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弹性小吸盘对全口义齿满意度影响。方法:选择20例因牙槽嵴条件差而导致全口义齿固位不良修复失败患者,重新进行义齿修复。于使用原义齿和使用吸盘式义齿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进行满意度调查,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使用弹性小吸盘后,在固位效果、咀嚼功能、舒适度方面的满意度都有显著性提高(P〈0.01);使用3个月、6个月和1年后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因牙槽嵴重度吸收导致全口义齿固位不良患者,使用弹性小吸盘后可提高义齿使用满意度。

  • 标签: 义齿 全口 弹性小吸盘 满意度 义齿 全口 上颌 义齿 全口 下颌
  • 简介:目的评价在3个不同私人诊所中所做Procera全瓷冠修复后5年期间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对205个Procera全瓷冠(50个前牙冠和155个后牙冠)作了前瞻性研究,观察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60个月,平均为23.52个月。结果修复体不能满足美观或功能需要而重做时,被确认为失败。通过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法,得出平均生存率为96。7%(前牙区为100%,后牙区为95.15%)。结论后牙Procera全瓷冠具有良好预后;前牙Procera全瓷冠修复效果是非常可靠

  • 标签: 全瓷冠 生存率分析 追踪 临床效果 私人诊所 修复效果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低氧环境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eriodontalligamentcells,PDLCs)增殖与凋亡影响,以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在该过程中作用。方法:体外常氧条件和低氧(1%O2)条件下培养PDLCs,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低氧诱导前后PDLCs生长速度差异;流式细胞术比较PDLCs凋亡水平变化。Western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HIF-1α表达水平。通过小干扰RNA(HIF1α-Si)转染PDLCs,检测低氧诱导下HIF-1α水平、细胞活性以及细胞凋亡水平变化。结果:人PDLCs在低氧环境中培养48h后细胞活性显著抑制,凋亡水平增高,HIF-1α在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小干扰RNA(siRNA)转染PDLCs并于低氧下培养后HIF-1α表达明显降低,同时细胞活性增加、细胞凋亡显著下降。结论:低氧能通过上调HIF-1α表达抑制PDLCs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 标签: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低氧 增殖与凋亡 低氧诱导因子-1Α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手术治疗影响舌鳞状细胞癌(TScc)患者预后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选择1996年1月至2007年1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首治.经病理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单纯手术治疗TSCC患者共127例。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结果.通过Cox回归模型确立影响预后独立因素。结果127例单纯手术治疗TSCC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40.19个月,5年生存率为52.0%。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TSCC患者预后因素包括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临床分期和肿瘤复发等。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预后独立因素为肿瘤复发。结论肿瘤复发为TSCC预后独立影响因子:淋巴结转移阴性TSCC患者单纯手术预后较好,中晚期TSCC伴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单纯手术预后差,需进行综合性序列治疗。

  • 标签: 舌鳞状细胞癌 外科治疗 生存分析 预后因素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机体在单一因素变量(增龄性改变)影响下,机体BMP-Smad成骨信号基因表达趋势,探讨增龄对该通路因子影响。方法:成年、中年、老年未交配SD大鼠雌雄各4只,处死后获取大鼠颅盖骨及股骨。颅盖骨采用组织块法行细胞培养,检测成骨细胞细胞周期;股骨采用Q-PCR检测BMP-Smad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并绘制趋势图谱。结果:成年大鼠成骨细胞细胞周期活跃,其DNA合成期(S期)成骨细胞比例明显高于中年大鼠;BMP-Smad成骨相关因子随着增龄而出现明显降低,而该通路始发因子BMP-2因子改变并不明显,甚至在机体步入老年后有升高趋势;来源于骨组织成脂因子表达同样伴随着机体增龄呈现下降趋势。结论:增龄会导致机体成骨能力逐渐降低,成骨细胞活性逐渐下降;BMP-Smad信号通路成骨因子随着增龄其表达趋势逐渐下降;机体成骨能力下降和成脂能力增强可能促使BMP-2因子稳定表达甚至轻微升高。

  • 标签: 增龄 BMP-2 RUNX2 OSTERIX PPARγ 细胞周期
  • 简介:目的:比较血液单核细胞(monocytes,Mo)、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macrophage,AM)、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macrophage,PM)和肝脏枯否细胞(kuffercells,KC)对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actinomyceterncomitans,Aa)吞噬能力差别。方法:3只健康新西兰兔,分离培养Mo、AM、PM和KC;荧光素标记Aa,以感染复数25:1比例感染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0.5、1.0、1.5h时吞噬细菌阳性细胞率和平均荧光强度,计算吞噬指数。结果:1.5h内,随着孵育时间增加,AM和PM对Aa吞噬能力逐渐升高,Mo和KC吞噬能力在1h达到高峰;Mo、AM、PM和KC吞噬功能存在明显差异,孵育0.5h吞噬指数AM、PM〉Mo、KC,1.0h时AM〉PM〉Mo、KC,1.5h时AM〉PM〉KC〉Mo。结论:不同部位单核/巨噬细胞对Aa吞噬能力不同,可能是造成牙周病对不同部位影响不同重要原因。

  • 标签: 单核 巨噬细胞 吞噬指数 伴放线放线杆菌
  • 简介:目的:探讨中间普氏菌培养上清对牙龈成纤维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activatorfornuclearfactor-κB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影响。方法:将系列浓度中间普氏菌培养上清作用于牙龈成纤维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变化。实时定量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RANKL、OPG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并计算RANKL/OPG比值。结果:牙龈成纤维细胞数量随中间普氏菌培养上清浓度增加而减少,50μg/mL时,显微镜下没有活细胞存在。在mRNA水平上和蛋白水平上,RANKL/OPG比值在12.5μg/mL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间普氏菌培养上清可诱导人牙龈成纤维细胞表达RANKL和OPG,破坏RANKL/OPG比例平衡,影响破骨细胞分化细胞因子微环境,在破骨细胞分化和牙周炎骨吸收中起着一定调节作用。

  • 标签: 中间普氏菌 牙龈成纤维细胞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 简介:目的研究与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侵袭转移相关微小RNA(miRNA),探讨miR-181a对SACC侵袭和迁移影响。方法选择1对不同侵袭迁移能力SACC细胞株(SACC-LM/SACC-83),采用miRNA芯片技术分析细胞株中miRNA表达差异,初步筛选出与SACC侵袭转移相关miRNA。再通过过表达或沉默细胞株中miR-181a表达,进行细胞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iRNA芯片结果显示,高侵袭迁移能力SACC细胞株miR-181a表达明显下降。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SACC-LM细胞转染miR-181amimics后体外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t=-5.235,P〈0.05);SACC-83细胞转染miR-181aLNA后体外侵袭迁移能力有所提高(t=7.713,P〈0.05)。结论不同侵袭迁移能力SACC细胞株中存在多种miRNA差异表达。miR-181a表达降低可能导致SACC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增强。

  • 标签: 微小RNA miR-181a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 侵袭 迁移
  •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果蝇裸露角蛋白2(nakedcuticlehomolog2,Nkd2)对大鼠牙囊细胞(ratdentalfolliclecells,rDFCs)成骨向分化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DFCs,鉴定其组织来源并进行成骨向分化诱导,茜素红染色验证其成骨向分化能力,激光共聚焦检测检测Nkd2在中rDFCs表达;采用小RNA干扰技术,干扰rDFCs中Nkd2表达后进行成骨向分化诱导,westernblot检测小RNA干扰对rDFCs表达成骨向分化因子Runx2、Col-1和OCN影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β-catenin在rDFCs中分布变化,westernblot检测小RNA干扰对rDFCs表达蓬乱蛋白1(Dishevelled-1,Dvl-1)表达变化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Wnt3a与阻断剂FH535处理rDFCs后Nkd2表达改变。结果:获得体外培养rDFCs,并成功诱导其成骨向分化,茜素红染色显示矿化结节形成。Nkd2在rDFCs中表达主要分布于胞浆和胞核周围。Nkd2小RNA干扰后rDFCs中Runx2、Col-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Dvl-1表达下调。同时,Wnt3a处理组rDFCs中Nkd2蛋白表达量升高,而FH535处理组表达量下降。结论:Nkd2通过Dvl-1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rDFCs成骨向分化;Nkd2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靶基因,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起正反馈调节作用。

  • 标签: Nkd2 牙囊细胞 成骨向分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研究深低温冻存对牙周膜干细胞膜片增殖和分化能力影响。方法:将牙周膜干细胞膜片用90%胎牛血清+10%DMSO冻存液冻存3月后复苏,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vonKossa染色和油红O染色法检测冻存对增殖和分化影响。结果:冻存牙周膜干细胞膜片与新鲜牙周膜干细胞膜片增殖率和成骨、成脂分化能力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牙周膜干细胞膜片经深低温保存后可继续保持冻存前原有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

  • 标签: 牙周膜干细胞膜片 冻存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 简介:背景:临床前和早期临床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具有癌症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确定人乳头瘤病毒(HPV)阴性HNSCC患者配合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否能改善肿瘤结局。方法:利用临床评估科学研究所连锁数据库对安大略癌症登记处2007—2012年诊断为HNSCC119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服用他汀类药物和对照组总生存率(OS)和疾病别生存率(DSS)。

  • 标签: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他汀类药物 肿瘤学 HNSCC 人乳头瘤病毒 总生存率
  • 简介:目的探讨线粒体肿瘤抑制基因1(MTUS1)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80例TSCC、27例舌白斑和13例正常舌黏膜中MTUS1表达,并对其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正常舌黏膜与TSCC中MTUS1亚型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Kapalan-Meier法分析TSCC患者生存率,并统计分析MTUS1在TSCC中表达与生存率之间关系。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在正常舌黏膜上皮中MTUS1主要表达于棘层细胞胞浆内,部分位于胞核。正常舌黏膜中MTUS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舌白斑(t=5.876,P=0.037)和TSCC(t=7.638,P=0.00083);舌白斑中MTUS1表达明显高于TSCC,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1,P=0.0042)。MTUS1在高分化TSCC组织中表达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者,但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73,P=0.071)。定量RT-PCR检测显示,ATIP1、ATIP3a和ATIP3b是舌黏膜组织中MTUS1/ATIP主要亚型;与正常舌黏膜相比,TSCC组织中MTUS1/ATIP亚型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7,P=0.0153)。高表达MTUS1TSCC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F=5.876,P=0.0286)。结论MTUS1在TSCC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线粒体肿瘤抑制基因1 鳞状细胞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将转染bFGF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珊瑚骨复合培养,观察转染bFGF基因BMSCs在珊瑚支架材料上生长状况。方法:穿刺抽取新西兰大白兔胫骨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SCs.采用贴壁筛选法对分离出BMSCs进行纯化,利用脂质体转染bFGF—pcDNA3到BMSCs。取生长良好转染bFGF基因BMSCs和未转染BMSCs,分别接种于不同珊瑚表面,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珊瑚支架上BMSCs生长状况:采用MTT法观察细胞一支架复合培养BMSCs增殖情况,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复合培养BMSCs贴附在珊瑚上,并在材料上完全铺展,形态多样,细胞跨越微孔表面或向孔内长人,部分区域有细胞外基质形成。MTT法检测显示,细胞-支架复合培养转染组与复合培养未转染组BMSCs增殖状况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合培养转染组,BMSCs生长增殖强于未转染组。而复合培养转染组与单纯培养转染组BMSCs增殖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转染bFGF基因BMSCs在珊瑚支架材料上生长状况较未转染组好,珊瑚人工骨可以作为BMSCs支架材料,用于构建组织工程骨。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珊瑚人工骨 组织工程
  • 简介:目的:体外观察不同葡萄糖浓度对大鼠颌骨骨髓基质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从4周龄SD大鼠下颌骨获取BMSCs,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对细胞进行纯化及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表型及进行成骨分化检测,随后选取第4代细胞在不同糖浓度(5.5,16.5,25,35mM)干预下向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其后对各组进行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和活性测定,培养基钙、磷含量测定,并采用Westernblot测定骨形成蛋白2(BMP-2)水平以及real-timePCR测定Runx2基因表达变化。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SPSS11.0)。结果:随着葡萄糖浓度升高,茜素红染色钙结节形成逐渐减少,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下降,细胞钙、磷分泌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BMP-2水平以及Runx2mRNA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高糖条件下,大鼠颌骨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减弱,而BMP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其中。

  • 标签: 高糖环境 骨髓基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 简介:目的:探讨白介素10(IL-10)对伴放线放线杆菌内毒素(Aa—LPS)体外诱导兔肺巨噬细胞凋亡作用影响。方法:经兔气管肺泡灌洗获得肺泡巨噬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a—LPS组、Aa—LPS+IL-10组。按实验分组加入Aa—LPS(1汕g/mL)、IL-lo(o.1p.g/mL),24h后裂解细胞,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促凋亡基因bax、p53和caspase-3表达。结果:Aa—LPS组bax、caspase-3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53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LPS+IL-10组bax、p53、caspase.3表达较Aa—LPS组降低(P〈0.05)。结论:Aa—LPS体外对肺巨噬细胞有促凋亡作用,IL-10可抑制Aa—LPS促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有关。

  • 标签: 白介素10 伴放线放线杆菌 内毒素 肺巨噬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黄芩苷对牙髓干细胞增殖、成牙/成骨分化能力影响。方法: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人牙髓干细胞,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检测黄芩苷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影响,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及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黄芩苷作用于人牙髓干细胞后,其成牙/成骨分化指标,包括核心结合因子(runt-relatedtranscriptionfactor2,RUNX2)、牙本质涎蛋白(dentinsialoprotein,DSP)、Osterix(OSX)、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骨钙素(osteocalcin,OCN)变化。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0~20μmol/L黄芩苷作用于牙髓干细胞后其增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显示:0~20μmol/L黄芩苷各浓度组细胞ALP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Western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μmol/L黄芩苷可增强牙髓干细胞RUNX2、DSP、OSX、OPN、OCN等成牙/成骨相关蛋白表达。结论:黄芩苷对牙髓干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可促进其成牙/成骨分化能力。

  • 标签: 牙髓干细胞 黄芩苷 增殖 分化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纯钛表面不同微纳米图案对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影响,探讨微米与纳米结构在影响细胞行为当中不同作用。方法制备4组纯钛微纳米复合表面形貌:喷砂(S)、喷砂-酸蚀(SLA)、喷砂-碱热(SAH)及喷砂-阳极氧化(SAN)。检测各组材料表面理化性能,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材料表面形貌及细胞黏附形态,CCK-8法测定细胞在材料表面增殖能力,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细胞在材料表面分化能力。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最小有意义差异(LSD)t检验对同时间点不同组CCK-8及ALP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粗糙度结果示:SLA组粗糙度大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Ra=38.449,PRa<0.001;FRq=29.564,PRq<0.001)。(2)扫描电镜示:S组仅形成弹坑状一级微米结构,黏附细胞伪足短小,SLA、SAH及SAN组分别修饰沟壑状、网状及管状二级纳米多孔图案,细胞于SAH、SAN组表面伪足更为伸展,其中SAH组表面细胞伪足生长进入孔隙形成机械锁结。(3)CCK-8结果示:第5天,SAH和SAN组细胞增殖A值(1.546和1.528)显著高于S组(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29,P=0.042);第7天时,SAH和SAN组细胞增殖A值(2.646和2.57)显著高于S组(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1,P=0.035)。(4)细胞分化检测示:接种7d后,SAH组ALP活性(77.656)显著高于S、SLA及SAN组(53.132、51.052和62.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734,P<0.001);接种14d后,SAH与SAN组ALP活性(104.107和109.963)显著高于S与SLA两组(82.885和73.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052,P<0.001)。结论钛片表面微纳米图案影响细胞伪足形态,促进细胞增殖及ALP活性,其中多孔形貌显著增加细胞活性,碱热处理表面早期ALP活性显著增加,且形成纳米网比纳米管更有利于形成机械锁结

  • 标签: 表面改性 微纳米结构 纯钛 纳米网 纳米管
  • 简介: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81a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细胞增殖能力体内外作用影响。方法通过过表达或沉默miR-181a在SACC-LM和SACC-83细胞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SACC细胞株中miR-181a表达水平。MTT法检测miR-181a对SACC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影响。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生长因子因子表达改变。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检测miR-181a对SACC细胞体内增殖能力影响。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示,转染后SACC-LM细胞中miR-181a表达升高(t=-9.198,P=0.012),而SACC-83细胞中miR-181a表达降低(t=-7.241,P=0.019);SACC-LM细胞增殖能力降低(t=-4.58,P=0.045),而SACC-83细胞增殖能力提高(t=3.016,P=0.03);SACC-LM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均下调,而SACC-83细胞中TGF-β2、NGF和VEGF表达水平均升高。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结果显示,miR-181amimics组移植瘤瘤体明显小于mimicsNC组(t=-4.692,P=0.043)。结论miR-181a能抑制SACC细胞体内体外增殖能力。

  • 标签: 微小RNA-181a 涎腺 腺样囊性 增殖 体外
  • 简介:目的探讨MEE细胞在腭发育过程中分化和转归特点及其与腭裂发生关系.方法以磷酸地塞米松诱导胎鼠腭裂畸形,并分别在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实验组、正常组、对照组标本中MEE细胞各时期分化特征.结果腭突在垂直生长期,MEE细胞为多层不规则排列.腭突定向运动和水平生长早期,MEE细胞呈典型两层排列,基底膜完整.腭突水平生长晚期,各组间MEE细胞分化开始出现差异.正常组与对照组MEE细胞表层开始凋亡脱落;腭突接触融合期,两侧腭突基底层MEE细胞发生接触,之后被分割成上皮岛于间充质中,基底膜断裂、消失,腭突融合.实验组腭突MEE细胞未出现上述演化过程,形成腭裂.结论在腭发育过程,MEE细胞表层转归为"细胞凋亡",基底层转归为"上皮-间充质转化".MEE细胞异常转归将导致腭裂发生.

  • 标签: MEE细胞 腭器官发育 腭裂 胚胎
  • 简介:细胞分化是由多种特定分化基因网络相互作用、共同调控完成生物学过程.如骨髓间充质细胞矿化,是在TGFβ/BMP、Wnt、Notch和Cadherin等信号通路协同作用下.先分化为成骨细胞.随后矿化完成

  • 标签: 多能干细胞 再生医学 诱导性 CADHERIN 编程 细胞分化