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进展。方法参照相关文献,对VAP的防御措施进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VAP是一种严重并发,目前尚无有效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积极预防VAP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呼吸使用过程中应严重做好各种预防性措施,尽量避免引发VAP。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在我院监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应用护理学家 NKongho研制的关怀能力量表( CAI)、西班牙学者 Moreno-JimUnez的护士职业倦怠量表( NBS)测试监护工作年限< 5年的青年护士应用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前后的关怀能力、职业倦怠等情况,分析人文关怀在带教工作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干预前后监护青年护士的关怀能力、职业倦怠情况、三基考试成绩、临床突发事件应对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人文关怀对于青年护士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有助于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开展,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监护室护士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早期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1月40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有20例。结果观察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PCO2、PO2、血氧饱和度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PCO2、PO2、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早期治疗效果确切,辅以针对性护理可缩短病程,改善患者动脉血指标和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早期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6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无创呼吸辅助治疗及治疗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为83.8%。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呼吸衰竭 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患者,均使用无创呼吸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3例患者病情未发生改善。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无创呼吸的治疗效果良好,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频振荡呼吸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共接收呼吸衰竭的新生儿5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平均分配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对照组26例患儿接受常频机械通气呼吸治疗,试验组患儿则接受高频振荡通气呼吸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PH、PCO、PO、FiO四项指标水平以及两组患者在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上机花费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儿经过合理的治疗以及悉心护理后,全部存活出院,但在上机治疗1d后PCO、PO、FiO三项指标水平上对照组患儿明显不及试验组;且对照组患儿上机治疗时间为(127.5±32.10)h,试验组患儿上机治疗时间为(89.3±13.34)h;另外,在住院时间以及上机花费上,对照组也明显高于试验组,以上各项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频振荡呼吸治疗新生儿的呼吸衰竭,可以使患儿呼吸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节省治疗、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

  • 标签: 新生儿呼吸衰竭 高频振荡呼吸机 常频机械呼吸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后常见的并发,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了根治术治疗,对其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并发护理效果进行探究。结果60例宫颈癌患者中有15例并发,发生率为25%,其中7例尿潴留,5例泌尿系感染,2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淋巴囊肿,通过对患者实施相关的综合护理干预后,有14例患者的并发出现了明显的改善,其治疗效率为93.33%。结论在实施宫颈癌根治术治疗过程中,要对常见并发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率。

  • 标签: 宫颈癌根治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在医疗行业中使用的创新技术越来越普遍,在心内科中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术后护理并发预防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1月到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心脏介入手术的36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并对常见并发采取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常见术后并发的发生情况,总结心脏介入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的方法。结果对于局部血肿及出血、迷走神经反射及低血压、尿潴留、血栓和失眠等几种并发,观察组的发生率分别为2.78%、1.67%、1.67%、3.33%和4.44%,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6.67%、5.00%、6.11%、7.22%和10.56%,观察组的各项并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结出针对性护理方式,对并发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获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并发发生率较小。结论心脏介入手术后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对术后易导致的并发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减少并发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心脏介入手术 术后护理 并发症预防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于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不同护理方案下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食欲不振现象,并发发病率为5.0%,对照组患者2例哭闹不安,2例食欲不振,2例转变为心衰,并发的发病率为15.0%。两组患者并发发病率差异显著;另外,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案具有不同的疗效,因此需要选择效果更好的护理方案,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的发生,提高治疗疗效。

  • 标签: 不同护理方案 小儿支气管肺炎 并发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肠造口护理中预防并发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肠造口患者86例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做随机分组处理,常规组43例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在此基础上改进组43例患者针对并发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比两组患者造口并发发生率。结果常规组、改进组两组患者肠造口并发发生率各为18.6%、7.0%,两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肠造口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降低造口并发发生率。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肠造口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分析其有效的预防对策以及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对67例在2015/6-2016/6间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回顾和分析,对常见的并发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总结护理经验。结果67例患者中,有5例发生术后出血,3例发生喉返神经伤和喉上神经损伤,3例患者存在甲状腺危象,2例患者发生手足抽搐,1例患者发生气管塌陷,给予上述患者实施针对性预防及护理后,其并发情况皆得到有效控制,且恢复良好。结论娴熟的手术操作是预防甲状腺手术并发的关键,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是术后改善并发的重要任务。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常见并发症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并发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发分布情况,根据是否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7.56%(39/82),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占52.44%(43/82),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健康知识问卷评分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在82例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患者中,以低钙血为主,占37.80%;喉返神经损伤、乳糜瘘、呼吸困难均较为常见;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健康知识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疏导、病情监测指导、康复知识指导的满意度显著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术后并发以低钙血、喉返神经损伤、乳糜瘘、呼吸困难等为主,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对于缓解病情、改善预后、促进病情转归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甲状腺癌 术后并发症 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的早期观察,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在我院治疗的30例甲状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术后并发的发生情况。结果3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有14例发生术后并发,发生率为46.67%(14/30),术后并发主要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占35.71%,手足抽搐占21.43%,喉返神经损伤14.29%,喉上神经损伤7.14%,术后出血占14.29%,乳糜漏7.14%。结论甲状腺癌术后并发中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较高。

  • 标签: 甲状腺癌 术后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并发影响。方法用“数字随机表分组法”将100例膀胱肿瘤患者分为50例/组。对照组--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优质护理。对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复发率及并发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复发率、并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优质护理能降低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并发,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护理干预 膀胱肿瘤 灌注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降低白内障手术并发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中抽选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白内障手术并发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并发发生率和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肺癌手术的148例老年肺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常规性护理)和实验组(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干预),各7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发生率和肺功能指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FEV1、FVC、和FEV1/FVC值均显著升高,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并发发生率4.05%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4.8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肺癌患者实施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降低术后并发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术前呼吸锻炼 老年肺癌 肺功能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护理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52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策略的参照组(n=26),以及实施集束护理策略的研究组(n=26),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分析集束护理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氧分压(88.74±13.81)mmHg、血二氧化碳分压(45.20±5.44)mmHg、谵妄1例、谵妄持续时间(2.86±0.74)d均优于参照组,且最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集束护理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提高护理效果,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 标签: 集束化护理策略 重症监护病房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用于呼吸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出1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呼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对照组高(98.46%vs87.69%),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100%vs92.31%),P<0.05。结论护理干预用于呼吸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呼吸机 老年COPD 呼吸衰竭 治疗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ICU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重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护理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及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APACHEI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中重症患者给予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值得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 标签: 循证护理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祛痰、平喘、供氧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6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O2水平明显上升,PaCO2、HR、IL-8、IL-17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无创机械通气有着良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