。结果安全转运患者,无医疗、护理纠纷发生。结论严格执行转运制度,做好转运前准备,转运中观察、治疗、护理,转运后交接是成功的保证。院前危重患者的转运是急诊科医疗工作的重要一环,需转运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而危及生命。一旦转运,途中有患者发生意外的风险及医疗护理纠纷的风险,如何有效规避这些风险,提高转运成功率是作者总结的重点。

  • 标签: 院前转运 危重患者 规避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总结静脉脉输外渗的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使损伤降到最低,痛苦降到最小。结果根据不同患者皮肤损伤程度,采取不同处理措施,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分析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的原因,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静脉输液外渗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保证器械清洗质量。方法分析影响清洗质量的因素,采用正确的清洗方法,加强清洗效果的质量检测。结果不断地改进清洗流程,达到清洗彻底的目的,最终保障物品的无菌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进行总结,即通过正确认识护理质量的内涵及护理质量管理的含义,可以运用追踪管理法、实施“四位一体”思维模式、品管圈活动、持续质量改进等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管理。

  • 标签: 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管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麻醉处理急性颅脑损伤的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目标,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0)、试验组(n=40)。对照组患者予以静脉推注联合吸入复合麻醉,试验组患者予以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轻度疼痛例数多于对照组,重度疼痛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更加确切,可促进患者快速苏醒,减轻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复合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