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考试焦虑的现状及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感量表和考试焦虑调查表,对38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学历、专业、学生干部上差异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女大学生在情绪上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考试中的忧虑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③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考试焦虑的重要因素,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水平可以减轻大学生的考试焦虑

  • 标签: 大学生 自我效能感 考试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性别、科室、实习阶段的口腔医学实习生之间,以及口腔医学与临床医学实习生之间的心理焦虑与工作压力现状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88名医学专业实习生,其中临床医学实习生157名,口腔医学实习生131名。记录其性别、科室与实习阶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与工作压力测验量表评估其心理焦虑及工作压力现状。使用SPSS1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口腔医学与临床医学实习生相比,两量表得分皆无统计学差异(t=0.161,P>0.05;t=0.611,P>0.05)。口腔医学实习生中,不同性别的实习生之间两量表得分皆无统计学差异(t=-0.380,P>0.05;t=-0.150,P>0.05),不同实习阶段的实习生之间两量表得分皆无统计学差异(t=0.729,P>0.05;t=-0.257,P>0.05);而颌面外科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显著高于非外科组(t=2.018,P<0.05),工作压力测验量表得分无统计学差异(t=0.599,P>0.05)。结论口腔医学实习生的心理焦虑与工作压力现状与临床医学实习生相似。口腔医学实习生中,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的实习生的心理焦虑状态值得关注。

  • 标签: 口腔医学 实习生 焦虑 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亲情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亲情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焦虑症 亲情护理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因学习焦虑与学习障碍引发的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困扰,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业的完成,如果不及时解决,将发展到神经症水平,严重的将发展成为自杀性危机事件,本文通过一个典型的焦虑障碍大学生的个案研究,以探索在遵守精神卫生法的前提下,如何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

  • 标签: 学习焦虑障碍 思考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应用经络氧疗法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参与本实验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均40例。参照组仅应用西药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行经络氧疗法,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焦虑及抑郁评分指标数据更低(P<0.05),症状改善更明显。结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除了要采取常规的西药治疗,同时还要加行经络氧疗法,能够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症状表现,能够达到预期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脑卒中焦虑抑郁 经络氧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肢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并焦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肢功能锻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和HAMD评分、SD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上田敏偏瘫上肢和上田敏偏瘫下肢的运动评分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组间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在HAMD和SDS评分对比中,相比于对照组来说,研究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并焦虑症患者实施早期肢功能锻炼能够显著改善肢体运动情况和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肢功能锻炼 脑卒中偏瘫 焦虑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瑞巴林快速缓解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GAD)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研究,从2016年4月筛选患者,截止2016年10月,共入选GAD患者114例,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n=57)给予舍曲林,观察组(n=57)联合普瑞巴林治疗,持续2周,对比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减分率。结果治疗后,组内对比两组HAMA评分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减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肯定,可快速缓解焦虑症状。

  • 标签: 广泛性焦虑障碍 普瑞巴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冠心病炎症与血管内皮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贵宾诊疗科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参考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其焦虑抑郁程度,分成焦虑抑郁组(n=41)和非焦虑抑郁组(n=41),对比2组患者炎症与血管内皮指标。结果①焦虑抑郁组患者的CGRP、NO明显低于非焦虑抑郁组(均P<0.05),ET-1则高于非焦虑抑郁组(P<0.05);②焦虑抑郁组患者的IL-6、IL-18、IL-6R均高于非焦虑抑郁组(均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可影响冠心病炎症与血管内皮指标,且炎症反应激活、内皮功能损伤可能是焦虑抑郁情绪导致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的途径。

  • 标签: 焦虑抑郁情绪 冠心病 炎症 血管内皮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焦虑症病患实施亲情护理的临床干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40例,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亲情护理。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焦虑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焦虑症病患实施亲情护理取得的效果显著,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焦虑症病患 亲情护理 干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胃癌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应用常规护理,后组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差异不明显,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胃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胃癌化疗患者 针对性护理 常规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随访护理对于改善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入院的癫痫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随访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SDS量表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上述量表对比并无显著改变(P>0.05);观察组QOLIE-31各项评分护理后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访护理是在以人为本的护理宗旨上对患者进行护理,不仅对患者生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对癫痫患者的心理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随访护理 癫痫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心理控制源与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门诊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有焦虑症的42例患者,对其进行心理CT测量,分析心理控制源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测量后,患者的焦虑总分为61~82分,平均焦虑总分为(71.2±8.1)分;焦虑症患者心理控制源主要是机遇,应付方式主要是幻想,两者之间呈正相关性,成熟型应付方式在机遇的负向预测效果显著(P<0.01),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在有势力他人和机遇的正向预测效果显著(P<0.01),混合型应付方式的正向预测效果在有势力他人、机遇和内控性的正向预测效果显著(P<0.01)。结论当焦虑患者面对应激事件时偏向于较为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而这和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

  • 标签: 焦虑症 心理控制源 应付方式 研究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改善产妇焦虑与分娩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产妇8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化专业护理措施,观察组实行产科护理新模式展开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措施对改善孕妇焦虑状态和分娩质量情况。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妇,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所有产妇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期间,对其实行产科护理新模式,可有效改善产妇焦虑状态,且显著提高分娩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科护理新模式 产妇焦虑 分免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手术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和疼痛的缓解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84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焦虑、抑郁改善以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以及疼痛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缓解疼痛程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临床护理干预 焦虑 疼痛 缓解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合并抑郁焦虑的临床治疗方式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4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合并抑郁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纳入实验组与常规组(n=120)。常规组予以常规眩晕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DHI评分及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HI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DHI评分显著降低,组间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数值下降明显,与常规组患者数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合并抑郁焦虑患者常规药物与手法治疗基础上,辅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 抑郁焦虑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增加中医护理措施,包括辩证施护、情志疏导、饮食调护、耳穴按摩以及认知干预等,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的变化情况。结果中医护理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下降程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中医 护理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情绪量表(SAS)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KPS)评分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后两组KP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优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护理后KPS评分与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期(P<0.01)。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排解甲亢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步一步推广。

  • 标签: 甲亢 护理干预 焦虑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研究要求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护理后对结果研究。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的有效人数分别是45例和35例,总有效率分别是90%和70%,乙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20%多。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评分对比,护理前差异不明显,护理后乙组的评分低于甲组,对比差异突出。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整体优势突出,可行性高,值得实施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焦虑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文护理方式对ICU气管插管患者焦虑状况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ICU收治的82例气管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文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和护理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ICU气管插管患者实施人文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并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

  • 标签: 人文护理 气管插管患者 焦虑 护理质量 ICU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长蛇灸缓解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就诊于我科的焦虑症患者4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取长蛇灸联合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的中西医联合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疗法。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分评价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蛇灸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的中西医联合疗法可有效缓解焦虑症症状,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小的优点,患者易接受,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长蛇灸 焦虑症 中西医联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